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20余年,再发伴胸痛半日”于2001年2月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示:1.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3-0.4mv,呈单向曲线型,V1-V4 ST段压低。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预激综合征。入院后,经相关治疗,胸痛缓解不明显,予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超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患者男 ,5 6岁。因突发胸痛、胸闷 40分钟以急性心肌梗塞 (下壁 前壁 )收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3月。入院查体 :T36 .1℃ ,P74次 / min,Bp70 / 15 k Pa,颈软 ,双肺 (- ) ,心率74次 /分 ,律齐 ,无杂音 ,腹 (- )。心电图示 、 、av F ST段斜行抬高 0 .1mv,V2 ~ V4ST段抬高 0 .10 5 mv,T波高尖。CK-MB2 9IU/ L。入院后 ,立即给予尿激酶 15 0万 U 5 %GS2 0 m L5~ 8分钟内静注 ,尿激酶 15 0万 / U 5 %GS10 0 ml30 min内静滴 ,肝素 5 0 mg静推。至 2小时 ,患者胸痛消失 ,抬高的 ST段下降 >80 % ,未出现再通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1岁。因反复阵发性心前区闷痛20年,加重2天于1993年5月16日11am收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附图左)。入院查体无特殊发现。化验心肌酶正常范围。病人于1993年5月22日8am因情绪激动而诱发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10分钟后缓解。胸痛时描记心电图(附图右)示:Ⅱ、Ⅲ、aVF导联Q波电压由原来的0.1、0.25和0.15mv分别减少到0.025、0.1和0.05mv,R波电压由原来0.55、0.25和0.4mv分别增高到0.6、0.4和0.55mv;V_3—V_6导联ST段下移1—3mv,T波由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主因"突发胸痛5 h"入院。既往有吸烟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4次/分,呼吸14次/分,血压112/64mm Hg(1 mm Hg=0.133 k Pa)。心、肺无阳性体征。入院心电图Ⅱ、Ⅲ、a VF、V7~9导联ST段抬高0.2~0.4 m V,T波直立。心肌标志物略升高。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正后壁ST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后心前区伴肩背部疼痛3 h"于2014-9-4入院;患者入院前3 h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肩背部疼痛,伴出汗,持续不缓解,1 h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a VF导联呈现QS型,ST段略抬高伴T波双向,胸导联V1~V3呈现QS型伴ST段抬高0.05m V、T波双向,转至我院。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导联较前无明显变化,胸导联V1~V3 ST段抬高0.1~0.2 m V伴T波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3个月"于2013年4月入住本院。患者于2004年11月第1次入院。入院心电图:Ⅱ、Ⅲ、a VF导联ST段抬高0.2~0.3 mV;入院化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0 ng/mL(参考范围0~24ng/mL)、心肌肌钙蛋白>30 ng/mL(参考范围0~0.1 ng/mL),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固定狭窄,考虑冠状动脉痉挛,给予地尔硫30 mg,3次/d,未再有胸痛发作。2012年患者胸痛再次发作,性质及部位同前,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心电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患者女性,6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月,加重10 d"于2016-5-12入院。入院时胸痛症状已缓解,心肌酶恢复正常水平,查体:血压131/63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62次/min,律齐,心脏听诊无杂音,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电图示V_1~V_4导联ST段抬高1~3 m V。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病史。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于5-16行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69岁,主因"反复发作胸痛1 d"入院。患者入院当天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前区胸痛,伴背痛,出汗,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黑矇、晕厥等。急诊行心电图示:Ⅰ、a VF导联ST段抬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2μ/L,肌钙蛋白(c Tn I):0.818 ng/ml,电解质、肾功能正常,胸部CT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口服  相似文献   

9.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间断胸痛2 d,加重3 h"入院。患者自述2 d前间断于休息时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为烧灼样疼痛,程度轻度,伴胸闷,每次持续3~5 min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未进行诊治。入院3 h前患者休息时再次出现胸痛,部位、性质同前,程度较前明显加重,伴胸闷、大汗,且症状持续不缓解,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V2~V6导联ST段抬高0.15~0.85 m V",考虑"急性心肌梗死",遂转至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病例1: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心前区疼痛1 h"于2014-6-4入院。既往吸烟史40年,约40支/d,饮酒史20年,约5两/d,现已戒酒7年。入院当天突发心前区疼痛,持续不缓解,伴胸憋气短,大汗,胸痛呈压榨性,伴肩背部及颈部放散,无撕裂样疼痛,于我院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 VF导联ST段向上抬高0.3~0.5 m V,与T波升支形成单向曲线,a VL、V2~V6导联ST段下移0.1~0.5 m V,诊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胸痛3h,伴意识丧失一次于2014年10月16日急救车送入我院胸痛中心。患者入院时持续胸痛不能缓解,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检:血压90/58mm Hg(1mm Hg=0.133kPa),心室率84/min,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25mV,V3R~V4R导联ST段抬高0.15 mV,考虑"急性下壁及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突发胸痛6 h"于2017年11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6 h前劳累后突感胸痛,持续不可缓解,由急救车送入我院急诊,急救车中行心电图示Ⅱ、a VF、V2~V6导联J点下移,伴ST段上斜型压低,a VR导联ST段轻度抬高(图1)。收入我院急诊查心肌酶学显示:肌钙蛋白(Tn I)1.48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52.4 ng/ml,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0岁,以"反复胸痛、胸闷30年,加重1d"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病史,入院全身皮肤散在瘀斑,检查心肺无阳性体征。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V3~V5导联ST段压低0.2~0.3mV。心肌标记物:肌酸激酶789U/L,肌酸激酶同工酶47.57,肌钙蛋白Ⅰ44.728μg/L。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Ⅰ级。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0年,加重伴气短1周于2013年12月10日收入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患者入院前10年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入院前1周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白痰,自服硝酸异山梨酯2~3 min症状缓解,但反复发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突发胸痛2h"于2013年5月1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鼻息肉手术史10年,哮喘病史3年,吸烟史30年,无糖尿病史。入院体检:头颅额、颞和枕部见多个包块,最大4cm×4cm。心电图提示V2~4导联ST段抬高0.2~0.3mV,拟诊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3支病变,左前降支(LAD)近端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左回旋支(LCX)边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1岁,因心慌、气短、头晕3小时入院。入院时心电图报告: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入院后药物治疗无效而行同步电击复律术(能量为100瓦秒)恢复窦性心律。次日心电图(附图上行)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0.11s,大部分导联可见δ波,V_(1-6)导联QRS主波向上,V_(2-6)导联ST段呈不同程度凹面向上抬高,V_2导联升高达0.25mv,V_(2-4)导联J波明显。床边下蹲20次后ST段部分下移,其中V_2导联下移0.15mv,J波幅度也有所降低(附图下行)。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A型预激综合征(WPW);3、早期复极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48 h伴晕厥1次"转入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入院前48 h患者突发胸痛,伴气促、晕厥1次,入院前24 h至当地医院检查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心电图显示Ⅱ、Ⅲ、a VF导联及V1~2导联病理性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遂急诊转至我科。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吸烟约40年,平均20支/d,未戒烟。70%110/min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1岁,自诉一年来自觉胸闷,近二月加重,行100米觉胸痛,无心肌梗塞及变异型心绞痛病史。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中诉说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立即终止运动。心电图见ST段Ⅲ、aVR、aVF、V_1呈弓背上抬0.1~0.3mv,ST段Ⅰ、aVL对应下移0.2~0.  相似文献   

19.
Ⅰ型主动脉夹层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主因急性胸痛1 h住院,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人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行尿激酶溶栓,半小时内ST段基本回落基线水平.经内科药物治疗后无胸痛再发,伴左下肢跛行,3周后为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9岁。因"间断性胸痛伴心悸1个月"入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1个月前患者晨起或活动时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条索状烧灼感,伴有出汗,持续1~3 min,可自行缓解。既往慢性胃溃疡病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吸烟20余年,每天2包,偶有饮酒。入院前1天门诊动态心电图示:患者胸痛发作时伴Ⅰ、Ⅱ、Ⅲ、aVF、V_2~V_5导联ST段抬高(0.1~2.0 mV),伴短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