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HCM)是1976年由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我国自1984年刘王明心。报道首例AHCM以来的20多年来不断有这方面报道,本文对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的1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和认识AHCM的心电图特点及变化。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主要累及心尖部的变异型心肌病,多见于日本,故又称“日本心肌病”。而在我国较少见,约占肥厚型心肌病2%~5%左右,因其有特殊的心电图特征,近年来日益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现分析所见7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以提高心电图对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不同部位肥厚型心肌病(HCM)心电图特征作为研究方向,探讨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相应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完成相关性研究.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的123例患者中,根据心肌肥厚部位分为心尖肥厚组23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其心电图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我院的20例该病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的HCM病人82例,均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计算Selvester QRS评分,同时行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对心肌纤维化进行评价。结果 82例病人中,LGE阳性55例;LGE阳性病人最大室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别为(24.53±3.82)mm和(97.78±20.01)g/m~2,明显高于LGE阴性病人的(19.91±2.81)mm和(74.10±18.82)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GE阳性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9.89±9.10)%,明显低于LGE阴性病人的(76.2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E阳性病人Selvester QRS评分和左心室心肌瘢痕面积百分比(%LV Scar)分别为(5.80±2.11)分和(17.42±3.61)%,明显高于LGE阴性病人的(1.70±0.72)分和(5.12±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lvester QRS评分与LGE总分呈正相关(r=0.931,P0.05),%LV Scar与LGE%呈正相关(r=0.932,P0.05);Selvester QRS评分判断病人LGE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P0.05,截断值为3.30分时,灵敏度为92.70%,特异度为70.40%。结论 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在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111例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患者用心电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心民图电压标准和Romhilt-Estes计分系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的敏感性相似,分别为41.4¥和39.6%(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肥厚只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与电压标准比较,Romhilt-Estes计分系统并不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关系.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左心室造影确诊的42例AHCM病人(AHCM组)及35例非AHCM病人(对照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R波增高呈RV4>RV5>RV3,T波倒置呈TV4>TV5>TV3,ST段下移,且均无动态演变)对判断AHCM的临床价值.结果 AHCM组心电图出现异常42例(100%).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在AHCM的出现率为7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P<0.01).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预测AHCM的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91.4%.5例AHCM病人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早于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改变.结论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是诊断AHCM的敏感、特异的预测指标,心电图对AHCM的诊断具有早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电图变化共同特征。方法对65例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寻找HCM心电图早期特征。结果 HCM心电图特异性不高,但敏感性高,根据心电图早期一些共同特性结合临床可早期发现HCM。结论心电图是HCM早期诊断的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3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者38例(100%),其中伴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0.2mV~0.3mV,以V3~V4最明显29例(76%);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且RV4>RV5>RV6者26例(68.4%);ST段压低,以V3~V4最明显者29例(76%);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达15mm或以上伴心尖部心腔狭小者38例。结论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和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4例肥厚型心肌病(Ⅰ型前间隔肥大14例,Ⅱ型前间隔、后间隔均肥大18例,Ⅲ型左心室前壁或/和侧壁、后壁肥大7例,Ⅳ型心尖部肥大5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大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高侧壁,具有特殊性。其它三型患者异常Q波、ST-T改变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顾惠芳,王松国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扩张性肥厚的心肌病。以室间隔及左室壁不对称肥厚为其特点,两者厚度之比>1.3:1。由于肥厚的心肌影响心脏正常的除极及复极顺序,心电图表现出特征性改变。本文报告我院1979年...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由心肌肌小节基因突变所致的、以心肌肥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国外报道每500人中即有1例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分析27例经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CDFI)及临床证实的HCM患的心电图。结果:(1)ST-T异常是HCM心电图最常见的改变(96%),除巨大倒置“冠状T”有筛选意义外,余无特殊性。(2)经超声证实,心电图表现有右室肥厚改变(占55%),可明确提示双心室HCM。(3)异常Q波发生率50%(12例),与有/无合并心室肥厚改变无关(11/18;1/9,P>0.05),与各组间分布无关(Ⅰ40%;Ⅱ54%;Ⅲ25%,P>0.050,异常Q波以下壁(Ⅱ,Ⅲ,aVF),侧壁(Ⅰ,aVl,V4-6)多见(均5例,41%)。(4)8例HCM患进行1-6(平均2.6)年的心电图随访,2例心电图有恒定的电压增高改变,CDFI复查心肌较前增厚,左右腔缩小,其中1例发生猝死。结论:我们认为心电图对于HCM的初步筛选,心脏超声检查及随访以及估测预后不失为1项简便,敏感,价廉,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飞跃发展,人们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的特点已有很多描述,但对其心电图改变的报道尚不多见。我们观察了我院近5年来住院治疗的33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并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均为住院病人,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室间隔增厚或左室游离壁增厚,且室间隔与左室后壁之比≥1.32∶1,除外继发性心肌病。男18例,女14例,年龄在24~67岁(平均48.6岁),病程2周~21年(平均78个月)。有家族史者7例,梗阻型19例,非梗阻型12例,8例有晕厥史,所有病人均有心悸、胸闷。16例病人心前区疼痛。心功能级8例,级6例,级3…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其心电图表现是:ST—T改变:大部分出现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出现病理性Q波,少数病人可在V_4~V_6或近Ⅱ、Ⅲ、aVF中出现深Q波。室间隔Q波(Ⅰ、aVL、V_5、V_6)的消失。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间隔肥厚深Q多在Ⅱ、Ⅲ、aVF导联出现。对于Q波的变认:因某些肢体导联和左胸导联中可出现Q波,但其时间应小于0.03s,深度应小于后继R波的1/4。正常人V_5、V_6导联中可出现q波。当额面电轴有偏时,Ⅲ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冠心病(CHD)的心电图(ECG)鉴别诊断。方法 经ECG、24 h动态心电图(DCG)、次极量平板负荷运动试验(TET)、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部分作放射核素扫描(ECT)、左心室造影(LVA)、冠状动脉造影(CAG)、血清酶学等检查。结果 ECG显示V_2-V_5高大的R波伴有巨大倒置T波;DCG与TET均显示巨大倒置T波随心率增快倒置变浅至直立;2DE多显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尖肥厚>15mm;ECT:示心尖部有核素浓聚现象,呈“蘑菇型”;CAG:正常;LVA:示心尖部呈“黑桃样”或“铲型”改变。结论:ECG、DCG、TET显示心率加快>100次/min时巨大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最终直立。病人无胸痛、胸闷症状。据此特点即可作出与CHD的心内膜下心梗(SEMI)、心肌缺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超声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4例,纳入病例组,2017年6月~12月,按照年龄(±2)、性别一对一选择健康成人84例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超声、心电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6例,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都有ST-T改变,合并心律失常28例,T波倒置76例(V4~V6导联21例),导致T波程度在0.32~0.99之间,伴左室高电压12例,ST段改变76例,下移幅度在0.12~22m V之间。病例组的I、a VL、V2-6导联的R波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VS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VSd、LVM、LVMI、LVGLS、RVL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超声初次检查的敏感度81.88%高于心电图3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心肌梗死相似,合并心律失常率、T波倒置率较高,心电图、超声量化分析具有较高的价值;但门急诊心电图、超声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敏感度并不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94年5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76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按肥厚的部位分为单纯室间隔肥厚或室间隔肥厚为主组(46例)、单纯心尖肥厚组(14例)、单纯游离壁肥厚组(6例)和弥漫性肥厚组(10例)。间隔肥厚为主组患者中,23例(50.0%)存在病理性Q波,其中间隔厚度超过2.0cm者10例(42.5%);而在另23例无病理性Q波患者,间隔厚度超过2.0cm者仅5例(21.7%)。心尖肥厚组和单纯游离壁肥厚组均仅1例心电图存在病理性Q波。QRS波群宽度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76例患者中,心电图符合左室肥厚(SV1 RV5≥4.0mV)诊断标准的23例(30.3%),符合RV4>RV5>RV6(或RV3>RV4>RV5)者34例(44.7%),ST-T改变共71例(93.4%),ST段下移超过0.1mV者53例(69.7%),T波深倒置振幅超过0.5mV者30例(39.5%)。T波深倒置在心尖肥厚组多于间隔肥厚组(P=0.02),但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肥厚程度无明显相关(p=0.40)。间隔肥厚为主组中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各项心电图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理性Q波多出现在室间隔肥厚为主型患者,T波深倒置在心尖肥厚组多于间隔肥厚组,但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肥厚程度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体表心电图(ECG)特征。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HCM患者60例,同时选取本院同期查体的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要求两组人员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分析ECG各导联QRS波时限和R波、S波振幅,异常q波情况,QTC时限,R/S比值, ST段下移与抬高,T波低平、倒置,P波时限等指标。 结果 ①HCM组的V2、V3导联QRS波时限;Ⅱ、V4导联异常Q波比例;QTC时限;P波时限;左心室肥厚ECG诊断公式SV1+RV5/V6及(SV3+RaVL)×QRS波时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②HCM组的I、aVR、aVL、aVF导联QRS波时限;aVR导联Q波所占比例; I、Ⅱ、Ⅲ、aVL、aVF、V3、V4、V5、V6导联QRS波主波与T波方向一致性; V4、V5、V6导联R/S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 ECG诊断HCM首先要满足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再结合上述ECG导联的特异性参数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并且还会影响到左心室以及室间隔,很多是非对称性左室肥厚。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率和患者有无症状、室间隔肥厚程度密切相关。而ST-T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本文主要对肥厚型心肌病,尤其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现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