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应答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的改变,神经内分 泌、代谢、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可调节机体的急性期反应。手 术创伤的大小对早期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至关重要。已有 很多关于传统开腹手术对免疫应激功能影响的研究,为评 价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对比基础。本文比较并评价了二者对 于机体应激反应、细胞免疫、腹腔防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GBF)的影响。选取89例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47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42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GBF变化情况。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3 d两组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TNF-α、IL-10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Gln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 d、3 d腹腔镜组的DAO、D-乳酸、TNF-α、IL-10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Gln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Ig G、Ig M、Ig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腹腔镜组的Ig G、Ig M、Ig A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对患者GBF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是腹腔镜手术显著轻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胃癌手术组(腹腔镜组)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各35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用INR法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结果:两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APTT及INR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FIB及D-D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FIB手术结束时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两组PT明显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开腹手术均可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了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且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大,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同一手术组收治的5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n=25)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n=25)采用开放直肠癌根治术。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2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较术前1 d相比,术后第1天CD3+、CD4+细胞的数量及血清IL-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围手术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抑制(P<0.05),而两组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腹腔镜组CD3+、CD4+、IL-2与术前相比,无明显降低(P>0.05),而开腹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优于开腹手术,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更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将2年间收治的60 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 。由同一手术组对60例患者实施手术。分别于术前1d的和术后第3天及第1,2 周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CD3+ ,CD4+,CD8+及NK细胞活性;对两组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示,术后第3 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4+/ CD8+及NK 细胞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但于术后第1,2 周开腹组显著低于腹腔镜组 (P<0.01) 。术后第3 天,开腹组IL-6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第3,7d,开腹组CRP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1,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IgM高于开腹组(P<0.05);IgA,IgG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影响小,对保护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Medine检索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全身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多数认为腹腔镜手术能较好保留全身性免疫功能,但腹膜内细胞介导免疫有所受抑。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治疗25例(腹腔镜组),接受开放手术1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的数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00.5±15.9 m invs 97.0±17.9 m in)无显著性差异(t=0.685,P=0.497),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5.0±48.9 m l vs 150.0±100.4 m l)、术后镇痛率(3/25 vs 16/19)及术后住院时间(5.4±1.3 d vs 7.4±1.5 d)明显小于开腹组(t=-3.703,2χ=22.943,t=-4.730;P=0.000)。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术后1 d IgG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C3无明显变化;开腹组IgG、C3术后1 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开腹组术后1 d IgG、C3下降明显。腹腔镜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开腹组术后1、3 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5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比较,术后1、3 d开腹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为术后恢复较快提供了病理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直肠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7例没有远处转移的直肠癌分为开腹手术组(22例)和腹腔镜手术组(25例)。术前,术后24、48和72 h测定患者血中白细胞、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表达的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生长激素,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的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短期免疫功能得到保存。腹腔镜术后24 h,单核细胞的HLA-DR表达明显升高(75%vs 58%,P=0.024),IL-6水平没有明显升高(4.8 vs 11.5,P=0.002)。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8、生长激素、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后短期免疫功能得到保存而炎症反应更轻微,说明腹腔镜手术创伤比开腹手术要小,可能有利于抑制术后肿瘤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组(78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手术效果方面,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少(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降低,CD8、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明显升高(均P<0.05);腹腔镜组免疫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应激的影响,以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优势。方法:随机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0)与传统开腹组(n=30)。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T细胞亚群、一氧化氮(NO)的释放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结果:腹腔镜组对患者T细胞改变的影响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对患者血清中NO、外周血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影响,但传统开腹组显著增强患者血清中NO的分泌量及ROS的释放。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引起的免疫应激反应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免疫抑制持续时间短,且抑制强度弱,相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12年12月有关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中英文文献,对相关指标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3篇RCT文献,共95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465例,开腹组4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14天,腹腔镜组CD3+与CD4+T淋巴细胞活性、CD4+/CD8+比值均高于开腹组(均P<0.05);腹腔镜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术后第7天明显高于开腹组(对比时间点为术后第1、3、7天)(P<0.05);两组术后第3天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腹腔镜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术后第1天明显低于开腹组(对比时间点为术后第4小时及第1、3、7天)(P<0.05);腹腔镜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术后第1~7天明显低于开腹组(对比时间点为术后第1、3、7、14天)。 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且能够较好地保留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入侵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分化簇3(CD3+)及分化簇4(CD4+)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在维持结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术后康复,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共53例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6例,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天及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比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用时长于开腹组(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P均〈0.05);术中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首次进流食时间2组接近(P〉0.05)。术后第1天及第7天,2组外周血CD3、CD4^+及CD8^+检测结果较术前均下降(P〈0.01,P〈0.05);术后第1天2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较术前均下降(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已接近术前(P〉0.05),而开腹组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1天及第7天2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之间相比,术后第1天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IgA除外)。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而且对围手术期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范围已涉及外科诸多领域,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近来,不少报道LO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LO对机体的影响。LO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新近研究的崭新领域,它对于LO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种植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扩散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观察研究刚刚起步,报道不多,有些方面尚无一致看法。兹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LO以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手术的临床实用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另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开腹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80例行Miles的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纽(L组)和传统开腹组(O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辅助T淋巴细胞(TH)2个亚群Th1、Th2细胞含量、Th1/Th2及白细胞介素-2(IL2)、IL-6含量.术前1 d和术后第3天检测全血CD3+CD56+T细胞和CD3-CD56十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比.1L-2、IL-6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D3+CD56+T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术后第1天,L组Th1细胞含量高于O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L组Th2细胞含量低于0组,Th1/Th2高于O组(P<0.05);术后第2天,L组IL2含量高于O组,术后第1天L组IL 6含量低于O组(P<0.05).2组手术对CD3+CD56+T细胞、CD3-CD56+NK细胞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iles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84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0例)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肝功能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各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OC组CD3+、CD4+及CD4+/CD8+在术后1d及3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LC术可引起患者术后肝功能短暂异常,但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为332例急性腹膜炎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同期为253例急性腹膜炎患者施行开腹手术,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例数等.结果:两组均无相关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4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8天检测MTL、GAS、IL-6、IgA、IgG、IgM、CD4~+、CD8~+水平。结果 (1)观察组对患者胃肠产生的刺激及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影响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术后生理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保护生理反应及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2例。分别实施开腹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