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节段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3DE对53例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和45例健康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查,测量左心室1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EDV)、收缩末期容积(rESV)及节段射血分数(rEF)。结果心肌梗死组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前壁心尖段的rEDV、rE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间隔段rED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间隔段rES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心肌梗死患者17节段rEF′与整体EF呈正相关(r=0.914,P0.05)。结论 RT-3DE可以准确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的节段收缩功能、室壁运动情况及功能动态变化情况,有助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定、比较左心室整体及局部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前的EDV、ES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的EDV、ESV值明显降低,LVEF值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EDV、ESV、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心尖帽、前间隔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值均明显降低,局部射血分数(rLVEF)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PCI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应用RT-3DE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探讨正常人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分布规律。方法 43名健康体检人员,男24名,女19名,应用RT-3DE半自动内膜边界探测技术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局部射血分数(rEF),并将各测值行节段间比较。结果左心室各节段局部射血分数并非均匀一致,在基底段及中间段,以后间隔最低,相邻的前间隔和下壁次之,左室游离壁相对较高。但在心尖段则相反,以侧壁心尖段最低,间隔心尖段最高。沿左室长轴纵向分组比较,rEF测值从基底段向心尖段呈逐渐递增趋势,各节段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沿左室短轴横向分组比较,下壁、后侧壁节段组测值最大,前壁、后间隔和前侧壁节段组次之,前间隔节段组最小。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简便、准确评价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正常左心室各节段局部射血分数测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T-3DE)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心室梗死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AIMI患者28例作为AIMI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RT-3DE获取AIMI组PCI前、后1月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并比较上述参数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MI组PCI前rESV[(4.79±0.88)ml比(7.76±0.49)ml]、rEDV[(14.22±1.99)ml比(18.21±2.77)ml]均明显增大(P〈0.01),rEF[(70.42±9.77)%比(40.94±10.38)%]明显减低(P均〈0.01)。与PCI前比较,AIMI组PCI后1月rESV[(6.01±0.32)ml]、rEDV[(15.69±1.98)ml]均明显减低(P均〈0.01),rEF[(53.27±7.49)%]显著增加(P〈0.01)。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定量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变化,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王玲  王静  郑敏  李婵  高岩  王迎莲  黄蕊 《山东医药》2010,50(23):1-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MHD患者(MHD组)和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行RT-3DE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启动Fullvolume程序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 用3DQ Advanced 软件定量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指标.结果 MHD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最小收缩容积时间标准差、最大差值及心率校正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RT-3DE评价MHD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化及心功能具有简便、可重复、无创性等优点,可为MHD患者病情评价及治疗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磁共振联合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循环内皮细胞(CEC)对冠心病患者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检查无心血管疾病者为对照组(60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心脏MRI检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vWF、CEC水平与心肌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节段射血分数(rEF)、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vWF、CEC水平与rEDV、rESV、首过灌注时间、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呈正相关性,与rEF、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呈负相关性(P<0.05,P<0.01)。有存活心肌患者rEDV、rESV、vWF、CEC显著低于无存活心肌患者,rEF显著高于无存活心肌患者(P<0.01)。磁共振、vWF、CEC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5.0%,磁共振、vWF、CEC单独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2组:正常组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0例,其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14例,均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并将左室心肌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3个水平节段进行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心肌梗死组左室16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且均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Tmsv-16-SD与LVEF的相关系数r=-0.644,P<0.01.与正常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组3个水平节段的Tmsv-sel-SD、Tmsv-sel-Dif增大(P<0.05),REF明显减小(P<0.05),其中心尖段Tmsv-sel-SD、Tmsv-sel-Dif与心尖段REF呈负相关(r=-0.656,-0.687,P<0.05).结论:RT-3DE能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左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段心肌的不同步运动与其节段收缩功能减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心脏彩超(RT-3D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PCI治疗的AMI患者21例为PCI组,选择相同年龄段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20例,作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RT-3DE时间-容积曲线、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PCI组术前时间-容积形态最为不规则,术后原有紊乱节段改善明显。PCI组术前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CI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CI组左室前壁和前间壁的术前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和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整体射血分数(RGEF)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RT-3DE可以直观、细致地评价AMI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方法 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分别将起搏模式程控为心房抑制型按需起搏(AAI)、房室按需型起搏(DDD)、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VVI),每种起搏模式稳定5 min后,在RT-3DE下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4.2脱机分析软件,获得左心室整体与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和比较左心室16、12、6节段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即Tmsv16-s、Tmsv12-s、Tmsv6-s、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左心室1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节段射血分数.结果 心室同步性指标容积-时间曲线和Tmsv16-s、Tmsv12-s、Tmsv6-s、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在AAI模式明显优于DDD、VVI模式(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在AAI模式下显著高于DDD和VVI模式(P<0.05);DDD和VVI模式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与VVI模式时左心室前间隔、下壁和后壁基底段、心尖段节段射血分数较AAI模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RT-3DE可客观准确地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U)对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拟行介入术治疗的56例心肌梗死病人,术前对所有病人进行三组超声(RT-3DU)、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及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检查,评价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RT-3DU与2DE检查所得参数与CMRI进行比较,再于介入术后7 d、1个月对病人进行RT-3DU检查。结果 3种检查方法 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测得LVEDV、LVESV均显著小于CMRI(P0.01);RT-3DU与CMRI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U相较2DE检测得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和CMRI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升高。介入术后7d、1个月RT-3DU测得LVEDV、LVESV逐渐减小,且均显著低于术前,LVEF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术前(P0.01)。相较术前,左心室局部各节段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 EDV)、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在介入术后7 d、1个月均有显著减小,局部射血分数(r EF)显著升高(P0.01)。结论 RT-3DU检查能准确评价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四维自动左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Atuo VLQ)评价亚临床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螺旋CT诊断冠脉钙化、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68例(A组),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N组)。经胸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切面,应用4D-Atuo VLQ于心尖四腔切面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勾画心内膜,系统自动重建左心室立体图、自动生成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与左心室节段纵向应变(RLS)、节段圆周应变(RCS)、节段面积应变(RAS)与节段径向应变(RRS)牛眼图。结果:(1)A组与N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常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心室整体应变:A组GAS小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心室节段应变:A组RL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C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AS的下壁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RS的下壁心尖段均小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亚临床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有受损现象,应用4D-Atuo VLQ可以比较全面地对其进行评估,尤其是GAS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PSS)的变化规律,探讨HOCM患者术后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的39例HOCM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壁18个节段(前壁、下壁、前室间隔、后壁、后室间隔、侧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曲线。计算心肌收缩后应变指数(PSI),以PSI≥20%判定为该节段发生了PSS。对比分析术前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PSS分布情况以及术后各节段PSS的变化情况。结果:39例HOCM患者,共702个节段。术前共44个节段发生了PSS,其中基底段31个、中间段10个、心尖段3个。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PSS发生率以及PSI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患者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以及二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减速时间(DT)缩短(P0.05)、二尖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较术前增快(P0.05)。术后共19个节段发生了PSS,其中基底段10个、中间段6个、心尖段3个。与术前相比,术后总PSS发生率(2.71%vs. 6.27%)以及平均PSI[(2.34±2.33)%vs.(3.68±2.79)%]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以基底段PSS发生率以及平均PSI降低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OCM患者的PSS发生率及PSI增高以室间隔基底段为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PSS发生率及PSI均较术前降低,以基底段为著,提示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HOCM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四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左室构型尚未改变时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与节段应变功能,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同时段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45例,应用四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自动生成左室收缩功能参数:1常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球形指数(Spl);2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室整体面积应变(LVGA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3节段应变参数:选取左室节段纵向应变(LVRLS)、左室节段面积应变(LVRAS)等。将两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左室收缩功能常规参数:EDV、ESV、SV、CO、EF、Sp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左室整体应变参数:LVGLS、LVGRS、LVGAS、LVGC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左室节段应变:LVRLS、LVR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RLS以基底段的前、后间隔壁,中间段的后间隔壁、下壁,心尖段的间隔壁与下壁最为明显;LVRAS以基底段的后间隔壁、中间段的前、后间隔壁、下壁最为明显。结论:四维应变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面积应变评价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左心室缺血心肌的局部功能。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对照组和78例病例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未见明显节段性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组所有分支狭窄均小于50%,病例组至少一条主要分支狭窄大于70%,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心室17节段的面积应变,比较缺血心肌节段和正常心肌节段面积应变的差异。结果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前壁中间段、前间隔基底段与中间段、心尖部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左回旋支供血区域侧壁心尖段、后壁基底段与中间段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下壁中间段与心尖段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面积应变是可以作为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一种可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对糖尿病(DM)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异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DM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检测左心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值、A值);采用改良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采用DTI检查检测瓣环左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Sa)、局部等容收缩时间(ICT)、局部射血时间(ET)及左心室舒张早、晚期运动峰值(Em、Am)。结果两组患者LESV、L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E值低于对照组、A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前壁、后壁、侧壁、后室间隔Sa及各部位I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壁和前室间隔Sa均低于对照组,各部位ET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Em低于对照组,A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TI能够较敏感、可靠地检测出DM患者早期心肌运动异常,可作为评价DM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异常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3PE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s法同期测量3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LVEF,并将两种方法的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T-3PE法和2DE双平面法所测的LVEDV、LVESV和LVEF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89、0.96和0.86,P<0.01).结论 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在线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为临床上定量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提供了一种检查快速、简便和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心肌顿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前后的功能变化,明确CABG对弥漫性血管改变患者的再血管化意义.方法 36例左前降支近段99%以上狭窄的慢性闭塞冠心病患者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在医院接受过非体外循环CABG治疗.全部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左室前降支基底段的前间隔和前壁、中间段的前间隔和前壁、心尖段的前壁和间隔6节段供血,观察手术前后左室前降支供血节段的局部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局部、局部-整体射血分数,舒张、收缩末期6、4节段最大容积总和.结果 CABG术前1周和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心尖前壁、心尖间隔6节段舒张、收缩末期容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1、3.55、4.08、4.05、2.98、3.01,P均<0.05;F值分别为4.51、4.55、4.08、3.00、2.96、2.99,P均<0.05);上述6节段术后3个月[(6.74±1.23)、(6.64±1.21)、(6.02±1.10)、(5.95±1.09)、(5.82±1.06)、(5.10±0.93)m1;(2.74±0.50)、(2.69±0.49)、(2.51±0.46)、(2.32±0.42)、(2.36±0.43)、(2.03±0.37)ml]与术前1周[(8.33±1.52)、(8.20±1.50)、( 7.43±1.36)、(7.36±1.34)、(7.19±1.31)、(6.29±1.15 )ml; (4.94±0.90)、(4.85±0.88)、(4.53±0.83)、(4.18±0.76)、(4.25±0.78)、(3.65±0.67)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6节段局部、局部-整体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6、4.88、4.28、3.15、2.93、2.88,P均<0.01或<0.05;F值分别为5.56、5.28、4.98、5.15、3.03、2.78,P均<0.01或<0.05);与术前1周比较,局部射血在术后1个月、局部-整体射血在术后10天、术后1个月有4节段发生明显改善(P均< 0.05),在术后3个月有6节段均发生明显改善(P均<0.05).舒张末期6节段、4节段最大容积总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8、5.81,P<0.05或<0.01),术后10天开始下降,术后3个月[ (36.27±1.10)、(25.35±1.16)ml]与术前1周[(44.80±1.36)、(31.32±1.4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收缩末期6节段、4节段最大容积总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77、5.57,P均<0.01),术后10天开始下降,术后1个月[(16.40±0.48)、(11.58±0.51 )ml]、3个月[(14.65±0.45)、(10.26±0.46)ml]与术前1周[(26.40±0.80)、( 18.50±0.84)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肌顿抑可以通过CABG治疗改善相应节段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和射血分数,弥漫性血管改变患者通过CABG治疗进行再血管化可以改善缺血区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各节段面积应变峰值及达峰时间,评价其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选出病例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病例组分为三组,左前降狭窄组(LAD)15例,左回旋狭窄组(LCX)11例,右冠脉狭窄组(RCA)9例。经胸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左室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存储,应用3DT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得出左心室16节段的面积应变峰值(PAS)及整体面积应变峰值(PAS-glo),左心室16节段面积应变达峰时间(TAS)及整体面积应变达峰时间(TAS-glo)。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面积应变曲线的形态和走形趋势基本一致。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狭窄冠脉所对应支配的节段面积应变峰值明显降低,达峰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AD组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室间隔中间段的PAS降低,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室间隔中间段的TAS延长;LCX组后壁基底段、侧壁基底段、后壁中间段的PAS降低,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后壁中间段、侧壁中间段的TAS延长;RCA组室间隔基底段、下壁中间段的PAS降低,室间隔基底段、下壁基底段、下壁中间段TAS延长。整体面积应变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冠心病早期患者的左室局部应变的异常,从而评价其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前及治疗后中远期左心室各节段舒张功能,探讨PTSMA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HOCM患者于PTSMA术前及术后中远期(平均18.8个月),分别进行两次全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比值(E/A比值),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峰)比值(E/Ea比值)。并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获得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各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 EDV)、收缩末期容积(r ESV),容积变化(r SV)及充盈率(r PFR)。结果:46例患者术后随访E/Ea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12.04±3.29 vs 15.70±5.68,P0.001),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及前间隔中间段的r SV较术前减低[前壁中间段:(1.13±1.60)ml vs(4.38±0.66)ml;前间隔中间段:(3.14±1.04)ml vs(5.61±2.15)ml,PO.05],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及间隔心尖段的r PFR较术前升高[前间隔中间段:(15.94±3.09)ml/s vs(12.07±2.91)ml/s;后间隔中间段:(10.15±1.91)ml/s vs(5.57±1.81)ml/s;间隔心尖段:(17.42±6.50)ml/s vs(9.29±2.25)ml/s,PO.05]。结论:PTSMA后,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为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与健康人间各参数的差异,证实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存在.方法 搜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期间就诊的42例DCM患者作为DCM组和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应用GE Echopac软件测量得到DCM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尖四腔心的左心室壁的径向应变、应变率,左心室侧壁、室间隔、心尖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对比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1) DCM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l),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CM组患者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以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径向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3)对照组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基底段以及心尖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的中间段呈逆时针扭转,而左心室侧壁基底段、心尖段、室间隔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均呈顺时针扭转.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中间段和基底段、心尖段以及室间隔基底段的扭转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左心室呈较小角度的纵向逆时针扭转(0.76°±2.63°),而DCM组患者左心室呈纵向顺时针扭转(- 1.58°±3.42°),两组扭转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DCM组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均与左心室的纵向峰值扭转角度具有相关性(r=0.409,P=0.007; r=0.396,P=0.009).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成像技术,通过分析各节段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扭转角度等参数,证实DCM患者心脏存在着一定角度的纵向顺时针扭转,DCM患者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与室间隔基底段扭转达峰时间差可能是形成DCM患者心脏纵向扭转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