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纯瓣膜置换术(HVPI)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接受HVPI的400例患者。根据RIFLE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AKI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n=157)和肾功能正常组(n=243)。记录人口学特征、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种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KI发生率为39.3%。400例HVPI患者的术前血清肌酐为85.0(72.0,98.0)μmol/L,术后血清肌酐为104.5(80.0,146.3)μmol/L,增高20.9%(1.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50岁(OR=2.12,95%CI:1.13~3.95)、高血压病史(OR=4.07,95%CI:1.23~13.47)、转机时间180 min(OR=5.38,95%CI:1.63~17.77)、术后血红蛋白70 g/L(OR=0.20,95%CI:0.06~0.74,)、血清谷丙转氨酶100 U/L(OR=12.10,95%CI:2.28~64.23)、手术当天胸液引流量500 ml(OR=2.12,95%CI:1.13~3.95)、手术24 h后拔除气管插管(OR=3.94,95%CI:2.07~7.52)、合并低心排综合征(OR=4.64,95%CI:1.06~20.29)是HVPI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HVPI后AKI是多因素造成的,术前主要与年龄、高血压有关,术中主要和转机时间有关,术后主要和延迟拔管、低心排综合征、贫血、胸液引流量增多以及谷丙转氨酶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9例择期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AKI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449例患者中,132例发生AKI(9.1%),AKI组术后30d死亡25例(18.9%),显著高于非AKI组的死亡率(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炎(OR=4.557 95%CI 2.186~9.499)、呼吸机应用36h (OR=3.953 95%CI 2.316~6.748)、二次气管插管(OR=4.038 95%CI 1.455~11.202)、切口感染(OR=5.605 95%CI 2.354~13.345)、体外循环时间(CPB)2h(OR=1.754 95%CI 1.115~2.759)(P0.05)是CABG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AKI显著增加术后30d死亡率,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PB和呼吸机时间长、术后并发肺炎和切口感染等,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针对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OP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1 050例OP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肾功能状况,分为AKI组139例(13.2%)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G术后AKI的风险因素。结果:高龄、代谢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左心室低射血分数(35%~40%)患者的比例,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水平,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与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AKI组明显短于于对照组;术前规律应用他汀药物患者比例,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用量、术中目标冠状动脉吻合总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因冠状动脉弥散狭窄无法完全再血管化、术中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液体补给容量,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55;95%CI:1.34~4.45;P0.01)、代谢综合征(OR=2.35;95%CI:1.42~4.76;P0.01)、术前高CRP水平(OR=2.24;95%CI:1.31~4.46;P=0.01)、术前高胱抑素C水平(OR=2.54;95%CI:2.11~5.36;P0.01)、急诊手术(OR=3.23;95%CI:2.22~6.76;P0.01)、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OR=1.67;95%CI:1.21~4.06;P=0.04)、左心室低射血分数(OR=4.12;95%CI:2.26~7.76;P0.01)、术前短时间冠状动脉造影(OR=1.75;95%CI:1.34~3.76;P=0.03)、术前未规律应用他汀药物(OR=1.81;95%CI:1.37~3.96;P=0.03)、无法完全再血管化(OR=3.05;95%CI:2.21~5.39;P0.01)、术后急性心肌梗死(OR=4.12;95%CI:3.54~8.09;P0.01)、术中及术后IABP辅助(OR=3.23;95%CI:2.34~6.19;P0.01)为术后肾损伤的风险因素。结论:术前对比剂等肾毒性物质加重肾脏负担,他汀类药物一定程度提供保护作用;高龄、术前较差的机体代谢状况、慢性肾功能受损,预示肾功能储备下降;术前应激状态、术中心肌供血改善不足、围术期低下的心肌收缩状态,加重了肾脏损害或导致肾脏损害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60例于2013-02-2017-10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CABG的高危老年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AKI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OR=1.394,P=0.034)、体外循环(CPB)(OR=4.215,P0.001)、围术期大量输血(OR=3.319,P0.001)、术后低心排综合征(OR=1.610,P=0.021)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OR=1.771,P=0.018)是CABG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其中CPB和围术期大量输血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危老年患者行CABG应尽可能避免应用CPB,减少围术期红细胞输血量,积极干预术后ALI/ARDS或低心排综合征,可减少术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68例,男性70例,女性9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7.3±6.8)岁。所有患者依据预后分为2组,术后早期死亡即死亡组8例,治愈出院即治愈组160例。术前采用i E33飞利浦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等。手术过程测定置换瓣膜、体外循环转机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所有入选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8例,死亡率为4.76%,治愈出院160例,治愈率为95.24%。死亡组体重≥70 kg、术前左心房内径≥70 mm、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60 min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比例较治愈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体重≥70 kg(OR=4.372,95%CI:1.424~14.955)、术前左心房内径≥70 mm(OR=1.592,95%CI:1.224~2.142)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OR=10.227,95%CI:3.781~28.792)是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体重、术前左心房内径以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分院ICU符合研究条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63例,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AKI的发生情况、临床危险因素,死亡等预后情况,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KI发生率为16.9%(112/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再次手术(OR 7.887,95%CI 1.666~37.345)、入ICU血清胱抑素C水平(OR 4.226,95%CI 1.948~9.166)、入ICU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OR 2.928,95%CI 1.503~5.706)、入ICU血清肌酐106μmol/L(OR 3.422,95%CI 1.518~7.714)、术中输血≥400 m L(OR 2.562,95%CI 1.418~4.627)是神经外科重症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AKI患者的住院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比例、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90 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者(P均0.05)。结论再次手术、入ICU血清胱抑素C水平、入ICU GCS评分≤8分、入ICU血清肌酐106μmol/L、术中输血≥400 m L是神经外科重症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90例,体外循环术后依据AKI诊断及CRRT指征将其分为AKI行CRRT 77例(CRRT组)、无AKI未行CRRT 613例(非CRRT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术前血胱抑素C升高比例、血肌红蛋白升高比例、血肌酐水平及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胱抑素C升高(OR=2.213,95%CI:1.006~4.868)、红细胞输注量大(OR=2.161,95%CI:1.705~2.738)、体外循环时间长(OR=1.221,95%CI:1.150~1.295)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长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多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易发生AKI,需行CRR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大量输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单纯OPCAB治疗的1 257例患者,根据输血情况分为输血组603例,其中少量输血(≤4 U)471例、大量输血(4 U)132例,未输血组6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及大量输血相关的因素。结果: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比例为47.97%(603/1 257)。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慢性心力衰竭、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902,95%CI:0.867~0.937,P0.001)、女性(OR=1.562,95%CI:1.344~1.817,P0.001)、年龄(OR=1.025,95%CI:1.007~1.044,P=0.008)、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OR=9.051,95%CI:1.037~78.979,P=0.046)和硝酸酯类药物(OR=1.359,95%CI:1.057~1.747,P=0.017)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75,95%CI:0.819~0.935,P0.001)、年龄(OR=1.031,95%CI:1.005~1.059,P=0.021)、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脂类药物(OR=1.771,95%CI:1.175~2.669,P=0.006)和儿茶酚胺类药物(OR=11.381,95%CI:2.050~63.193,P=0.005)与大量输血独立相关。结论:年龄、女性、低BMI、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除女性因素,其余均与大量输血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414例择期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胸片检查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确诊术后肺部细菌性感染。对患者肺部感染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例(2.97%)患者确诊为术后肺部感染。相较于无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患者年龄较大,吸烟、心脑血管病史比例高,左心室舒张末直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比例高,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比例高,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较大,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二次气管插管、二次开胸探查的比例高,且呼吸机应用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OR=16.239,95%CI:7.551~34.924)、呼吸机应用时间48 h(OR=7.457,95%CI:3.44~16.161)、术前长期吸烟(OR=2.20,95%CI:1.018~4.825)、LVEF40%(OR=3.524,95%CI:1.203~10.325)为CABG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后肺部感染与围手术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术后AKI发生、呼吸机应用时间48 h、术前长期吸烟及LVEF低下是CABG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预防,以期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地认识、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筛选出AKI患者及非AKI患者,记录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575例,术后发生AKI的患者177例(30.78%),AKI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10.17%vs 0.5%,P0.001)。心脏术后AKI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且以AKI 1期为主。AKI 1期、2期及3期发生率分别为19.13%(110/575)、5.22%(30/575)、6.43%(37/575),各期死亡率分别为2.72%(3/110)、10.00%(3/30)、32.43%(12/37),三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手术(OR=1.436,95%CI1.168~1.765)、高龄(每增加10岁)(OR=1.623,95%CI 1.168~2.009)、既往心脏手术史(OR=7.807,95%CI 1.338~45.563)、术前胱抑素C高水平(OR=3.576,95%CI 1.39~9.197)、围术期感染(OR=1.436,95%CI 1.168~1.765)、心肺旁路时间(每增加30 min)(OR=1.457,95%CI 1.077~1.971)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AKI发生率为30.78%,AKI组患者死亡率较非AKI组显著增加,应警惕其危险因素,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ABG术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分为LCOS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中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LCOS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发生术后LCOS,发生率为12.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前年龄>60岁(P=0.019)、血肌酐浓度(P<0.001)、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0.001)、心律失常(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5%(P<0.001),术中CPB时间>100 min(P=0.009)、失血量>800 mL(P=0.005)、移植桥血管流量(P=0.032)及多支血管病变(P=0.0031)与LCOS有关。将上述因素纳入到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律失常(OR=5.802,95%CI:2.290~14.699,P=0.000)、LVEF<45%(OR=7.139,95%CI:2.620~19.452,P=0.000),术中CPB时间>100 min(OR=3.211,95%CI:1.243~8.292,P=0.016)、多支血管病变(OR=5.698,95%CI:2.746~13.567,P=0.002)及失血量>800 mL(OR=0.427,95%CI:0.193~0.948,P=0.036)是LC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律失常、LVEF<45%,术中CPB时间>100 min及失血量>800 m L是CHD患者CABG术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肾科病房老年人急性肾损伤(AKI)后的肾科医师会诊率,比较邀请肾科医师会诊和没有邀请会诊的2组老年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肾科医师早期会诊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639例。根据有无邀请肾科医师会诊分为2组:会诊组(n=154)和未会诊组(n=485),其中会诊组又依据会诊时间的早晚分为2个亚组:早期会诊组(n=95)和延迟会诊组(n=59)。早期会诊定义为AKI发生后48 h内邀请会诊,晚期会诊定义为AKI发生48 h后邀请会诊。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会诊及会诊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39例患者,中位年龄87(84,91)岁。24.1%(154/639)的患者邀请了肾科医师会诊,中位会诊时间是AKI发生后2(1,4)d;其中61.7%(95/154)的患者为早期会诊,中位会诊时间是AKI发生后1(1,2)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邀请肾科医师会诊的患者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的比例较高(OR=1.685,95%CI 1.057~2.687,P=0.028)、AKI诊断时间早(OR=0.899,95%CI 0.821~0.985,P=0.022)、血肌酐(SCr)峰值水平(OR=1.005,95%CI 1.002~1.007,P0.001)和血尿素氮(BUN)水平(OR=1.020,95%CI 1.001~1.039,P=0.036)均较未邀请肾科医师会诊的患者高。肾科医师会诊有38.3%(59/154)是滞后的(48 h),中位会诊时间是AKI发生后4(3,8)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诊断时间较晚(OR=1.214,95%CI 1.041~1.416,P=0.013)、尿量不减少(OR=0.115,95%CI 0.014~0.953,P=0.045)和尿酸水平不高(OR=0.997,95%CI 0.994~0.999,P=0.014)是影响肾科医师早期会诊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诊断时间不仅影响肾科医师会诊,也是导致会诊不及时的原因,早期诊断AKI有助于肾科医师的早期会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压(CVP)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期间,在安贞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结束时的CVP是否10mm Hg(1mm Hg=0.133k Pa)来分为高CVP组或低CVP组。收集手术类型、术前射血分数、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术后血清肌酐水平、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等围术期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电话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 9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1.97±13.62)岁。CVP组801例(41.3%),低CVP组1 140例。高CVP组347例(43.3%)患者发生AKI,低CVP组86例患者发生AK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高CVP组每一期AKI的发病率均高于低CVP组。多因素分析显示,CVP与AKI相关(OR=1.416(1.346~1.489),P0.0001),而MAP与CO和AKI无相关性。高CVP组患者30天死亡30例(3.8%),低CVP组死亡6例(0.5%),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VP使患者病死率增加(HR:1.196,每增加1mm Hg,95%CI:1.114~1.285,P0.0001)。结论:CVP增高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有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孙氏手术的8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此类患者临床围术期输血情况分为常规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47)和超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38),对2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相关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OR=1.022,95%CI:1.010~1.035,P0.001),保护因素为高血压(OR=2.883,95%CI:1.046~7.944,P=0.041)。超量红细胞输注对此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28)。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术中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越长,其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越高;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较低。超量红细胞输注能够增加此类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术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行择期OPCAB的5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RIFLE诊断标准,以是否发生AKI把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退步法回归分析,寻找AK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有9.9%(50/505)患者发生AKI,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YHA分级Ⅲ~Ⅳ级(P0.05,OR=2.659)、术前血肌酐水平(P0.05,OR=3.043)、手术方式(P0.05,OR=4.097)、围术期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P0.05,OR=7.185)、术后输血量≥10 U(P0.05,OR=3.931)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AKI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延长,新发透析及术后30d死亡率增高。结论:术后AKI明显增加OPCAB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应尽可能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以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7年3~8月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19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术后AKI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50例(25.3%),其中5例(2.5%)需要行连续肾替代疗法治疗。AK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88.91±105.52)μmol/L和(306.36±69.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4,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和阻断时间>60 min后,术前血清尿酸水平>357μmol/L的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增加(OR:9.074,95%CI:1.563~23.783,P=0.02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77~0.993,P=0.000),尿酸取截断值为355.5μmol/L,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81.2%。结论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可能原因,并初步探讨其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AKI的2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同时,配对抽取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未并发AKI的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多因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并发AKI的原因与患者术前肾功能状况差(OR=0.01,95%CI:0.000~0.474)、术前心功能分级差(OR=1.67,95%CI:0.195~14.389)、术后出血量多(OR=0.98,95%CI:0.981~0.996)、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OR=0.68,95%CI:0.556~0.832)、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OR=0.00,95%CI:0.000~0.178)以及术前合并有糖尿病(OR=0.00,95%CI:0.000~0.067)相关。结论 AKI是心脏外科术后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防重于治;对围手术期评估为高危的患者更应重视AKI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 方法 30例确诊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参与研究。患儿随机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n = 15)和右美托咪定(试药组,n = 15)给药处理,给药时间从麻醉诱导至体外循环结束。分别于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体外循环结束后5 min(T2),T2点后2 h(T3),术后第1天(POD1)和术后第2天(POD2)测定血肌酐水平(S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定义为SCr绝对值增加超过3 mg/L或是上升幅度超过50%。 结果 对比对照组,试药组中围术期AKI发病率显著降低(P < 0.05)。T2和T3点测定对照组中eGFR水平较试药组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术中给药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AKI的发病率并有效防止体外循环结束后eGFR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防性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输注对既往脑卒中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61例既往合并脑卒中病史、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老年(≥65岁)患者,从入ICU起到术后次日晨随机接受小剂量右美托眯定[0.1μg/(kg·h),右美托咪定组,n=82]或安慰剂(生理盐水)(对照组,n=79)持续输注。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每日2次评估术后7 d内谵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内谵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12例,14.6%)明显低于对照组(23例,29.1%,P=0.02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输注仍然是术后谵妄风险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6,95%C1 0.15~0.89,P=0.027)。试验药物输注期间低血压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35例,42.7%)明显高于对照组(19例,24.1%,P=0.012),但低血压干预的患者比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既往合并脑卒中、术后进入ICU的老年患者,术后预防性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但需监测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7):659-66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201例,比较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按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ALB浓度分为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和非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01例心脏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55例,发生率为27.36%,无院内死亡。CPB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脂肪肝、术前ALB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52,95%CI:1.013~1.093,P=0.008)、CPB时间(OR=1.025,95%CI:1.003~1.048,P=0.029)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组术后气管带管时间(P=0.025)、术后住院时间(P=0.049)明显延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1)。结论:年龄、CPB时间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后气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