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24例。术前进行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的综合评估。均利用普通电刀、血管钳钳夹和钛夹法等手段完成肝切除;对部分患者运用Pringle手法或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控制入肝血流。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严重的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肝衰竭等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完成解剖性肝切除。所有恶性肿瘤切除后切缘阴性。平均手术时间为 296(93~6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78(220~2500)mL。1例(4.2%)术后出现胆瘘,经过非手术治疗于术后约10 d左右胆瘘消失;1例(4.2%)出现术后肝衰竭和腹腔渗血,经治疗后恢复;2例(8.3%)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和严重的切口感染各有1例(8.3%),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9.2%。随访期内有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出现肝内复发,1例胆囊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精准肝切除的基础,以精准的术前评估和精密的手术方案为前提,术中利用普通的手术器械仍能完成精确的肝脏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术在肝脏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0例采用Gll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术行肝脏切除患者的资料。结果其中解剖性肝切除15例,非解剖性肝切除5例。包括左外叶切除(Ⅱ+Ⅲ)3例,左半肝切除(Ⅱ+Ⅲ+Ⅳ)8例,右前叶切除(Ⅴ+Ⅷ)2例,右后叶切除(Ⅵ+Ⅷ)1例,右半肝切除(Ⅴ+Ⅵ+Ⅶ+vm)1例,局部剜除5例。20例肝脏手术中解剖性肝切除占75%(15/20),非解剖性占25%(5/20),平均手术时间220(120~380)min,平均失血量300(100~600)mL,术后并发胆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Glisson蒂横断联合肝静脉阻断肝切除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肝脏出血,保护残肝功能,提高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超选择性阻断出入肝血管后解剖性肝切除对肝脏疾病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超选择出入肝血管阻断后解剖性肝切除66例,其中肝段切除22例、右半肝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6例,Ⅱ Ⅲ段肝切除19例,Ⅵ Ⅶ段肝切除5例,Ⅴ Ⅷ段肝切除2例。观察其对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本组切除术中出血量(437±123)m l,所有病例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较轻,54例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肝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 d,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适应症明确的肝脏疾病,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后行肝脏解剖性切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总结应用精准肝切除技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经验和应用体会。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技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脏其他疾病32例。术前进行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的测定、肝脏预留体积的综合评估,影像学检查仔细研究肝脏肿瘤和肝脏血管、胆管的关系,恶性肿瘤要判断能否做到R0切除。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变化、手术后相关性并发症、疾病的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病人均完成解剖性精准肝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13.91分钟,术中出血量124.44ml。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1天AST、ALT、TBIL和白蛋白变化明显,至手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至正常,表明精准肝切除术对肝功能影响轻微。肝切除术后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1.87%,其中主要为发生肝功能衰竭、胆漏、腹水、胸水和肺炎。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精准肝切除符合肝脏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的原则,可以直观显示肝脏血管与肝脏病变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肝脏实质。由于已经结扎了所切除肝段的入肝血流,明显减少离断肝实质时的出血,可以不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对保留的肝脏实质无缺血性损伤,手术后肝功能损伤轻微,从而提高了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明显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切除中央型肝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流阻断配合超声乳化吸引刀切除中央型肝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性阻断肿瘤所在肝叶的进出血流,超声乳化吸引刀解剖,行中央区肝段切除.结果 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采用这种外科技术治疗中央型肝肿瘤46例.本组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43例,Child B级3例.39例患者一次性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8~33 min.术中出血量100~2400ml,平均490ml.43例术后在一周内肝功能恢复至A级;3例术后出现腹水,其中1例并发黄疸;2例发生胆瘘;1例胃瘫,1例术后第3天并发大面积心梗死亡.3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位随访9个月,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因肿瘤腹腔及肝内转移死亡,34例患者至今无瘤生存.结论 肝区域性进出血流阻断能有效控制切肝时的出血;应用超声乳化吸引刀切肝,解剖清晰,综合应用这两种技术,能较安全地切除肝脏任何部位的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切除术中运用区域肝蒂阻断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8例采用肝蒂横断式技术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解剖性肝段切除46例,占全部手术的79%(46/58),非解剖性肝切除12例;包括左外叶切除(II+III段)11例,左半肝切除(II+III+IV段)4例,右前叶切除(V+VIII段)1例,右后叶切除(VI+VII段)10例,右半肝切除(V+VI+VII+VIII段)14例,中肝切除(IV+V+VIII段)6例,局部切除12例。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40(80~430)min,平均失血量420(50~800)mL,术后并发胆瘘2例,腹腔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区域肝蒂血流阻断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残余肝功能,有利于术后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技术方法和优势。
  方法:分别选取肝左内叶肿瘤、右前叶肿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均受肿瘤累及的患者各1例,术前运用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综合评估进行手术规划。运用Glisson蒂解剖技术分别解剖出相应肝段的Glisson蒂,确定出明确的切除平面后,分别实施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左内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联合切除。
  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患者1、患者2、患者3手术时间分别为240、320、38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约250、450、1000mL,3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 AFP在均术后2个月内降至正常,复查肝脏B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能够获得清晰的切除平面,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对散在分布于肝Ⅱ、Ⅲ、Ⅵ、Ⅶ段的肝胆管结石患者施行解剖性肝切除,可达到根治目的,而且手术复杂程度不高.由于可以保留较多的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几率较低.然而,对于广泛累及多个肝段的复杂型肝胆管结石,解剖性肝切除的指征则要受到患者术前肝功能状态,术后可保留的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等指标的严格限制,而且针对此类患者的解剖性肝切除技术也更为复杂.我科对1例复杂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保留肝Ⅰ、Ⅳ段的解剖性多肝段切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胆瘘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手术和肝叶切除至胆瘘1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T管拔除后胆瘘3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肝叶切除术后胆瘘4例,术中胆总管损伤伴胆瘘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伴胆瘘2例。除1例转院治疗外,其余经处理后均治愈出院。
结论:提高操作技术,高度重视熟知胆道系统的解剖及病理变异,术中严谨操作是防止胆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切除的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算患者的瘤体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平均值,患者出院后每隔6个月复查腹部彩超的方式了解患者肝脏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术,瘤体大小10~15 cm,平均(12±2)cm;术中出血量60~160 ml,平均(99±34)ml;手术时间160~250 min,平均(201±29)min;术后住院时间7~13 d,平均9 d;术后患者均出现短暂性的ALT、AST升高,给予护肝治疗后较快恢复,无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复发,仍在随访中。 结论术前对患者一般情况的充分评估,术中的耐心、精细、精准的脉管处理,以及术野良好的显露等是腹腔镜肝尾状叶巨大血管瘤切除术成功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2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适应证。方法 27例拟行肝切除的病例中,其中原发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5例、肝脓肿2例、肝囊肿伴感染l例、肝门部胆管癌l例、肝脏腺瘤l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l例。25例在全气腹条件下完成,l例在手助下完成,l例中转开腹。结果 本组25例在全气腹条件下完成27个病灶的腹腔镜肝切除手术。肝局部切除16例,左肝解剖性切除9例。手术时间平均205min,出血量平均460ml。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并发症,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至4d,术后平均住院6.8d,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方法肝切除患者明显缩短。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具有广阔前景,熟练开腹手术经验及熟悉的肝段解剖是腹腔镜肝脏解剖性切除时控制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达芬奇Xi机器人联合吲哚菁绿荧光定位肝脏肿瘤实现精准肝切除的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5月期间20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联合达芬奇Xi机器人肝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均在达芬奇Xi机器人下完成肝肿瘤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5 min(70~105 min),术中出血量110 ml(50~200 ml ),术后住院时间7 d(5~9 d)。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肝细胞肝癌10例、肝细胞异型增生和胆管异形增生1例、胆管细胞癌6例、肝硬化伴肝脏炎性改变1例、腺癌(胃肠道转移)2例。20例均为R0切除,愈合良好出院。 结论在熟练完成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展吲哚菁绿荧光定位联合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精准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8月43例精准肝切除与3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相比,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结石清除率高(P<0.01),患者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右肝叶(段)精准切除是提高右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法进行肝脏恶性肿瘤半肝切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16例临床确诊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解剖肝后间隙,通过肝后下腔静脉与肝脏之间的间隙置带并悬吊肝脏进行半肝切除。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应用悬吊法进行半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61 m in,平均出血量550 m 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有3例复发。结论应用悬吊法进行肝脏恶性肿瘤半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其关键是对肝后间隙的解剖学有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5天治疗组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相比,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肝胆管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容易导致肝硬化、胆道感染、积脓,甚至引起胆管癌。肝切除是彻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因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的优越性,逐步取代了开腹手术。但是,相比于肝胆管肿瘤而言,肝胆管结石造成的炎症水肿和粘连使手术更加困难,因此寻找简便可靠的手术方法是有必要的。近来随着对肝脏解剖的再认识,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在肝脏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有报道证实结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反染技术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和精准,但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在本文中,笔者总结和归纳近期实施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胆道外科2022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体征和术前影像学资料,患者均有肝切除的指征,其中6例行左半肝切除,1例行右肝后叶切除术。术中应用荧光腹腔镜,在低中心静脉压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下,充分利用肝脏表面的解剖标志(Arantius板、脐板、胆囊板、尾状突的Glisson蒂)和Laennec膜解剖出目的肝蒂,将其阻断后再向外周静脉注射ICG,使肝脏表面显示出缺血/切除标记线,术中再结合肝静脉的显露,使解剖性肝切除的实施得以完成。部分患者需要行胆道切开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提高结石清除率。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切除手术,术后解剖标本,检查确认切除肝脏的肝胆管结石情况。5例患者切除肝脏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术中胆道镜探查。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314.3±211.6)mL,无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Ⅳ级)发生,除1例患者因术后胆汁漏、伤口感染住院24 d外,其余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9 d,平均(8.5±0.8)d。术后通过腹部B超和T管造影或者MRCP检查,6例患者的结石清除干净,1例患者行1次术后胆道镜后将结石清除干净。病检回报均示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炎,未见癌变。结论 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其有效性和优越性还有待扩大样本量、丰富临床数据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肝癌患者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一种新研发的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1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因肝癌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CT检查,应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术前评估,分别计算模拟切除的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并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和实际手术切缘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软件虚拟肝切除功能优化手术方案。结果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和三维重建正常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和肝内血管。所有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2 d出现腹水,2例患者术后2 d出现中量胸水,4例术后5 d发现漏胆,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8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6~88 d(平均23 d),术后30 d内无复发,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患者模拟切除肝脏体积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统计学上具有相关性(r=0.960,P<0.001),两者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6.7 ml比819.1 ml,t=1.851,P=0.068)。模拟手术切缘与实际手术切缘统计学上也具有相关性(r=0.972,P<0.001),两者均值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2.2 mm比11.9 mm,t=1.143,P=0.256)。结论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准确评估和模拟肝脏手术情况,在精准肝切除的开展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解剖法与非解剖法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解剖法肝切除31例,非解剖法肝切除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谷草转氨酶(AST)、引流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脏器功能、结石分布、解剖变异和切肝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非解剖法肝切除组比较,解剖法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剖法肝切除具有手术打击小,术后渗出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仍有改进潜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中央部位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2例肿瘤位于肝中央部位的肝细胞癌患者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外科实施了腹腔镜肝切除;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5.5±6.8)岁,平均肿瘤直径(3.7±2.5)cm,术前肝脏储备功能ICG-R15(3.9±2.8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实施肝Ⅳ~Ⅷ段切除5例、肝Ⅴ~Ⅷ段切除6例、肝Ⅳ段切除1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切缘、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98.8±11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20.8±279.2)ml,有1例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2.2)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肝断面出血1例、胆漏1例、膈下包裹性积液1例,平均手术切缘(1.2±0.6)cm。结论对位于肝中央部位的肝细胞癌,行解剖性肝Ⅳ~Ⅷ段切除、肝Ⅴ~Ⅷ段切除以及肝Ⅳ段切除是安全、可行的。采取肝内Glissonian鞘外的方法预先控制肝蒂有利于掌握断肝平面,术前精准的评估,术中有效的控制出血以及娴熟的腔镜外科技术能有效帮助术者安全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20.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为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提供新的理念。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32例精准肝切除与5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尽管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364.6±57.8)min〕长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92.9±44.7)min〕,P<0.001,但其术中出血量〔(558.3±90.6)ml〕明显少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726.7±88.7)ml〕,P<0.001,术后并发症明显更少(11.4%比23.1%,P=0.004 3),结石清除率更高(89.4%比73.1%,P=0.005 5)。同样,精准肝切除组患者住院时间〔(22.9±4.4)d〕短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8.8±3.5)d〕,P<0.001,住院费用〔(1.8±0.7)×104元〕也少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1±0.9)×104元〕,P=0.016 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