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62例2型糖尿病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其次为阴阳两虚型,然后是阴虚热盛型和湿热困脾型;病程5年以上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高于5年以下:湿热困脾证TC,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气阴两虚证TC,TG和LDL-C与之相比较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并发症也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多。结论 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中医证型逐渐由阴虚热盛、湿热困脾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且多兼有血瘀。  相似文献   

2.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与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首诊时的临床资料,按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辨证分型,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最多见,其次为阴阳两虚型,然后是阴虚热盛型和湿热困脾型;病程5年以上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高于5年以下;湿热困脾证TC、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阴虚热盛证TC、TG和LDL-c与气阴两虚证相比有显著差异;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多。结论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中医证型逐渐由阴虚热盛、湿热困脾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且多兼有血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95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与患者的病程、年龄、IGF-1、Homa-IR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羟基维生素D等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2)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血瘀脉络证的平均年龄最高;各中医证型与病程相关,病程较短者以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多见;而阴阳两虚、血瘀脉络证则多见于病程较长者。(3)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分布与IGF-1、Homa-IR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热盛证的IGF-1最低,各证型按升序分别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最高,血瘀脉络证次之,而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的HomaIR指数较接近;各中医证型中HBA1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2型糖尿病五种证型分布与25羟基维生素D、高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低密度脂蛋白接近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脂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困脾证的血脂最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IGF-1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病程长短、年龄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05-908
目的:了解浦东中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基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提供基础。方法:对浦东六灶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型分5个,即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脉络(作为主证或兼夹证)。结果:年龄阴阳两虚型最大,与阴虚热盛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60~75岁组比较,60岁组的阴阳两虚型少于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和血瘀脉络型(P0.05或P0.01);75岁组的阴虚热盛型少于湿热困脾、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型(P0.05或P0.01),血瘀脉络型少于阴阳两虚型(P0.05)。病程阴虚热盛型最短,阴阳两虚型最长;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和阴阳两虚型比较均有差异(P0.05或P0.01)。与5年和5~10年组比较,10年组的阴虚热盛型少于其余四型(P0.01),阴阳两虚型多于湿热困脾和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社区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最多,阴阳两虚最少;阴虚热盛型的年龄最小,病程最短,兼血瘀证比例最低;阴阳两虚型的年龄最大,病程最长,兼血瘀证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39-11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5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四组。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将这些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对应起来,探讨不同证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中,湿热困脾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湿热困脾型的BMI、TC和TG均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型的HbA1C、FPG、PPG均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发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主症中,以湿热困脾型居多,湿热困脾型的BMI及TC、TG显著高于其他证型,阴虚热盛型的HbA1C、FPG、PPG均高于其他证型。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脉图参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81例不同中医证型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脉象及脉图参数,探讨其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脉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Ⅲ型智能脉象仪进行检测。结果:气阴两虚组与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血瘀脉络组在h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困脾组与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血瘀脉络组在h3/h1、h4/h1、h5/h1、w1/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热盛组和湿热困脾组与气阴两虚组和血瘀脉络组在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图参数的变化可作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阴虚热盛型34例,湿热困脾型36例,气阴两虚型41例,阴阳两虚型44例,血瘀脉络型45例,分别测定各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析各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为21.5%(43/200),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占86.0%(37/43),其中女性占74.4%(32/43);并且随着年龄、病程的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按照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的演变顺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患者的血清FT3、FT4水平明显低于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P均0.05),TSH水平明显高于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P均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演变,对2型糖尿病尤其是晚期证型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和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做对照,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Hb Al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诊断慢性并发症,研究不同证型与客观指标和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气阴两虚型最多见;各证型FPG、Hb Alc、HDL、LDL、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HDL与阴虚热盛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LDL与气阴两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最高(90.0%)。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为常见证型,同时与客观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中晚期糖尿病多具有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候分型的泪膜功能及证型间干眼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干眼发生率比较.所有病例按照糖尿病证型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并血瘀水停证、血瘀脉络证5组,分别进行干眼症状询问、全身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并统计是否符合干眼诊断.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干眼综合评分,阴虚热盛证分值较高;各组干眼发生率的比较,阴虚热盛证干眼发生率较高;各组BUT检查,阴虚热盛证时间较短;各组基础泪液分泌(SIt)检测,血瘀脉络证SIt较少;各组角膜染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干眼症状比较,阴虚热盛证干眼症状阳性率较高.其中阴虚热盛证与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在千眼综合评分及干眼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虚热盛证与气阴两虚证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虚热盛证及气阴两虚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干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观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其不同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及IL-6、IL-8的相关性.方法: 本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101例,按照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湿热困脾、血瘀脉络4型进行分组.选取体检正常对照组30例.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IL-6、IL-8水平,以ISl指数评估IR.结果: T2DM各证型均存IR,以气阴两虚、湿热困脾及血瘀脉络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阴虚热盛组(P<0.05或P<0.01),阴虚热盛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T2DM各证型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气阴两虚组明显高于阴虚热盛组(P<0.05).各证型IL-8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2DM中医各证型IR有不同变化.IL-6可作为T2DM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及微量蛋白尿关系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丰胜利 《中医杂志》2003,44(7):533-534
目的:观察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血脂及微量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及兼血瘀证和无血瘀证两组,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观察血脂4项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随着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证的出现,尿UAER、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IR、血脂各项、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痰浊)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及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等5型,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组(P〈0.05,〈0.01);血脂各项、UA、CRP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组间比较,湿热(痰浊)困脾组和瘀血阻络组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IS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除高密度脂蛋白外)、UA及CRP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在ISI、血脂各项、UA、CRP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湿热(痰浊)困脾和血瘀脉络两型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赵璐 《四川中医》2009,27(5):4-6
吕靖中教授从医五十年,擅长于糖尿病的诊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消渴病(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肺胃热盛、湿热困脾、气虚血瘀和阴阳两虚五种证型,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王洁  杨志新 《中医药研究》2014,(9):1151-115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及其合并症的发病。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分析其辨证分型及其出现的合并症。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阴阳两虚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为主,其次是低血糖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均合并症阴阳两虚〉气阴亏虚〉阴虚内热〉湿热困脾,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证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最多,阴阳两虚型最少;伴有多种合并证,并多有致残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组在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阴阳两虚组在血尿酸水平上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阴阳两虚型在血尿酸水平上均高于气阴两虚组。提示:如果对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和阴阳两虚证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找到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中医证候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洪郁芝  魏燕 《新中医》2014,46(5):154-15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符合课题组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6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对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25例(32.9%),血瘀阻络证15例(19.7%),湿热困脾证12例(15.8%),肝肾阴虚证7例(9.2%),阴虚热盛证6例(7.9%),脾虚气滞证4例(5.3%),阴阳两虚,血瘀内停证4例(5.3%),肾气虚证2例(2.6%),肾阳虚证1例(1.3%),提示本病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湿热为主。76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有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医证型仍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血瘀阻络,湿热困脾,肝肾阴虚及阴虚热盛为其次;1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其次脾虚气滞证;4例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二种其他微血管病变,多有中医证型复杂,多个证型重叠。结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本虚标实为核心,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湿热、阴虚热盛为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联系。方法: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并记录不同证型患者之间空腹血糖的数值、血脂中(TC、TG、LDL、HDL)的数值、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最后统计分析。结果:(1)证型比较:阴虚发热(145例)人数明显高于阴阳两虚型(26例)、气阴两虚型(29例);(2)空腹血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发热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发热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阳两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反应蛋白含量的比较:不同证型患者C-反应蛋白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发热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发热型患者C-反应蛋白量与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阳两虚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C-反应蛋白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成分的比较:患者血脂中TC、TG、LDL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发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而HDL的含量却相反,不同证型的患者血脂中TC、TG、LDL、HDL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阴虚发热为主。(2)血糖升高的水平、血脂成分含量(TC、TG、LDL、HDL)的改变、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都与阴虚内热密切相关,并且不同证型之间的含量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09-1911
目的:研究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252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接受的6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CRP进行检测比较。将2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阴虚热盛组85例、气阴两虚组49例、阴阳两虚组55例、血瘀脉络组43例、无法分型组20例,比较各亚组CRP,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RP与糖尿病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CRP、血糖水平均高于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各亚组CRP、血糖水平均高于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各亚组CRP、血糖水平均高于糖耐量异常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虚热盛型CRP水平低于其他证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各中医证型间CRP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无法进行分型的20例患者CRP水平介于阴阳两虚型与血瘀脉络型之间,与两证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中医证型与CRP呈正相关(r=0.412,P=0.015),提示随着T2DM中医证型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脉络型进展,CRP相应升高。结论:阴虚热盛型T2DM与CRP密切相关,炎症状态可能是中医阴虚热盛的病理实质之一,分析CRP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揭示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与垂体-甲状腺轴的相关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99例分为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4型。测定患者静脉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hC肽(2hPC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阴阳两虚型患者的年龄、病程大于其余3型(P0.001);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年龄、病程大于阴虚热盛型(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FPG、2h PCP高于阴阳两虚型(P0.05);阴阳两虚型患者FT_3水平低于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P0.01)。阴阳两虚型患者的FT_4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阴阳两虚证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2-1383
目的:探讨东北部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规律性,为临床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35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四诊和参,辨证,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3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占82.45%,湿热困脾证占14.48%,阴阳两虚证占2.22%,痰湿困脾证占0.27%,肾阳不足证占0.27%,阴虚火旺证占0.27%。血瘀证占95.26%,作为临床各个证型的兼见证形式存在。结论: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和阴阳两虚证是东北部地区2型糖尿病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而血瘀证兼见于2型糖尿病中医各个临床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