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 copic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LC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1例行LC+LCBDE,156例行LC+EST;对比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残石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LC+LCBDE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但住院时间稍长,两组中转开腹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联合LCBDE及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病情允许时LC联合LCBDE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LCBDE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EST+LC(ERCP/EST+LC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住院费用及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5%vs 89.2%),中转开腹率(6.5%vs 5.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7%vs 8.1%),近期结石复发率比较(5.2%vs 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LCBDE与LC联合ERCP/EST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有效,LC联合ERCP/EST可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不如LC联合LCBDE,两种微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LCBDE治疗(LCBDE组)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LC-EST组)的老年(≥60岁)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LCBD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LC-EST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CBDE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与LC联合EST手术效果相当,但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结石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结石性AOSC病人7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LCBDE+LC组(36例)和ERCP/EST+LC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总成功率、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LCBDE+LC组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EST+LC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ERCP/EST+LC组,但术中出血量多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总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LC比ERCP/EST+LC治疗结石性AOSC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C+LCBDE治疗40例,实施ERCP/EST+LC治疗50例。对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LCBDE的住院时间短于ERCP/ES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有微创、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LC+LCBDE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可耐受腹腔镜手术、ERCP且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危急重症胆囊炎、急性胆管炎及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分为两组: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30例行LC+LCBDE,其中2例中转开腹;46例行ERCP/EST+LC,其中2例因ERCP取石失败,不予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相当,但LC+LCBDE可能更加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不同微创术式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32例(LCBDE组),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例(EST+LC组),比较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LCBDE组手术成功率为96.88%,EST+LC组手术成功率为89.29%,两组手术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LCBDE组住院时间短于EST+LC组,住院费用低于EST+LC组(P0.05)。(3)术后不同时间LCBDE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EST+LC组(P0.05),其应用镇痛药物所占比例低于EST+LC组(P0.05)。(4)两组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与EST+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均有肯定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均微创,安全,但LCBDE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LC+LCBDE)与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了解两种方法有无差别。方法7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LC+LCBDE患者40例,行LC+EST患者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数目及大小、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分别用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78例患者均治愈。结果显示除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研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LCBDE与LC+EST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均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LC+LCBDE组(n=84)与ERCP/EST+LC组(n=51),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LCBD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多于ERCP/EST+LC组,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EST+LC组。结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医院设备及医疗水平,结合胆总管结石数量、直径等,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LC+ 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LC+ LCBDE术和EST+ 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C+ LCBDE术者127例,行EST+ LC术者105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 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 LCBDE组(P<0.01).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对于胆总管直径<1.0 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病人宜采用EST+ LC术式;对于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病人应首选LC+ 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经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术)和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Ⅱ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ERCP/EST+Ⅱ期LC术)两种双镜联合的微创手术方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双镜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LC+LCBDE组43例,ERCP/EST+LC组52例,对比两组的术中观察指标,术后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LC+LCBDE组比,ERCP/EST+LC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增加(P0.05)。结论 LC+LCBDE和ERCP/EST+LC均为安全有效、令人满意的治疗措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患者和术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LCBDE)与十二指肠镜取石(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LCBDE组和ERCP+LC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ERCP+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管引流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LC+LCBDE组(P0.05),ERCP+LC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LCBDE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11%,与LC+LCBDE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术后3 d,LC+LCBDE组与ERCP+LC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DBIL、ALT、AST、GGT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ERCP+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均较好,ERCP+LC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手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LC+LCBDE+PS)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C+LCBDE+PS组(n=1 036)和ERCP+EST+LC组(n=428),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病例进行匹配,匹配后每组398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SM后,LC+LCBDE+PS组成功实施382例,ERCP+EST+LC组成功实施320例。与ERCP+EST+LC组相比,LC+LCBDE+PS组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更低,但引流管留置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LCBDE+PS组比较,ERCP+EST+LC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更低,但胰腺炎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合胆总管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traction,LCBDE)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近4年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LC+LCBDE组40例,EST+LC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LC+LCBDE组与EST+LC组手术成功率(97.5%比95.0%)、结石清除率(90.0%比92.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7.5%比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围手术期死亡。LC+LCBDE组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低于EST+LC组(P<0.001)。LC+LCBDE组未发生远期并发症、无结石复发、EST+LC组2例结石复发和4例发生远期并发症(3例胆道感染、1例复发性胰腺炎)(15.0%)。结论:本研究显示,LC+LCBDE与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LC+LCBDE治疗既保留了Oddi括约肌的功能,避免EST相关的潜在风险;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上疗效的对比.方法 对本院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的6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LC+EST者有33例,LC+LCBDE者有3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费用、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EST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逆行造影/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ERCP/EST术后2~5天行LC或LC+LCBDE。结果成功实施ERCP/EST+ENBD+LC 57例,实施ERCP+ENBD+LCBDE+LC 14例,实施LC+LCBDE+T管引流术3例,LC中转开腹1例,ERCP+EST+ENB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未发现胰腺炎及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病例,随访6~24个月,均未见明显反流性胆管炎症状及结石复发,未发现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56例分别采用LC+LCBDE和EST+LC治疗,其中LC+LCBDE术治疗132例、EST+LC术治疗124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结果: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CLBDE组(P<0.0l)。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总管直径<1.0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患者宜采用EST+LC术式;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应首选LC+LCBDE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自行脱落胆道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8例,采用LC+LCBDE+自行脱落胆道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EST+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胆漏、胰腺炎等近期并发症及胆管炎、结石复发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与结石复发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LC+LCBDE+自行脱落J形导管引流、胆管一期缝合的远期效果优于EST+LC,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两种微创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stone extraction,LCBDE)和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LC+LCBDE组(59例)和ERCP/S+LC组(1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13.12±6.47)d vs(11.40±6.83)d、(27 956.24±9 896.90)元vs(35 381.35±8 571.20)元,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LC+LCBDE组的住院时间长于ERCP+LC组,住院费用低于ERCP/S+LC组,并发症发生率、但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LC+LCBDE与ERCP/S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两者皆需改进。LC+LCBDE需要减少住院时间,ERCP/S+LC需要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sphincterectomy,LC+E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资料。结果 LC+EST应用在2004-2006年与2007-2009年各3年度治疗效果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应用在2004-2006年与2007-2009年各3年度治疗效果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EST和LC+LCBDE在治疗效果上对比: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且无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病的微创治疗方式与术者熟练程度有关。LC+EST、LC+LCBDE有着不同的适应证范围:LC+EST术式宜用于结石小于1.5cm,发生部位为肝胆管以下平面,并且胰腺段胆总管结石病人选择LC+EST术式更为合理;LC+LCBDE术式适宜于胆总管扩张超过1.5cm的较大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