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汶川地震后1月成都市区中学生心理状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区中学生心理状况,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区选取3324名中学生,做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6%、22.6%和22.1%;学生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从范围和程度上均体现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的趋势。结论汶川地震给成都市区中学生造成了心理影响,应该对成都市区中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情绪障碍的不同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汶川震后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分析.方法 选取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的1所中学,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该中学20个班(毕业班除外)共98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 中学生抑郁、焦虑和PTSD阳性率分别为35.4%、51.7%和44.3%,有42.7%的中学生主观上有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女生在抑郁、焦虑、PTSD和心理咨询服务需求上高于男生.结论 中学生中存在反映情绪障碍的心理问题.震后女生在心理影响程度和范围上均高于男生.应针对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情况,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30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样本人群共12430人的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8%,其中男生为21.2%,女生为24.9%。初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5%,高中生为25.8%。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女生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多因素分析提示,农村学生、女生、年级升高、父母关文化程度低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 应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异地求学的高一新生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心理辅导和灾后心理援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兰州求学的1 219名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4.4%,49.3%,62.2%。女生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情绪障碍与PTSD症状有显著相关(P<0.01);不同受灾经历学生的PTSD症状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泥石流后异地求学高一新生情绪障碍及PTSD症状检出率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受灾经历的学生灾后心理状况不同,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18个月后灾区中学生焦虑情绪发生状况。方法抽取地震灾区3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共2 729人,采用青少年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4.6%的中学生存在焦虑情绪;女生焦虑情绪发生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3,P<0.001);灾区中学生总体焦虑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4、14.695,P均<0.001);高中生广泛性焦虑得分高于初中生,高二学生社交恐怖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具有地震相关经历的学生焦虑情绪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χ2=20.419、5.155、5.994、38.5141、7.302,P<0.05或0.001)。结论震后18个月,灾区中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应重点关注女生、高中年级及具有地震相关经历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初中生目睹班级成员车祸创伤后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为开展学生突发事件的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石河子市某中学初三年级目睹同班同学遭遇车祸身亡事件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方案(3周5次).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量,比较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及3个月、6个月后各量表得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筛查阳性为16.0%,22.0%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8.0%出现抑郁症状;干预1个月后学生PTSD症状筛查阳性为4.0%,24.0%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0%出现抑郁症状;干预3个月后学生PTSD症状筛查阳性为8.0%,20.0%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0%出现抑郁症状;干预6个月后学生PTSD症状筛查阳性为2.0%,8.0%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4.0%出现抑郁症状.干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PCL-C量表B,C,D组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HAMA总分及精神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1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迟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睹班级成员车祸身亡的初中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焦虑及抑郁症状,施行团体心理干预能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汶川地震5个月后都江堰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状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都江堰市47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SCL-90总分阳性率为56.15(,其中抑郁因子阳性率为50.3%,焦虑阳性率为41.3%,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阳性和阴性心理症状组学生在EPQ量表中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掩饰倾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内外向维度外,其他3个维度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相关。结论地震5个月后灾区高中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具有精神质倾向、情绪不稳定及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了解雅安市芦山震后灾区学生急性应激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为开展灾后心理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芦山地震灾区6所学校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所占比例较高(82.92%,71.55%,61.30%,64.83%,64.77%).干预前,男、女生SCL-90各因子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外(P值均>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男、女生SCL-90各因子及SDS、SAS得分均有下降(P值均<0.01),女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结论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是灾区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在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总体水平、群体差异及各年龄段主要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分。结果:(1)安徽省中学生10个项目均分在1.47~1.97之间,得分较高的项目是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且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不同群体中学生,非重点中学学生的田位检出率(38.22%)高于省重点中学(32.58%),农村中学(45.25%)高于城市中学(31.88%),高中生(41.41%)高于初中生(26.94%)。(2)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主要测试项目差异有显著性(包括各因子均分及总分),在三个年龄段的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随年龄段升高皇明显上升趋势。(3)男、女生心理卫生问题各具特点,男生在强迫、偏执、精神病等方面比女生严重,女生则在抑郁、焦虑、恐怖方面较严重,男、女生总分差异无显著性,但女生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生。结论:该省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总体水平不容乐观,且心理卫生问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在中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特定群体,尤其是农村学生、非重点中学学生、女生和高中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相似文献   

10.
汶川县中学生地震后1年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重灾区地震后1 a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患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汶川地震重灾区3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PTSD的诊断依据DSM-Ⅳ标准。结果地震后1 a重灾区中学生PTSD的筛查阳性率为6.1%,以警觉性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D组)阳性率最高(75.1%)。初二和高一年级,居住在农村、家庭有财产损失的学生PTSD阳性率及B,C,D 3组症候群阳性率较高;女生和地震中受伤学生B,C,D 3组症候群阳性率较高。结论地震后1 a青少年PTSD阳性筛查率仍较高,继续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重灾区青少年PTSD造成的长期心理危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中学生震后心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后3个月重灾区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取汶川大地震重灾区3所中学共38个班级的1966名学生,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筛查PTSD阳性,同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判断领悟社会支持程度.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958份.PTSD筛查总阳性率为78.29%(1533/1958).女生PTSD阳性率为82.30%(851/1034),高于男生[73.92%(683/924),χ~2=20.22,P<0.01];少数民族学生PTSD阳性率为80.27%(1375/1713),高于汉族学生[64.98%(154/237),χ~2=28.75,P<0.01];农村学生FISD阳性率为83.52%(872/1044),高于城镇学生[72.43%(662/914),χ~2=35.37,P<0.01];地震中受伤者PTSD阳性率为90.38%(94/104),高于未受伤者[77.66%(1439/1853),χ~2=9.40,P<0.01].研究对象领悟家庭内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总体程度较高,得分中位数分别为21分和60分,领悟家庭外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中位数为39分.研究对象PTSD严重程度与总体领悟社会支持、领悟家庭内支持、领悟家庭外支持的得分之间存在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1、-0.130、-0.190,P值均<0.01).结论 重灾区中学生灾后PTSD阳性率高,且不同特征学生症状与严重程度不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减少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奎屯市内初班与普通班焦虑抑郁现状,探讨焦虑抑郁共病影响因子及危险因素,为青少年高危人群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奎屯市3所中学共1 335名中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CLE)作为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筛查焦虑、抑郁症状,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奎屯市青少年抑郁症状总检出率34.8%,焦虑症状总检出率23.7%,焦虑抑郁共病检出率50.1%。有抑郁症状者中合并焦虑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不伴焦虑者(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内初班、女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是惟患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奎屯市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尤以内初班女生为甚。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某普通中学73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广州地区中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87%~3315%,以强迫症状占首位。女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较男生突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提示要搞好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当减轻学业负担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婷  王宏  刁华  杨连建  蒲杨  金凤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375-378,382
了解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促进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在重庆某区选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将1所小学(四至五年级)和1所中学(七至八年级)作为同伴教育干预组,由接受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干预;另1所小学和1所中学相同年级作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Students,MMHI-60)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校学生总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问题检出率由干预前的39.9%,55.3%,38.8%,37.9%,43.9%,40.5%,42.7%,48.0%,52.5%,32.1%降低到干预后的36.8%,46.1%,36.6%,33.3%,37.2%,38.8%,40.9%,45.7%,49.2%,30.3%,干预后适应不良的检出率(39.8%)高于干预前(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校青春期中小学生的总心理健康、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检出率分别是对照校学生的0.63(95%CI=0.49~0.81)、0.73(95% CI=0.58~ 0.91)、0.75(95%CI=0.60~0.95)、0.60(95%CI=0.47~0.76)、0.67(95%CI=0.53~ 0.86)、0.72(95% CI=0.56~0.91)、0.68(95%CI=0.54~0.86)和0.71 (95%CI=0.56~ 0.91)倍(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7.
郑显亮  张杰 《中国校医》2007,21(1):19-20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5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40%,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为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显著意义。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差异没有显著意义。各年级在总分和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呈现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初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