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常见行为障碍,探讨情绪综合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多种行为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6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行为障碍表现,在其进行情绪综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PI)进行疼痛强度测评。结果:情绪综合治疗8周后,帕金森病患者SAS评分由77.98±20.13降至54.42±14.84,PSQI评分由11.93±3.12降至9.22±2.32,PI由5.84±2.31降至2.63±0.7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帕金森患者的多种行为障碍不能被忽视,综合情绪干预能对其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1对象与方法1999~2001年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和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住院病人388例。所有病人均经过颅脑CT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1例,女137例,年龄46~73岁,平均(63.5±9.6)岁。病程16~89d,平均(24.1±16.9)d。方法:所有病人均在意识清晰、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一名精神科医生和主管医生一起,按精神医学基础提供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分类标准及定义犤1犦,进行评定,填写自制的调查表,…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常见,但是有关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研究报告较少。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情绪障碍的特点以及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设计: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和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1-05/2003-06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后出院的患者87例(病例组),男48例,女39例,年龄61-84岁。均首次发病,病程在第3个月的恢复期者。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员68例为对照组,神经系统检查和躯体检查正常,无精神病史,无痴呆表现,男39例,女29例,年龄60-82岁。方法: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在病程第3个月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主要观察指标:①SCL-90总分和因子分。②SSS总分。结果:病例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阳性均分均高于对照组(t=4.14~8.09,P=0.000)。病例组SCL-90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u=2.107~8.811,P=0.000)。两组在敌对和偏执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病例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呈正相关(r=0.806-0.293,P&;lt;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见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情绪障碍。其情绪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64例情绪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莹莹 《现代康复》2001,5(10):86-86
  相似文献   

5.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个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例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进行矫正的案例研究,分析形成该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对这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娇正的方法及教育策略,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结合家庭、社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帮助问题学生健康发展的建议,为工读学校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例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进行矫正的案例研究,分析形成该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对这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矫正的方法及教育策略,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结合家庭、社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帮助问题学生健康发展的建议,为工读学校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常见行为障碍,探讨情绪综合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多种行为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6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行为障碍表现,在其进行情绪综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PI)进行疼痛强度测评。结果:情绪综合治疗8周后,帕金森病患者SAS评分由77.98&;#177;20.13降至54.42&;#177;14.84,PSQI评分由11.93&;#177;3.12降至9.22&;#177;2.32,PI由5.84&;#177;2.31降至2.63&;#177;0.7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lt;0.01)。结论:帕金森患者的多种行为障碍不能被忽视,综合情绪干预能对其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父母参与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矫正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例儿童癔症矫正的案例,讨论了父母在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病因和矫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帮助父母应对压力及掌握家庭技能,以及掌握促进儿童技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脑梗死患者 6 5例 ,其中男 50例 ,女 15例 ,年龄59— 74岁 ,平均 (6 5.4± 2 .6 5)岁。发病至治疗时间为1— 6天。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 ,符合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2分组  6 5例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人 ,男 2 9例 ,女 6例 ;对照组 30人 ,男 2 1例 ,女 9例。两组在性别、FMA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1.3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服用哈伯因 10 0mg/d。1.4判定标准 治愈 :FMA积分达Ⅳ级 ,生活基本自理…  相似文献   

10.
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主要相关因素;通过筛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主要相关原因有新发的躯体疾病、生活能力下降、自尊障碍、孤独心理及经济负担等;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情绪是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问题,影响了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68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以 1例儿童癔症矫正的案例 , 讨论了父母在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病因和矫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根据认知 -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 提供了帮助父母应对压力及掌握家庭技能 , 以及掌握促进儿童技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学习困难1962年由美国心理学家Samuel Kirk提出,是教育学上的一种常用称谓,它的含义甚广,相关术语很多,如学习无能(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特殊学习缺陷(Special learning disability)、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采用情绪管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C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情绪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力(VT)、精神健康(MH)、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管理应用于CI患者护理干预中,可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其中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饮食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生存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 SAS、SDS量表评分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5&#177;5)分,干预组患者为(135&#177;8)分,干预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抑郁状况给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院时心理状态正常患者明显增多,轻度、中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患者的整体抑郁状况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障碍及情绪障碍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26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136例)和非老年组(131例),运用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状况,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试验总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支持状况评定,并设计基线调查表,了解患者年龄、性别、收入、居住地、居住状况、文化程度、病程、付费方式、中风程度等情况,经单因素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社会支持度低下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付费方式、居住地、居住状况、中风程度均可能是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后将单因素检出可能的因素纳入,进一步作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费、农村、非配偶同住、重度中风是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社会支持度低下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普遍处于低水平,这可能受患者付费方式、居住地、中风程度等因素影响,临床在对老年脑梗死后伴有抑郁情绪患者进行干预时,还应重点观察其社会支持状况,针对有低水平风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患者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评定是心理康复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及时有效地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进行评定,对于心理康复和临床治疗非常重要.现结合我院的心理康复评定的实际工作和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评定的原则、评定的主要内容和评定一些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