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镁(Mg2+)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 ACI患者72例,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进展性脑梗死(PCI)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组,检测ACI患者发病后6、24、72h及14d时血清Mg2+含量,对照组为7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Mg2+含量.结果 研究组在发病后6、24、72h时的血清Mg2+含量与对照组和研究组发病14d时比较显著减少(P<0.01),发病后14d血清Mg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I组与NPCI组血清Mg2+含量发病24h与7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g2+含量显著降低,提示Mg2+可能参与脑梗死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Mg2+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估其病情进展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镁(Mg2+)含量动态变化及门冬氨酸钾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140例ACI患者分为研究组(门冬氨酸钾镁组)70例,常规治疗组70例,另73例为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于发病后6、24、72h及14d检测血清Mg2+浓度及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等疗效观察.结果 研究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发病后6、24和72 h血清Mg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常规治疗组发病6h血清Mg2+含量与同时相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发病24 h和72 h时与同时相研究组比较血清Mg2+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常规治疗组发病后14d血清Mg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001);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好转率(77.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8.6%),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g2+含量显著降低,且下降程度与损伤程度及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关.门冬氨酸钾镁能提高血清镁含量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Np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将脑梗死(CI)患者45例作为CI组,腔隙性脑梗死(u)患者27例作为LI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40例为正常对照组。Npt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HS—CRP进行测定。结果CI组及LI组患者的Npt、HS—CRP在24h时呈现明显的升高,72h升高的程度最大.而在7d时出现降低。CI组患者与U组及对照组比较相同时间点的Npt及HS—CRP均明显较高(P〈0.05);LI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同时间点的Npt及HS—CRP均明显较高(P〈0.05)。24h、72h、7d、14d、28d各时间点CI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与Npt、HS—CR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在炎症反应中Npt的作用与HS—CRP具有相似性,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8,(3):295-298
目的:观察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0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中的动态表达,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OSAHS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ACI患者160例,依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观察组(OSAHS合并ACI患者)86例,对照1组(单纯ACI患者)74例,发病后24h及7d、14d进行NIHSS评分,同时抽取静脉血,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2组,抽取空腹静脉血1次,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各时期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所占的百分率,以及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ACI发病后24h、7d及14d,观察组及对照1组的Treg细胞百分率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时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各时间点差异显著,观察组各时间点Treg细胞百分率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I发病后24h、7d及14d,观察组及对照1组的NIHSS评分均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OSAHS合并ACI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及其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较单纯ACI患者显著降低,呈动态变化过程,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对ACI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265例ACI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入院时HS-CRP不同含量水平ACI患者入院后出血性转化(HT)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ACI组患者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组共发生HT者31例,发生率为11.70%。且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越高HT发生率越高(P〈0.05)。死亡26例,病死率为9.81%。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越高ACI患者病死率越增加(P〈0.05)。发生MODS者28例,发生率为10.57%。HS-CRP含量水平越高ACI患者MODS发生率越高(P〈0.05)。早期血清中HS-CRP不同含量水平各组间生存者入院时NDS、ADL虽然存在差异,但各组间NDS、AD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含量水平越高出院时NDS、ADL越降低(P〈0.05)。结论ACI组患者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含量水平越高HT及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升高或增加、且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越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脑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2h、7d血清中IL-1α的含量变化,1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d脑脊液中IL-1α的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20例血清、13例脑脊液IL-1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脑梗死组血清IL-1α在发病24h开始升高,且在72h达到高峰,7d逐渐下降,虽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但亦明显低于24h和72h(P<0.05或P<0.01)。(2)脑脊液IL-1α在发病24h明显升高,7d逐渐下降,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3)血清和脑脊液IL-1α的变化呈动态正相关关系。结论无论血清或脑脊液IL-1α的持续升高可延长脑梗死的恢复期,并且预后不好。可能与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对诊断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CI)及预测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分析72例ACI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GFAP含量;ACI后24h内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Ⅰ组,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Ⅱ组,对比分析两个观察组HI、MODS发生率。结果 病后48h内及第5d,两个观察组血清GF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第8d,观察Ⅰ组GFAP含量趋于正常(p>0.05),观察Ⅱ组GFAP含量持续增高(p<0.01)。ACI患者血清GFAP的含量越高,HI、MODS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血清GFAP含量增高可视为ACI急性期特异性生化检测标志物;ACI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HI、MODS发生率呈一致性增高,提示检测血清GFAP可早期诊断ACI,可为重症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P-选择素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56例和阿司匹林治疗组54例.分别在发病72 h内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清中ICAM-1、P-选择素和血脂浓度,选50例健康人设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辛伐他汀联合组和阿司匹林组的患者发病72 h内血清ICAM-1、P-选择素、血CHO和LDL的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及阿司匹林组相比,辛伐他汀联合组在治疗第3个月时血清ICAM-1、P-选择素、血CHO、血LDL浓度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辛伐他汀有利于降低血清ICAM-1的浓度,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进一步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可作为治疗ACI患者的联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的关系及二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测定ACI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的血清OX-LDL、HS-CRP值,对TOAST各亚型ACI患者的上述二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估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增高明显;ACI患者OX-LDL、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结论:ACI患者OX-LDL、HS-CRP水平随TOAST亚型的不同而变化,OX-LDL与HS-CRP可能在ACI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詹海涛  陈钢 《广东医学》2008,29(10):1717-1718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对诊断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CI)及预测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分析72例ACI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GFAP含量;ACI后24 h内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Ⅰ组,GFAP含量≥1.20μg/L者为观察Ⅱ组,对比分析两个观察组HI及MODS发生率。结果病后48 h内及第5天,两个观察组血清GF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第8天,观察Ⅰ组GFAP含量趋于正常(P>0.05),观察Ⅱ组GFAP含量持续增高(P<0.01)。ACI患者血清GFAP的含量越高,HI及MODS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血清GFAP含量增高可视为ACI急性期特异性生化检测标志物;ACI患者血清GFAP含量与HI及MODS发生率呈一致性增高,提示检测血清GFAP可早期诊断ACI,可为重症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含量水平的变化,观察OX-LDL、HS-CRP含量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215例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结果:ACI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OX-LD、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X-LD、HS-CRP的含量越高,APACHEⅡ评分越高。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估计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脂蛋白(α)及相关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α) [Lp(α) ]及相关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缺血性脑卒中的 2组亚型; 4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和 47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Lp(α)及其相关血脂,同时测定 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组与LI组相比血清Lp(α)有显著差异(P<0. 05),ACI组与对照组相比Lp(α)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但LI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 2组患者的相关血脂与对照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 (LDL)有显著性差异(P<0. 05),其他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2组患者血脂变化不同,Lp(α)在ACI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Lp(α)可作为AC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晋艳 《当代医学》2013,(33):74-75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HS-CRP(高敏CRP)的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抽取其血液,对其血清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检测其中的TNF-α含量,血清HS-CRP含量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150例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结果在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上,观察组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与梗死灶面积上,急性脑梗死患者也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临床结果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血清TNF-α和HS-CRP的变化与脑梗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为临床诊断、医治提供详实及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不同类型ACI患者,包括轻型(40例)、中型(32例)、重型(24例)设为ACI组;93例正常人设为正常对照(NC)组。两组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计算间接胆红素(IBIL),其中ACI组患者于入院后48~72h检测。随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ACI组血清BIL水平(包括TBIL和IBIL,下同)显著低于NC组(P<0.05),ACI组重型患者更为显著(P<0.01)。ACI组内重型患者较轻型血清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轻型患者仍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ACI组与NC组、ACI组内轻、中、重型患者的血清DBIL水平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清BIL可能参与ACI的病理过程。血清BIL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CI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灶范围及预后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生化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梗死体积早期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36例梗死体积15cm^3以上、78例75cm^3以上、23例135cm^3以上ACI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所有病人人、出院时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观察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对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15cm^以上者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75cm^3以上较15cm^3以上者显著升高(P〈0.01),但低于135cm^3以上者(P〈0.01)。同等条件下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P〈0.05)。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梗死体积越大其含量越高;OX-LDL、HS—CRP含量越高,其预后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