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心血管疾患。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包括引起动脉退行性变的因素和增加动脉张力的因素。马凡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埃-当综合征、主动脉炎症病变、特纳综合征、主动脉二瓣畸形、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等可造成主动脉中膜的变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吸毒、外伤、举重、吸烟、心脏手术史等可增加动脉张力或引起动脉损伤。诊断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为超声心电图、CT、磁共振。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他汀类药物,对危重患者需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动脉疾病,指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系统灾难性疾病[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TAA/AD)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TAA/AD患者术前主动脉瘤壁破裂及限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9例死亡,均为主动脉瘤壁破裂患者.其中的8例累及升主动脉.死亡原因与处于疾病急性期、术前心功能较差、合并主动脉夹层、较高术前肌酐水平以及累及主动脉弓三分支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 TAA/AD破裂与累及升主动脉和急性期有关,而术前较差心功能、合并主动脉夹层、较高肌酐水平及累及主动脉弓三分支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建秦  卢光明  许健  蒋伦 《东南国防医药》2005,7(4):260-262,281
目的用16层CT检查评价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方法用16层CT对7例主动脉瘤和6例主动脉夹层行CT平扫和CT血管造影检查,并行MIP和VR重建。结果16层CT检查能准确显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范围、主动脉壁情况、腔内血栓和主动脉周围结构.能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真假腔和主动脉分支起始部位及状态。结论16层CT是目前诊断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最合适的成像手段。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疾病主要有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本研究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中断的分型和超声影像学表现,尤其是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总结. 1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aorta dissection)形成系主动脉内膜损伤、中层囊性坏死和血肿,致使主动脉壁从中层剥离并可有一定范围延伸扩展的病变.夹层是主动脉最常见的灾难性事件,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威胁生命的疾病.临床常出现剧烈胸背痛、休克和压迫症状,以及受累主动脉分支血管的缺血表现.如瘤体继续扩大,可向动脉壁外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解霞  李玉洁  冯梅香 《淮海医药》2007,25(2):151-152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1].其病因主要由高血压所致(约70%~87%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所致),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马方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严重损伤、药物影响等[2].  相似文献   

7.
袁如威  王建良 《贵州医药》2011,35(11):1013-101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张的一种较少见的心血管系统的急性致命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徐银祥 《河北医药》2004,26(4):348-350
主动脉瘤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瘤样扩张,分为真性和假性主动脉瘤。真性主动脉瘤是一个包含有主动脉所有层次局限性扩大的主动脉,而假性主动脉瘤的瘤壁仅由主动脉外膜和动脉外纤维组织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256排螺旋CT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前术后诊断评估的价值;针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患者,探讨在保持CTA诊断内漏效能的同时,减少患者接受放射剂量。方法:在我院诊断并治疗患者60例,256层螺旋CT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前的影像分析;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术后25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研究,对内漏动脉期与静脉期图像比较,分析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动脉瘤形态、结构均显示良好;对于瘤颈(内径、长度)及瘤体(内径、长度)作出较好评价;256排螺旋CTA可以很好的显示瘤颈及瘤体管壁钙化与血栓;256排螺旋CTA可以很好的显示髂动脉扭曲;术后支架腔显示良好,内漏静脉期与动脉期两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平扫+静脉期DLP〈平扫+动脉期+静脉期DLP。结论:动脉瘤术前检查,256排螺旋CT可以精确测量与评估动脉瘤的各项参数与指标,更好的指导临床;主动脉瘤腔及主动脉夹层内修复术后内漏患者CT复查,可直接行平扫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在保持与传统CTA检查相同诊断效能的同时,显著减低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比剂追踪数字减影术(DSA),左前斜位DSA及DSA监视技术在胸腹主动脉瘤微创腔内隔绝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3例胸腹主动脉瘤,其中胸主动脉夹层27例,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5例,夹层1例,术前均行对比剂追踪DSA检查,使用系统的Mask Before程序,左前斜35°~60°(平均约45°)术中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均行DSA复查。结果33例造影图像质量优良,27例夹层清楚显示裂口位置及范围、真假腔情况及与左锁骨下动脉关系、腹主动脉瘤与肾动脉关系。全部在DSA监视下行带膜支架置入术。结论对比剂追踪DSA及斜位DSA能准确显示胸至腹主动脉情况、夹层撕裂范围及腹主动脉成角情况。术中DSA监视是成功释放隔绝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叫主动脉分裂或主动脉瘤间动脉瘤;在过去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它是一种少见,但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如不予治疗,早期死亡高达每小时1%。近年来发现,该类病人较前有所增多,特别是中年人合并有高血压患者,出现较高误诊率,现将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冯莉梨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81-218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1]。临床上常出现剧烈疼痛、休克及压迫症状,夹层动脉瘤向外膜撕裂则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动脉疾病,指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系统灾难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压迫症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属大血管外科急症。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don,AD)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g 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急重症之一,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常在急诊科首诊。现将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8例AD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1].通过导管将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瘤部位,进行腔内动脉瘤隔离手术是近年来主动脉瘤有效治疗的新进展[2].我科近年来对夹层动脉瘤进行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及全面护理配合,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是人体位于腹腔深部、脊柱前缘的一根主干血管。人体通过腹主动脉灌注腹腔脏器和下肢血管。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呈直管型,直径一般小于1.8厘米。在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炎症、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腹主动脉血管管壁的强度减弱,血流的;中击作用使其出现扩张,当直径扩大超过原来的50%时即称之为腹主动脉瘤。扩张部位一般在肾动脉和髂动脉分又之间,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髂动脉的扩张,瘤体一般呈纺锤形。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过去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少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形成是由于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瘤其实不应该称为“瘤”,它是主动脉在病理因素作用下造成局部血管壁薄弱、向外膨出的扩张,仅仅是外观形似“瘤”,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肿瘤。因而是一种动脉扩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解霞  万静 《淮海医药》2005,23(4):315-315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此病为心脏大血管急症,危害性大、预后极差、死亡率高。其主要由高血压、损伤、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多数病例在起病24h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2周内死亡率为65%~73%。2004年8月13日,我科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的患,由于抢救及时,治疗、护理措施合理得当,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 TEVAR )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迅速推广应用,成为胸主动脉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支架近端锚定区(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不足(<15 m m )成为限制其广泛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足够的锚定区,术中人们尝试选择性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LSA )开口。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对38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进行了 TEVAR 治疗,完全或部分覆盖LSA及“烟囱”技术重建LSA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