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藏象理论中,肺肠相关理论是其重要内容.《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1]29;《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1]150.《灵枢·九针论》曰:"手阳明太阴为表里"[1]8.《素问·血气形志》曰:"阳明与太阴为表里"[2].《华佗神方》中,孙思邈评注华佗治咳嗽要诀曰:"肺与大肠相表里"[3],是首次明确提出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共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历代各家对此段循行的看法极不一致。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画法。第一种画法依《发挥》“贯脊会于脊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大赫……肓俞,当肓俞之所,脐之左右属肾,下脐  相似文献   

3.
<正>《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两者经脉通过示指的衔接,进行气血的流注。  相似文献   

4.
1从中焦论治肺癌的理论基础1.1从经脉循行角度认识《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指出肺脉起源于中焦,肺与中焦密切相关。1.2从生理、病理角度认识脾为肺之母脏,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李东垣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江成林 《中医研究》2009,22(5):52-53
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两者相距甚远。《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支者,以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肠……”由此可以看出,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两经的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故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上连口腔,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喉为肺之系,属肾所主。《灵枢·经脉别论》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因此,咽喉得肾之经气濡养,生理功能正常,则不为邪毒所犯。肾脏气血阴阳失调可引起咽喉疾病,咽喉有病也可循经下传于肾。可见咽喉与肾在功能和疾病方面都密切相关。邪毒从气道而入,结于咽喉,毒随少阴经脉下犯肾之膜原、血络,而致肾脏发病。  相似文献   

7.
通下法用于肺病的治疗是依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下人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理瀹骈文》又曰:“风寒入肺皆令人咳,肺既络大肠,又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近年来的研究从病理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肺与大肠之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独特优势,临床上依据肺肠相关理论,采用肺肠合治法常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予以探讨,并对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1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1.1肺与大肠经脉相互连络《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  相似文献   

9.
肝肾同源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历代医家所共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者多从母子相生、精血之间的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来论述。笔者认为肝肾之所以能同源 ,精血之所以能相互化生有其深厚的经络学基础。经络系统作为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对于协调全身各脏腑器官的功能 ,平衡阴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精血的相互化生提供了结构学基础。1 经络学基础经过正经直接贯通 《灵枢·经脉》载 :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 :从肾上贯肝膈 ,入肺中 ,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 :从肺出 ,络心 ,注胸中。”肝足厥阴之脉“…  相似文献   

10.
<正>肺与大肠不仅在生理、经络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病理方面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最早阐述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表里的关系。《灵枢·经脉》曰"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更是详细地描写了肺与大肠在经络上的联系,两者一阴一阳,表里相应,互相之间起着沟通联系、运输渗灌的作用。在病理上,两者也有着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正1经络理论《灵枢·经脉篇第十》曰:黄帝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三  相似文献   

12.
《灵枢·玉版篇》云:“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张隐庵注曰:“虽胃府所生之气血,其精专者行于经隧,从手太阴肺脉而终于足厥阴肝经,此营血之循行十二经脉之中,一脉流通,环转不息者也,其血气之四布皮肤者,从脏腑之别络而出,虽与经脉相干,与经并行,而各走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阳痿从肝论治及其机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对肝与性的关系、肝对性功能的调节机理却鲜有探讨者。笔者仅就肝与男性性功能的关系初探如下。1 肝与阴器相关肝经与阴器的关系: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肝之经脉名足厥阴经,《素问·举痛论》说:“厥阴之脉,络阴器,属于肝”。《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厥阴之别……循胫上  相似文献   

14.
<正>《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之后,上入颃颡……",《古今医鉴·胁痛》有"病夫胁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临床上亦常见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胁痛,故胁痛病与肝脏病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理论早就认为肝是人体一个重要脏腑,前人称其为"五脏特使""将军之官".足厥阴肝经在体内循行分布最广,上至巅顶,下至足底,贯通上下,联系脏腑最多.<灵枢·经脉篇>日:"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日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相似文献   

16.
侯春光  杨涛 《光明中医》2010,25(11):2094-2094
<正>《灵枢·厥病》篇谓:"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这是对心胃同病的最早描述。心居胸中,胃居膈下,两者以横膈相邻,经脉络属,关系密切,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指出虚里之搏动,  相似文献   

17.
权觉武 《陕西中医》2006,27(2):256-256,F0003
1肝肾之阳同源 1.1从经络学说看肝肾之阳同源脏腑之气化功能赖于肾阳温推、肾阳通过经脉温煦肝脏、萌发肝阳、发挥其温养全身筋脉之作用。故《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因肝肾经脉相连,故温肾即为暖肝,暖肝即为温肾。证明肝肾之阳同源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姚俊丽  高志强 《新中医》2015,47(11):255-256
<正>肝经的走向及其在体表的分布在《灵枢·经脉》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经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首载自元代李东垣《兰室秘藏》。笔者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根  相似文献   

19.
<正> 《灵枢·经脉篇》在记述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时,以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脏的经脉为序运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为何不从先天之本的肾脏所属之经——肾经和后天之本脾胃所属之经——脾经或胃经开始,却始自手太阴肺经?对此略述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亦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经脉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联系脏腑器官的系统;同时,气血借经脉运行周身,濡养组织,即经脉又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这里的气,主要指营气。《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相似文献   

20.
略论络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是络病理论之源《内经》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并描述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伏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了经脉直行于分肉的较深部位,为里,多深不可见,络脉支横于肌腠的浅表部位,属表,多浅而常见。此外,络脉与经脉循行和分布的区别还在于经脉多循行于溪谷大节之间,而络脉多循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以为联络流通之用。如《灵枢·经脉》云:“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