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学生个性化自...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强调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教学形式极为灵活。结合我室已建成的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教学资源,作者尝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从课前、课堂、课后和考核4个阶段逐步设计教学过程,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角色的角度分别进行完善;实施时,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探讨了将混合式教学应用到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时期,我国面临境外输入性寄生虫病增多而寄生虫学教学时数显著减少的历史背景下,提高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团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和实验教学数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仍不够理想。今后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以及数字素养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以期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4.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结合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基于当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时显著减少的背景,本研究从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人体寄生虫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本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实施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多数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均提升,对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避免了考核分数的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专业院所与高校加强融合助推课程思政,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人体寄生虫学》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相似文献   

6.
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以"微"见"大",与现有的众多信息资源相比,微课在认知习惯、认知策略上更能迎合当下学习者的心理。微倮的研究和建设,不但可以为目前我国高校最常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为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人体寄生虫学具有丰富的素材资源,可以创作出优质的系列化微课,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病仍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由于学科结构的调整,一些院校将人体寄生虫学由考试课改为考查课,加之大多数院校仍沿用过去以寄生虫生物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该学科的教与学都有些不如人意,这既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讲清主题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宗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专业知识、临床应用和辐射社会等几方面的紧密结合,已是当务之急的教改内容。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结合本校的情况做了一些尝试,现就此谈…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对医学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授课进行了实践和思考。在提高教师队伍修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专业院所与高校加强融合助推课程思政,努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人体寄生虫学》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相似文献   

9.
关于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虫病仍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 由于学科结构的调整,一些院校将人体寄生虫学由考试课改为考查课,加之大多数院校仍沿用过去以寄生虫生物学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该学科的教与学都有些不如人意,这既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讲清主题概念,突出应用为教学宗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专业知识、临床应用和辐射社会等几方面的紧密结合,已是当务之急的教改内容.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结合本校的情况做了一些尝试,现就此谈谈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促进了各高校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各种线上教学模式都有其突出的优点和难以避免的缺点。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甚至到后疫情时代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基础课,也是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相衔接的桥梁课程。传统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存在诸多教学困境和痛点,如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针对这些困境,《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采用了多种创新思路和措施,包括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大纲与教材、采用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混合式教学工具、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方法等。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医学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的工具、平台、方式、效果和评价方法,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设计编写与寄生虫学相关的临床病例素材,同步整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寄生虫学形态学教学内容,建立整合式病例素材教学模式。将整合式病例素材应用于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本研究共编写22例人体典型寄生虫感染病例素材,涵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0种寄生虫形态学教学标本。以布氏姜片吸虫整合式病例素材作为教学示范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根据学生反馈的评价,结果显示整合式病例素材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整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寄生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底,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迫使2020年春季高校开学日期推迟.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推迟开学不停学"的指导意见,笔者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展了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在线教学工作.本文就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阶段考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成绩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应用,以期为同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同时探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相比存在的不足及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慕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高原性心脏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措施。目的 了解本科生对慕课教学的认知度及针对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的必要性和具体课程设计的态度与想法,为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及其他军队卫生学慕课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本科室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不同专业共206人,针对慕课课程的认知和课程需求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本科学生对慕课课程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安排提供依据。 结果 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对于慕课授课形式完全了解仅有17人(8.5%)、大概了解为77人(37.26%)、听说过慕课但不了解其授课方式为84人(40.8%)、从未听说过慕课且完全不了解其授课方式为28人(13.44%)。另外,认为很有必要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有33人(15.81%)、认为有必要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有73人(35.61%)、对于是否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觉得无所谓为86人(41.98%)、仅有14人(6.6%)认为开设高原性心脏病慕课是没有必要的。之后,对2018年春季学期所有授课对象对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需求也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 结论 军队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普及。为了确保之后高原性心脏病慕课课程的顺利开展,应加大慕课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慕课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能够真正走进新时代年轻军校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5.
多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范围内寄生虫病仍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境外输入我国的寄生虫病病例与日俱增,"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亦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命题。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针对当前新时期的新挑战,重新审视和定位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当前寄生虫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不应该被削弱而是应该加强,需要继承传统并有所创新,并从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寄生虫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研究性教学方式深化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实施,学时的减少和学科教学的矛盾日益突出,积极利用科研素材促进课堂教学,同时探讨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以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有用性,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7.
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本科生教育层面的教学,要怎样顺应转化医学发展的潮流、把握转化医学提供的创新机遇,在深人学习、体会转化医学基本内函和创新启示的基础上,应运一系列有效措施,改进医学本科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现状,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仍是需认真思考和协同攻关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人体寄生虫学所涉及转化医学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体寄生虫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人体寄生虫学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确立为生物医学的一个独立学科以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辉煌发展、遭遇挫折和下降,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复苏和新发展。寄生虫学新的发展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寄生虫学的研究融入了正在继续进行的生物学革命,以极快的速度将现代生物学新的理论、概念和技术引入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的许多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现代生物学和医学新理论与高新技术成就的渗透,不仅在微观水平上对宿主-寄生虫相互关系作出更加深刻的诠释,而且也为发展新的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尽管如此,作者明确指出,尽管寄生虫病仍然是一类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威胁甚大的疾病,但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在现今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忽视,包括医学教育中的寄生虫学教学日渐衰微的趋势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中作者还就我国寄生虫学学科发展需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寄生虫学学科发展战略思考、当前人体寄生虫学研究的主流思维及优先研究领域布局思考等问题发表了若干探讨性意见;作者还涉及了在我国寄生虫(病)学学科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即它的学科定位,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的学科当前定位带来的困惑及考虑。  相似文献   

19.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阻碍学生将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融会贯通,也使得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长期割裂,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缺乏沟通和知识的互补。通过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初步尝试和探索,包含从内容选取、病例筛选到课堂设计全程,在总结教学效果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主体,增加主体间的互动性,由“师师”对话引发“师生”互动,继而带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的思辨能力,促进知识的多向流动,弥补目前医学基础教育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早期临床诊疗思维的渗透。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默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通过充分沟通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重新梳理课堂设计,实现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知识储备以及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为例,围绕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云南省情,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通过对云南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我国及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的显著成效、寄生虫病误诊病例、寄生虫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中医药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出色表现和云南省中医药的贡献等进行剖析,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