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刺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利用电脑选号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病房以及NICU住院新生儿共20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疼痛反应情况积极给予缓解疼痛的护理干预,运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s Pain Scales,NIPS)由专人在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时,对照组疼痛刺激后60 min,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后60 min,对新生儿各项反应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疼痛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刺激时轻、中、重度疼痛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或护理干预后60 min时疼痛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应重视鼓励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疼痛进行有效、及时的干预和处理,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新生儿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的疼痛是新生儿经常、反复经历的疼痛刺激,对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2002年—2006年我院共接生新生儿7821名,其中患病新生儿323名,占出生总数4.13%。笔者将近5年来有关新生儿操作疼痛的护理介绍如下。1新生儿疼痛特点及来源新生儿疼痛的主要来源于正常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维生素K1等,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如足底挤压采血,动静脉穿刺及插管,局部感染损伤组织周围痛觉过敏等,也可引起疼痛。早产儿和患病新生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则要承受长时间反复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入脊柱外科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手术前和术后12、48、72h的疼痛程度,观察护理前后疼痛指标水平(5-HT、NPY...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针对足底采血时新生儿的疼痛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26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对照组(n=12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俯卧位、斜刺手法、口服蔗糖水及安慰奶嘴护理干预,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的评估量表对新生儿疼痛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8.16,p〈0.001)。结论综合俯卧位、斜刺手法、口服蔗糖水及安慰奶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足跟采血所致的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合适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2002年1~2月住院分娩的152人为对照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选择同年3月~4月住院分娩的158人为改良组,采用护士以教育者与照顾者角色兼顾的改良式护理模式。结果 改良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的掌握除尿布更换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热线电话回访率改良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式新生儿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新生儿疼痛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新生儿疼痛的概述、干预的必要性、护理措施以及有待改进的问题,认为新生儿疼痛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关键在于积极改善现有的医疗环境及模式,在进行不可避免的疼痛刺激操作时,恰当地运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减少疼痛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侵袭性操作疼痛给新生儿带来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彩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169-170
目的:评价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新生儿科足月新生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幅度、排便次数,沐浴时拥抱反射次数及握持反射、哭闹持续时间,10 d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幅度、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沐浴时,观察组拥抱反射次数低于对照组,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握持反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 d体质量增长、头围增长及身长增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鸟巢式护理模式护理新生儿有利于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脊柱融合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脊柱融合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护理)和多模式组(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各43例,观察两组的疼痛控制效果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多模式镇痛护理后,多模式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模式组出院时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脊柱融合术患者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疼痛控制效果与疼痛控制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模式疼痛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外科接受的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术后行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行多模式疼痛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与术后72h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72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19-1421
探讨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抽取68例肛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除肛瘘常规护理外,采取优质护理,护士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实施环境干预、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于术后10h、术后第1~4d连续评分5次。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制作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术后10h后两组疼痛程度差别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96h,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266,P=0.0018)。对肛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袋鼠式护理对于足月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98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9例)采用袋鼠式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啼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率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促进生命体征稳定,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在减轻新生儿足跟部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采集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以两组新生儿足跟部采血操作后啼哭开始时间、啼哭持续时间、痛苦表情持续时间、急性疼痛评分以及操作前后心率和SpO2水平等为观察指标。结果足跟部采血操作后观察组新生儿啼哭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1),啼哭和痛苦表情持续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急性疼痛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操作后观察组心率增加较对照组不明显(P0.05),SpO2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足跟部采血操作导致的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20.
聂素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3):109-110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IC U)病人疼痛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IC U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