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核电厂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某核电厂存在的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方法对某核电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定量分级。结果有3/5噪声岗位的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氨、联氨、氢氧化钠、硫酸、盐酸、氯气等6种毒物浓度和工频高压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核电厂噪声污染较重,应加强非放射性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情况,掌握某无缝钢管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浓度,发现生产线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该生产线各检测岗位、作业地点粉尘、一氧化碳、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大部分岗位噪声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热轧车间返切工、水压通经和管加工车间水压通经岗位噪声强度不符合要求。提示,该生产线管理单位应进一步完善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确定某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该生产线主要危害为放射性物料产生的辐射危害,以及氟化氢(HF)、噪声和高温等非放射性危害。经现场监测并估算得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在0.51~3.64 m Sv/年,主要岗位HF最高接触浓度为0.1 mg/m3,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最高为79.9 d B(A),工作场所高温WBGT指数最高为22.2℃。该生产线放射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满足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程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金属熔炼去污厂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及对工作人员的危害程度。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个人剂量估算方法,并结合采取的辐射防护设施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切割岗位放射性气溶胶浓度超标,其余岗位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符合该厂的控制值,各厂房γ剂量率比当地本底值略高;个人年有效剂量可以控制在个人剂量管理目标值以内,其主要贡献是内照射剂量。结论 放射性气溶胶浓度是该厂运行过程中的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厂房通风除尘系统的有效运行是控制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氯化石蜡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氯化石蜡生产线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气、氯化氢、石蜡烟及噪声,检测结果分别为:<0.2、0.50~1.04、0.84~0.90 mg/m3、63.2~82.9dB(A)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氯化石蜡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卫生管理、工程防护设施、严格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综合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  相似文献   

6.
某钢帘线厂是生产轮胎金属骨架材料的专业公司,主要有钢丝帘线和胎圈钢丝两大类别。为了解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2010年5月我们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1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1基本情况深入现场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钒矿露天开采中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方法 对贵州省某露天开采钒矿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钒矿矿石、尾矿石、废渣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矿区内陆地γ辐射、空气氡浓度测量以及钒矿生活饮用水、生产性废水总α、总β浓度分析。结果 钒矿露天开采从业人员及相关公众人员受照额外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国家标准限值;钒矿矿石、尾矿石、废渣所含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远高于中国土壤本底值;钒矿生活饮用水及生产性废水总α、总β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结论 钒矿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存在较低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风险;矿石、尾矿石、废渣所含较高的放射性核素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钒矿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志刚  张体艳 《职业与健康》2013,(21):2772-2774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企业电镀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方法对该企业电镀车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果表面处理还原罐处二氧化硫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19.68mg/m^2,职业接触限值为10mg/m^2);大件镀铬工和抛光工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分别为87.6dB(A)和88.3dB(A),职业接触限值为85dB(A)。结论该企业表面处理还原罐处二氧化硫的CSTEL和抛光工、大件镀铬工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危害,应加强治理,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东北地区某采油厂历年职业病危害情况,为采油厂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2015—2018年东北地区某采油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东北地区某采油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锰、碳酸钠、硫化氢、非甲烷总烃、电焊烟尘、其他粉尘和噪声;历年检测结果合格率在94.58%~97.43%之间,不同年份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7,P<0.05);有毒有害气体历年检测结果和噪声历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8,31.619,P<0.05);粉尘历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38,P>0.05);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合格率最高(99.74%),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93.60%);超标点主要为电焊操作位,分散装置和注水泵(机组),主要危害因素为二氧化锰、其他粉尘和噪声。结论 2015—2018年东北地区某采油厂检测结果合格率比其他城市高,职业卫生管理各项工作相对较好,但部分超标场所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搞好我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002年8月份,我们开展了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摸底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 凡本辖区内产生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各种毒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均属本次调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张瑞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25-1926
目的 了解平顶山煤业集团七星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及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该集团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合格率为69.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合格率为66.7%;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70.0%。结论该煤矿煤尘和噪声检测合格率均偏低,职业病危害的控制与预防应以粉尘、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12.
某化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前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09-1210
目的调查某化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甲醇、二氧化硫、硫化氢、噪声及高温等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超标严重,一氧化碳、氨浓度部分超标。体检发现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12人。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比较严重,必须加强治理和进行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3.
许月霞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313-1314
目的识别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生产线扩能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类比分析和经验法,对该项目进行预评价。结果预测分析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可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该拟建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但认真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企业炼铁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炼铁车间存在的粉尘和噪声强度超标严重,测定点超标率分别为38.5%和97.8%。结论该炼铁车间粉尘和噪声危害严重,应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5.
林英  刘丽霞  董楠  吴丹  王薇 《职业与健康》2010,26(4):374-377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印刷油墨职业病危害现状,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北京市某区29家印刷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并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29家企业中普遍缺乏防护设备和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不充分。印刷油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溶剂汽油、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等,检测样品总数1224件,超标样品数10件,超标率为0.82%。结论该区印刷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需要加大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力度和监查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焦化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包头市某焦化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焦炉逸散物、氨、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10种有毒物质浓度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进行测定。结果焦炉逸散物、苯系物、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监测点合格率为92%,粉尘点合格率为94%,噪声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厂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措施得力,防尘、毒和防噪声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有毒作业岗位仍有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7.
李奕  吕宗荣  肖云霞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25-2428
目的通过某公司10kt/a海绵钛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对评价内容进行逐项调查和分析,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识别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可行,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氯气和氯化氢;类比项目电解炉检测到的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0.93mg/m3,接近国家卫生标准限值(1mg/m3),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氯气有可能超标。结论应加强个人防护;保证产生氯气车间的通风措施;加强破碎车间噪声防护措施;产生腐蚀性气体的车间采取有效防腐措施等,可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姜立民  朱震忠  郑曼莹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42-1944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更好地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截至到2010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职业病危害申报和职业卫生监督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结果辖区危害企业数居前3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接害人数居前3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毒物级别以Ⅱ和Ⅰ级为主。高毒物品企业数和接触高毒物品人数居前3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结论将主要行业、接害人数、高毒物品等作为综合考察的依据进行分级分类,职业病的防制应紧抓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和地区,加强监督、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9.
孙振国  刘新荣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00-2802
目的对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建裂解炉模块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控制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新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氧化铁尘、苯及苯系物、金属镍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噪声、X射线辐射等,其中氧化铁尘时问加权平均(TWA)浓度达13.4(mg/m^3),超过PC-TWA,其余生产性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均未超过PC.TWA,各测点噪声强度均未超过85dB(A),无损探伤室X射线防护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低于2.5(μGy/h);职业健康监护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者。结论该新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已基本具备职业卫生方面的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企业高频变压器制作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由于存在苯,建议使用无苯材料进行替代,以保护易感职业人群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