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氨磷汀联合含地塞米松漱口液在减轻鼻咽癌放疗反应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治疗期间均给予氨磷汀使用,治疗组31例在放疗期间予含有地塞米松的漱口液含漱,对照组29例予不含地塞米松漱口液含漱。结果 治疗组轻度反应18例(58%),中度反应10例(32%),重度反应3例(10%);对照组无轻度反应,中度反应12例(4l%)。重度反应17例(59%)。结论 治疗组重度反应率占10%,对照组重度反应率占59%,治疗组重度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全部能按计划完成全程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热疗及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4例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射频热疗及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单纯适形放疗。治疗结束后三个月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0/22)和63.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5%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和对症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射频热疗及卡培他滨有效的控制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顺铂、持续5-Fu灌注、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顺铂加持续5-Fu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Ⅲ、Ⅳ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方法 50例Ⅲ、Ⅳ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顺铂加持续5-Fu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25例单纯放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半年内肿瘤完全消退率为84%(21/2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为94.4%(17/18),对照组分别为60%(15/25)和63%(12/1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而毒副作用相近。结论 顺铂加持续5-Fu灌注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Ⅲ、Ⅳ鼻咽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我科收治39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适形组)19例,单药吉西他滨化疗20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和1、2年生存率及副反应。结果 适形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和50.0%(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50%,2年生存率26%和10%。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优于单药化疗,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5例盆腔复发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DDP同步化疗的方法,给予患者处方剂量95%PTV:50~60Gy/25~30次/2Gy/次,放疗期间同步DDP周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阴道出血缓解率为88.9%(16/18),下肢浮肿缓解率为88.2%(15/17),腰腿疼痛缓解率为86.4%(19/22)。3个月后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13/25),部分缓解率为24%(6/25),稳定率为8%(2/25),进展率为16%(4/25),有效率为76%(19/25)。近期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2%(3/25),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为Ⅰ~Ⅱ级,发生率分别为36%(9/25)、32%(8/25),未发生Ⅲ级及以上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盆腔复发,能缓解患者症状,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锶-89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接受锶-89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35例)接受锶-89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的镇痛疗效及体力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的癌痛缓解率为82.8%,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KPS改善率分别为57.1%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锶-89联合热疗可以控制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锶-89联合热疗可作为临床治疗骨痛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富氢水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富氢水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放疗结束。在放疗第2、4、6周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吞咽功能及口腔黏膜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第4、6周对口腔粘膜放射损伤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口腔黏膜疼痛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氢水可以改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8.
冯爽  徐胜  王昊  喻伟  陆艳  孟岩 《中国辐射卫生》2015,24(5):460-46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及其应用的价值。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37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介入)+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与同期单纯介入肝癌癌栓患者(45例)比较,研究两组间肿瘤缓解率、1年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等差异。结果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介入较之单纯介入治疗,能有效控制杀灭肿瘤细胞,有效控制肿瘤生长(59.45% vs.31.11%,P <0.05),显著提高1年生存率(29.73% vs.8.89%,P < 0.05)。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介入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延长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放疗、热疗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放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疗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转移率。病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58.33%),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692P < 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复发率(4.17%)、转移率(8.33%)均低于对照组(45.83%)、(25.00%)、(33.33%),有统计学意义(χ2 = 6.45384.18124.5474P < 0.05);联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 < 0.05);研究组手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有统计学意义(χ2 = 6.0000P < 0.05);联合组PFS时间(56.2 ±5.2)月明显长于对照组(42.6 ±5.8)月,有统计学意义(t = 8.5531P < 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放疗、热疗联合治疗可优化整体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肿瘤转移,近期疗效突出,手术率提高,PFS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0.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化疗配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探讨综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Ⅱ~Ⅲ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成两组,放疗同步化疗(A组)34例,在放疗同时给予PF方案化疗2~4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行放射治疗。单纯放疗组(B组)30例,两组放射治疗均用6MV X射线盆腔大野前后对穿体外照射,DT:45~50Gy;并加192IrHDR腔内后装照射,A点DT:20~25Gy。结果 A组和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67%,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1%和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毒性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疗组高于单纯放疗组,尤以造血系统和消化道反应为主,但大部分能耐受。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PF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奈达铂(nedaplatin,NDP)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增敏作用。方法 将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治疗组给予奈达铂增敏同步放化疗治疗,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完成后4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完成4周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8.2%,疾病控制率为85.3%;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4.7%,疾病控制率为91.2%。两组比较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生存率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一年及两年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毒副作用的观察结果表明,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等。结论 同步放化疗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症相关疲劳(CRF)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本院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9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GP方案化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症相关疲劳的情况、评价生活质量(QOL)及肿瘤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重度疲劳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中重度疲劳阳性率26.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客观缓解率5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癌症相关疲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扶正培本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扶正减毒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26例单纯给予化疗药物治疗,观察组2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周围血象、生活质量及化疗毒性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疗程临床完全缓解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未缓解的15.4%,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的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的10.0%、骨髓抑制的15.0%、肝功损害的10.0%、肾功损害的5.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胃肠道反应25.0%、骨髓抑制的30.0%、肝功损害的20.0%、肾功损害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具有良好的扶正减毒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化疗期间的成活质量,有效降低了化疗期间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及有效率,值得我们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比较未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三维立体适形放疗(3DCRT) 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2DR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3 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 例接受三维放疗,69 例接受普通放疗.结果:三维放疗组的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9.7%、22.7%、10.4%,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个月,普通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7.3%、12.4%、6.6% 和13 个月(P=0.043).三维放疗组1、3、5 年的肿瘤专项生存率依次为73.8%、29.7% 和15.8%,常规放疗组是60.8%、15.5% 和12.4%(P=0.020).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较普通放疗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和肿瘤专项生存率.结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不能手术的Ⅲ a 期和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桑牛强生胶囊对4.0Gy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桑牛强生胶囊(SN)对4.0 Gy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阿归对照组和药物大小剂量5个实验组。实验组小鼠以60Coγ射线照射和给予环磷酰胺注射形成骨髓抑制模型,药物组给予不同剂量中药口服,正常对照组与环磷酰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前及实验后测体重,第7、14天检测血象,停药后的第2天,处死小鼠,观察骨髓有核细胞数。结果 SN可使由于60Coγ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所致的Hb、RBC、WBC、PC减少明显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比环磷酰胺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N有显著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具有防治辐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月群  杨曙  杨帆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089-2090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4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3DCRT:每次2Gy,每天一次,共60Gy/30次;体部伽玛刀:每次5Gy,隔日一次,共20Gy/4次。结果 45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2.2%(28/45),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9%(31/45)和37.8%(17/45),中位生存期为13.6个月。早期放射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多为Ⅰ~Ⅱ度。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 3DCRT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同步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同步化疗,实验组予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生存率相比实验组要低,毒副作用发生率相比实验且要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联合同步化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铁蛋白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给药组。给予6.8Gy照射剂量小鼠30d观察各组存活率实验;给予2Gy照射剂量观察各组小鼠的骨髓微核率并对有核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死亡率较高,25d全部死亡,与给药组比较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一般情况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照射组照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下降,而乳铁蛋白给药组(包括照前给药和照后给药)高于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照射组照后3d小鼠骨髓的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而乳铁蛋白给药组低于单纯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乳铁蛋白无论是照前给药还是照后给药都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化疗和恩度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43例NSCLC(Ⅱa~Ⅲb),按随机原则并参考病人意愿分为实验组(恩度+放化疗)24例和对照组(恩度+化疗)19例,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 d,顺铂20 mg/m2,第1~5 d,28 d 1周期,共3~4周期;恩度15 mg/d,同步每化疗周期的第1~14 d。放疗采用常规剂量分割2 Gy/d,总剂量60~66 Gy,与第一周期化疗同时进行。结果有2例出现明显心脏毒性或骨髓抑制,未完成治疗,只作毒性分析。实验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3月和4.7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55.6%(P〈0.05),完全缓解病例主要集中在Ⅱa期鳞癌,实验组未明显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结论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非晚期肺鳞癌有较好近期疗效,延长无疾病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两种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中的剂量学差异,为非小细胞肺癌IMRT计划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择确诊为NSCLC的患者10例,分别制定采用Sliding Wnd(SLD)和Smart Sequence(SMT)算法的IMRT计划,比较两种算法在IMRT计划中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治疗时间以及二维剂量验证结果。结果 SLD算法的计划靶区D2%D98%DmeanCI、HI值均优于SMT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D算法双肺的DmeanV20V30V40V50均优于SMT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脊髓等其它参数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T算法的机器跳数与SLD算法相比减少了48 MU,治疗时间减短了7.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D算法和SMT算法的IMRT计划二维剂量验证3%/3 mm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2±0.5)%和(99.3±0.6)%,2%/2 mm的γ通过率分别为(95.1±1.5)%和(96.4±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算法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以及二维剂量验证通过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IMRT计划设计。SLD算法的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对双肺的保护均优于SMT算法,在NSCLC调强放疗中可优先考虑SLD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