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同机图像融合,所有患者结果均通过CT、MRI和病理检查、随访等方式确诊。将平面显像和SPEC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81例患者骨转移55例,201处骨转移灶;良性骨病变26例,42处病灶。全身骨显像及同机图像融合对骨转移病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3%、100%,对良性骨病变病例的符合率分别为61.5%、96.2%。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排除了SPECT平面显像中的10处放射性污染及12处骨外软组织显影造成的假阳性病灶以及14处良性骨病变,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新诊断出肿瘤骨转移病灶51处。同机图像融合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平面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可对肿瘤骨转移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同时提供功能与解剖断层图像,在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平面骨显像中一些可疑的患者,尤其是可疑的骨病变部位均应使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为诊断PHPT而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查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高频超声、CT结果对比,分别统计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将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病人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共确诊76个PHPT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高频超声、CT敏感度分别为75%、69.73%、50.94%;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7%、95.0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57%、80.31%、74.56%。99Tcm-MIBI SPECT/CT显像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高于CT (P<0.05),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异位PHPT病灶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PHPT病灶的定位中有较高的价值,是术前定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科对自2008年以来79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79例患者中发生骨转移25例,骨转移发生率为31.64%,有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40.13%,无骨痛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23.8%。骨转移的高发期为乳腺癌术后2~5年。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胸骨。结论 全身骨显像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常规复查项目,对乳腺癌术后的病情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许威毅 《医疗装备》2022,(22):24-26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确诊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全身骨显像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并完成1年随访,以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中,共检出162个病灶,其中骨转移病灶91个,良性骨改变71个;经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Kappa=0.774),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具有强一致性(Kappa=0.963);以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疑似骨转移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骨显像(WBBS)及SPEC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SPECT/CT在诊断骨转移瘤诊断价值高于WB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融合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尽早的对病情进行诊断,为临床早期治疗骨转移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郑琦  郭雯  胡涛 《中国校医》2020,34(12):934-935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疑似肾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并比较肿瘤分型符合率。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为74例阳性,6例阴性;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为72例阳性,8例阴性;特异性为66.67%,灵敏度为94.59%,准确度为92.50%;以病理为“金标准”,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与病理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31);肿瘤分型总符合率为97.30%。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在肾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讨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均分别接受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1.25%、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0%,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时可采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更为准确地判定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多排螺旋CT(MSCT)的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1110MBp,3-6h后行全身骨显像,由两名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同机融合诊断前列腺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7.02%(35/36),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5.35(41/43),阳性预测值97.02%(35/36),阴性预测值85.71%(6/7)。结论:带有MSCT的SPECT/cT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局部解剖信息,在明确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核医学99tcm-MDP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作用,全身骨显像可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与X线、CT、MRI、PET/CT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为诊断骨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PO)核素骨显像特征及与肺部疾病关系,利于鉴别骨转移和HPO,并有助于肺肿瘤的早期发现。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22例诊断HP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均有"双条"征表现,其中下肢骨放射性浓聚较上肢骨明显,8例伴有关节周围对称性放射性浓聚。22例患者中发现肺癌19例,食道癌3例。结论 "双条"征为HPO主要显像特征,骨转移癌与HPO的分布不同,"双条"征的出现往往提示肺部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肋骨单发病灶的特征和临床诊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评价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SPECT全身骨显像中发现肋骨单发病灶68例肺癌患者加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所有病变按位置分为前肋、侧肋、后肋、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四个部位,按病灶形状分为点状和条形两种,并进行分类分析,同时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SPECT全身骨显像肋骨骨折所致单发浓聚灶占52.94%(36/68);条形病灶中肋骨转移占91.30%(21/23);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病灶都呈点状,全部为良性病变;后肋病灶中肋骨转移占81,82%(18/22)。SPECT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单发浓聚灶骨转移敏感度分别为69.23%(18/26),92.31%(24/26),特异度59.52%(25/42),85.71%(36/42),准确度63.24%(43/68),88.24%(60/68),阳性预测值51.43%(18/35),80.00%(24/30),阴性预测值75.76%(25/33),94.74%(36/38)。二者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肋骨单发病灶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图像特点,对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并比较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用于乳腺疑似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以经X线钼靶或乳腺超声诊断的80例女性疑似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检测乳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结果 80例疑似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乳腺癌57例、乳腺良性病变23例。X线钼靶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特异度、NPV、PPV和准确度分别为63.16%、73.91%、44.74%、85.71%和66.25%,乳腺超声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特异度、NPV、PPV和准确度分别为78.95%、21.74%、29.41%、71.43%和62.50%。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灵敏度(χ2 = 3.45,P > 0.05)、NPV(χ2 = 1.15,P > 0.05)、PPV(χ2 = 2.92,P > 0.05)、准确度(χ2 = 0.25,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检测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5,P < 0.01)。结论 X线钼靶和乳腺超声用于疑似女性乳腺病变诊断准确度类似,但X线钼靶诊断疑似女性乳腺病变特异度明显高于乳腺超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全景和低剂量CT扫描在诊断创伤性恒中切牙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312颗)经临床证实为恒中切牙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口腔全景摄片和低剂量CT检查(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PR)),评价口腔全景片和低剂量CT对恒中切牙脱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口腔全景摄片确诊脱位77颗,漏诊14颗,18颗误诊为脱位;低剂量CT确诊86颗,漏诊5颗,7颗误诊为脱位;口腔全景摄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6%、91.9%、89.7%,低剂量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5%、96.8%、96.2%,二者比较敏感度(χ2 = 4.76,P = 0.029)、特异度(χ2 = 5.13,P = 0.024)、准确度(χ2 = 9.781,P = 0.002)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低剂量CT可清晰显示恒中切牙脱位,与口腔全景片比较,能显著提高恒中切牙脱位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健康体检中彩色高频超声用于诊断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以1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甲状腺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均为单一甲状腺结节,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102例、恶性48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微钙化用于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最高,为98.1%(χ2 = 45.67,P = 0.001),其次为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92.1%;χ2 = 34.06,P = 0.001)、中央型血流(82.0%;χ2 = 13.29,P = 0.001)、不规则晕环(76.0%;χ2 = 6.15,P = 0.008)和低回声(70.3%;χ2 = 10.63,P = 0.001)。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6.0%(χ2 = 41.830,P < 0.001)。结论 彩色高频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较高,微钙化和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参考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SPECT/CT)与GE 64排CT异机融合前后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简称异机融合)诊断结直肠癌及TNM分期的优势。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18F-FDG SPEC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18F-FDG SPECT图像分别与同机低能量CT及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36例患者中,共65枚病灶,其中原发灶36枚,淋巴结转移灶19枚,远处转移灶10枚,并依此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中病灶边界是否清晰、与邻近脏器关系是否清晰、是否有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得分异机融合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和-3.858和-2.844,均P<0.01)。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异机融合图像均优于同机融合图像,异机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卵巢囊肿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以2018—2021年接受诊疗的临床疑似或可触及的子宫附件肿块患者,且接受灰阶超声图像、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为研究对象。计算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PI最低值 < 1.0或RI最低值 < 0.4定义该卵巢囊肿为恶性。以FNAC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灰阶超声图像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80例卵巢囊肿患者中,经FNAC确诊卵巢恶性病变81例、卵巢良性病变99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92.59%)、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4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29,P < 0.01)。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中,75例患者PI值均 < 1.0,24例患者RI值< 0.4;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中,15例患者PI值 < 1.0,未见RI值 < 0.4的患者;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PI值 < 1.0和RI值 < 0.4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68,P < 0.01;χ2 = 16.91,P < 0.01)。灰阶超声图像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51.85%、75.76%、63.64%和65.79%,灰阶超声图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81.48%、93.94%、91.67%和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00、12.73、15.90、12.44,P 均 < 0.01)。结论 灰阶超声图像具有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图像可提高卵巢囊肿良恶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