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以及常见并发症。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2例(15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对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及其眼底病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眼中13眼(86.7嘲术后视力提高,1眼术后因玻璃体再次出血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眼因取硅油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前房反应及高眼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术中摘除混浊晶状体,有利于清楚观察眼内病变,决定手术方式,有利于玻璃体彻底切除和后段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104例13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5眼与对照组52例68眼,观察组给予患眼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眼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眼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及黄斑水肿发生率、两组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角膜水肿、玻璃体出血、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08%、4.62%、3.08%,对照组分别为13.24%、16.18%、1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4.716、6.466,均P<0.05)。患眼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0.05)。随访期内视力改善率和黄斑水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13.85%,对照组分别为58.82%、3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6.368,均P<0.05)。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期视力改善效果好、黄斑水肿发生率低,补光凝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丁菘 《现代保健》2010,(16):27-28
目的分析评价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首次玻璃体积血对出血吸收和保存视力及阻止病变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首次玻璃体积血患者20例(20眼),根据出血量决定光凝治疗时机,并逐步完成全部视网膜的激光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恢复、出血吸收及视网膜增殖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完成光凝历时1.5~3个月,光凝次数6~8次。玻璃体积血全部吸收,视力稳定或提高,均达到临床治愈,有效率100%。结论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首次玻璃体积血效果好,可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并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炎患者34例(39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个月后无效,改行标准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并于术中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补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14例,占41.18%。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平均厚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视力提高0.05以上者26例(29眼),占74.36%,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伴玻璃体出血,可有效预防视网膜坏死,较好地保留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某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94例患者(102只眼)治疗后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102只眼中有10只眼视力恢复至0.4以上,视力0.02~0.4之间的眼数由术前49只增加到术后80只眼。术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41只眼在术后均获得复位,随访期间均未复发。该组102只眼中有12只眼在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光凝封闭。术后有8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其中4只眼经过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1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内吸收,而另外3只眼均放弃治疗;在光凝期间有3例出现玻璃体再出血,2只眼内吸收后自行消失,1只眼再次手术治愈;发生暂时性高眼压2眼;并发性白内障l眼,术后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失明率,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研究56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积血湿性黄斑下出血患者,其中有24只眼实施单纯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32只眼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切除膜下积血冲洗和黄斑变性手术。对手术前后3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底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随访3-12个月。结果手术3个月之后有44只眼视力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约为78.6%;28只眼的视力情况0.02,约占50.0%;有14只眼的视力≥0.05,约占25.0%;单纯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4只眼当中10只眼的视网膜下出血全部被吸收,14只眼的出血没有全部吸收或是视网膜下有再出血现象。在进行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术当中,随访的患者当中有10只眼的玻璃体出现再出血的现象,从而再次使用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在所进行的联合切除术中,32只眼视网膜下的出血情况被全部吸收。结论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很好地清除黄斑变性的玻璃体内积血情况;湿性黄斑变性的玻璃体积血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手术之后视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不明显;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虽然没有办法使视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玻璃体内的积血发生率可以有效地减少。  相似文献   

7.
李胜  夏建平  刘新 《现代保健》2014,(23):36-38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试验组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两组患者术后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大量出血、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复更换显微器械的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可以恢复患者视力,平稳眼压,但具有较少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气体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填充术中所用填充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SF6)治疗,试验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过滤空气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气体吸收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气体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效果更优,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气体吸收时间,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经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5例5眼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6~28岁,病程1~8个月.术后6~12个月硅油取出.结果 硅油取出后随访6~18个月.5只眼全部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本科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7例102眼,男性51例57眼,女性36例45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组)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小切口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PHACO组虹膜损伤和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14.6%(8眼)和1.8%(1眼),与小切口手术组的19.2%(9眼)和2.13%(1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在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方面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血糖控制合适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外伤性玻璃体前脱离所致的基底部撕裂及视网膜巨大裂离的临床特征,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对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7例由钝性所致玻璃体基底部撕裂和视网膜裂离(范围120-150℃)患者,PVRB-C3级,近期视网膜脱离5眼,远期2眼2眼,常见伴随病变晶状体半脱位,瞳孔散大,玻璃体积血,所有患者的历巩膜环扎,玻璃体切割,眼内激光和充填手术。结果:视网膜撕裂以颞侧多见,裂离缘多在玻璃体基底部后界,子午向撕裂少见,所有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暂时性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基底部撕裂可致近期或远期视网膜巨大裂离,玻璃体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人工玻璃体能支撑视网膜,恢复眼球结构和部分视力。3只眼由于人工玻璃体渗漏而失败。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晓坤 《智慧健康》2023,(25):105-108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持续高眼压136例(136眼)患者为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取释放视网膜下液处理,研究组采取前房穿刺放液术治疗,观察患者眼压情况。结果 术后对照组视网膜成功复位62眼,失败6眼,成功率是91.18%;研究组视网膜成功复位66眼,失败2眼,成功率是97.06%,研究组视网膜复位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视力进步有58眼,占85.29%;视力不变有8眼,占11.76%;视力下降有2眼,占2.94%。对照组视力进步有43眼,占63.24%;视力不变有14眼,占20.58%;视力下降有11眼,占1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3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9.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通过前房穿刺放液术处理可以缓解高眼压持续状态,是处理高眼压持续状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积血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玻璃体积血住院患者135例142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2眼玻璃体积血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85眼(59.86%),视网膜静脉阻塞14眼(9.86%),外伤性24眼(16.90%),玻璃体后脱离12眼(8.45%),视网膜静脉周围炎7眼(4.93%).131例138眼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复发9眼;4例4眼玻璃体后脱离未手术患者,随访玻璃体积血未见复发.135例142眼除去复发9眼,其余133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指数14眼,手动6眼,0.10~0.12者26眼,0.15 ~0.20者48眼,0.25~ 0.30者26眼,>0.30者13眼,其中以外伤性和玻璃体后脱离效果最佳.结论 玻璃体积血病因有多种,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伤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居多,准确判断玻璃体积血病因便于采取治疗措施.玻璃体切割术是其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激光光凝能预防玻璃体积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选择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手术方案;比照组(40例):拟定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展开疾病治疗;实验组(40例):拟定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展开疾病治疗;就手术结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比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LogMAR视力、手术时间以及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临床接受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利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最终促进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7.
梅锋  周琼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915+2926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1.11月间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12例(20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力。但并发视网膜脱离或黄斑牵拉脱离以及长期合并存在的视网膜下出血会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接触全视网膜镜下行重度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与传统接触式视网膜透镜相比较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的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连续病例临床资料,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玻璃体视网膜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在位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9例(62眼)患者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手术中的处理包括玻璃体切除、增殖膜剥除、视网膜激光光凝、眼内电凝、视网膜复位、气液交换、注气/注油等操作。其中15例(19眼)手术在传统接触式视网膜透镜下进行,34例(43眼)手术是在非接触全视网膜镜下进行。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6.3±23.5)min、(54.6±15.1)min,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分别为36.8%、16.3%,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的比例分别为68.4%、93.0%,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非接触全视网膜镜提供广角的接近全部视网膜的宽广视野,图像立体感强,明显提高了手术中对增殖膜的处理、周边玻璃体视网膜的操作、气液交换的效率,减少医源性裂孔的形成;手术不需要缝合金属环和反复调整更换透镜,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切除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眼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37例玻璃体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3例(82.5%),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10例(7.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外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叶静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3):366-36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98例(110眼);分析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的变化。结果本组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伤、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原发性视网膜裂孔。术后视力增加者78例(80%)83眼,无提高者12例(12%)15眼,下降者8例(8%)12眼。结论反复发作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应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