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玲 《护理研究》2006,20(36):3343-3344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所致疼痛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桡动脉穿刺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桡动脉穿刺前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的变化及穿刺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动脉穿刺所致的疼痛明显减轻(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时给予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证实,新生儿具有感知疼痛的解剖学、神经化学、功能学基础[1-3],具有痛反应能力[4].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疼痛感受能力[5 7],尽管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之中,但对有害刺激足以产生感知、传递、回应其全记忆[8].早产儿若接受大量操作性疼痛,可造成不良影响,负面效应更严重[9-10].操作性疼痛所致的生物行为变化有可能加重病情,侵入性操作可致颅内压波动,诱发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发育不良[11].如果疼痛持续或反复,与疼痛有关的脊髓及以上部分可发生永久性重建,儿童时期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12-1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 方法将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100例,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的疼痛、心理紧张程度、穿刺部位酸胀、麻木感、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方法将2007年7月-2008年6月住院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患者100例,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的疼痛、心理紧张程度、穿刺部位酸胀、麻木感、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进行t检验及X^2检验。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行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接受静脉穿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在静脉穿刺中实施心理护理并且改进进针、拔针方法.结果 观察组进针VAS评分2.96,±0.34、拔针1.72±0.23低于对照组的3.39±0.45、2.22±0.24;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2.22% (P <0.05).结论 对静脉穿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静脉穿刺、拔针时给患者带来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99年~2002年对新生儿抽血采用桡动脉穿刺取得满意效果,由于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血管、神经毗邻,十分安全,容易压迫止血,3年来共穿刺1000例,无出血及血肿形成等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以来,我们对458例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8例需行静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儿,按照单双号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基础护理,采用中文版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时的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LACC 和 Wong Baker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静脉穿刺采血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对静脉穿刺采血的疼痛反应,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静脉穿刺采血成功。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型号针头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黄春艳 《护理学报》2002,9(2):28-28
临床上最常采用 7号针头行桡动脉穿剌采血 ,为了减轻病人痛苦 ,我科采用 5号针头采血 ,病人疼痛的明显减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 5号和 7号针头、2ml的注射器 ,肝素液 (1ml生理盐水中含 2 5 0U的肝素 )、橡皮塞。1.2 方法1.2 .1 分组方法 随机将我科 2 0 0 0年 1月~ 12月收治的需采血气分析标本的 75例重病人 (神志仍合作者 )分为 2组。A组 5 0例次 ,用 5号针头穿刺采血 ,B组 5 0例次 ,用 7号针头穿刺采血。在穿刺过程中观察病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并采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病人对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398例门诊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小儿输液疗法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诊断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潘邦霞  何贵蓉 《护理研究》2004,18(8):691-692
冠状动脉内介入术是现今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1] 。首选经股动脉途径,但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会有许多并发症发生。同时因为卧床时间长,给病人带来许多不便。而选用桡动脉途径的冠脉介入诊治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2 0 0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5例经桡动脉穿刺肝癌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术前根据动脉血管的情况选择病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侧肢体有无疼痛、温度和颜色变化;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是否良好,有无渗血及血肿。本组未发生并发症。从第2次治疗起,每次插管成功后均检查前一次治疗的效果,发现本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行2次治疗后肿瘤血管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
郭慧 《护理研究》2008,22(24):2221-2221
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是经桡动脉穿刺、插管,使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后置入内支架,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能够更多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4.
经皮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2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分成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各11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局部小水肿、局部大水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肢体水肿以及不适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林芳  陈秀清  王美兰  计光  李晟 《护理研究》2008,22(9):807-809
[目的]从护理和临床角度对比经皮桡动脉与经皮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说明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较经皮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更具可行性.[方法]将300例冠心病住院病人按介入诊治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50例,股动脉组15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局部血肿、迷走反射、不适反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在桡动脉组未出现,股动脉组分别出现3例、1例、3例,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神经损伤等.另外桡动脉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较股动脉组病人短.[结论]两种途径都是安全有效的,但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少、舒适度影响小、住院时间短,更具有可行性,更容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桡动脉作为PCI的主要血管入路,由于其便捷性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即使采用桡动脉入路进行PCI,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血管损伤、出血等。因此,针对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入路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阐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增加护士对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认识,为PCI患者争取更大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途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死亡、紧急冠状动脉闭塞行旁路血管移植术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局部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