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CT、MRI表现,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优势。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患者脊柱结核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及新生骨形成、椎间隙狭窄、椎旁软组织肿胀/肿块和腰大肌脓肿、骨性椎管狭窄及钙化,但不如MRI敏感。而对椎问盘受累及脊椎结核早期变化的评估'椎旁软组织肿胀/肿块的范围准确评估,MRI占明显优势。结论:cT与MRI结合检查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椎体破坏、椎旁脓肿、间盘受累和椎管内改变。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83例均有椎体变形、骨质破坏及"死骨";其中椎间盘破坏58例;椎旁脓肿54例;附件破坏9例;椎管骨破坏27例,椎管内脓肿5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临床资料.结果 (1)临床症状不典型.(2)心电图不典型.(3)坏死物吸收的全身反应和生化反应不典型.结论 正确认识三类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特点,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及赢得抢救时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与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两者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和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伴有硬化,椎旁软组织中见砂粒样钙化,冷脓肿形成,椎间隙变窄,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椎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型等。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37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7例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结核。结果有结核病史占19%,腰背疼痛占78%,下肢痛和/或麻木占29.8%,全身性中毒症状占16%,X线片阳性征象占62%,CT、MRI检查阳性征象占94.5%,血沉升高占91%,轻中度贫血占16%,误诊率24.3%。结论只有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认识,拓宽诊断思维,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头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偏身运动障碍、构音障碍、饮水呛咳是脑干梗死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结论交叉性瘫痪并不是脑干梗死唯一的临床体征,头颅MRI检查是诊断脑干梗死最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临床收治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发病率、治疗方法等。结果本组患者28例,保守治疗7例,占25%;手术治疗21例,占75%,通过6~24个月的随访,治愈时间平均8-12个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西藏山南地区是结核高发区,脊柱结核的发生率也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1-40岁者占82.14%,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减少致残率和并发症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病变部位在颈椎2例、胸椎10例、腰椎15例、胸腰段6例。单个椎体受累8例,多个椎体受累25例。在脊柱结核影像表现中,死骨9例,椎间隙变窄5例,冷性脓肿13例,椎管狭窄8例,后凸畸形2例。结论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螺旋CT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联合支气管镜刷检对不典型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不典型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84例患者均为我院助孕中心拟助孕患者,在综合筛查时发现肺部结核好发部位出现"陈旧性阴影",均进行白细胞计数、痰结核菌涂片、结核菌素(PPD)实验、TBLB、肺刷检等检查。结果 84例患者中白细胞数升高31例,血沉增快30例,PPD实验阳性28例,其中强阳性12例,痰涂片显示抗酸杆菌阳性17例; 84例患者中68例出现支气管黏膜改变,其中35例表现为充血水肿,18例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或黏膜溃疡,10例表现为肉芽增生,5例表现为瘢痕狭窄; TBLB联合支气管镜刷检检测不典型肺结核的阳性率为75.00%,高于单一使用支气管镜刷检的51.47%以及TBLB的52.08%(P0.05)。结论 TBLB联合支气管镜刷检能有效提高对不典型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所致。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曲,棘突隆起,背部有骆驼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CT检查能早期发现细微的骨骼改变以及脓肿的范围,还可以显示椎间盘情况、显示病变范围、椎管病变及脊髓受压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唐超 《工企医刊》1999,12(4):49-50
现将我院近6年来误诊的不典型肺下叶结核17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不典型肺下叶结核患者,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14岁~53岁,平均年龄32.4岁;17例中,右下叶结核11例,左下叶结核  相似文献   

14.
20例不典型胰腺癌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院 2 0例被误诊不典型胰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不典型胰腺癌误诊原因 ,提高其早期诊断率。结果表明 ,对不原原因的腹痛、腹胀、黄疸以及短期内明显消瘦、腰背痛患者及早行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可明显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肺结核主要是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肺部感染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对不典型肺结核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test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泰安市肿瘤防治院2016-01-30-2018-01-30收治的11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确诊不典型肺结核患者78例,非肺结核患者39例。分别采用结核菌素皮试(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TSPOT.TB进行检测。结果不典型肺结核组TST检出阳性率为50.00%,高于非肺结核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7,P=0.025;不典型肺结核组TSPOT.TB检出阳性率为97.44%,高于非肺结核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92,P<0.001;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采用TSPOT.TB检测灵敏度为97.44%,高于TST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1;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采用TSPOT.TB检测特异度为94.87%,高于TST的71.79%,χ~2=7.48,P<0.01。结论 TSPOT.TB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TST,对于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与脊柱布鲁菌感染的临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脊柱结核和脊柱布鲁菌感染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脊柱结核以40岁人群为主,畜牧养殖业为好发人群,临床表现为多发性、游走性肌肉痛和大关节痛,PPD常见阳性;脊柱布鲁菌感染则平均年龄>50岁,无明显的好发人群,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腰痛下背痛、慢性腰背部痛和腰椎活动受限,常有低热情况;在影像学上主要从椎体破坏、椎间盘炎、脊柱小关节炎、韧带钙化、椎间盘旁软组织等进行鉴别。结论脊柱结核与脊柱布鲁菌感染在影像学上容易混淆,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等综合鉴别。  相似文献   

17.
<正>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60%。脊柱结核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无症状、不典型的脊柱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易发生误诊、误治。2000—2010年我院共收治130例脊柱结核患者,现将误诊、漏诊情况综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0例患者中,男78例,女5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100例治疗脊柱结核的患者,均分MRI、CT诊断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MRI诊断组患者采用MRI诊断,CT诊断组患者采用CT诊断,对比MRI、CT诊断两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椎体结核破坏范围。结果:MRI诊断组的诊断符合率94.00%高于CT组78.00%,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组的敏感度为94.00%、特异性为78.00%高于CT诊断组的敏感度80.00%、特异性50.00%,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χ2=8.507,P<0.05)。MRI诊断组的椎体结核破坏范围大于CT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t=6.435,P<0.05)。结论:脊柱结核MRI影像诊断临床价值更突出,不仅能够提升临床诊断符合率,还能提高临床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并且MRI对椎体结核破坏范围更大,值得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MRI)与数字平片(DR)比较,探讨两者对脊柱结核病的价值,以发现早期脊柱结核病,防止病变发展与致畸。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及DR的影像学表现,对MRI和DR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诊断为脊柱结核的患者,骨质破坏39例,椎间盘变化32例,椎间软组织改变38例,脊髓及硬膜囊受侵18例,脊柱畸形15例。MRI在诊断脊柱结核的各种病变存在明显优势,4例早期结核,DR仅显示为轻度骨质改变,3例韧带下型结核X线均未发现异常,MRI发现早期病变7例。和DR相比,在骨质破坏、椎间盘变化、椎旁脓肿、脊柱畸形、脊髓及硬膜囊受侵等方面诊断敏感性都优于DR检查,且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脊柱结核DR与MRI影像学表现多样,DR诊断快、费用低,但是在骨质未有明显破坏前,容易漏诊。MRI在脊柱结核病诊断中敏感性高,能在没有临床结核病症状情况下发现病变,明确病变对周围的侵犯,指导外科治疗,值得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临床研究.方法:收集MRI检查为脊柱结核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为15~62岁,平均年龄(28±2)岁.患者均术前进行了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这3种影像学方法的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成像进行研究和术后对比,从而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胸椎(50.6%)为最常累及的位点,其次为腰椎(37.9%),而颈椎(5.7%)、骶椎(4.6%)和尾椎(1.2%)不常累及,转移病灶占整体的11.5%.共有21.8%的患者涉及3个及以上的椎体,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变窄(82.8%)和脓肿(35.6%),在CT和MRI上可见.结论:MRI比X线更敏感,比CT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更加具体,临床可通过MRI等成像方法及生化检验方法来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制定出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