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组、40例原发性健康对照组及4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进行C-反应蛋白含量检测,同时在脑出血组根据不同出血量(≤20 mL、21~49 mL、≥50 mL)分成3组,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C-反应蛋白含量(14.38±4.96) mg/L,高于正常对照组(7.17±3.41) mg/L和原发性高血压组(11.02±1.62) mg/L(P<0.01).脑出血组中不同出血量C-反应蛋白含量不同:≤20 mL组(12.26±1.13) mg/L组、21~49 mL (14.61±2.56)mg/L、≥50 mL组(16.31±1.21)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且出血量越大,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C-反应蛋白含量可作为脑出血患者病情判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 3 6例高血压脑出血组及 40例健康对照组和 40例高血压病组的血浆进行MMP -9含量检测 ,同时对脑出血组不同出血量 (<2 0ml、2 1ml~、>5 0ml)分别测定MMP -9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MMP -9含量 (63 3 .2± 94mg/L)高于正常对照组 (5 9.7± 18.81mg/L)和高血压病组 (63 .4± 2 4.7mg/L) ,P均 <0 .0 5 ,脑出血组中不同出血量MMP -9的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MMP -9含量明显升高 ,且出血量越大 ,MMP -9含量越高 ;故MMP -9含量可作为脑出血患者病情判断及预警信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卢世文 《吉林医学》2012,33(6):1153-115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同期67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进行对照。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25.76±6.3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6±0.56)mg/L(P<0.05)。经过2周后,观察组经过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5.76±6.38)mg/L降至(14.79±7.5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由(2.76±0.56)mg/L降为(2.58±0.49)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呈现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捷尔医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总动脉IMT将患者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35例(双侧颈总动脉IMT均小于0.9 mm)和IMT增厚组30例(至少一侧颈总动脉IMT≥0.9 mm),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分析炎症因子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患者外周血hs-CRP[(2.24±0.92)mg/L vs(4.76±1.05)mg/L]、IL-6[(124.38±52.36)ng/mL vs(189.67±57.34)ng/mL]、TNF-α[(1.27±0.65)ng/mL vs(3.25±0.84)ng/mL]和MCP-1[(2520.47±536.18)ng/mL vs(2879.18±608.14)ng/mL]比较,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收缩压、hs-CRP、IL-6、TNF-α和MCP-1呈正相关关系(r=0.147、0.339、0.908、0.869和0.348,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收缩压、hs-CRP、IL-6、TNF-α和MCP-1呈正相关,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对预测高血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TNF-α及IL-6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帕金森患者70例,分为帕金森抑郁组及帕金森非抑郁组,ELISA对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TNF-α及IL-6检测.t检验对两组患者血清中4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帕金森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TNF-α及IL-6水平分别为(24.18±4.87)umol/L、(5.22±1.53)mg/L、(421.84±90.51)pg/mL、(26.70±4.51)pg/mL,帕金森非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TNF-α及IL-6水平分别为(19.25±5.71)umol/L、(3.87±1.15)mg/L、(331.15±81.87)pg/mL、(19.16±5.83)pg/mL.帕金森抑郁组血清中4种指标均高于帕金森非抑郁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伴抑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TNF-α、IL-6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非抑郁患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72-75
目的 探讨开颅及神经内镜血中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2019 年间符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行血中清除术患者共94 例,通过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43 例)和开颅手术组(n=51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MMP-9、CRP 及IL-6 含量,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术后康复状态。结果 与开颅手术组相比较,神经内镜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为(85.3±11.7)min、术中出血量为(105.9±13.6)mL 及住院时间为(19.6±5.2)d,均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的(128.0±16.4)min、(183.1±19.3)mL及(27.3±7.5)d,同时神经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为(86.5±11.5)%高于开颅手术组的(73.6±12.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MMP-9、CRP 及IL-6 均显著下降,神经内镜组MMP-9、CRP、IL-6 分别为(72.0±4.6)μg/L、(21.9±3.6)μg/L、(7.3±3.0)mg/L 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的 (79.3±4.9)μg/L、(29.4±3.3)μg/L、(12.6±3.6)mg/L,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CNDS 及ADL 评分较术前好转,神经内镜组CNDS 评分为(24.5±3.7)分、ADL 评分为(57.7±14.5)分均优于开颅手术组的(32.0±4.0)分、(46.3±13.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神经内镜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9.30%(4/43)低于开颅手术组的23.53%(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较短,血肿清除率高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并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3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9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的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微球蛋白(α1-MG),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从观察组中抽取56例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ALB为(4.04±2.02)mg/L,TRF为(1.07±0.20)mg/L,α1-MG为(5.64±2.06)mg/L,观察组分别为(10.85±5.15)mg/L、(1.72±0.81)mg/L和(13.58±6.07)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LB显著增高(P<0.05),α1-MG为非常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中高血压病2~3级与高血压病1级比较,ALB、α1-MG均有非常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56例患者治疗3~6个月后ALB(9.08mg/L±5.15mg/L)、α1-MG(8.56mg/L±4.87mg/L)与治疗前ALB(12.48mg/L±5.25mg/L)、α1-MG(13.74mg/L±6.38mg/L)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α-MG及ALB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且能反映高血压的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期提高DKA诊治水平及降低病死率.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DKA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DKA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入院时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C反应蛋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Ⅱ,APACHEⅡ)等观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42.63±15.67)岁.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GCS评分[(14.41±1.42)vs(11.36 ±3.14)]、血磷[(0.96±0.47) mg/L vs(0.68 ±0.60) mg/L]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P<0.01),存活组APACHEⅡ评分[(8.58±4.63)vs(15.73±4.38)]、白细胞总数[(14.82 ±9.55)×109/L vs(22.80 ±7.67)×109/L]、C反应蛋白[(33.67±45.70) mg/L vs(211.39±173.93) mg/L]、肌酐[(87.28±43.89) μmol/L vs(136.47±87.50) μmol/L]、尿素氮[(8.45 ±5.00) mmol/L vs(14.72 ±9.23) mmol/L]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P<0.01).DKA患者GCS评分(OR =0.510,P<0.05)越低、APACHEⅡ评分(OR=1.300,P<0.05)及C反应蛋白(OR=1.031,P<0.05)越高,预后则越差.结论 C反应蛋白、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DKA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的变化,了解炎症反应是否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20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196例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值为(11.20±0.63)mg/L,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值为(8.10±0.49)mg/L,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原因可能是参与脂质代谢障碍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体内含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A组)和42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B组)入院后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治疗,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后及6个月时测定血浆hs-CRP、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 1c),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A组hs-CRP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8.78±1.59)mg/L和(6.34±1.43)mg/L,P<0.01,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A组也明显高于B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hs-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分别由(8.78±1.59)mg//L、(1.24±0.13)mm、82.3%、(6.23±0.57)mm下降为(6.19±1.30)mg/L、(0.98±0.19)mm、69.5%、(5.07±0.42)m,P<0.01.相关分析表明hs-CRP、LP(a)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成正相关;hsCRP与HbA1c、TG、LDL-c呈正相关(P<0.005~0.01);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重;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③hs-CRP有致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的方法 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共3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治疗后进入疾病恢复期患儿31例,同时选择同时期住院治疗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8.25±5.42)×109/L、C-反应蛋白(80.53±41.86)mg/L和血浆NT-proBNP水平(1370±152.00)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4.15)×109/L、(13.53±6.03)mg/L和(413±115.00)ng/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2周后31例患儿进入疾病恢复期,其中恢复期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7.53±6.25)×109/L、C-反应蛋白(70.52±35.63)mg/L和血浆NT-proBNP水平(1368±147.00)n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9.53±2.93)×109/L、(8.53±2.76)mg/L和(501±102.00)ng/L,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呼吸道感染患儿相比,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显著较高,因此早期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值利于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实现早期诊断早日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64例,其中高血压1级亚组23例,2级亚组21例,3级亚组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APN浓度[(7.8±5.6)mg/L]低于健康对照组[(9.9±3.3)mg/L](P<0.05),而IL-6水平[(59.9±7.5)ng/ml]、hs-CRP水平[(5.9±2.0)mg/L]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7±5.4)ng/ml和(2.4±1.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2级、3级亚组与1级亚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PN与IL-6、hs-CRP呈负相关(分别为r=-0.577,P<0.05;r=-0.582,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APN降低,IL-6、hs-CRP升高,APN与IL-6、hs-CR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波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2):110-111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全血白细胞(WB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G、T-CHO、HDL-C、LDL-C、CRP、FIB及WBC的结果分别为(1.78±1.05)mmol/L、(6.52±1.68)mmol/L、(1.05±0.23)mmol/L、(4.86±1.28)mmol/L、(7.49±1.29)mg/L、(5.12±0.78)g/L、(8.68±2.76)×109/L,较正常对照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脂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相关,CRP、FIB及WBC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水平与血脂、血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水平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对32例无糖尿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C-肽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胰岛素及C-肽水平[(21.4±6.3)μg/L及(2.5 ±0.5)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9.2±4.7)μg/L及(0.90±0.30)μg/L],均为P < 0.001;血脂明显增高,甘油三脂分别为[(1.89±0.15)mmol/L及(1.61±0.06)mmol/ L],P<0.01;葡萄糖耐量减低,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糖代谢及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为基本的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30例 ,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含量 ;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成年组微量清蛋白 (12± 4 2 )mg/L ;健康老年人组 (16± 6 3)mg/L ,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 (4 8± 2 8 2 )mg/L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显著升高 ,可做为诊断高血压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腑气通畅程度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近期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制定统一的资料收集表,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放射学资料(血肿部位、血肿体积)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发病后第一次排便时间、2周内排便次数。在发病后1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临床转归并分组,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组。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11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转归不良组68例(60.2%),转归良好组45例(39.8%)。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血肿体积[(26.67±7.94)cm3对(22.86±7.42) cm3;t=2.542,P=0.012)、NIHSS评分[(20.18±6.95)分对(16.02±6.62) 分;t=3.17,P=0.002)、白细胞数[(10.28±3.06)×109对(8.91±2.88) ×109;t=2.379,P=0.019)、空腹血糖[(8.45±1.73)mmol/L对(7.08±1.67) mmol/L;t=4.166,P=0.000)、甘油三酯[(2.26±0.97)mmol/L对(1.74±0.85) mmol/L;t=2.929,P=0.004)、C反应蛋白[(11.01±6.08)mg/L对(8.89±3.75) mg/L;t=2.096,P=0.038)、第一次排便时间[(33.87±15.14)小时对(24.33±8.69) 小时;t=3.825,P=0.000)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2周内排便次数[(7.57±3.41)次对(10.62±2.44) 次;t=-5.175,P=0.000)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体积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OR) 1.092, 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2~1.189;P =0.044]、第一次排便时间较长(OR 1.114,95%CI 1.008~1.221;P=0.000)是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临床转归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行微创双通道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与同时期采用三通道治疗此类骨折患者82例进行对照,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部疼痛评分、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通道组患者相比,双通道组患者术中复位时间及总复位时间均较短[(3.40±1.05)min vs (6.09±0.84)min, P<0.001; (10.96±1.87)min vs (13.74±1.90)min, P<0.001]。双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53.62±8.99)min vs (68.35±5.29)min, 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22.54±21.23)mL vs (146.43±31.02)mL, P<0.001],术后髋部疼痛评分较低(2.83±0.83 vs 3.30±1.09, P=0.008),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19.33±5.87)mg/L vs (26.12±7.39)mg/L, P<0.001]。两组患者在切皮前闭合复位时间、内固定方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双通道技术治疗老年ⅠA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并且可以减轻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术后髋部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评价血清前白蛋白在临床多范围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前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结果: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为(105.0±86.4)mg/L,较正常对照组偏低,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为(41.2±36.8)mg/L,较正常对照组偏高,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在肝病、肾病、脑外伤、急性炎症感染等患者中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是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期内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合并并发症、死亡等预后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NT-proBNP(2274.16±74.83)ng/L、D-二聚体水平(363.84±34.86)mg/mL高于对照组的(126.27±23.74)ng/L、(134.71±26.9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NT-proBNP(3876.42±137.69)ng/L、与D-二聚体水平(571.28±113.64)mg/mL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286.49±48.88)ng/L、(179.57±45.63)mg/mL,合并意识障碍患者NT-proBNP(5034.61±332.27)ng/L、D-二聚体水平为(524.77±197.67)mg/mL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4031.17±302.73)ng/L、(226.54±153.84)mg/mL,合并高血压患者NT-proBNP(4284.05±385.33)ng/L、D-二聚体(558.61±193.47)mg/mL高于无高血压患者(4203.63±287.66)ng/L、(231.73±142.88)mg/mL,死亡患者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9386.77±375.61)ng/L、(924.65±265.42)mg/mL高于存活患者(2385.86±113.83)ng/L、(431.84±94.71)m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能够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情况,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表明患者的预后情况越差,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重症肺炎组、非重症CAP患者50例作为非重症肺炎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重症肺炎组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测定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结果 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重症肺炎组、非重症肺炎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23±10.78) ng/ml、(85.47±21.14) ng/ml、(18.35±4.21)×109/L;(13.25±3.84) ng/ml、(43.25±12.15) ng/ml、(12.01±2.87)×109/L;(5.64±1.42) ng/ml、(2.12±0.89) ng/ml、(6.57±2.0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E-选择素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和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分别为(53.14±12.53) ng/ml和(37.28±8.21) n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1.23±10.78) ng/ml、(85.47±21.14) ng/ml、(18.35±4.21)×109/L;(18.74±5.84) ng/ml、(12.96±5.12) ng/ml、(8.83±2.52)×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重症肺炎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E-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25±3.84) ng/ml、(43.25±12.15) ng/ml、(12.01±2.87)×109/L;(9.13±1.56) ng/ml、(9.16±2.04) ng/ml、(6.85±2.31)×109/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者血清sE-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AP患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升高,sE-选择素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