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胡广泛用子临床,但古今医家对医药认识不同,见解不一,并有劫肝阴之说,言其升散,故曰升阳劫阴,用之慎重,甚者视之如虎,不敢用之。笔者最习惯用柴胡于妇科病、内伤杂病的一些病证及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肝炎病中,常以柴胡为君,列为处方之首,经临床验证观察,并无副作用。笔著认为,所谓柴胡“劫肝阴”,乃系毫无理  相似文献   

2.
<正> “伤寒诸方,惟小柴胡为用最多”。目前论述该方文章不少,然而方论虽多,难窥全豹,博而不约,莫衷一是。为此,笔者就小柴胡汤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谬误之处,敬请斧正。柴胡是否“升阳劫阴”柴胡“升阳劫阴”之说,始于金元时期的张洁古,后经张景岳、叶天士、张山雷等人的发挥,而使江浙等地医家畏用柴胡者屡见不鲜,至今仍有影响。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有费氏,他在《伤寒条辨》中说:“以柴胡辛温而能劫伤胃阴之说,淆乱是非,致伤寒少阳病和解一法,不能明诸于世,尤  相似文献   

3.
柴胡劫肝阴之说,元明之后论者颇多,自清代叶天士、王孟英等温病家以"柴胡劫肝阴"而不用,后世医家产生诸多疑义,笔者认为"柴胡劫肝阴"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持"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升散动阳,有劫耗阴液之弊,温热病阴虚水亏尤忌;否"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本无温燥之性,具解热、疏郁之功;还有学者认为,南北柴胡不同导致其功用认识不同,及柴胡非指单药而为柴胡汤剂等。柴胡临床使用,需注意不同功效取效剂量有异,适当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柴胡在中药临床上使用历史悠久,含柴胡的名方也有很多,但受"柴胡劫肝阴"理念的影响,现代临床对柴胡使用多所顾虑,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六经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合理地看待"柴胡劫肝阴"。  相似文献   

6.
针对"柴胡劫肝阴"之论,从柴胡的药源药性、应用历史、临床报道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加以总结讨论,认为"柴胡劫肝阴"之论有失偏颇。为了避免出现阴伤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柴胡时应正确辨证、合理用药,注意不同品种功效有异、各功效的取效剂量不同,恰当炮制和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临证中,常见把高血压病片面地一概责之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治法上则常墨守“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诸法。而肝气郁结在高血压病辨证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多被忽略。也有不少人认为柴胡能“劫阴”、“升阳”,因而看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禁忌药。  相似文献   

8.
王剑锋 《中外医疗》2008,27(16):77-77
参阅历代医家的观点,肯定与否定柴胡劫肝阴者似乎都为数不少.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柴胡的运用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9.
结合临证心得,对柴胡的品种来源、退热、和解少阳、解郁、劫肝阴、升阳、应用剂量、治疗高血压八个方面作深入研究和探讨,澄清疑难纷争,提出独家见解,并介绍了数首验效方,为柴胡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柴胡为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开阳的作用。《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一部规定其来源为卒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据其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但在我省的商品药材中多为同科植物小叶黑柴胡的干燥根。为便于区别,笔者将“北柴胡”和“小叶黑柴胡”进行了紫外光谱和导数光谱测定,供检验和临床应用时参考。1 实验材料及仪器、试剂 北柴胡、小叶黑柴胡由本所标本室提供;Tu1201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市通用仪器设备公司);试剂为分析纯。2 紫外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 称取北柴胡、小叶黑柴胡粉…  相似文献   

11.
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明确本方的适应证候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加以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伤寒论》第106条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湖北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以下简称“选读”)说:“……若服药后,有呕不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以下简称柴桂汤)在外感热病中常有应用,效果颇佳,现就个人粗浅体会分述于后。《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程知注解说:“此邪入少阳,而太阳证未去者也。  相似文献   

13.
柴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琰 《河北医学》2010,16(5):633-635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伤寒论》、《千金翼方》、  相似文献   

14.
柴胡古名“茈胡”,为伞形科草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前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关于柴胡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似文献   

15.
柴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中的大属之一.据报道全世界有柴胡属植物约200种,我国已报道有42种,17种变种及7种变型。我国药典规定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正品供药用,二者一般习称为“北柴胡”及“南柴胡”。我国柴胡资源丰富.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山东等地,南柴胡主要产于湖北、四川、江苏、安徽等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寿世保元》中龚廷贤运用柴胡的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为现代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寿世保元》中龚廷贤运用柴胡的处方,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主治病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寿世保元》载含柴胡的方剂共185首,用药总频次达2095次,主治疾病85种。甘草、当归、人参、白术常与柴胡配伍使用;龚廷贤常运用柴胡治疗伤寒、月经不调、发热、耳病等疾病;高频病症用药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柴胡–甘草–人参–黄芩”“柴胡–当归–甘草”“柴胡–人参–当归–甘草”3个主要核心药物组合,其中发热和耳病的核心药物组合皆为“柴胡–当归–人参–甘草”。结论 柴胡辛温发汗、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疏泄肝胆,龚廷贤常使用其加减配伍治疗不同原因所致伤寒、月经不调、发热及耳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17.
柴胡为常用中药。我国使用的柴胡主要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aefolium Willd)和北柴胡(B.chinesis DC)及其同属植物的根部。柴胡具“和表解里、疏肝解郁、止痛”之功效。由于疗效确切,早已为国内外医药界  相似文献   

18.
论和解少阳     
就当代时有将柴胡功能指认为“和解少阳”之谬,对“和法”及“和解少阳”法的源流,从献和临床证治的角度进行考证。认为“和解少阳”是中医治法之一,由“和法”逐渐发展而来,最早见于《医方考》所述《伤寒论》小柴胡汤证;单味柴胡不具备“和解少阳”的功效,惟有柴胡与黄芩相配伍,始有“和解少阳”之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药采购员同其他行业的采购员一样,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必须具有中药的真伪优劣鉴别能力,否则会影响,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很大损失。笔者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十几年,就此谈几点体会:1中药采购员必须对中药具有真伪优劣的鉴别能力中药的真伪是指中药的品种,优劣是指中药的质量。中药品种不真,质量低劣都能影响临床疗效,有的甚至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如:“柴胡”中掺有“大叶柴胡”。“大叶柴胡”有毒,其鉴别特点是:南北柴胡呈圆锥形,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以黑褐棕色为主,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南柴胡具败油气。而大叶柴胡根的表面茎基与分歧之…  相似文献   

20.
<正> 《伤寒论》在论述小柴胡汤的用法时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提示了运用小柴胡汤之圆机活法。但究竟何谓柴胡证?但见哪一证便是?历来各家认识不同。概括言之,不外以下几种情况: 一、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上四证为柴胡证。但见其中一证,即可投小柴胡汤。持这种观点者为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