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回顾,主要从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外治法、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疗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以及实验研究进展,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较普遍的乳腺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的多阶段发展模式为"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病对于延缓、阻断甚至逆转癌前期状态有重要意义。推拿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本文将从乳腺增生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在我国的患病概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推拿治疗方法等方面对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新的楔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一组形态学和遗传学方面均有改变的疾病,包括上皮增生(EH)、非典型增生(AH)、小叶原位癌(LCIS)和导管原位癌(DCIS).目前,现代医学运用选择性ER调节剂(SERM)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防治乳腺癌癌前病变,研究表明,SERM和AI均可降低高危人群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率,说明通过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进而预防乳腺癌发生是切实可行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良好.那么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干预治疗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是否相关,亦即中医药是否可以通过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进展而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乳腺增生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40%,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多种类型的乳腺增生(尤其是囊性乳腺上皮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对乳腺增生进行广泛的研究,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有现实意义,而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与生殖激素失调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探索子宫全切、次全切对本病发病的影响有助于乳腺增生病病因的研究及临床防治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 ,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 .4~ 1 .5倍。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具有“直捣病巢”的优越性且无副作用 ,因此加强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和开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及广阔的前景 ,现将近 5年来针灸治疗的有关资料作一综述。1 临床治疗1 .1 毫针  近年来 ,毫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大多遵循陕西中医学院的方法 ,以胸背组穴为主 ,在选穴配穴方面有学者[1] 采用针刺“乳腺背俞穴”的方法治疗3 0例 ,显效 1 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概况.方法:从建立动物模型、药效研究和机理研究3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近年文献进行综述.结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是调节神经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将近几年来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刘胜  陆德铭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4-445
采用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指出该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要作用在于纠正激素紊乱 ,并可进而抑制乳腺癌的产生。该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并预防乳腺癌发生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华 《河北中医》2006,28(8):633-635
古往今来,历代中西医学者对乳腺增生病诊治方法繁多。近年以来,中西医结合对乳腺病诊治有了行之有效的新突破。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对乳腺增生病诊疗概况综述如下。1中医诊断1.1疾病命名陆德铭[1]在《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中对乳腺增生病命名做了详尽概述。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而多发的乳房疾病之一。临床上多以乳腺肿块及疼痛为特点,有些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尤其囊性增生更普遍地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近年来30岁以上的妇女乳腺增生病发病几率显著上升,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升高。所以尽早发现和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预防和降低乳腺癌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自2000年以来,用自拟乳康灵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办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 2 0 0 2年5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有关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乳房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理论探讨 ,新药物、新技术及新进展等。特别是乳腺增生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 ,乳腺癌癌前变的中医药干预治疗 ,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 ,乳腺癌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及抗复发转移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二、征文要求1、来…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病发病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中西医有关乳腺增生病发病因素的研究非常广泛,本文将结合中西医理论就乳腺增生病发病因素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希望能为中、西医诊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病从瘀论治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华 《天津中医药》2008,25(2):130-13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病,发病率位于乳房疾病首位,并有癌变可能.中医认为,瘀血痰湿阻滞经络,结于乳房,凝聚成块而成本病,故血瘀是基本病机.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雌孕激素不平衡.导致乳腺组织周期性增生和复旧不全造成.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有一定优势,临床上以活血化瘀法为主,配合疏肝解郁、调摄冲任、软坚散结,可有效改善乳房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失调,治疗乳腺增生,预防乳腺癌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经皮给药途径进行实验,能够更好的研究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信息     
商陆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效据田普永撰文,运用商陆治疗乳腺增生病253例,总有效率为94.86%,对94例治愈者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五年以上复发4例(1.58%)。与性激素治疗相比较,商陆有副作用小,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国内报道由增生癌变而来的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1—2%。国外报道乳腺增生恶变率为2~4%。据研究,商陆通过机体的免疫和代谢机能的增强而具抗癌作用,因此,用商陆治疗乳腺增生病有可能防治其癌变。 (摘自《中草药》85年3期)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易复发,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尤其是络病学的兴起为本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的思路。故就乳房生理、病理特点及乳腺增生的疾病特点与络病学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乳腺增生具有络病特点。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认为正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根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病理环节,为发病之标;而乳络阻滞则是乳腺增生的病机关键,而对于本病的治疗则应遵从通补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近15年来中医药在乳腺增生病治疗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以乳腺增生病和中医药治疗为主题词,在1996-2011年共检索出有效文献242篇,对其中涉及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等35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但从实验研究到临床治疗缺乏现代循证医学的指导思想,今后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实验设计,深化研究工作,以实现中医药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上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测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预防乳腺癌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贾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于第31天开始每日抓拿一次,不作任何治疗;针刺组大鼠在第31天开始行穴位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并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组织的P53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成功,细胞结构中P53表达明显;而针刺治疗组乳腺组织中P53明显轻于模型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P53表达有干预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对乳腺癌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而占全乳房疾病的75%。现代病理学将其归为乳腺结构不良病,是一种非肿瘤性、炎症性的乳腺腺上皮增生性疾患,属于蒙医学"七素布日勒都森病"范畴[1],属祖国医学中"乳癖"范围疾病[2]。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的发生,认识是经历了"正常腺体→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侵润性癌"的发展模式[3],所以很多女性患者的心理压力大,惧怕乳腺增生病慢慢变成乳腺癌。笔者试图用蒙医理论分析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为治疗本病及预防本病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4~1.5倍。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1]。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进展作一概述。1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