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怀远县人群钩端螺旋体感染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流行病学方法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感染率流行季节高于非流行季节(9.00∶0.96),均为黄疸出血群。宿主动物鼠种构成较以往发生明显改变,黑线姬鼠占84.02%,鼠密度秋季高于春季(10.54∶8.63),鼠带菌率秋季高于春季(24.53∶4.54),感染菌群与人一致。结论怀远县钩体病流行菌群由1970年代波摩那群更迭为黄疸出血群。主要带菌宿主动物由猪改变为黑线姬鼠,鼠感染菌群更迭与人感染情况吻合。今后应加强宿主动物调查和人群钩体病疫情调查研究,掌握流行动态,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治对策,防止黄疸出血群钩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1991年春季,我们对清丰县分别作了流行性脑膜炎疫区和非疫区,健康人群咽部正常菌群对A群NM生长抑制作用和带菌调查。结果发现:在乜庄村(疫区),A群带菌率为:10.8%,在后囤上村(非疫区),A群带菌率只占1.9%。非疫区A群NM生长抑制菌占34.55%疫区占19.35%。初步结果表明:两地区健康人群正常菌群对A群NM生长抑制,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抑制菌与A群NM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黔南州钩体病疫区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为防制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血清、地理等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及疫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宿主,带菌率7.36%,占受检鼠类所分离菌总数的95.84%;宿主动物的地理区域性与病例聚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按照农耕方式、宿主动物区划以及病例分布建立不同类型的疫区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仙居县钩体病地理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从蛙和鼠类中检出钩体菌株,携带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蛙类带菌率1.27%,室外鼠7、8月带菌率最高(30.91%、36.51%),流行区(22.25%)和非流行区(19.14%)无显著性差异,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要带菌鼠种。病人血培养和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检测表明;人间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为主。提示:鼠和蛙类为本县钩体病的主要宿主动物,目前的山区非流行区为潜在疫区。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在安徽省发生的流行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描述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的方法证实在我省三种地理区划中流行特征、流行菌群、流行形式,宿主动物种类均不相同,Ⅰ型疫区猪为主要传染源,波摩那群为主要流行菌群,洪水型为主要流行形式;Ⅱ型疫区猪、犬为主要传染源,波摩那群为主要流行菌群,雨水型为主要流行形式;Ⅲ型疫区鼠为主要传染源、黄疸出血群是主要流行菌群,稻田型是主要流行形式。本文探讨了传染源带菌状况,降雨量多少,农事活动的特点及养猪方式等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与钩体病发病的关系,并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空肠弯曲菌病疫源地内家禽家畜带菌情况的调查,发现禽、畜中有较高的带菌率,其中鸡带菌率最高(89.3%)。经采用地方菌株制备的抗血清对人和动物中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血清型别的硏究,结果显示人群中流行的菌型与宿主的菌型基本一致。其中5型和2型在人和动物中最多见。1、7、11型也占较高的比重。从而提示苏州地区的家禽家畜是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主要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12月对本区钩端螺旋体病老疫区——紫薇乡里岙村在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后六年的人群免疫水平及宿主带菌情况进行了监测。共检查鼠8种204只的鼠肾标本408管,培养分离出钩体菌5株,均为爪哇型,效价1:12800以上。检查猪肾52对、青蛙21只,均阴性。检查人体血清  相似文献   

8.
2005年合肥地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流脑流行前期采集不同人群咽拭子于卵黄双抗琼脂培养基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离培养。结果不同人群共采集标本1047份,检出阳性32份,阳性率3.06%;菌株分别为A,B,C,H,29E群,其中B,C群各占34.4%。高中生组流脑带菌率最高,为6.67%,经统计学检验,与小学生及幼儿组阳性带菌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带菌率3.89%,女性带菌率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区人群带菌率2.17%,农村人群带菌率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较低,高中生组人群中流脑带菌率较高。要警惕C群流脑菌群引起的流行,进一步探讨B群带菌率增多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钩体病疫情动态,掌握健康人群免疫水平、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流行态势,为钩体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收集监测点标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总阳性率为51.67%(465/900); 容县、宾阳、金秀3 县阳性率分别为55.67%(167/300)、52.33%(157/300)、47.00%(141/300);钩体菌群以黄疸出血群最高占31.61%(147/465)、其次为犬群和澳洲群分别占12.04%(56/465)、11.61%(54/465);宿主动物鼠类带菌率为28.00%(14/50).结论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阳性率较高、宿主动物存在带菌且与人群带菌菌群基本一致,通过对宿主动物监测,加大对其他宿主动物监测,提高健康人群的免疫力,及时做好钩体病流行的预警及相应防控工作,有效地降低钩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凤台县自然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实验检测人血清,滴度至1:100(++)为隐性感染;采用柯索夫培养基,孵育分离宿主动物肾脏钩体并分型。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人血清383份,其中阳性14人,隐性感染率为3.66%。捕获宿主动物401只(主要是鼠类),带菌40只,带菌率为9.98%,均为黄疸出血型。结论凤台县有钩体病潜在流行的可能,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皖南山区钩体病的流行规律和疫情发展趋势。方法 分析流行病学、血清学 (MAT)、病原学。结果 皖南山区是我省钩体病重疫区 ,病例数占近十年总数 92 .90 % ,且疫情稳定 ,季节明显 ,是典型的稻田型钩体病疫区。从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分离的钩端螺旋体分属 8群 9型 ,鼠肾PCR检测感染率为1 1 .67% (1 4 / 1 2 0 )。黄山区鼠血清学分属 3群 4型 ,并从黑线姬鼠肾中首次分获钩体棉兰型一株。牛血清检测感染率为 3661 .2 9%分属 8群 9型 ,其中赛罗群占 33 .31 4 2 .1 1 %。自然人群MAT总感染率为 2 1 .2 4 %分属 7群 7型 ,其中赛罗群占 42 .70 % ,黄疸出血群仅为 1 9.1 0 %。而 1 992年之前自然人群血清学分属 7群 ,其中黄疸出血群占 2 2 .75 % ,犬和七日热群各占 1 7.96 % ,病人血清检测结果 91 .80 %为黄疸出血群。结论 皖南山区钩体病菌型出现更迭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及其幼犬寄养环境的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的系统监测,了解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钩体病的流行状况,为警犬基地或其他类型的犬场钩体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钩体病流行季节在警犬基地及其幼犬寄养环境范围内,分别在健康人群、基地外环境(鼠、青蛙)等宿主中进行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和病原分离,分析该犬场养殖基地和幼犬寄养环境的人、犬及其他宿主动物所感染钩体型别是否一致,了解钩体在区域范围内"人—犬—其他宿主动物"的传播关系。结果训犬师(刑警学院新学员)感染钩体型别与基地褐家鼠中分离的钩体型别基本一致,幼犬寄养环境健康人群感染钩体型别也与当年度寄养的幼犬感染的钩体型别基本一致。根据基地钩体病型别定购了覆盖所有感染型别的人用钩体多价疫苗对幼犬进行疫苗接种,1个月和3个月后各型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这是首次报告人用钩体多价疫苗对犬类有效。结论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已成为钩体病的疫源地,幼犬寄养在农户家会导致感染钩体,针对钩体型别选择合适的疫苗分别进行人、犬疫苗接种,结合灭鼠措施,对降低训犬师(主要是刑警学院实习学员)、犬场周围群众、犬及外环境钩体病的感染率,减少基地经济财产损失,保护疫源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福建宁化辛德毕斯热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血清学调查人群和野生动物感染辛德毕斯热情况。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 :人群、野兔、狐狸、狗存在SiN感染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2 .86 %、5.88%、14.2 9%、6 .4 5%。结论 :福建宁化林区可能存在辛德毕斯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方法,开展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有明显周期性.1980年后从秋冬单峰型转向冬夏两季流行双峰型.80年代以夏季高峰为主,近10年冬季高峰明显增加,夏季峰相应减弱.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临床病人检测血清符合率为67.08%,出血热病人抗体持续时间长达14年之久.疫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20%.宿主动物检测褐家鼠和黑线姬鼠病毒(HV)携带率高于其它动物,分别为11.6%、9.54%和7.50%.重点发病地区开展灭鼠等措施,降低鼠密度,能控制出血热发病.结论宁海地区属姬鼠型和家鼠型的混合型疫区,近年来流行特征出现变化,黑线姬鼠、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免疫水平低下,应加强重点地区冬季灭鼠为主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保定市区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市区,郊区,乡村不同居住地3 023名普通健康人(无自觉症状,无临床疾病表现者)进行了IgG,IgM,CAg检查。[结果]感染率为2.84%(86/3 023),和动物弓形虫感染率24.89%(397/1 595,另附文详述)和笔者94年~97年对医院对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的弓形虫感染率9.25%(53/573)比较要低。[结论]保定市区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弓形虫感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7%和京,津,石周边区,属低度感染区。应谨防其他地区或动物向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卫氏并殖吸虫在桦甸地区居民、哺乳动物和蝲蛄的感染进行调查。对囊蚴和虫卵大小及染色体类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中间宿主:五个点的蝲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除二道甸子稍低外,其余四个点感染度达99~160个/蝲蛄;居民及中小学生的皮试阳性率为25.1%,ELISA阳性率为54%,对重点疑似病人进行痰检阳性率为2.2%,大部分皮试阳性及ELISA阳性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囊蚴和虫卵形态及染色体:囊蚴大小平均为315~356μm,虫卵为60.6~70.1×48.2~47.4μm,成虫标本受精囊明显可见,有丝和减数分裂象染色体数分别为22条和11条(2n=22,n=11),表明五个点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由人群痰检阳性率为0.4%,且大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仅为非典型症状。提示绝大多数人的感染为“一过性”或为幼虫寄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水北调后微山湖生态环境改变对姜片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调查湖区微山县的自然环境、水面积变化并对动植物感染姜片虫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居民的卫生状况,应用改良加藤氏(Kato—kata)厚涂片法粪检易感人群。结果南水北调后湖区水面积扩大,污染得到治理,有利于中间宿主水生动植物繁殖和扩散。本次调查水生动植物及猪体未查到姜片虫幼虫和成虫。居民普遍缺乏姜片虫病防治知识,人群姜片虫感染率为0.0696。结论微山湖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居民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姜片虫病流行和扩散。但是通过姜片虫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防止姜片虫病在湖区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动物宿主中的带菌情况。方法采集浙江省2006-2008年监测点的动物粪便进行病原菌培养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3915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带菌率为0.51%,其中以羊和牛的带菌率最高,分别为1.46%和1.43%,散养动物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χ2=5.771,P=0.016)。阳性菌株stx2、hly和eaeA3种毒力基因均呈阳性,stxl均呈阴性。对红霉素和利福平耐药,耐药率达90%以上,对其他受试抗生素敏感。结论浙江省动物宿主有一定的带菌率,且菌株具有毒力基因,散养动物的带菌率高于圈养动物,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止O157∶H7引起人群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辽宁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趋势、分布规律及人群的感染状况和感染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治华支睾吸虫病有效措施和评价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5-10月在辽宁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地区采集易感人群粪便标本对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和中间宿主进行监测,并随机入户调查感染因素。结果 辽宁省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3.48%;不同年龄人群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71~80岁人群感染率最高(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P=0.010);不同民族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朝鲜族感染率最高(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5,P<0.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不同,感染率最高的为文盲(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二中间宿主中麦穗鱼感染率最高(54.36%);人群的不同健康行为对人群感染患病率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患病率与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健康行为密切相关;中间宿主中麦穗鱼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菌群(型)更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安徽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菌群(型)更迭情况进行研究,掌握菌群动态,为甲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显微凝集试验(MAT)对自然人群、病人、疑似病人及宿主动物进行病原学调查和血清学分析。结果:该地区自然人群及病人血清抗钩端螺旋体标体现以赛罗群棉兰型为主,其阳性率分别为34.13%和25.82%。结论:皖南山区流行菌群(型)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出现更迭现象,从黑线姬鼠肾组织标本中新分离出赛罗群棉兰型钩体菌株,啮齿动物仍是该地区钩体病的主要宿主,水牛是棉兰型钩体病宿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