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门诊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更好地为传染病患者服务.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对320例门诊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由调查人员介绍调查目的 和要求,对调查项目逐一询问并填写.结果 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传染病预防知识(57.19%)、所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56.88%),合理的饮食及注意事项(56.56%),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6.56%),康复方法 及注意事项(55.94%).结论 传染病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较普遍,对非疾病知识信息需求较低,医务人员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认知干预,重视这一易感染群体的预防工作,阻断传染病的传染,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是实施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传染病患者对传染病感染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传染病患者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通过面对面交流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方式,对先后在感染病区住院的119例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9例传染病患者对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普遍较高,对经血液、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了解较低;119例传染病患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就诊时医务人员告知,其次为电脑网络查询。结论:119例传染病患者对感染途径及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普遍存在误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医务工作人员应根据传染病患者的需要,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精神应激与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一对一询问方式,对本社区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精神应激与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知晓度为13.40%~78.35%;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获得精神应激与血压控制效果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中书籍占22.68%,与人聊天占24.74%,社区健康讲座占15.46%,宣传手册占16.49%,医护人员宣教占20.63%。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精神应激影响血压控制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从社区医务人员处及通过社区健康讲座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低。社区医护工作者应采用多种途径,并根据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等特点进行精神应激对控制血压影响作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精神应激与血压升高相互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infectious disease-specific health literacy,IDSH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为(19.71±7.29)分;MHD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低于普通人群。患者对从事餐饮行业需要办理健康证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有比较高的知晓率,有185人(92.5%);患者对患乙型肝炎不需要坚持服用抗生素的传染病管理与治疗知识有较差的知晓率,有36人(18%)。患者文化水平(β=0.416,P=0.011)以及自评对传染病了解状况(β=-1.256,P0.001)是患者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文化程度低、自评对传染病不了解的患者的知识宣教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传染病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流行区,大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携带者将有25%左右的人将会发展为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有少数人会发展为肝癌。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军人有健康的体魄,对保障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为了了解军人对乙型肝炎防治相关知识的认识,使部队正确掌握乙型肝炎的预防知识,降低部队感染率及患病数,我们在某部进行了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某旅276人进行调查,年龄16岁~32岁(平均23岁);士兵199人(占72%),士官71人(占26…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原因,为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企业和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0名企业员工的乙肝一般知识、传染源、传播途径、乙肝疫苗认知情况、乙肝知识获得途径、正向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 2000名企业员工在对乙肝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认为"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者仅占33.05%;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是乙肝主要传染源者"仅占39.10%;有73.55%的人认为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手段是注射乙肝疫苗,但注射过该疫苗的人数只有58.2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乙肝的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其中来自电视占62.80%,医院教育占50.60%,报刊占46.0%,广播占29.25%,其它占27.30%.结论 企业员工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存在不足,有待于积极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6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脂血症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调查。结果456名中有56.5%掌握高脂血症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有62.1%认知高脂血症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只有27.0%(P<0.01);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网络占53.2%,医务人员只占27.7%;预防措施、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占需求的前3位;一对一咨询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有待于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体检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3个县乡村医生对新发传染病认知水平,为农村新发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县(长沙县、平江县、邵东县)9个乡卫生院的乡村医生共209名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对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几种常见和不常见新发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对新发传染病政策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新发传染病知识知晓主要途径等。结果本组调查对象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甲型H1N1流感等常见新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SARS和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达80.9%;对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如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莱姆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对于新发传染病政策相关知识正确率较低,最低的是"甲类传染病未实行网络直报报告时间"一项,知晓率仅为4.3%。对新发传染病知识知晓途径通过培训获得的仅占5.3%。结论应加大乡村医生新发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政策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方式,提高其新发传染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病人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传染病病人对疾病认识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并制订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28例住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传染病病人对自身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缺乏,对疾病知识认识的综合掌握率为:知道为39.5%,部分知道为18.5%,不知道为42.0%;对疾病健康教育需求方面:96.5%病人认为需要了解消毒、隔离知识,94.7%病人认为需要了解疾病知识与病情知识,81.6%病人认为需要了解与治疗有关的药物知识,67.1%有自我保健指导知识了解需求,64.0%有心理疏导需求。结论重视传染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认识,可促进病人疾病的顺利康复,并防止传染病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人群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及相关的饮食行为习惯,为制定糖尿病的社区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9-12/2000-12柳州市两个城区5个居民小区的职工和居民7 616人为调查对象.女52.7%,男47.3%;工人65%,公司职员8.9%,行政干部7.0%,科技人员4.8%,教师3.0%,财务人员1.9%,其他8.4%;文化程度文盲3.2%,小学11.3%,初中35.8%,高中34.6%,大专及以上15.0%.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人群糖尿病的知晓率(包括预防措施的情况、早期信号、危险因素、所造成的危害等)、饮食(合理饮食、高能量饮食)、体育运动的情况等其他危险因素(血压及其控制的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调查7 616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人群对糖尿病有关的六项知识知晓率分别为可以预防为62.6%、预防控制措施为66.6%、怎样引起的为41.4%、早期信号为15.6%、危险因素为12.8%、造成的危害为9.1%.②调查人群的饮食行为关心饮食合理的占78.1%,同意糖尿病与高能量饮食有关的占40.2%,吃一半以上肥肉的占47.5%.③危险因素的调查每年测量血压一次者占22.2%,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内者占23.1%,业余时间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者占36.5%.结论调查人群对糖尿病有关知识知晓程度欠缺,因此宣传和普及糖尿病有关知识,采取预防糖尿病措施的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BV、HCV感染现状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制定对策,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健康宣教。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2月在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服药的98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BV、HCV检测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吸毒危害、传染病及其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98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感染HBV者21例,感染率21%;感染HCV者79例,感染率81%;感染者占注射吸毒人数的96%(77/80)。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危害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传染病及其防护的认识不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HBV、HCV感染率高,传染病知识缺乏,防护意识薄弱,需加强毒品和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高危行为、预防服务及艾滋病既往检测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利用湖州地区网络同志QQ群在线收集相关的资料,对2011年6-9月MSM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410份,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1%。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现住地及居住时间、经济收入、自我鉴别性取向的调查对象之间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同性性伴数在2人及以上的达34.4%,最近1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次数超过3次的达44.4%,最近一次同性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39.2%,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占19.9%。调查对象对安全套预防同性传播艾滋病效果的认同度达85.6%,对坚持使用安全套信心的占77.1%。影响个人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为降低性快感(41.2%)、身边没有(26.3%)和性伴不愿使用(21.5%)。调查对象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接受过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发放、咨询服务等)的占46.1%。 结论 湖州市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无保护的肛交性行为、多性伴等相关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对MSM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02-2006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现状及趋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管理,为防止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离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2002-2006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检出6种传染病666例, 检出率为1.54%。以传染期乙型肝炎检出率最高,为0.83%,检出人数占总检出人数的54.05%;其次为其他型肝炎占17.12%,肺结核占9.00%。结论 除肺结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其他传染病的检出率处于波动状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增加监督频次,严把两证(健康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发放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科普宣传,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谢张黄  余梦  杜央央 《疾病监测》2015,30(9):758-760
目的 了解门诊体检患者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分析造成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为门诊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健康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门诊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为336例检测结果阳性患者, 16~、30~、50岁患者检出率分别为23.51%、34.82%、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幽门螺杆菌主要传播途径(唾液传播、饮食不洁、不良卫生习惯)的正确认识率约为47.2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选择率达31.4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选择率为68.57%。结论 门诊体检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患者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视程度、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存在偏差,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健康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薛芳辉  孙智霞  林素芳 《疾病监测》2009,24(12):932-935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水平、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8年对温州市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清标本采集,收集目标人群的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求医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403名调查对象未婚者占55.09%,平均年龄(23.2±4.2)岁,20~30岁年龄段占70.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3.03%。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83%。首次性行为年龄(20.3±2.5)岁,最近1周平均客人数2.8人,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9.31%,与固定性伴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30.28%。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梅毒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为1.49%;HBsAg阳性26例,阳性率为6.45%。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感染和传播HIV的危险行为有多性伴、性交频次多、无保护性性行为等,需要深入持久地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在这一人群中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翁熹君  王哲  任婧寰  张洋  于玲  王锐 《疾病监测》2019,34(6):565-570
目的了解我国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之外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讨其空间聚集性,为识别重点防控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应用ArcGIS 10.5软件空间统计模块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绘制地图。结果 2014-2016年全国共报告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之外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2起,累计报告病例17 130例,无死亡病例。 11月至次年3月是高发期。 86.14%的事件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 事件发生原因包括生活接触传播、食品污染和饮用水污染。 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空间上呈明显地域化分布,报告省份均集中在我国东部,并呈空间聚集性特点,热点地区集中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和福建省。结论我国目前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之外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为主,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监督管理,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安全监测和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建议相关部门将高发病的广东省、广西和福建省等热点区域作为重点防治地区,进一步探索导致区域聚集性的原因和机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98~2005年广西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秀玲  吕炜  黄丽华  邓革红 《疾病监测》2006,21(10):529-532
目的分析1998~2005年广西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8~2005年广西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5年广西传染病暴发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峰出现在4、5、9、10月,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占报告起数的88.13%,病死率明显高于城市。甲类传染病暴发疫情逐年下降,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逐年上升。结论加强农村卫生防治工作,加大学校卫生的管理是有效控制疫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H S Bartnof 《Death Studies》1988,12(5-6):547-562
The pandemic of AIDS and related infections due to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has associated issues which present specific needs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se include (a) the spectrum of an evolving incurabl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 with new concepts in pathobiology and treatment; (b) specific phobias generated by the pandemic, including fear of the risk (albeit low) of occupational transmission, phobia of death and dying young, homonegativism and substance abuse phobia, fear of helplessness, and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issues; (c)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as health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face of newly generated clinical and biopsychosocial information, which is often skewed by media presentation and patient consumerism; and (d) occupational stress associated with (a), (b), and (c) and the potential for practice "burnout." These problems are addressed by specific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and novel forms. Before- and after-AIDS-HIV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ssessment and AIDS-HIV knowledge documentation will improve health professional and community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 optimize patient care and related interactions, and decrease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IV.  相似文献   

19.
孙晋良 《疾病监测》2006,21(11):580-582
目的为防止HIV通过血液传播,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IDS控制干预。方法选择来枣庄市中心血站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不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干预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AIDS知识。干预工作包括基础调查、干预实施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通过6个月的干预,干预人群对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从62.6%提高到94.2%,对AIDS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从77.8%提高到99.7%,婚外性接触从4.9%降到0.9%,而对照组基本没有改变。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HIV通过血液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韩辉  伍波  吴海磊  宋悦谦 《疾病监测》2022,37(11):1398-140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国际间人员、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口岸是防控传染病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当前,评估传染病输入风险已成为卫生检疫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为境外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大型国际活动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提供了依据,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统计模型和概率模型、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和技术被逐步应用到传染病风险评估工作中。面对严峻复杂的传染病疫情形势,将新技术、多源数据与风险评估工作相结合,可在口岸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