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海市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控制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3个城区随机采集市场和超市销售的动物性水产品样本,参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致病性弧菌检测。结果采集动物性水产品样品240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80份,总检出率为75.00%,其中海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91.67%,淡水产品的检出率为58.33%,海水产品的检出率高于淡水产品(χ^2=35.56,P<0.05)。检出4种致病性弧菌,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57.92%),其次为溶藻弧菌(55.83%),创伤弧菌、河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83%和6.67%,未检出霍乱弧菌。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78.33%)高于淡水产品(37.50%)(χ^2=41.05,P<0.05)。检出的139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毒力基因,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均未检出。结论北海市动物性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水产品养殖和流通环节的致病性弧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在内陆地区污染状况,揭示其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科学有效地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荆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其环境标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tlh、trh、tdh、ureC和T3SS2(vsC2、vcrD2)等基因实验室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360份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2.50%(81/360),其中海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31.28%(56/179),淡水产品检出率16.42%(1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病原菌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按照GB/T4789-2003[1]、GB17012-1997[2]、《卫生防疫细菌检验》[3],对剩余食物9份、冷冻食品3份、涂抹样品3份及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27份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27份患者肛拭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5份(占92.6%),9份剩余食物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份(占11.1%),3份涂抹样品检出1份副溶血性弧菌(占33.3%)。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致病菌检测,证实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江苏省海安县2013-2015年致泻性弧菌监测结果,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海安县致泻性弧菌监测方案》,对腹泻病人和重点人群粪便、水产品进行采样、分离和鉴定。 结果 共采集各类标本1 837份,其中病例标本1 110份,水产品样本727份。致泻性弧菌实验室检出总阳性244份,检出率 13.28%,其中病例标本检出率15.32%(170/1 110),水产品检出率10.18%(74/727);检出致泻性弧菌主要为气单胞菌,占79.10%(193/244),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占14.34%(35/244),类志贺邻单胞菌5.74%(14/244),河弧菌0.82%(2/244),拟态弧菌未检出;病例不同年龄组、水产品不同种类致泻性弧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40岁年龄组患者中女性检出率(25.00%)高于男性检出率(9.68%)(P<0.05),其余各年龄组检出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分布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水产品中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在不同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单胞菌8-10月份较其他月份高,副溶血性弧菌8-9月份高,8-10月份病例和水产品的检出率均较其他月份高(P<0.05),腹泻病例与水产品的致泻性弧菌检出率在时间上呈正相关(r=0.96, P<0.01)。 结论 海安县腹泻病人与水产品致泻性弧菌的检出率较低,主要致泻性弧菌为气单胞菌。腹泻患者和水产品中致泻弧菌检出率在月份上分布一致,提示应加强重点月份的监测,提高采样和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弧菌科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福建省沿海,从东到南,选4个代表性县采集腹泻患者与外环境标本,调查弧菌科分布情况。结果以弧菌属较多见(60.54%),气单胞菌属次之(30.75%),邻单胞菌属较少(5.81%)。弧菌属共发现8种,腹泻患者中以副溶血弧菌较多,占44.94%,其次为河弧菌(27.71%),非-O1群弧菌(17.76%),溶藻弧菌(7.82%),还有弗尼斯弧菌、拟态弧菌、麦氏弧菌、创伤弧菌、哈尔维弧菌,雀鲷弧菌等。气单胞菌属中以豚鼠气单胞菌为较多见(45. 26%),亲水气单胞与温和气单胞分别占25.26%与24.21%。邻单胞菌亦有检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五省市致病性弧菌的分布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为了解致病性弧菌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分布情况及致病规律 ,对沿海 5省市 10个地区的 51份水样及食品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测和病原学调查 ,结果共检出致病性弧菌 4 5株 ,以豚鼠气单胞菌( 2 6.7% )、溶藻弧菌 ( 2 2 .2 % )和副溶血弧菌 ( 11.1% )占多数 ,这与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弧菌主要菌种基本相同。东海、南海和黄海致病性弧菌的分离率相近 ,在 67%~ 77%。 2 9份水源水中有 2 7份检出致病性弧菌 ,检出率为 93.1% ,共检出 38株菌 ,主要分布在江水 ( 31.5% )、河水 ( 2 6.3% ) ,其次为海水和塘水 (均为 2 1.1% )。结果表明 ,致病性弧菌在水源水中的分布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 ,应加强致病性弧菌的监控、诊断和治疗 ,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部分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分析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两种分离方法对162份海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8种致病性弧菌361株,检出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50.4%、溶藻弧菌21.6%、非O-I群霍乱弧菌15.2%、拟态弧菌5.8%、河弧菌3.9%、创伤弧菌1.4%、费尼斯弧菌1.1%和海鱼弧菌0.6%,未检出霍乱弧菌。结论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普遍且具种别多样性,不宜生食或半生食;同时应用两种分离方法能较全面地反映贝(甲)壳类海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荆门市淡水鱼类在养殖、销售、餐饮环节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等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更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夏季在荆门市淡水鱼养殖场、销售市场、宾馆饭店采集淡水鱼343份、养殖水体42份、销售及餐饮存养水体36份,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进行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62.39%(214/343),淡水鱼养殖水体检出率为30.95%(13/42),销售及餐饮水体检出率为22.22%(8/36)。在淡水鱼所检出的致病性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46.36%(159/343);其次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11.37%(39/343);霍乱弧菌检出率为7.29%(25/343);创伤弧菌检出率为7.00%(24/343)。淡水鱼和相应水体中检出的38株霍乱弧菌中36株为非O1/0139群霍乱弧菌,2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普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淡水鱼餐饮环节、养殖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减少致病性弧菌所引起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现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根据2011 - 2017年分年度的《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在广西各地采集各类水产品监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17年6 278份水产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 685份,阳性率为26.84%;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阳性率分别为25.87%、9.19%、0.73%和0.14%。各年度阳性率波动较大,贝类样品所占比例较大的年份阳性率相对较高;鱼生类生食/半生食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阳性率分别高达21.14%和7.26%。副溶血性弧菌以贝类和泥丁、沙虫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3.94%和53.85%,其次为虾类(35.83%)和蟹类(33.54%);创伤弧菌以泥丁、沙虫类阳性率最高,为27.78%,其次为虾类(14.52%)和贝类(14.13%),蟹类阳性率(0.65%)最低。沿海地区、城市地区、批发市场/收购环节、农贸市场和大、中、小型餐馆采集的样品总体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 广西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较为常见,尤其是泥丁、沙虫、贝类和虾类,生食/半生食水产品阳性率也较高,需要警惕食用未煮熟煮透的泥丁、沙虫、贝类、虾类或生食/半生食水产品引起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城市地区和餐馆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刘娜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10):936-937
为了解沈阳市市场销售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情况,对2016—2018年沈阳市市场销售的81份海产品监测样本进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从81份海产品中分离鉴定出副溶血弧菌阳性的有16份,特异性基因型tlh均为阳性,而毒力基因tdh、trh均为阴性。16株副溶血弧菌共包括7种O群血清型,其中,O1群和O2群占比较高,分别为31.25%(5/16)和25.00%(4/16);其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为81.25%(13/16),中介率是12.50%(2/16),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56.25%(9/16),中介率为18.75%(3/16),对头孢唑啉耐药率为12.50%(2/16),对其余8种药物均敏感。提示沈阳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比较严重,需重视流通环节海产品的监督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2014年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8例进行痰液标本检验,分析标本中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及主要几种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 1008名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得到病原菌468份,检出率为46.4%。其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307株(65.60%),革兰阳性菌127株(27.14%),真菌34株(7.26%)。在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构成比最高为铜绿假单胞菌(97株,20.7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72株(15.38%);革兰阳性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肺炎链球菌57株(12.18%),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6.62%);真菌共检出34株(7.26%),白假丝酵母菌在真菌中所占比例最大(3.48%)。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菌的耐药率较高,对各类药物的耐药率不尽相同,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药敏检测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共254例,所有患儿均采集痰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结果254例患儿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有38株,占29.92%,大肠埃希菌感染者有13株,占10.23%;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有10例株,7.87%,真菌感染42株,占33.07%。混合感染者患儿有26例,其中16例为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所有混合感染患者的61.5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性>50.0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主要致病菌,鉴于感染率最高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应动态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 - 2017年10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童血培养结果,为成都地区血流感染的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 - 2017年10月送检的儿童血培养标本,了解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2010 - 2017年10月该院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0 500例,阳性标本756例,主要分布为儿科门诊(26.3%)、普通儿科(43.5%)、新生儿科(30.2%)。分离出革兰阴性菌375株(49.6%)、革兰阳性菌363株(48.0%)、真菌18株(2.4%);排名前五位病原菌如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4.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大肠埃希菌的42.1%,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占肺炎克雷伯菌的65.2%。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儿童血流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且耐药率高;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也较高,并且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也有了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所有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共分离出4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89株,占59.22%;革兰阳性菌95株,占19.47%;真菌104株,占21.31%;真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这3种菌的分离率逐年上升;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多药耐药率80.33%。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导,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而且呈多药耐药趋势,应引起重视;临床应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重视病原菌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来共分离24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96株,占64.83%;革兰阳性球菌540株,占21.93%;真菌326株,占13.24%;耐药率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最高。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定期对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Leptospira spp., which comprise 3 clusters (pathogenic, saprophytic, and intermediate) that vary in pathogenicity, infect >1 million persons worldwide each year. The disease burden of the intermediate leptospires is unclear. To increase knowledge of this cluster, we used new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characterize Leptospira spp. in 464 samples from febrile patients in rural, semiurban, and urban communities in Ecuador; in 20 samples from nonfebrile persons in the rural community; and in 206 samples from animals in the semiurban community. We observe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leptospiral DNA–positive samples from febrile persons in rural (64%) versus urban (21%) and semiurban (25%) communities; no leptospires were detected in nonfebrile persons. The percentage of intermediate cluster strains in humans (9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hogenic cluster strains (4%); strains in animal samples belonged to intermediate (49%) and pathogenic (51%) clusters. Intermediate cluster strains may be causing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fever in coastal Ecuad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5年度西京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西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统计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4 166株,肠杆菌科细菌1 554株,分离率为37.30%,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产气肠杆菌位列肠杆菌科细菌的前5位。787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581株,产酶率为73.82%;36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182株,产酶率为49.5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14%、78.48%。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81株,分离率为5.2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1株,阴沟肠杆菌27株,大肠埃希菌13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42株),消化内科(9株),神经内科(8株)。1.02%(8/787)的大肠埃希菌、3.27%(12/367)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所占比例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去年有所上升,尤以肺炎克雷伯菌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临床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干预策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方法前瞻性监测了我院两年内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细菌和耐药谱,并采用了相应的干预手段. 结果两年共检出细菌69种,1 092株,其中G 菌487株,占44.6%,G-菌449株,占41.1%,真菌156株,占14.3%,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 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统计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临床分离397株,采用美国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39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187株,占47.1%;革兰阴性菌208株,占52.4%。病原菌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5%)、铜绿假单胞菌(10.6%)、阴沟肠杆菌(9.8%)、表皮葡萄球菌(6.8%)、大肠埃希菌(5.3%)、鲍曼不动杆菌(4.8%)。耐药试验表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45.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总体显著高于阴沟肠杆菌。结论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上应及时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选用合适抗菌药物,做好耐药菌监测,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从小儿烧伤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资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69例小儿烧伤感染患者(年龄≤8岁)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培养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共分离出406株病原菌,来源创面感染菌株362株占89.2%;(2)检出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居多284株(7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02株(25.1%);(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检出率偏高(67.2%),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尚未发现耐药。结论 小儿烧伤患者最常见的感染为烧伤创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