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及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农少云韦永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数发生变化〔1〕,并与自由基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2,3〕。我们观察ACV...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病后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 473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WBC计数的动态变化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建立预后判别方程式 ,以供临床参考。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473例 ,男 2 73例 ,女 2 0 0例 ,年龄 ( 6 4 .3± 1 1 .0 )岁 ,均为发病后 3天内住院且经头颅CT证实。诊断标准、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入院时APACHEII积分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积分 ) ( 1 4.3± 6 .6 ) ,格拉…  相似文献   

3.
陈乃耀  王大力  张海霞 《临床荟萃》2004,19(11):631-632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但动态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判别分析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对4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WBC计数的动态变化在预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时的临床意义。建立判别方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并发假性低血糖1例报告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王健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并发假性低血糖临床少见,笔者曾遇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2年前因左上腹胀满,门诊体检发现巨脾,查外周血白细胞(WBC)186×109/L,骨...  相似文献   

5.
蓝顶琴  蓝壁幸 《临床荟萃》1994,9(7):317-318
为探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增多与本病的关系,我们对300例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外周血WBC变化作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英杰  陈恒年 《急诊医学》1996,5(4):220-222
本研究检测了6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发现:ACVD急性期PWBC数和TN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病情轻重程度明显相关,提示TNF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抑制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外周血WBC >10 0× 10 9 L的急性白血病(AL) ,是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症候群 ,约占AL病例总数的 5 %~ 2 0 % ,临床病情危重 ,早期病死率高。我们自 1994年以来对 18例HAL病例先采用羟基脲 (Hu)预处理降低WBC数量 ,然后再诱导化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经MIC分型诊断确诊为AL ,外周血WBC均 >10 0× 10 9 L。按随机分组。预处理组 :18例 ,其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15~ 6 6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增多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ACVD患者和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ACVD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在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72小时达高峰,随着病情情况,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且白细胞计数与AC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病变部位不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脑出血急性期加用“逐瘀化痰汤”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滤过指数(RIF)及红细胞+白细胞滤过指数(R+WIF)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1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瘀化痰汤”。2组各观察20日,分别采治疗前后晨空腹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RIF及R+WIF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及R+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 (acutecerebrovaseulardisease ,ACVD)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塞。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升高。本组报道我科近一年收治的 1 5 0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 ,以推断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 临床资料1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与静脉糖皮质激素(GCS)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哮喘患者65 例,分为重度发作组35 例和轻、中度发作组30例。结果:在重度组,第1 次WBC计数与此前GCS累积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 0.653 4,P< 0.001)。而在轻、中度组,上述两者之间则无相关性(r= 0.350 7,P> 0.05)。在重度组,WBC> 10.0×109 /L的持续时间为(12.5±6.5)日。随着GCS每日用量的减少,WBC计数亦下降。此间患者WBC计数均值与每日GCS平均用量之间有相关性(r= 0.403 4,P< 0.05)。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入院时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RTI)率仅为10.8% 。结论:鉴于细菌性RTI并非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且WBC计数的升高与GCS的使用密切相关,故入院前或入院时已使用大剂量GCS的哮喘患者,在无其他RTI表现时,其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并不能提示有细菌性RTI。因此,对这类哮喘患者无需给予较强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47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性白细胞单采后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外周血WBC >10 0× 10 9/L的白血病 ,早期病死率高 ,属高危型白血病[1] 。我们自 1995年 4月以来对 47例该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主要材料与仪器 血细胞分离机 (CS 30 0 0 )为美国Baxter公司生产 ,使用一次性全封闭专用管道 (Kit 4R 2 2 30 )、血细胞计数仪为Olympus 2 0 0 0型。2 临床资料  47例白血病患者均系住院病例 ,经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 ,男 30例 ,女 17例 ,中位年龄 31(12~ 72 )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3例 (L11例…  相似文献   

13.
探讨WBC流变性和细胞粘附分子(CAMs)与肾小球肾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体外。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4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和45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滤过指数(LEI)、白细胞粘附率(LAR)、白细胞CD18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SICAM-1)浓度的变化。结果肾小球肾炎患者LFI,LARt,白细胞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01),且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各指标增高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更明显(P均<0.001)。结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及CD18表达、血清sICAM-1浓度增高与肾小球肾炎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增多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ACVD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ACVD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在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72小时达高峰;随着病情改善,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且白细胞计数与AC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r=0.395,P<0.01);病变部位不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明显不同〔基底节出血(或梗死)>脑叶出血(或梗死)>其它部位出血,P<0.01或P<0.05〕。结论:外周血和CSF中的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ACVD病情、病变部位及预后的辅助指标;白细胞参与了ACVD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其发病和脑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血细胞形态学探讨区丽群陈加历患儿,男性,1岁6个月。外周血象:WBC4.8×109/L,RBC3.72×1012/L,Hb82g/L,BPC29×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11,淋巴细胞0.8...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白细胞动态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发现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后多出现外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 ,国内外期刊也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文章 ,但外周血白细胞动态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判别分析国内却少有专题报道。本文经 2 10例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WBC计数对脑梗死患者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药物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强抑酸新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此药对白细胞及其分类有较大影响。本文采用F820血液分析仪和血片分类,测定33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药前后对WBC及分类的影响,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一、材料和方法 标本来自本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男22,女11,年龄30~60岁。在服药前后(服药后第15~38天)分别采血,用血液分析仪计数白细胞,并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作WBC分类。二、结果和讨论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见附表。服用奥美拉唑后W…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过度增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二例刘建新句国栋顾伟仪徐正慧王景明例1,男性,70岁,于1997年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0月余无意中发现左季肋部有一肿物,外院腹部B超显示脾肿大,WBC420×109/L,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5个月,WBC(...  相似文献   

1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3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血清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其中25例作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PL患者治疗前血清G-CSF检出率为11.43%(4/35),18例正常人对照均未能检出G-CSF。25例APL患者ATRA治疗后第6天血清G-CSF检出率即明显升高,直至12天(P<0.05),15天后逐渐下降。外周血WBC出现高峰时血清G-CSF的检出率高达83.33%(15/18)。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G-CSF水平与外周血WBC、早幼粒或中幼以后粒系细胞绝对数呈相关性(P均<0.05)。并初步分析了血清G-CSF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24例脑梗塞患者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BIO)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UBIO治疗前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总T细胞(CD)、T抑制细胞(CD)数均较正常人明显减少,CD4/CD8比值上升;B+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数增多;白细胞介素Ⅱ受体(IL-2R+)和T辅助(CD+)细胞数则与正常人无差异。血浆Fn含量低于正常人。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UBIO治疗后,外周血中CD、CD细胞和Fn水平上升,CD4/CD8比值下降,B细胞数下降,HLA-DR+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提示UBIO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