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优化反胶束法分离和提取溶菌酶的条件,为溶菌酶的工业提取提供参考。方法:以溶菌酶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反胶束团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浓度、正辛烷与正己醇的配比、氯化钾溶液浓度、被萃取液与萃取液比例对溶菌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溶菌酶的最优提取条件为CTAB浓度30 mmol·L-1,正辛烷-正己醇(4∶1),KCl浓度0.15 mol·L-1,被萃取液-萃取液(1∶2)。在该条件下,溶菌酶质量浓度1.330 g·L-1。结论:反胶束溶液提取溶菌酶的方法具有液液萃取的优点,溶菌酶不容易变性失活且溶解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姜玉勤  陆迅  孙晓怡  唐余燕  刘何晶  刘扬  魏明刚 《中草药》2021,52(13):3831-3840
目的基于蛋白-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技术,通过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溶菌酶的修饰以及对环境因素的调节筛选,控制溶菌酶的自组装行为,制备一种绿色环保的具备核壳结构的溶菌酶-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纳米凝胶,从而达到减小粒径,提高包封率和载药量的目的,使其更有利于肾靶向。方法利用Maillard反应将溶菌酶与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按不同比例合成溶菌酶-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枝接物,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来优选出产量最高的合成比例;对合成的产物进行内源荧光、紫外测定等表征,并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测定接枝率;以粒径为评价指标,对溶菌酶浓度,反应体系pH值、加热温度等条件进行筛选优化,得到空白纳米凝胶最佳合成条件;选取适宜的载药方法,得到了载黄芩苷纳米凝胶。结果合成纳米凝胶的最佳工艺为溶菌酶与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比例1∶2、反应体系pH值11、溶菌酶-壳聚糖接枝物质量浓度为0.6 mg/mL、加热温度71℃、加热时间51 min。得到的溶菌酶-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枝接物接枝率为(24.7±2.9)%,空白纳米凝胶的粒径范围为16~120 nm、平均粒径为49.02 nm、PDI为0.132,载黄芩苷纳米凝胶的包封率为(95.00±2.54)%、载药量为(17.00±1.26)%。结论通过Maillard合成了溶菌酶-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纳米凝胶,并找到了最优的合成工艺。制备的纳米凝胶包封率高,粒径小,分布均匀,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消化道癌患者与正常人唾液溶菌醇含量,结果提示消化道癌患者唾液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这可能与消化道癌组织分泌溶菌酶导致体内溶菌酶水平明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溶菌酶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测定肺气虚证大鼠气管冲洗液、肺匀浆、血清中溶菌酶含量,为肺气虚证客观定量化诊断和深入研究肺气虚证本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烟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复制大鼠肺气虚证模型,分组检测其气管冲洗液、肺匀浆、血清中溶菌酶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气管冲洗液、肺匀浆中溶菌酶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肺气虚证大鼠,气管冲洗液、肺匀浆中溶菌酶含量变化可作为肺气虚证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骨恶性肿瘤的舌色变化与血清溶菌酶活力关系。结果表明:骨瘤组以青紫和淡白舌为多;骨瘤组之淡白、青紫舌的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舌色变化可大致反映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溶菌酶水平;舌色变化可反映骨恶性肿瘤患者抵抗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甲亢片对Graves病(GD)大鼠血清GM-CSF和溶菌酶的影响。方法: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种尾静脉免疫注射建立Graves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甲亢片组、中药组、他巴唑组。灌胃治疗30天后,取外周血,ELISA法测定血清GM-CSF,比浊法测定血清溶菌酶。结果:各组大鼠之间血清GM-CS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甲亢片组以及中药组大鼠血清溶菌酶水平与他巴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他巴唑组大鼠血清溶菌酶较模型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甲亢片中的中药组分对GD大鼠白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防止白细胞的破坏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正> 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两大类.溶菌酶是单核—巨噬细胞系分泌的一种稳定的溶解菌细胞的酶.Qsserman曾报告溶菌酶可能是宿主抗肿瘤的调节剂,并指出:它可刺激巨噬和多核细胞的吞噬活性.国内有人报告我国胃癌患者血清溶菌酶水平低于正常人,并认为这可能由于我国已检出的胃癌患者多系晚期,此时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已低下而致使由巨噬细胞介导产生的溶菌酶量亦低有关.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等方面.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在运用中医方药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对3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3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色及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对比观察,并以43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胃癌组之淡红舌、红绛舌者的血清溶菌酶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淡白舌、青紫舌者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胃癌患者舌色变化可大致反映其血清溶菌酶水平,有利于预测机体对肿瘤抵抗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实验结果显示,兔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模型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兔疫复合物花环率及血清溶菌酶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用中药消炎止痛汤治疗后,模兔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血清溶菌酶含量迅速恢复正常,分别为8.66±1.47(造模前为8.86±1.69)及28.81±6.27(造模前为28.63±5.27)。认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溶菌酶活力低下,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难愈或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消炎止痛汤治疗骨髓炎的作用与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 唾液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和溶菌酶,前者是消化糖类物质的一个酶,其分泌过程受付交感神经所控制,后者是机体非特异性防御系统一部分,是唾液的抗菌酶。本工作企图通过观察针麻病人唾液淀粉酶与溶菌酶的活性变化与针麻效果的关系,探讨付交感神经在针麻过程中的调整作用和针刺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虚泄泻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变化的规律,揭示脾虚泄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中药制剂(健脾止泻散)治疗脾虚泄泻小鼠,观察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以幼龄ICR系小鼠为实验研究对象,用番泻叶水浸液灌胃建立脾虚型泄泻动物模型,用健脾止泻散治疗,对其进行大便性状、饮食量、体质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含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脾虚自然恢复组的小鼠大便稀薄,饮食量、体质量明显降低,同时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自然恢复组相比,健脾止泻散明显改善了脾虚泄泻小鼠的大便性状,饮食量和体重明显增加,同时提高了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水平(P<0.01)。结论脾虚泄泻小鼠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通过健脾止泻散治疗不仅改善了脾虚泄泻小鼠的整体状况,而且提高了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从而进一步证明健脾止泻散是治疗脾虚泄泻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滋补强壮中药,本文就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简报如下: 1、对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18—22克小鼠,每日腹腔注射虫草提取液3克(原生药)/kg,一次连续五天,给药组与对照组溶菌酶含量分别为61.2±0.5和56.0±1.3微克/毫升,P<0.01。表明,虫草能明显提高溶菌酶含量。 2、对2.4一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动力学尺寸(水合粒径)与中药多组分喷干粉表面成分分布的关系,以实现表面组分径向有序分布的调控。方法选取具有特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溶菌酶与葡聚糖代替中药提取液中含量丰富的蛋白和多糖2种高分子物质,制备不同含量混合物溶液。采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其溶液状态下的水合粒径;喷雾干燥后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喷干粉表面元素,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继而调节溶液环境,观察水合粒径与表面元素变化情况。最后测定粉体稳定性、吸湿性及含水量等性质。结果溶液环境导致物质粒径发生变化,其中溶菌酶的水动力学尺寸随溶液离子强度或pH值的增加而增加,葡聚糖的水动力学尺寸随溶液离子强度或pH值的增加而减小。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混合物喷干粉表面均存在蛋白表面富集现象,其中高离子强度或高pH值下喷干粉的蛋白表面富集程度更高,这与高离子强度或高pH值时溶菌酶水合粒径尺寸增加的趋势是一致的。颗粒性能测试实验表明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葡聚糖-溶菌酶二元喷干粉,溶菌酶的加入使得混合物的吸湿性降低、稳定性提高,另外提高溶液离子强度或者pH值则使喷干粉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结论水动力学尺寸是影响蛋白富集于喷干粉表面的主要因素,且由于低吸湿性蛋白在喷干粉表面的富集,导致混合物吸湿性降低,有效提高其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洪恩四 《中国针灸》1995,15(1):34-36
用家兔发热模型,设立刺络放血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对发热家兔的溶菌酶合量及白细胞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刺络放血组相对提高溶菌酶含量最高,并能明显提高白细胞总数计.(P<0.01)。  相似文献   

15.
溶菌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碱性蛋白,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和许多外源和内源性物质结合,运载多种药物.该文综述了不同种类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对于全面认识天然药物的药理机制,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过程以及优化药物分子结构、提高天然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效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地龙祛痰组份的纯化效率,检测其对不同类型核酸的降解作用、溶菌酶活性以及EDTA对其溶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酸、碱变性沉淀及丙酮沉淀法制备祛痰组份粗提物,Bradford法检测蛋白含量,Yasuda法检测比活力,紫外光吸收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对不同类型核酸的降解作用,比浊法检测地龙祛痰组份对溶壁微球菌的降解作用,将所得数据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EDTA对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 1000g鲜地龙纯化出4.12g粗提物,比活力纯化倍数为69。对环状、线状双链和单链DNA均有降解作用。对RNA无降解作用。含和不含EDTA的反应体系中,溶菌酶样比活力分别为400U/mg和410U/mg;EDTA对溶菌酶样作用没有差异(P0.05)。结论地龙祛痰组份纯化后蛋白含量减少,脱氧核糖核酸酶样活性提高,对不同类型的DNA具有降解作用,不能降RNA,具有溶菌酶样活性。EDTA不影响其溶菌酶样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托法扶正托毒的作用机理。方法: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注射所致大鼠疮疡模型,观察应用托法治疗后脓肿愈合率、bFGF、EGF、IL-2、溶菌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透托法、补托法均可提高大鼠疮疡模型的脓肿愈合率;透托法能提高bFGF、EGF、溶菌酶的水平,降低IL-2的水平;补托法可提高溶菌酶的水平,降低IL-2的水平。结论:托法的扶正托毒机理与促进脓肿愈合、组织修复(透托法)、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抗炎、杀菌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舌苔形成与口腔免疫的关系,本文对健康人80例,白苔者39例,黄苔者54例,灰黑苔者6例,光苔者3例作了唾液溶菌酶、SIgA、IgA、IgG、IgM含量测定分析。并对其中健康人30例和各种病理舌苔者102例的唾液与舌苔刮取物中各项测定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以探讨用唾液研究舌苔形成的机理。测定方法一、唾液溶菌酶测定: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二、唾液免疫球蛋白测定:SIgA、IgA,IgG、IgM的含量测定均采用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结果唾液溶菌酶含量,病理舌苔组显著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在不同温度下鸡蛋清溶菌酶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及内毒素释放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温度下培养的大肠埃希氏菌液中加入鸡蛋清溶菌酶和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 (ampicillin)或头孢噻肟 (cefotaxime) ,收集培养上清液 ,测定其内毒素浓度 ;将上清液加入到培养的巨噬细胞中 ,测定其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诱生能力。结果 :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 ,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 5 0 μg/ml均可导致细菌溶解 ,并诱导EscherichiacoliO111:B4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到培养上清液中 ,这些培养上清液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上可诱导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产生。而鸡蛋清溶菌酶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阻止细菌溶解 ,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 ,并减少巨噬细胞TNFα和IL 6的产生。结论 :鸡蛋清溶菌酶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降低细菌内毒素的释放 ,从而可能减轻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20.
张琳 《中医药导报》2009,15(7):68-70
目的:研究青黄口含片对唾液中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方法:304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在青黄口含片治疗前后进行唾液SIgA、IgG、IgM、C3、C4与溶菌酶含量及活性检测,并以60名健康人群唾液相应成分作为正常对照.结果:青黄口含片在治疗前唾液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远低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P<0.01);青黄口含片治疗后,SIgA、IgG、IgM、C3,C4及溶菌酶含量及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其中SIgA、IgG、C4含量与正常人唾液相应成分相似(P>0.05).结论:青黄口含片可提高唾液的局部防御机制整体水平,通过杀菌和调节唾液的免疫能力达到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