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合并糖尿病情况,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74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58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单纯糖尿病组.比较4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如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分析各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昼夜差值百分比(△SBP%、△DBP%)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5.48±1.03) mmol/L比(4.96±1.14) mmol/L;(3.92±0.63) mmol/L比(3.17 ±0.55) mmol/L;(1.41±0.19) mm比(0.93±0.2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24 h SBP、nSBP明显增高,24 h DBP、dDBP明显降低[(145.3±13.1) mm Hg(1 mm Hg=0.133 kPa)比(137.1±12.8)mm Hg;(139.4±9.9) mm Hg比(131.1±11.6)mm Hg;(74.2±9.6)mm Hg比(80.9±9.2) mm Hg; (77.2±9.1) mm Hg比(82.4±9.3)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各组[55.17% (32/58)比27.87%(17/61)、21.62%(16/74)、10.26% (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5,95%CI:1.088~ 1.201,P<0.05)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而△SBP%(OR=0.918,95% CI:0.872 ~ 0.984,P<0.05)是靶器官损害的保护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明显增加了血压变异性,加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联合治疗组(8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均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 h SBP、d SBP和n SBP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 DBPV)和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 SBPV)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d SBPV和d DB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内皮素(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改善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性以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首诊妊娠高血压患者1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MAU水平将其分为MAU阳性试验组和MAU阴性对照组两组,其中MAU阳性试验组患者55例,MAU阴性对照组患者70例,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血压变异参数的变化.结果 MAU阳性的试验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等24h动态血压值均明显高于MAU阴性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6.3 ~6.46,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等血压变异参数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53 ~6.46,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MAU可做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检测指标,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糖、降脂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dSBP、dDBP、nSBP、nDBP、24 h SBP、24 h DBP、24 h尿蛋白及血清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伴左心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CKD1~3期患者53例,全部患者血压≥140/90mmHg,并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LVH。应用福辛普利5~20mg/d,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总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测量血压、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和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结果福辛普利治疗前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24HUPQ明显减少(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显著改善(p<0.01),舒张末期左心室腔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福辛普利治疗CKD合并高血压伴LVH患者能显著降低血压,减轻LVH,减少尿蛋白,具有良好的心、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受试者筛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 DBP)等血压指标及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 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等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Scr、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及BPV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24 h m SBP、24 h m DBP、dm SBP、dm DBP、nm SBP、nm DBP等血压指标及24 h SSD、24 h DSD、d SSD、d DSD、n SSD、n DSD等BPV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r、BUN、24 h尿蛋白及Ccr等肾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而Ccr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还可减少血压变异性,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的AMR-4型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仪,对60例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h最高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负荷、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比,非杓型与杓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非杓型组24h最高收缩压、昼夜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及收缩压昼夜比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心脑血管并发症也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24h最高收缩压、平均收缩压、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等参数明显高于杓型组.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相对较低,并发症少,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监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其对临床老年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的应用价值。  方法  监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519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按照60岁为分界点,分成≥ 60岁老年组264例, < 60岁中青年对照组255例,对血压、血压昼夜节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值、平均心率、晨峰血压等系列指标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老年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为76.5%,与对照组比较,舒张压、舒张压负荷值、脉压、24 h平均心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晨峰舒张压等指标两组间均有差异(均有P < 0.05),且老年组中不同血压节律类型的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等指标均有差异(均有P < 0.05)。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对老年高血压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北京同仁光电技术公司的AMR-4型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仪,对60例非杓型与杓型高血压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h最高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负荷、收缩压与舒张压昼夜比,非杓型与杓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非杓型组24h最高收缩压、昼夜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及收缩压昼夜比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心脑血管并发症也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结论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24h最高收缩压、平均收缩压、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等参数明显高于杓型组.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相对较低,并发症少,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1.
孙小军 《现代保健》2014,(19):79-8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血糖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患者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福辛普利治疗,5 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内皮素(E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治疗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SBP、DBP、2 h PG、FINS、HOMA-IR、ET、baPW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效果良好,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大动脉弹性及顺应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苏保宏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33-1434
目的探讨倍博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81例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为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倍博特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博特是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率变异减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2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率变异(HRV)减低之间的关系。方法:按WH标准选择高血压病患者70例,同期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HRV分析。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A组)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级(B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24h平均SBP、24h平均DBP分别增高15mmg(P〈0.01)、6mmHg(P〈0.01)、8mmHg(P〈0.01)、6mmHg(P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68例老年高血压病ABPM各项指标,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分析老年高血压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BPM相关预测指标。结果老年高血压24h收缩压(包括日间及夜间)均升高,24h平均压也升高,而舒张压则多数不高。24h收缩压负荷值为(43.2±16.9)mmHg,正常老年组为(15.6±14.5)mmHg,p<0.05,老年高血压组非勺型40人,占59%。老年高血压组24h平均脉压(mPP)为(68.8±9.3)mmHg,正常老年人组为(42.2±9.5)mmHg,t=2.08,p<0.05。以mPP60mmHg为界,老年高血压组大于此值者,冠心病23例占58.9%,其中心血管事件共17例占43.6%,而mPP低于此值者发生冠心病9例,占31%,心血管事件仅6例,占20.6%。二者心血管事件总的发生率比较2>1.98,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BPM出现平均脉压增大,非勺型、超勺型血压、负荷血压增大等指标时,预示着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要加强对这些指标的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情况。方法收集的全国部分体检机构2009年的体检数据,分析我国体检人群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五个指标的异常检出率情况。结果体检人群收缩压高于正常、舒张压高于正常、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总胆固醇高于正常检出率分别为16.7%、14.1%、4.6%、5.9%、6.7%。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女性收缩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舒张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男性、女性分别在50岁组、60岁组达到最大值;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比例均先增加后降低,男性、女性均在70岁组达到最大值;男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50岁组达到最大值;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从20岁组到60岁组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但60岁组以后两者比例均变化不大。20~5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20~4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结论体检人群的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具有性别和年龄别差异;20~59岁组的男性体检人群尤其应加强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监测与健康管理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区居民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1 995~ 1 998年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老年与临床营养室在北京地区慢性病社区防治研究中积累的1 2 4 6例 2 5~ 74岁居民的部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不同人群体质指数 (BMI)、腰围 (WC)水平与慢性疾病相关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甘油三酯 (TG)、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血糖 (FBG)及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该人群超重及肥胖率男性为 41 7%及1 4 6 % ,女性为 32 0 %及 2 0 4%。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MI、WC与TC、TG、SBP、DBP呈显著正相关 ;与HDL C、HDL C TC呈显著负相关 ,W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为早期预防慢性病 ,应对BMI>2 4的人群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7.
袁飓 《现代保健》2009,(33):20-22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多名笔者所在单位60岁以上老干部进行血压、FBG、TG、TC、HDL-C测定并作比较,其中健康者5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32名,原发性高血压病者63名。结果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FBG、TG、HDL-C、TC/HDL-C、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有差异(0.02〈P〈0.05);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比较FBG、TG、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HDL-C、TC/HDL-C有差异(0.02〈P〈0.05);高血压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01),HDL-C有差异(0.02〈P〈0.05)。TG/HDL-C比TC/HDL-C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大于老年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OBIL-O-Grap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组)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24小时血压,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SBP、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值无差异(P〉0.05),nSBP、nDBP、夜间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存在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升高,夜间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缬沙坦/氨氯地平和依贝沙坦/双氢克尿噻两种联合用药对老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经过4周药物洗刷期,94例老龄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缬沙坦160 mg/氨氯地平5 mg和依贝沙坦300 mg/双氢克尿噻12.5 mg两组,治疗周期为24周,对于药物治疗4周后无反应的患者氨氯地平或双氧克尿噻加倍剂量给药.观察期间测定卧位、坐位及立位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治疗结束后并测定尿酸和血钾数值.结果 用药后两组各自的血压值均明显下降(氨氯地平和双氢克尿噻剂量加倍者分别为9例和11例),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卧位到站立血压下降在依贝沙坦/双氢克尿噻组中比缬沙坦/氨氯地平组更明显,分别为-17.2/-9.1 mmHg和-10.1/-1.9mmHg(SBP:t=2.14,P<0.05,DBP:t=3.11,P<0.01).在依贝沙坦/双氢克尿噻组中,相对治疗前血钾水平明显降低(-0.4 mmol/L,t=2.33,P<0.05),尿酸明显升高(+29.7 μmol/L,t=2.54,P<0.05).结论 两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老龄患者的高血压状况,但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在对由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变化情况影响较小,且有较少的代谢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服药3个月后24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