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测定结果的比对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液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方法 选择5份WBC、RBC、HGB、HCT及PLT不同浓度的新鲜EDTA-K2抗凝全血,分别用手动及自动两种进样模式进行检测,比对其结果,所有结果差异小于CLIA88允许误差的1/3为符合性判断标准.结果 除HGB外,WBC、RBC、PLT、HCT两种进样模式的比对结果均超出可接受的范围.经用一支正常人新鲜全血校正自动进样模式后,两种进样模式比对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全血细胞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应进行定期比对,以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系统偏差.用正常人新鲜全血进行校正,能纠正两者的偏倚,以保证同一台血液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实验室内多台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评估同一实验室内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可信的检验结果。方法依照《医疗机构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要求,选取样本分别在不同血液分析仪上进行WBC、PLT、RBC、血红蛋白(Hb)、RBC压积(HCT)、平均RBC体积(MCV)、平均RBC Hb含量(MCH)和平均RBC Hb浓度(MCHC)检测,并计算比对偏差(R)。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的1/3允许总误差(TEa)为判断标准,判断仪器间的可比性。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在多台血液分析仪的R均1/3 CLIA'88TEa要求,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通过应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WBC、PLT、RBC、Hb、HCT、MCV、MCH、MCHC的结果并计算R,可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医学科临床生化实验室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参考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提出的比对建议设计比对方案,对血气分析直接测定的指标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分次比对,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F检验,分析多台仪器之间差异,并参照各项目的 临床总允许误差(TEa).结果 三个项目中,每台仪器测定结果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临床生化实验室血气分析仪PCO2的测定结果绝对偏差小于1/2 TEa,pH值比对结果绝对偏差小于TEa,PO2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大部分不在TEa范围内.结论 pH值和PO2存在系统偏差,需调试即刻床旁检测仪并对病房使用即刻床旁检测仪器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才能有效控制分析前的变异,以保证POCT与中心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现不同血气分析仪血液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及氧分压(PO_2)检测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方法按照EP9-A2文件的要求,以GEM premier 3000分析仪为参考系统,Cobas b221分析仪为待测系统,使用新鲜抗凝动脉血标本对pH、PCO_2、PO_2进行检测结果比对及相关性分析,评估在医学决定水平(Xc)处的系统误差(SE)。当SE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允许总误差(TEa)的1/2]时,若偏倚具有一致性且相关性良好,以回归方程斜率和截距对待测系统进行校正。校正后再次进行评价。结果校正前,除PO_2外,pH和PCO_2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关性良好(R2≥0.95)。校正前,待测系统在不同Xc处的SE均大于1/2TEa;校正后,在不同Xc处的SE均小于1/2TEa,且每例标本检测结果的SE均小于1/2TEa,能被临床所接受。结论当实验室同时采用2套及以上血气分析仪进行临床标本检测时,可使用新鲜抗凝动脉血标本定期进行比对和SE评估,当SE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而偏倚一致且相关性好时,可使用此方法对待测系统进行校正,从而实现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仪器比对实验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之间结果的偏差,保证各台血液分析仪血常规报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用不同结果值的新鲜抗凝标本,在4台血液分析仪分别进行检测,与参比仪器进行比对,参照有关文件标准和要求,评估检测数据及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比对实验纠正了其他仪器间的偏差,提高标本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结论比对方法简便实用,适合检验科各台血液分析仪间的结果互认,提高检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比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郑岚  杨剑敏  倪桂英  张泓 《检验医学》2008,23(3):295-297
目的应用正常人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使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方法用Sysmex XT-1800i血液分析仪作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对正常人新鲜全血进行定值,分别对2台Sysmex KX-21和1台KX-21N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3台血液分析仪比对前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53.3%(8/15),比对后偏倚超过允许范围的参数占13.3%(2/15)。结论比对后各参数之间可比性增加,同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对仪器比对的要求和即时检验(POCT)血气分析仪的特点,建立基于质控数据的仪器比对方法。并采用建立的比对方法比较华西医院各临床科室和中心实验室23台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对仪器比对的要求,收集每台POCT血气分析仪连续30 d的室内质控结果,计算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要求每台POCT血气分析仪的CV1/3允许总误差(TEa),并根据每台POCT血气分析仪的均值,计算均值的均值、s和CV;基于同型号血气分析仪分析同批号质控品的均值应一致的理论,以均值间的CV1/2 TEa判断各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结果 23台血气分析仪30 d 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 3个水平质控结果的CV均1/3 TEa(pH值TEa为0.54%,P(CO~2)TEa为8.00%,P(O~2) TEa为12.00%)。23台POCT血气分析仪pH值3个质控水平均值的CV分别为0.07、0.08、0.02,均1/2 TEa;P(CO~2)3个质控水平均值的CV分别为0.63、1.78、1.48,均1/2TEa;P(O~2)3个质控水平均值的CV分别为2.88、1.90、0.95,均1/2 TEa。结论华西医院23台POCT血气分析仪分析结果一致,建立的比对方法可满足实验室认可和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5份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不同浓度分布的新鲜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全血,分别用自动和手动两种进样模式进行检测,并以自动进样模式为参比模式,计算各项指标的偏倚,以5份结果差异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允许误差的1/3内为可接受标准.结果 除Hbg外,WBC、RBC、Hct、Plt等4项指标均有检测结果差异超出可接受标准,需对手动进样模式进行校准.结论 临床实验室不能忽视对同一台血液分析仪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以及时发现二者之间的偏倚和差异,及时纠正,有效保证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L H 750全血和预稀释两种检测模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化文件 EP9-A2推荐的方法,结合Bland-Altman法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规定的TEa(允许总误差)为判断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LH750的全血模式和预稀释模式两种检测模式测定同一样品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 )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所有项目两种检测模式结果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结果表明,WBC、RBC和PLT 3个项目检测偏倚在临床允许范围内,而Hb项目检测偏差超出临床可接受水平。两种检测模式在低值血小板检测偏差超出1/2 CLIA′88 TEa水平。结论在进行血细胞仪不同模式的比对、一致性评价试验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方可获得准确的结论;依据实验结果应重新校正仪器,直至评价结果符合实验室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Mindray BC 6800、Sysmex XE-5000和Sysmex XT-1800i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在保证仪器重复性稳定的情况下,用新鲜的全血分别在3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分析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小板计数(PLT)5个项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除了Sysmex XE-5000的HCT和Sysmex XT-1800i的RBC的相对偏差超出1/2CLIA′88的标准外,其他项目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实验室有多台血液分析仪时,要定期做比对试验,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误差,通过调整和校准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