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道教文化对中医调神养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无为”、“守一”、“存思”、“内丹修炼”是道教独具特色的意念修炼思想和方术,其目的是追求延年益寿。深受道教文化影响的中医养生思想沿用道教的意念修炼思想,强调调神在养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创制了许多实用有效的调神养生之术。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道教养生医学富有特色。其“内丹修炼”养生之术一直流传至今,武当内家拳流传海内外,服食辟谷术值得当今食疗养生者所借鉴,其道教音乐及建筑群落蕴含着养生意境。近年来,武当山道教医药尤其是养生医学得到了发掘和复兴。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道教养生医学富有特色。其“内丹修炼”养生之术一直流传至今,武当内家拳流传海内外,服食辟谷术值得当今食疗养生者所借鉴,其道教音乐及建筑群落蕴含着养生意境。近年来,武当山道教医药尤其是养生医学得到了发掘和复兴。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所阐述的养生思想颇多相似之处。"体道"是二者养生的共同原则。形神兼养是二者具体的养生方法。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神以静,养形以佚。导引、服气、药物养生等是二者常见的炼养方术。《黄帝内经》追求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成为"真人",但其养生思想的落脚点却是日常百姓的饮食、起居、情志等的调养,其养生思想更平实,更具实践性。《淮南子》认为通过体道返性、和于术数等,亦可以成为"真人",这为后世道教养生提供了源泉;但其通过养生、养性、体道而成为真人的方法,对普通人而言,则较难以企及。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对养生的日益重视,各种养生方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其中道教辟谷术因知名度高、操作性强,再次推向时代养生前沿。现有幸与恩师一起探讨道教辟谷术,从而进一步认识道教辟谷术及如何科学辟谷。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棗道教,对人的研究和认识非常全面、透彻.道教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其在追求长生久视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促进了中医养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道教的养生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养生思想,自然无为的养生思想,以德养生的思想,形神相守的养生思想等.《道藏》是道教的超大型丛书,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养生,整理,不仅对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对进一步促进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完善,指导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科学地做好养生保健,都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7.
葛洪的主要著作《抱朴子》内篇富含宗教(道教)哲学、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的内容,其养生理论以生命至贵,长生可致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外服金丹,饵用仙药;内修守一,宝精行气等内外修炼之术,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体现了驳杂多端,瑕瑜互见的特点.全面、客观地剖析葛洪养生论的得与失、科学成就与宗教迷信、其可为今用的精华与必须抛弃的糟粕,则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张学颖  王净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090-1092
在简述道教养生学说基石——道家养生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道教养生的发展,主要思想以及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医养生理论,渊源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养生理论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子阴阳,和子术数,食饮有书,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之论述.  相似文献   

10.
道教养生内容述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教医药养生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 ,它不仅是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的文化特征 ,而且是道教对古代生命科学最具积极意义的探索成果。众所周知 ,道教以长生不老、修炼成仙为最终目标 ,尽管这个目标只不过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但在道教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各种修炼方术 ,客观上却在中国古代人体科学的有关领域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 ,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道教养生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经验。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直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其中关系最密切的当推先秦的神仙观念、《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承办的中医药养生长寿文化学术交流会,拟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巴马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古代医家的养生理念、术数及饮食起居等,古代文人的中医药养生轶文故事,现代长寿老人的养生秘,  相似文献   

12.
武当道教养生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华  张子龙  游娟 《医学与社会》2011,24(2):36-37,40
武当道教养生文化极富特色,以贵人重生、道法自然、兼容并蓄最为突出。而其未病先防、贵和的养生理念及其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对于提高全民健康,对于构建湖北特色养生与长寿文化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思邈精神养生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医药学家 ,他出儒入道 ,援道入医 ,亦医亦道 ,在古代医药临床和养生实践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 ,取得了巨大成就。孙思邈的临床医学成就早为世所公认 ,而他在养生学方面的许多创造性成果 ,如食养食疗、精神修炼、环境摄养等经验、理论 ,都是中医学的宝藏 ,值得深入发掘 ,认真总结。在精神养生方面 ,孙思邈不仅总结了唐以前精神养生的各种经验和方法 ,而且在充分吸收前人精神养生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长年养生的体会 ,逐步形成了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清静无为为核心 ,并充分协调形神关系 ,注意众术…  相似文献   

14.
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也是养生家。其《坐忘论》以《老》、《庄》和其它道教经典为依据,并吸收了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等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修炼方法,在养生的基础上致长生,将长生视为信仰的核心。人生最大目标应该是努力去养护、珍惜、发展生命本身,将身体的养护发展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生思想,在《内经》预防医学和养生观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时期,道家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同时,由于道教的产生,道家的养生理论,除了老庄思想之外,又带有浓厚的养生成仙的道教色采。儒家的养生观比较切合社会的实际,不过分追求虚无的意境。释家的禅定方法有其独特的宗教含义和健身长处。总之,当时养生风气之盛,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中医养生理论蕴涵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因素。有选择性地将顺时摄养、起居有常,和于术数、不妄作劳等养生理论与养成教育中的作息习惯、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等进行联系,利用中医养生理论教学渗透德育,让学生理解管理制度中的人文精神与养生理念,通过引起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而改变他们被动地服从学校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道教内丹理论对明清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清时期是医、道融合的第二次高潮,道教养生的大量内容融入中医养生学,从理论和方法上充实了中医养生学内容,其中以内丹理论的贡献最为突出。从理论上来说,内丹理论是命门学说的主要思想来源,温补学派的医家们根据丹田中先天精气神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养生重在顾护命门元精元阳和治形宝精的主张,对之后的中医养生学影响深远。从养生方法上来说,内丹理论为中医养生之重要方法———太极拳提供了理论内核。太极拳是以静为主的内丹术和以动为主的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又启发了中医养生学,使“动静结合”的思想为养生学家所重视,成为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学术发展的一大特点。因此,命门学说和太极拳是明清时期道、医、武相互融合的结晶,是道教内丹理论对中医养生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房中养生是道教医学的重要内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房中养生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房中养生思想、养生技巧、养生禁忌及房中养生方药等。  相似文献   

19.
武当道教医药源远流长,现在随着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而武当道教医药以讲究辩证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对人的心理调节的鲜明特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知和推崇.笔者日前通过查找一些书籍和资料,将武当道教医药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况予以整理,供药学界的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摄生要义》是明中期出现的一部由文人撰写的养生学专著.它以"调息、摄性、缓形、节欲"为养生原则,系统地从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杂忌等方面介绍养生方法.《摄生要义》在传统养生学领域有着推动养生理念转换的意义,但是关于其作者问题却一直聚讼纷纭.本篇论文在探讨《摄生要义》作者这一文献问题基础上,进而深刻地讨论了《摄生要义》的养生理念.可以说,《摄生要义》的养生原则与养生方法典型地体现了明中期中国传统养生学在理念上的变革.《摄生要义》的养生理念在对道教养生学批判的基础上,把其养生理念回归至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起点-《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