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659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骶麻组(368例)和腰麻组(291例)。骶麻组采用骶管给予1%利多卡因15~20 ml+0.375%~0.5%罗哌卡因5~10 ml,总量25 ml。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7.5 mg/1 ml。比较两组术后急性疼痛的差异。结果 659例患者中,男375例,女284例,年龄18~70岁,平均(42.3±12.5)岁。两组急性灼烧样疼痛、急性坠胀感和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组术后急性锐痛发生率高于骶麻组(32.99%比25.00%),术后3 d静息、换药、下地和排便4种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高于骶麻组[2.31(2.23, 4.37)分比2.01(0.01, 3.26)分,3.56(2.72, 5.11)分比3.13(2.28, 4.16)分,2.21(1.23, 3.43...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人工流产术所产生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重视。为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作者采用0.8%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液骶管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120例初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病人,年龄18—30岁,ASA分级Ⅰ一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和骶麻组(Ⅱ组),每组60洌,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停经天数无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3.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膀胱镜检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霞  卓秋贵 《河北医学》2005,11(8):739-740
目的:比较膀胱镜检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劣,推介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行膀胱镜检查治疗的病人38例,平均分为骶管组和异丙酚组。观察麻醉过程的各项指标,比较其特点。结果:异丙酚组明显优于骶管组。结论:用异丙酚 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膀胱镜检可克服骶管阻滞的诸多缺点,极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又节省了手术各方大量的时间,安全可靠,快捷方便,并发症少,术后病人须住院观察的可能性极小,对门诊病人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宫颈与宫内膜不同部位、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作用.方法:选门诊健康早孕妇女1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宫颈阻滞麻醉组(阻麻组)70例,于宫颈4、8点处注射0.2%利多卡因总量5ml宫内膜表面麻醉组(表麻组)于宫腔内插管注射0.2%利多卡因5ml,两组均于用药后4分钟开始常规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结果:镇痛效果,阻麻组明显好于表麻组(P<0.05);宫颈松驰程度,表麻组则好于阻麻组(P<0.01);表麻组无利多卡因毒副反应发生;阻麻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虽然宫颈松驰程度不如宫内膜表面麻醉且伴有一过性毒副反应,但是镇痛效果却明显优于宫内膜表面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康定鑫  朱纯纯  李军 《浙江医学》2017,39(3):218-221
目的探讨高浓度利多卡因喷剂咽喉部表面麻醉在门诊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愿行清醒胃镜检查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各240例,按就诊顺序又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浓度表面麻醉组(7%利多卡因喷剂)、低浓度表面麻醉组(2%利多卡因喷剂)和对照组,每组80例。表面麻醉患者咽喉部3次,以患者出现口咽部麻木感为佳。麻醉镜检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30滋g和丙泊酚1.5mg/kg麻醉后开始插入胃镜,清醒镜检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时间、镜检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丙泊酚用量;评价患者表面麻醉和镜检时的呛咳反应和主观舒适度并计算累计呛咳评分;记录患者镜检时心血管应急反应、呼吸抑制及其干预措施。结果清醒镜检患者整个镜检过程呛咳剧烈,呛咳累积评分显著增加,血压、心率显著升高,需要更多药物干预,且舒适度评分低、主观体验差,但高浓度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上述情况有明显改善(P<0.05);麻醉镜检患者呛咳反应基本被抑制,主观体验舒适,但也多伴随血压、心率和SpO2显著下降等不良反应,而高浓度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麻醉时间和镜检时间均缩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SpO2更高,胃镜插入时的呛咳反应更少(P<0.05)。低浓度表面麻醉组与对照组间上述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高浓度利多卡因喷剂咽喉部表面麻醉能减少胃镜检查操作中的不良反应,减少丙泊酚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管和异丙酚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膀胱镜检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膀胱镜检查治疗的病人38例,按性别和年龄,平均分为骶管组和异丙酚组,进行麻醉效果观察.结论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膀胱镜检可轻易的克服骶管阻滞的诸多缺点,该法提高了麻醉质量,节省了手术时间,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7.
李子明 《当代医学》2016,(13):27-28
目的 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肛肠病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90.4%,麻醉时间分别为(2.1±1.0)h和(3.9±1.4)h,利多卡因的用量分别为(12.8±2.3)mg和(98.2±23.1)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和36.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虹  聂敦利 《四川医学》2010,31(5):632-634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收治外阴白色病变171例,分为局麻组126例,骶麻组4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局麻组一次性治愈率68.25%(86/126),重复治疗率31.75%(40/126)。骶麻组一次性治愈率93.33%(42/45),重复治疗率6.67%(3/42),P〈0.005。结论持续骶管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增强聚焦超声疗效,减少重复治疗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郑丽华  安阿玥 《中国医刊》2007,42(11):61-62
目的研究在能满足手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麻醉药用量,以减少其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常规骶麻和低浓度骶麻下行手术治疗,观察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差异无显著性,但不良反应方面低浓度骶麻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以1%利多卡因15~20ml即可满足肛门直肠手术的麻醉要求,且不良反应比常规骶麻小,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黄家侯  张锋 《中外医疗》2012,31(16):87-88
目的观察2%丁卡因在骶管(腰俞穴)麻醉下行PPH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具有适合PPH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2%丁卡因表面麻醉结合骶管(腰俞穴)麻醉的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腰俞穴)麻醉的麻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在术中舒适度及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改变。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患者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改变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行PPH术中,2%丁卡因表面麻醉结合骶管(腰俞穴)麻醉具有见效快、术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窦科  狄文佳  杜杨春  陈放  熊玮  冉清  杨洪吉 《四川医学》2011,32(9):1376-1378
目的评价9.8F输尿管镜在门诊拔除双J管、输尿管插管、膀胱检查、尿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输尿管硬镜临床广泛使用可替代膀胱镜检查和治疗。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使用9.8Fwolf输尿管镜完成门诊腔内操作462例,操作包括拔除双J管227例,输尿管插管118例,膀胱检查89例,尿道检查28例。同期接受22Fstorze膀胱镜操作589例,操作包括拔除双J管113例,输尿管插管94例,膀胱检查340例,尿道检查42例。所有操作均在麻醉润滑剂利宁表麻3min后进行。所有接受输尿管镜操作的患者和同期结接受膀胱镜操作的患者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术中VAS疼痛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估。结果接受输尿管镜462患者均顺利完成输尿管镜操作,平均操作时间3.7min(1~11min),平均术中疼痛评分2.4分(1~3分),平均术后疼痛0.8分(0~2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3.5分(1~7分)。膀胱镜操作589例,平均操作时间7.4min(1~14min),平均术中疼痛评分4.1分(2~7分),平均术后疼痛3.2分(1~6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5.5分(2~10分)。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接受输尿管镜操作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接受膀胱镜操作的患者,P均〈0.05;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膀胱镜组。结论表麻下患者对输尿管镜的耐受程度明显优于膀胱镜,而输尿管镜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普通膀胱镜使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门诊输尿管镜临床广泛使用可替代膀胱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唐海斌  朱建君 《西部医学》2013,25(8):1244-124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1~6岁)腹股沟区短小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时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氧饱和度(SpO2),术毕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均比较平稳,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小手术,相对而言,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术中循环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见。  相似文献   

13.
彭倩 《中外医疗》2011,30(3):10-11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与双氯芬酸纳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减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640例孕6~10周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A、B2组。A组利多卡因5mL+阿托品1.0mL宫颈局部注射,B组术前肛塞双氯芬酸纳50mg,比较2组减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平均出血量。结果 A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B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减痛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肌间沟臂从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75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1.5%利多卡因麻醉)、罗哌卡因组(0.375%罗哌卡因麻醉)和甲哌卡因组(1.5%甲哌卡因麻醉),每组25例。比较3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效、运动阻滞时间和注药后30 min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结果: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组比,甲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效、注药后30 min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需用地佐辛镇痛3例;罗哌卡因组术侧上眼睑下垂2例、声嘶4例;甲哌卡因组声嘶1例。结论:甲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廖历兴  梁大顺  杨作天 《河北医学》2010,16(10):1196-1198
目的:观察比较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加0.25%罗派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脐以下部位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2例拟行脐以下部位手术的小儿患者,年龄2-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A组: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B组: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加0.25%罗派卡因骶管阻滞。结果:术中B组循环、呼吸功能较A组平稳(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较A组短,术后不良反应亦较A组少(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加0.25%罗派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脐以下部位手术麻醉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麻醉更加平稳,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探讨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进行剖官产手术的孕妇征求同意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3%氯普鲁卡因和2%利多卡因麻醉,两者均采用单管硬膜外神经阻带,试验后1次注入药物)0mL,观察其麻醉效果,对其麻醉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等指数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3.8±124)min、疼痛消失时间(8.6±3.31)min,运动阻滞时间(13.7±3.14)min以及运动恢复时间(7.88±1.82)min均远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5.3±1.57)min,疼痛消失时间(15.6±3.78)min,运动阻滞时间(19.84±4.65)min,运动恢复时间(8.79±1.95)min;两组患者痛觉恢复时间相似,痛觉恢复后5min试验组疼痛程度试验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末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短、运动阻滞效果以及恢复效果均好于利多卡因。且无不良反应,相对于利多卡因更适合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麻醉对老年人食管癌术后镇痛和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行胸部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组术中均采用七氟烷吸入为主的麻醉方法,L组于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随后以1.5 m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后12 h,C组输注同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后12 h及24 h的吗啡用量、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手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L组术后主动运动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降低,手术后12 h、24 h吗啡用量减少,手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小剂量利多卡因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人食管癌手术后镇痛药的用量,缓解手术后疼痛,加快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种类、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两组患者各200例,分为A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和曲马多,B组:单纯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表麻方法为利多卡因氧气加压口鼻面罩雾化,鼻腔、气管内滴药,连续观察患者在支气管镜诊疗前、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观察咽部不适、咳嗽、喉痉挛、胸痛、乏力、头晕、误吸等合并症。结果无痛气管镜(A)组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主要并发症0例,占0%;单纯利多卡因表麻(B)组:1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主要并发症1例,占0.5%。结论无痛气管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支气管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致死的并发症极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做好充分的麻醉工作;熟练的操作和术中配合及良好的术后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谢立兵 《当代医学》2011,17(33):126-12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来院检查的60岁以上老人共80例,随机分为无痛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无痛观察组在胃镜术前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芬太尼后做胃镜检查,常规对照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检查中的反应及检查前、中、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无痛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有变化,与术前、术后和对照组术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处理后,对顺利检查都没有影响.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诺洛司琼与利多卡因用于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的比较。方法:200例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给予静脉预处理液前关闭补液,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静脉注射帕诺洛司琼0.25mg,C组注射利多卡因40mg,D组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利多卡因40mg;1min后开放补液,予咪达唑仑0.1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以4点评级来评价患者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反应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数。结果:D组1~3级的例数均显著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予帕洛诺司琼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有效减少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