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提高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1996年4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37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入路。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单侧鼻塞18例、间歇性鼻出血9例和涕中带血9例。手术治疗33例,术后复发者12例,未行手术者4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7例和远处转移5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6/32)、28%(7/25)和20%(4/20)。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塞、间歇性鼻出血和涕中带血。其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应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术后复发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者,仍然首选手术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主要方法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我院1998~2003年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5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5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其中11例(A、B期)采用了手术治疗加放疗。9例获随访2月至4.5年,7例(A、B期)患者至今存活,2例C期患者死亡。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分期有关,首次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疗效。早期诊断,广泛切除原发性病灶,将明显改善本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鼻腔鼻窦黑色素瘤(附4例报告)杨恩英,张燕,范呈晓,张杰英,魏守礼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050000)附属二院病理科关键词鼻科;副鼻窦;肿瘤;恶性原发鼻腔、鼻窦黑色素瘤少见,尤其无色黑色素瘤临床常误诊为息肉。本文统计7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69例,其中...  相似文献   

4.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自1988年9月—2001年7月共收治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19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加放疗6例,手术加放疗加化疗2例,手术加化疗3例。结果:19例中至今生存7例,分别已生存8月—13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2.85%,30.76%。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12例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云珍  钱林荣 《嘉兴医学》2003,19(3):171-172
目的:提高对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人首次病理活检确诊4例,首次活检误诊率达66.67%。误诊原因:(1)对该病认识不足;(2)病理误诊;(3)活检取材不当;(4)检查不仔细。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确诊主要靠病理,一次性病理确诊率不高,需结合临床及体征提高确诊率,对疑似患应多次活检,必要时应采用免疫组化进行确诊分型。  相似文献   

6.
报告恶性黑色素瘤25例,原发于鼻腔20例,鼻窦5例,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并经病理学证实。术后放疗或化疗,免疫疗法15例。随访20例,16例死亡,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8年,4例至今健在,分别存活时间为8个月、9年、11年及12年。1例死亡病例尸体解剖,鼻腔鼻窦未见肿瘤复发,而全身有广泛转移。对本瘤的发生、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朱瑞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30-130
目的:控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学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部分给予免疫治疗。结果: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黏膜,应与鼻腔鼻窦磷癌、鼻息内及翻性乳头状瘤相鉴别。其中8例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2侧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瘤切除术,术后均配合钴60放射治疗。10例中临床误诊2例,病理误诊2例,误诊率高。结论:本病在临床和病理学均可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金指标,手术则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临床鼻腔鼻窦罕见非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86~1998年诊治鼻腔鼻窦非上皮组织恶性肿瘤16例分类,就组织切片、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3例,髓外浆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2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恶性混合瘤1例,恶性肉芽肿4例。综合治疗后随访,8例存活3~5年,其中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髓外浆细胞瘤2例,恶性肉芽肿3例。结论此类肿瘤特点:①不易明确诊断,易与其它肿瘤相混淆。②多易复发及全身转移。③临床病理学诊断及组织学分类较困难,④综合治疗有益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附1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黑色素瘤临床上较少见 ,占全身黑色素瘤的 2 % [1 ]。粘膜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高于皮肤。早期不易诊断且误诊率高 ,易复发 ,预后也较差。现分析我科于 1993~1999年收治鼻腔鼻窦黑色素瘤 15例 ,以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措施。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长海医院自 1993~ 1999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黑色素瘤患者 15例 ,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年龄 30~ 85岁 ,平均 5 8.5岁。临床主要症状 :15例均有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其中嗅觉减退伴头痛 8例 ,鼻腔有腐臭味分泌物 4例 ,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2例 ,面部肿块 1例。 3…  相似文献   

10.
蒲念 《四川医学》2000,21(12):1121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少见疾病 ,恶性成度高 ,易于复发及转移 ,预后差。由于黑色素瘤临床表现各异且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异性 ,故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诊治的 3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 ,以提高临床对其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3例中 ,女 2例 ,男 1例 ,年龄 4 0~ 54岁。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临床资料例序主诉检查所见初诊 X线片治疗随访病理1 右鼻阻、头痛、流暗黑色血性鼻涕 5月右鼻隆起 ,鼻腔内为黑色坏死样物 ,触之易出血鼻咽部 (- )假性血管瘤右鼻窦部分破坏 手术切除 3月后复发 血管瘤3月后再次出现右鼻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肢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中预防性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1998年至2008年收治的49例肢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从中随机选取26例无转移患者分成两组手术。第一组为原发灶广泛切除加预防性淋巴结清扫9例;第二组为原发灶广泛切除17例。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之间1年、2年、3年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预防性淋巴清扫可降低肢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且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DDBT方案)治疗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采取手术联合4-6个疗程的DDBT方案化疗(DTIC氮烯脒氨,DDP顺铂,BCNu卡莫司汀,TAM三苯氧胺),另外1例采取单纯放疗,1例放弃治疗.手术患者中,4例采用鼻侧切开术,2例采用鼻内镜手术.结果 8例均荻随访5年,3例存活,手术联合化疗的6例患者中采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1年生存率100%(6/6),3年生存率67%(4/6),5年生存率50%(3/6).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效果不好,早期诊断及广泛的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在鼻腔粘膜者极少见,预后不良。本院11年内收治鼻、副鼻窦恶性肿瘤350例,其中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0例,占鼻腔恶性肿瘤的8.4%。本组10例均原发于鼻腔。采用综合治疗6例,手术加免疫治疗4例。术前、后免疫治疗用BCG皮肤划痕及瘤体内注射。远期效果:存活最长者为4年10个月,最短7个月。对此瘤发生原因、早期症状、转移特点及用BCG后反应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茎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阴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4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阴茎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期Ⅰ期1例(T1N0M0),Ⅲ期3例(T3N2M0、T3N2M0和T4N3M0各1例);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阴茎部分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例阴茎全切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6~60个月,1例临床分期I期患者术后随访60个月肿瘤无复发;2例临床分期Ⅲ期患者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前期痣的长期存在可能是阴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对改善阴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茎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阴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4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阴茎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期Ⅰ期1例(T1N0M0),Ⅲ期3例(T3N2M0、T3N2M0和T4N3M0各1例);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阴茎部分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例阴茎全切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6~60个月,1例临床分期I期患者术后随访60个月肿瘤无复发;2例临床分期Ⅲ期患者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 前期痣的长期存在可能是阴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对改善阴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治疗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尝试找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要点及合理而有效的手术方法。结果28例病人经鼻侧切开等手术治疗,随访1—15年,随访率92.9%;其中25例达临床治愈,治愈率89.3%,有4例复发,复发率14.3%。结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应早期诊断,合理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及复发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性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80年3月至2000年8月间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4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39例癌变,癌变率为27.1%。随访1-5年,鼻侧切开术、面中翻揭术、上颌 骨切除术及“保守术式”的复发率分别是13.6%、13.0%、25.0%及14.7%,5例死亡(均为乳头状瘤癌变)。结论:鼻腔外侧壁切除及筛窦刮除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内窥镜鼻窦内切除术及“保守术式”仅适应于局限病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结果:13例肿瘤位于齿状线附近,均为就诊时直肠指检发现。13例中7例行直肠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例行后盆腔清扫术,3例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术。所有患者于术后5~23个月因原发病死亡,平均存活16.9个月。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困难,恶性度高,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预后极差,应尽早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生物化疗或免疫化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鼻腔鼻窦少见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鼻腔鼻窦少见非上皮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9例中死亡5例,3例随访1~3年无复发,复发1例。其中骨化纤维瘤及骨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均随访3年无复发,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随访1年无复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鼻腔鼻窦非上皮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诊断上除应综合考虑影像学、组织病理学表现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75-57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本组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17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加对侧部分切除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2例,甲状腺全切9例,1例峡部癌行峡部全切加双侧腺叶次全切。对30例颈淋巴结肿大和5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阳性的NO患侧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以下简称颈清),其中患侧改良颈清28例,患侧根治颈清3例,双侧改良颈清4例;27例NO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阴性未进一步颈清。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治疗性颈清组淋巴结转移74.3%(26/35),中央区淋巴结受累88,5%(23/26)。随访4—6年2例高龄患者死于其他疾病,1例颈部复发合并肺转移带瘤生存。3例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无瘤生存。治疗性颈清组与中央区清扫组复发率分别为5.7%(2/35),7.4%(2/27)(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加行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淋巴结肿大者应予患侧治疗性颈清;对于NO病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阴性者观察随访,阳性者行患侧治疗性颈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