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 (actuerespirationfailure ,ARF)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我院ICU于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 32例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并ARF患者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均为ICU患者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6 4~ 93岁 ,平均 72岁 ,其中 70岁以上 2 5例。COPD病史 10~ 5 0年 ,平均 2 7年。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其中 18例处于昏米状态。2 .人工气道种类 :经鼻插管 2 2例 ,插管加气管切开 10例 ,人工气道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风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拔管失败的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共纳入159例AECOPD患者,拔管成功125例,失败34例,失败率为21.38%。高龄、Hb水平低、ALB水平低、MODS、主动咳嗽力量弱和通气时间长是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建立预测ICU内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9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AUC为0.916(95%CI:0.895~0.938),在2%~75%范围内,预测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年龄、Hb水平、ALB水平、MODS、主动咳嗽力量和通气时间与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显著相关,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拔管失败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虹  苏伟强 《临床医学》2006,26(3):27-28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NIPPV+常规综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及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等。结果 NIPPV组治疗后3h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3h比较,亦有明显下降(P〈0.05),NIPPV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降低。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伤性、可早期使用、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提高PaO2、氧合指数,降低PaCO2,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急性呼吸衰竭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选择、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COPD并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中,存活出院24例(75%),死亡8例(25%),抢救成功率为75%。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后较上机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撤机前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不明显(P>0.05),说明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结论:对COPD并ARF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选择合理的呼吸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张胜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765-4766
收集我院97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取NIPPV,对照组未使用NIPPV,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血气分析(Pa O2、Pa CO2、Pa CO2、p H)、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呼吸困难问卷分级评分(m MR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NIPPV治疗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具有显著效果。NIPPV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3年来收入我院急救中心36例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性药物治疗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88.9%。4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占11.1%。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早期应用、减少呼吸肌做功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常会出现急性加重,轻者气急加重、咳嗽及咳痰增加,重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可提高pH值,降低PaCO2,减轻气急严重程度、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2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治疗.通气前和通气后第12、24、48小时分别查动脉血PaO2和PaCO2,比较两种通气方法的疗效.结果:有创通气能明显提高PaO2,降低PaCO2,总有效率为100%;而无创通气仅能轻度提高PaO2,无法降低PaCO2,总有效率仅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创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无创通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以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12月间本院危重病医学科 (ICU)收治的严重肺部感染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并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 (出窗 )”后 ,前瞻性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治疗组 (NIV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NIV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 ,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 (BiPAP)模式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机械通气 ,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率、血压、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患病率和患者转归。结果 共有 33例患者入选研究 ,其中NIV组 17例 ,对照组 1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心率、血压、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等指标相似 (P >0 0 5 )。NIV组和对照组出窗的时间分别为 (2 9± 0 6 )d和(5 0± 0 5 )d ,出窗时间和出窗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PaO2 和PaCO2 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N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反复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性呼吸衰竭病人采用反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脱机拔管成功率达86%,首次通气后的平均存活时间>1 093 d,中位生存期为1 673 d,1年生存率为73%,2年生存率为64%,3年生存率为33%.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呼吸内科最常见的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因。2006年10月~2009年4月,我科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加强护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方法对9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采取加强机械通气监测、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做好吸痰护理、做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撤机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痊愈8例,1例因撤机困难但病情稳定转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是严重而危急的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及时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加强各项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9例AE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实施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干预。结果 29例患者中,24例好转出院,5例无效。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必须进行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严格有效的呼吸道管理、认真评估病情,准确无误判断肺部感染控制窗及精心周到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开放声门深部吸痰方案与常规吸痰法两种不同吸痰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无力排痰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AECOPD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无力排痰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采用开放声门深部吸痰方案(观察组)和常规吸痰法(对照组)吸痰。比较两种方法的吸痰效果、气道损伤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效果显效者18例,发生气道损伤者1例;对照组吸痰效果显效者10例,发生气道损伤者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痰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8.03±1.42)%高于对照组的(96.2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9,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者2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者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开放声门深部吸痰方案比常规吸痰法更能提高吸痰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拔管后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失败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入住福建省立医院ICU气管插管拔管后行序贯HFNC的145例患者。根据HFNC成功与否将其分为HFNC成功组(113例)和HFNC失败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HFNC成功组和HFNC失败组患者插管原因(χ2 = 11.224,P = 0.024)、慢性心力衰竭(χ2 = 4.863,P = 0.027)、心脏瓣膜病(χ2 = 6.435,P = 0.011)、呼吸道病原学阳性(χ2 = 8.909,P = 0.003),拔管当天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Z = 2.138,P = 0.032)、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t = 2.307,P = 0.023),插管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χ2 = 4.153,P = 0.042)和雾化N-乙酰半胱氨酸(χ2 = 4.531,P = 0.033),拔管前2 d内中性粒细胞计数(t = 2.170,P = 0.032)、淋巴细胞总数<0.8 × 109/L(χ2 = 5.941,P = 0.024)、降钙素原(Z = 2.656,P = 0.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2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0.8 × 109/L[比值比(OR)= 2.898,95%置信区间(CI)(1.059,7.935),P = 0.038]和呼吸道病原学阳性[OR = 4.617,95%CI(1.463,14.568),P = 0.009]为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拔管前2 d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8 × 109/L和呼吸道病原体阳性为气管插管拔管后仍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序贯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9例AE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行NIPPV治疗和临床护理,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的p(O2)、p H显著高于治疗前,而p(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3例出现鼻面部压迫性损伤,9例出现胃肠胀气,4例出现咽部不适,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7%。结论 NIPPV能显著改善AE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通过精心全面的临床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杜绝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进行经鼻或口鼻面罩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过观察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42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指标得到改善: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aO2、pH、S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帮助此类患者减轻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0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的应用无创通气治疗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病人37例,在无创通气前、通气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通气前后心率、RR、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pO 2)的变化。[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气治疗后的心率、RR、pH、PaCO 2、PaO 2、SpO 2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于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护理人员采取适时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伟 《临床荟萃》2015,30(3):293-296
目的:探索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与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血气指标的变化,再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血清胱抑素(CysC)变化。结果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其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优于单纯应用无创呼吸机组,但是再插管率与病死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气指标及 CysC 水平改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改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 Cysc水平,但并不能改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