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诊断肾及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对肾及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临床拟诊肾及输尿管结石病例,每一病例在常规标准剂量(120 KV,160 mAs)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在低剂量扫描中,管电流下降到60 mAs,其余参数及扫描范围均保持不变。三位高年资医师分别观察、记录:结石的有无、大小、位置、数目及结石的继发梗阻征象,分别记录放射剂量。结果在低剂量平扫中发现33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结石数目75个,肾积水24例,输尿管扩张16例。与标准剂量扫描结果比较,低剂量扫描发现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7%,发现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的准确率100%。与标准剂量扫描比较,低剂量扫描放射剂量下降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体重<90 kg的病人,在16层螺旋CT,管电流为60 mAs的低剂量平扫诊断肾及输尿管结石能够获得高的准确率,并且明显降低病人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DR检查阴性而64层螺旋CT确诊的隐匿性骨折患者,根据损伤部位骨结构,利用MPR,VR,SSD技术调整多角度图像来显示骨折能力.结果 73例隐匿性骨折中,发生于环枢关节15例,肩关节7例,颈椎2例,肋骨5例,髋关节2例,腕关节3例,膝关节9例,肘关节5例,足跗骨9例,骶尾骨3例,踝关节7例,颞颌关节2例,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面图像骨折显示率89%(65/73),结合MPR,SSD,VR多平面调整,骨折显示率100%(73/73).结论 64层螺旋CT显示隐匿性骨折的能力明显高于DR,可以发现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而平片检查阴性患者的细微骨折,能够作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利用计算机连续的CT横断图像进行重组形成的多种三维图像,相继应用于关节、骨骼、颌面部疾病,从而能明确病变的性质,更能直观,多方位的提供临床医师所需的信息.2008-01-2009-12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7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共28例,图像后处理采用MPR、CPR、MIP、VR.结果:28例肺动脉栓塞累及肺动脉及各级分支共计125支,其中右肺动脉69支、左肺动脉56支.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均可清晰显示.结论: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及栓塞范围,其安全、快速、无创及诊断准确性在肺动脉栓塞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占位性病变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对病灶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特别是强化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1例病灶中共发现病灶23个,多形性腺瘤13个,增强表现为渐进性强化;4个腺淋巴瘤表现为"快进快出",1个腺淋巴瘤表现为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5个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峰值在延迟期.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为腮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6SCTA)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和技术优势。方法对17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进行16SCTA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窥镜(VE)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AA发生在主动脉弓部3例,弓降部9例,胸腹主动脉交界处2例。腹主动脉3例,经MPR、MIP等后处理技术清楚地显示了瘤体形态、瘤壁钙化、附壁血栓等情况。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结论16S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杏方法。  相似文献   

7.
焦阳  罗慧  姜燕 《中国医师杂志》2007,9(3):387-388
目的 探讨X线及超声对照检查在输尿管阴性结石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43例X线腹部平片未显示异常的肾绞痛患者,行腹部B部检查。结果 腹部平片显示阴性结石的43例患者,超声均显示强回声团,提示结石的存在。结论 超声检查在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早期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CT在上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可疑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在空腹、低张及胃内充水状态下行16排CT平扫和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后在ADW 4.2软件的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后处理,并与手术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肿瘤11例,其中胃肿瘤8例,包括2例胃内肿块,4例局部胃壁增厚,2例发生在贲门胃底部,以上全部为恶性。并发现1例肝脏多发转移,5例侵犯周围邻近器官,3例腹膜后及脾门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肿瘤3例,2例为十二指肠降段和升段内肿块,1例为十二指肠升段肠壁肿块,全部为良性。11例患者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胃腺癌5例,胃肌腺瘤2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2例。结论16排CT扫描MPR技术是发现上消化道肿瘤病变的很好的方法。对肿瘤治疗前进行较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对术中难易程度能做一个比较科学的估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二维及三维重组,从而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像.结果 96例中,共检出126颗埋伏牙,其中阻生牙51颗,多生牙75颗.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MPR图像能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关系,是显示埋伏牙的重要补充.结论 三维及MPR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牙,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二维及三维重组,从而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像.结果 96例中,共检出126颗埋伏牙,其中阻生牙51颗,多生牙75颗.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MPR图像能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关系,是显示埋伏牙的重要补充.结论 三维及MPR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牙,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尿路造影(CTU)对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行CTU检查出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动脉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螺旋扫描。对排泄期数据进行尿路的三维重建成像。结果2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患者中13例为单侧、8例为双侧,有合并症者17例。CTU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各部的形态结构,造影效果甚好。结论CTU检查能够直观有效显示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的结构、形态及病变位置、大小、结构,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主动脉瘤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用表面投影显示法,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强度投影法行3D重建进行观察。结果螺旋CT扫描血管3D影像能较好地展示主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长度,有无夹层和血栓,主动脉瘤所在位置的重要血管分支情况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横断面影像准确、可靠,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优势。结论3DCT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清晰的主动脉立体形态,为外科手术提供精细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肺栓塞、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而确诊的36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共累及254处肺动脉,栓塞受累部位分布广泛,其中肺段动脉受累最多,占59.1%。栓塞在CT上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其中22例经治疗后(溶栓13例,抗凝9例)再行MSCTPA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痊愈。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即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24例,阳性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亚段及亚段以上肺栓塞是安全、无创、快捷和可靠的诊断方法,且可作为治疗的依据和评价溶栓或抗凝治疗的效果,适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扫描螺旋CT平扫在输尿管结石中应用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拟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分析其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 在低剂量平扫中发现38例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扩张33,剂量扫描检查结石的敏感性为98%,准确性为100%。两者观察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平扫是一种敏感、安全的输尿管结石的检查方法,它诊断输尿管结石能够获得高的准确率,并且明显降低病人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占位性病变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对病灶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特别是强化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1例病灶中共发现病灶23个,多形性腺瘤13个,增强表现为渐进性强化;4个腺淋巴瘤表现为"快进快出",1个腺淋巴瘤表现为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5个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峰值在延迟期.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为腮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怀疑肠结核,行MSCTE检查并最终确诊肠结核的病例22例,对肠结核的MSCTE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肠壁增厚表现为对称性均匀增厚或不均匀非对称性增厚,增厚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颈部CTA低剂量减影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28例患者行颈部CTA减影成像检查,平扫毫安量采用50 mas,增强扫描毫安量为16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将增强前后图像进行减影,去除骨结构,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与非减影三维重建图像相比较.结果 减影图像能整体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18例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10例因颈部移动,未能去除骨结构,成功率64%.重建时间减少5 min,平均增加患者辐射量3.90 mgy.结论 与常规颈部CTA相比,低剂量减影技术操作简单,稍增加辐射剂量便可以得到类似DSA血管减影图像.  相似文献   

18.
16排螺旋CT在评估冠脉粥样斑块性质及稳定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评估冠脉粥样斑块性质及稳定性方面的价值。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32例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非ACS)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经16排螺旋cT冠脉检查,选择影像质量最佳时相进行后处理重建,测量斑块CT值,依据cT值〈501-IU、50-119HU、〉119HU分为软斑块、混合斑块及钙化斑块,比较不同性质斑块在ACS组及非ACS组分布有无差异,分析斑块的cT值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54例患者检出135处斑块,其中ACS组检出斑块54个,非ACS组81个,两组斑块性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斑块的平均cT值[(46±8)HU]低于非ACS组[(236±15)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以软斑块为主,非ACS组以钙化斑块为主。结论通过16排螺旋CT扫描获得的斑块cT值,能无创划分斑块性质,推测其稳定性,这对早期发现脂核含量较大的软斑块、指导冠心病风险分级、预防“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巍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23-1524
目的分析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表现,评价其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高分辨率CT对患者颞骨颅底横断位薄层扫描,测量具体病例相关数据。结果在CT横断面图像上23例患者共44只耳中21例双侧耳和2例单侧耳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均大于1.5mm,其中21只耳内侧缘与总脚直接相通,26只耳合并耳部畸形。结论高分辨率CT能够准确地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对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效能,评价MS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2004-2006年收治的78例输尿管小结石(直径≤5.0mm)病例,均经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证实.将手术结果 同MSCT、腹部x线平片(KUB)、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本组有69例患者行KUB检查.78例行超声检查,57例行MSCT检查.结果 (1)MSCT、KUB、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2%(56/57)、53.6%(37/69)、67.9%(53/78).(2)KUB+超声对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73.9%(51/69),低于MSCT的98.2%(P<0.05).结论 MSCT在输尿管小结石的诊断上优于KUB、超声及KUB+超声,是诊断输尿管结石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