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mouse,SAM)脑衰老的机制,揭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改善SAMP10脑衰老症状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7月龄雄性清洁级SAMP10小鼠20只,单纯随机分为2组,即SAMP10对照组、SAMP10“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组(简称针刺组);选取7月龄雄性SAMR110只,为SAMR1对照组。应用cDNAArray技术,观察快速老化小鼠SAMP10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前脑588个基因表达的差异,同时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SAMP10与SAMR1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前体、生长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伴快速老化,其表达分别下调了16,1.6,20.2和7.6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α亚单位的表达则上调了1.6倍。针刺后其表达水平趋向于正常老化的R1品系,其表达分别上调11.5,4.1,17.1和3.8倍,上调1.8倍。结论:SAMP10脑衰老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生长激素等的异常表达有关,针刺可改善上述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起到延缓脑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为生长激素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完成。消化获取3个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无因子对照组进行培养,每组16孔细胞。以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阿新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聚胺多糖分泌量。 结果:①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细胞增殖最显著,是对照组的2.17倍[噻唑蓝法检测不同组吸光度:无因子对照组为0.199&;#177;20.05,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0.317&;#177;20.06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组为0.384&;#177;0.084,生长激素组为0.252&;#177;20.056,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433&;#177;20.080]。②各处理组培养上清聚胺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聚胺多糖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10倍[阿新兰染色法检测不同因子组上清聚胺多糖含量:无因子对照组为(49.69&;#177;1.37)mg/L,转化生长因子131组为(80.10&;#177;1.42)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88.44&;#177;1.68)mg/L,生长激素组为(67.73&;#177;1.56)mg/L,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104.47&;#177;1.86)mg/L]。 结论:生长激素也有促进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生长激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创面愈合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临床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加速创面愈合建立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5/06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清洁级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00g。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组、重组人生长激素组、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②在大鼠背部脊柱切除直径1.6~1.8em的圆形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压迫止血后各组分别给药。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1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胰岛索样生长因子Ⅰ浓度1mg/L,重组人生长激素浓度0.2U/mL:重组人生长激素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重组人生长激素浓度0.2U/mL;生理盐水组:每次每个创面给生理盐水,给液量0.1mL。④分别于伤后1、4、7、11、14、17d创面取材,作组织切片观察。在取材同时剩余创面给药,药量同前,在伤后11—13d创面愈合后,14、17d取材为愈合部位组织。取材后即时以10%多聚甲醛固定10h,逐级脱水,作组织切片。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局部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后,创伤模型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与创面愈合相关因素增殖细胞核抗原、Ⅰ型胶原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大鼠3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局部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内I型胶原的变化:伤后1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在胞浆里出现了Ⅰ型胶原表达,到伤后11d创面接近愈合及14d和17d创面愈合后在细胞间质中仍有增加的趋势。②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在核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量于4d达到高峰值,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在7d时达到最高后就开始降低,14、17d创面愈合后,其表达量也就下降到正常范围。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组伤后在胞浆和细胞间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量就一直在高值,在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伤后1d出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在7d时达到峰值,在伤后11d,表达量下降,14、17d创面愈合后,其表达量也就下降到正常范围。④组间采用t检验。结论:在创面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合成分泌增加,是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直接促进因子,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创面应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促增殖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L-PS是否可以在预防衰老相关肾脏疾病中发挥有益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进行实验的SAMP8小鼠(60周龄)60只,将大鼠根据随机分为两组GL-PS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不参与建模,GL-PS组采用高糖处理TCMK-1细胞,构建体外衰老细胞模型。GL-PS组给予100 mg/kg灌胃处理30 d,空白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选择同期正常衰老SAMP1小鼠30只,设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对比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表达。筛选了特异性靶向SIRT1的siRNA以验证SIRT1在GL-PS缓解肾脏细胞衰老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老化的SAMR1小鼠相比,快速老化小鼠SAMP8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表皮间质转化(EMT)和衰老明显增加。经过GL-PS处理后,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蛋白水平被显著抑制。而且,GL-PS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沉默SIRT1可以显著降低TCMK-1细胞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蛋白水平,即使是在GL-PS预处理的条件下。结论灵芝多糖缓解衰老和EMT过程主要是通过上调SIRT1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老化小鼠8(SAMP8)增龄性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及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等老化特征。方法用Morris水迷宫评测2、7和12月龄SAMP8和抗衰老系列小鼠1(SAMR1)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不同月龄SAMP8和SAMR1小鼠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SAMP8和SAMR1小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AMR1小鼠相比,7、12月龄的SAMP8小鼠出现明显学习、记忆功能下降(P均<0.05)。7、12月龄SAMP8小鼠的海马和皮质区Tau[pS19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透射电镜观察示7月龄SAMP8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内细胞核出现线粒体轻度肿胀、脊和膜轻度消失,内质网肿胀;12月龄的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出现胞浆空泡化,核质边移,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在胞浆和轴突内可见大量的致密物。结论 SAMP8小鼠在7和12月龄时表现出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并且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相应改变,表现出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变特征,是优质的快速脑老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年龄对加速衰老小鼠储藏、挖掘和作窝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挖掘、储藏和作窝3个任务检测了加速衰老小鼠是否有年龄相关性种属型行为改变。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行为学实验室完成。所使用的加速衰老小鼠总数为147只,其中SAMP8小鼠74只、SAMR1小鼠73只,分别代表3,7和11月龄。任务是检测挖掘(burrowing)、储藏(hoarding)和作窝(nesting)3种种属行为。结果:SAMP8有年龄效应,并且3月龄SAMP8小鼠挖掘的量明显少于SAMR1小鼠。在储藏实验中,在SAMP8和SAMR1小鼠中均可观察到年龄相关性储藏量的增加。对于作窝实验,不同年龄的SAMP8小鼠的作窝能力均低于年龄匹配的SAMR1,并且在SAMP8小鼠中,3月龄的作窝能力最差。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实验测定着种属型行为的不同方面。结论:挖掘、储藏和作窝实验能够显示SAMP8年龄相关性增加效应,尤其是挖掘和储藏实验。这些任务可以测定种属型行为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老化过程中,脑内环境改变可引起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改变.脑内神经干细胞与衰老和退行性神经病变疾病密切相关,增殖能力与年龄存在负相关,但以快速老化小鼠为衰老模型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比较快速老化与正常老化小鼠嗅球、海马、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差异.方法:分别取6只快速老化小鼠(SAMP8)和6只正常老化小鼠(SAMR1)的嗅球、海马、皮质组织,在固定、冰冻切片后,运用Ki-67/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3个脑区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双标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Leica Qwin v3采图,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下采图,每一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相邻视野,通过Image-pro-Plus软件完成图像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老化小鼠和快速老化小鼠均有神经干细胞增殖现象,但二者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海马和嗅球两个脑区(P < 0.05).提示快速老化可能会导致海马、嗅球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运动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关系。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5—05有关运动、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文献,检索词“GH、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exerci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共检索到18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运动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关系的文章,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排除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经过分析选取34篇文章,其中12篇符合纳入标准作为参考文献.排除22篇重复文章。 资料综合:一次急性运动后人血中生长激素浓度即刻显著升高,而循环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升高不大或不变。耐力运动或长期的力量练习增加运动中和安静时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活性,但各研究结果不同。抗阻力训练对训练后安静状态下的生长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而耐力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高于一般正常人。目前有关运动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关系还不完全明了。 结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与运动关系密切。运动可以影响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各激素的血清水平,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活性能够影响运动能力。目前运动影响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作用途径仍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临床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加速创面愈合建立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5/06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清洁级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00g。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重组人生长激素组、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②在大鼠背部脊柱切除直径1.6~1.8cm的圆形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压迫止血后各组分别给药。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1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1mg/L,重组人生长激素浓度0.2U/mL;重组人生长激素组:每次每个创面给液量0.1mL,重组人生长激素浓度0.2U/mL;生理盐水组:每次每个创面给生理盐水,给液量0.1mL。④分别于伤后1、4、7、11、14、17d创面取材,作组织切片观察。在取材同时剩余创面给药,药量同前,在伤后11~13d创面愈合后,14、17d取材为愈合部位组织。取材后即时以10%多聚甲醛固定10h,逐级脱水,作组织切片。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局部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后,创伤模型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与创面愈合相关因素增殖细胞核抗原、Ⅰ型胶原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大鼠3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局部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重组人生长激素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内Ⅰ型胶原的变化:伤后1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在胞浆里出现了Ⅰ型胶原表达,到伤后11d创面接近愈合及14d和17d创面愈合后在细胞间质中仍有增加的趋势。②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在核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量于4d达到高峰值,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在7d时达到最高后就开始降低,14、17d创面愈合后,其表达量也就下降到正常范围。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伤后在胞浆和细胞间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量就一直在高值,在重组人生长激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伤后1d出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在7d时达到峰值,在伤后11d,表达量下降,14、17d创面愈合后,其表达量也就下降到正常范围。④组间采用t检验。结论:在创面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合成分泌增加,是成纤维细胞增生的直接促进因子,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创面应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促增殖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0.
杨磊  高建华  王颖  王甲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89-91,i0003
目的:构建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并观察其在烫伤大鼠皮肤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卫生学系实验室完成。利用原核表达质粒pUChIGF-I,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扩增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取20只Wistar大鼠,全麻后背部浸入95℃水浴锅中,烫伤12s,造成30%Ⅲ度烫伤,烫伤后随机分为两组(n=10),即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及pcDNA3.1组。①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烫伤后当天及第1,2,3,4周后于大鼠左后背部创面边缘(距创面边缘0.5cm)皮下注射脂质体和重组质粒的混合物192μL(3.6μg 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μL)+10μL脂质体+180μL生理盐水]。②cDNA3.1组:注射时间和方法同前,脂质体和质粒混合物为3.0μg pcDNA3.1(2μL)+10μL脂质体+180μL生理盐水。伤后5周断头处死大鼠,取注射点附近皮肤,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大鼠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DNA测序结果表明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已分别正确插入到pcDNA3.1质粒,提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②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大鼠皮肤组织中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呈现强阳性表达,pcDNA3.1组大鼠呈表达缺失或弱阳性表达。 结论: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可以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烫伤大鼠皮肤中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为生长激素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完成。消化获取3个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无因子对照组进行培养,每组16孔细胞。以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阿新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聚胺多糖分泌量。结果:①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生长激素组细胞增殖最显著,是对照组的2.17倍[噻唑蓝法检测不同组吸光度:无因子对照组为0.199±0.05,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0.317±0.06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384±0.084,生长激素组为0.252±0.056,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433±0.080]。②各处理组培养上清聚胺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生长激素组聚胺多糖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10倍[阿新兰染色法检测不同因子组上清聚胺多糖含量:无因子对照组为(49.69±1.37)m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80.10±1.42)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88.44±1.68)mg/L,生长激素组为(67.73±1.56)mg/L,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104.47±1.86)mg/L]。结论:生长激素也有促进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生长激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抚触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血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病情平稳的住院早产儿58例,随机分为抚触组(28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发育情况,测定两组生后第2 d及第30 d空腹血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结果:生后30 d抚触组体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头围、身长及生长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早产儿体重增长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及其对反义寡核苷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和食管癌发生、转移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完成。体外分5组培养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其中4组分别用设计合成的3条封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不同基因位点的反义寡核苷酸1~3及1条无关寡核苷酸转染.另一组不转染。采用完整细胞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呈阳性表达。②3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无差异(2.66&;#177;0.21,2.63&;#177;0.23,2.65&;#177;0.22,P&;gt;0.05),但均显著低于无关寡核苷酸组及无转染组(5.67&;#177;2.86,5.02&;#177;2.75,P&;lt;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后,可体外抑制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为临床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向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加入25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于培养的第1,2,3,4,5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于培养的第3,6,9天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培养第3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25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而且明显增加成骨细胞中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Wnt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5.
郭玲  郑立舸  王敏  郝亮 《中国临床康复》2011,(28):5169-5172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向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加入25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于培养的第1,2,3,4,5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于培养的第3,6,9天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培养第3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25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而且明显增加成骨细胞中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Wnt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多种肿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其配体表达异常,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多种细胞的有丝分裂原和抗细胞凋亡的因子,控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进程。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收治患者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其正常皮肤等手术切除标本,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不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P〈0.05),且在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增生性瘢痕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接近(P〉0.05);而瘢痕疙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明显高于瘢痕周围正常皮肤(P〈0.05)。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胰岛素在脑内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发挥作用,APP17肽有神经营养功能,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底物改善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脑病。 目的:制备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材料:实验于2003-09/10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及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3组,每组6只。 方法:①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小鼠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d后测尾部非禁食血糖,大于15mmol/L者被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②APP17肽治疗组于糖尿病造模2周后皮下注射APP17肽,每次0.35μg/只,1次/d,共注射2周。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干预。③给链脲佐菌素4周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脑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 结果:18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质、海马见有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②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脑海马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细胞数分别为(28.7&;#177;1.5),(9.2&;#177;1.5),(10.1&;#177;1.4)个/10倍物镜,糖尿病组高于其他两组(P〈0.001)。 结论: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APP17肽能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认为衰老和光老化状态下生长因子的表达不一定一致.生长因子与皮肤老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验证转化生长因子β 1对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以体外培养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重复实验,于2006-07/2008-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进行.材料:成纤维细胞来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整形外科门诊患者包皮,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获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使用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0,5,10,20 J/cm2)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 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以长波紫外线15J/cm2为照射剂量,选择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 1即小剂量组(0.1 μ g/L)、中剂量组(1 μ g/L)、大剂量组(10 μ g/L)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照射、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转化生长因子B 1剂量依赖性地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 1大剂量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长波紫外线照射组(P< 0.01).结论:长波紫外线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转化生长因β 1可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利于真皮内结构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9.
背景:在细胞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竞争性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阻止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活性.目的:观察衰老细胞中调节性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生物学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9/2007-09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胚肿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购于中国生物制品研究所.方法:用Northern的方法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的表达在年轻和衰老的2BS细胞中存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上游包括5'-UTR区的2kb的序列,并用酶切得到4组不同长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启动子片段并确定可调控转录活性的区域;通过重叠寡核苷酸凝胶阻滞实验确定在该活性区域中的增强子元件-IEE(IGFBP-3 enhancerelement)及其与蛋白结合的碱基序列等;用DNase I Footprinting法确定了IEE中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主要观察指标: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年轻和衰老细胞中的表达差异.②通过重叠寡核苷酸确定增强子元件.③通过凝胶阻滞试验证实该复合物结合活性与衰老相关的.④通过凝胶阻滞试验确定IEE与蛋白结合的碱基序列.⑤用DNase I Footprinting法确定IEE中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⑥判断与IEE结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与年轻的2BS细胞相比,衰老的2BS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的表达升高:5'-ccagcctgccaa gca gcg tgcCCCggttgc-3'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增强子元件;该元件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是CTG CCA和GCGTGC CCC G,而且这种结合是与衰老相关的:结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27 000.结论:在2BS细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转录增强子,它与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是CTGCCA和GCG TGC CCC G,可与一个大约27 000的蛋白结合:在衰老细胞中可选择性地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利水方对实验性兔骨关节炎软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取雄性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化瘀利水方组和氨糖美辛组,每组5只。按Colombo法建立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8周给药。益气化瘀利水方组给予益气化瘀利水方(由生黄芪、汉防己、左秦艽、地鳖虫、制苍术、川牛膝、全当归、仙灵脾、生米仁等组成,自制制剂)0.09g,/(kg&;#183;d),氨糖美辛组给予氨糖美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批号030401)0.09g,/(kg&;#183;d),均与兔饲料混合均匀,制成定量颗粒饲料,确保其当天吃完。正常组及模型组均未给药。各组于术后第9周取右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并利用图像分析测定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积分吸光度。 结果:20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软骨表面光滑,软骨细胞为圆形呈散在、无序排列。模型组软骨表面广泛碎裂、剥脱,可见软骨细胞簇集。益气化瘀利水方组软骨表面可见小的碎裂,软骨细胞呈散在排列。氨糖美辛组软骨表面粗糙不平,软骨细胞呈散在排列,可见细胞集簇现象。正常组、益气化瘀利水方组、氨糖美辛组软骨细胞及间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染色呈淡黄色。模型组在簇集的软骨细胞的胞浆和细胞核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染色呈黄褐色。②各组关节软骨切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染色强度的积分吸光度图像分析: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17.08&;#177;2.27,4.75&;#177;0.88,P<0.01);益气化瘀利水方组和氨糖美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43&;#177;2.37,9.27&;#177;2.44,P>0.05);益气化瘀利水方组和氨糖美辛组明显低于模型组(F=29.71,P<0.01)。 结论:益气化瘀利水方可抑制骨质增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