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D44V6 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与鼻咽癌(NP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6例鼻咽癌组织中CD44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蛋白表达率为53.4%(62/116)。CD44蛋白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率为66.7%(40/60),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9.3%),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蛋白的表达与NPC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和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D44V6表达的上调可作为NPC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γ-catenin与CD44V6表达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γ-catenin与CD44V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γ-catenin与CD44V6蛋白表达。结果4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γ-caten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和52.3%,肝内转移者、肝门淋巴结转移者、门静脉有转移组γ-caten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与肝内无转移者、肝门淋巴结无转移者、门静脉无转移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γ-catenin和CIM4V6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和分级无关。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γ-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47.6%,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γ-catenin和CIM4V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是判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γ-catenin缺失和异常表达是肝组织恶变的早期事件,因此γ-catenin是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20和CD68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例cHL患者CD20和cD68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29例cHL中CD20和cD68的表达均与年龄有关(P=0.010,P=0.006),与性别、肿瘤分期、肿瘤分型、肿瘤大小、B症状等均无相关性,P〉0.05。2)在cHL中cD20表达与cD68表达无相关性,r=-0.335,P〉0.05。3)CD20高表达组5年无失败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69.3%vs54.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CD68低表达组5年无失败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86.3%vs2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1)CD20、CD68在CHL组织中表达均与年龄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在CHL中CD20表达与CD68表达无相关性。3)未能证实在CHL中CD20表达与预后具有相关性;CD68在CHL中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D4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35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CD44s、CD44V6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CD44s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6/42)和37.1%(13/35),两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CD44V6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19/42)和22.8%(8/35),两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3)p53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4%(9/42)和51.4%(18/35),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4蛋白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高度表达,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4s、MMP-9、Ki-67的表达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Peng TS  Qiu JS  Wu HX  Liang HZ  Luo CQ 《癌症》2002,21(7):745-750
背景及目的:近期研究表明,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高水平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核抗原,表示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但二者与骨肉瘤的局部侵袭、远处转移及术后是否复发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标准型CD44蛋白(CD44s)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侵袭、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2例骨肉瘤(初发性骨肉瘤51例、复发性骨肉瘤11例,确诊时即伴有肺转移者9例、不伴有肺转移者53例)以及骨纤维结构不良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44s、MMP-9、Ki-67的表达,并根据阳性瘤细胞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率进行半定量量化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CD44s、MMP-9、Ki-67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75.8%和35.5%,与三种分子在骨良性病变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其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值均小于0.05)。CD44s和MMP-9在初发性和复发性骨肉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Ki-67在术后复发的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81.8%,比初发性骨肉瘤中的阳性率显著性升高。CD44s和Ki-67在伴有肺转移的骨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9%和66.7%,均显著高于两者在不伴有肺转移的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但MMP-9在有无肺转移骨肉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44s和MMP-9在低分化性骨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3%和79.7%,均显著高于两者在高分化性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但Ki-67在不同分化骨肉瘤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证明CD44s、MMP-9、Ki-67三者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骨肉瘤组织中CD44s、MMP-9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三者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局部的侵袭破坏。骨肉瘤术后是否复发与肿瘤的增殖状况有关,而与CD44s和MMP-9的表达无关;骨肉瘤是否出现早期远处转移受粘附分子CD44s的表达量和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而与MMP-9的关系不大;CD44s和MMP-9的表达水平随骨肉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但不同分化程度的骨肉瘤组织之间的增殖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组织CD44v6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He JH  Liang XM  Hou JH  Huan YL  Wu QL  Xiao YB 《癌症》2002,21(6):615-618
背景与目的:CD44v6是乳腺上皮恶性转化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不同的表达,但其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和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检测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D44v6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15例导管内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正常组织,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肌上皮细胞(basal epithelial 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0%,85。72%,66。66%,66。66%,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上此细胞(luminal epithelial cell)的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83.34%,93.33%,100%,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4v6蛋白表达对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否癌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进展程度和转移的诊断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75例,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按Lauren分型,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34/35)和36.6%(11/30),肠型胃癌阳性率明显高于弥漫型(P<0.05),且CD44V6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CD44V6蛋白的检测对早期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及癌细胞转移潜能、判断胃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CD15抗原及PCNA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探讨CD15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5抗原和PCNA在51例乳腺癌及67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5抗原在51例乳腺癌组织及67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40/51)和44.8%(30/67),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5/51)和68.7%(46/67),这2个指标表达在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CD15抗原及PCNA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状况及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患者绝经状况(P=0.554;P=0.288)及TNM分期(P=0.081;P=0.055)无显著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CD15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479,P=0.000)。结论:CD15抗原和PCNA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D15抗原和PCNA可能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CD15抗原和PCNA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发现CD147与某些恶性肿瘤存在相关性。本研究探讨CD14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1例星形细胞肿瘤及18例瘤旁脑组织标本.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进行CD147mRNA检测。结果:(1)胶质瘤组织中CD14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4.3%.正常脑组织中仅血管内皮细胞浆有阳性着色。(2)Ⅲ、Ⅳ级星形细胞肿瘤瘤细胞胞浆CD147着色显著强于Ⅰ、Ⅱ级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3)CD147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83.3%,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率25%(P〈0.05)。CD147mRNA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274±0.08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81±0.043,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47的表达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CD44v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浸润性导管癌石蜡组织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CD44v6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临床分期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D44v6低表达患者的五年、十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78.37%。而CD44v6高表达的患者的五年、十年生存率分别为64.1%、49.8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5)。结论:CD44v6蛋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作为有意义的预后指标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CD117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17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4例GIST中CD117、CD34、a-SMA、S-100、及其中13例GIST中nestin蛋白等的表达情况。结果34例GIST中CD117和CD34阳性率为94.1%、79.4%。a-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29.4%、35.3%。13例GIST中nestin阳性率100.0%。结论CD117作为GIST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CD117表达与GIST的良恶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CD117和CD34联合检测,能辅助诊断大部分GIST,但是尚需探讨nestion等其他指标在GIST中的表达,并积极开展c-kit基因在GIST中突变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胃癌CD44v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胃癌CD44v6的表达,评价其表达对胃癌进展程度和转移的诊断意义,以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85例,相应的癌转移淋巴结标本47例,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演变中新生血管表达状况,旨在选择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新生血管的特异性标记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以CD105、FⅧ、CD31、CD34为标记,对100例乳腺不同病变组织,包括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DH)、导管内癌(DCIS)、微浸润导管癌(MDC)各20例,4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型导管癌(IDC,NOS),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DH、DCIS、MDC和IDC(NOS)中,CD105标记的MVD分别为8.25±5.78、10.05±4.23、25.35±7.62和37.33±5.86,FⅧ标记的MVD分别为10.60±8.99、16.60±3.47、16.90±5.62和17.90±5.62,CD31标记的MVD分别为16.80±3.90、19.40±4.58、20.74±6.67和22.74±6.67,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14.40±12.82、25.20±5.39、26.32±4.89和40.32±4.89,仅CD105标记的MV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05标记MVD用来评估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新生血管表达,可能更具价值,这将为今后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10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记物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参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D105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新生血管大多局限于肿瘤实质边缘,而在正常组织的血管无表达。CD105检测的MVD为35.80±8.88,MVD值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105表达的MVD值可以被认为是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的1项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增强宿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 BAL 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接种H22-Wt细胞,B组接种H22-neo细胞,C组接种H22-CD80/CD86+细胞,D组接种H22-CD137L+细胞,E组接种H22-CD80/CD86/CD137L+细胞.分别于第14、35、56和84天,每组每次随机选取2只小鼠处死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 ladde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电泳迁移率法(EMSA)检测T细胞核因子KB(NF-KB)活性.结果 TUNEL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天,A、B组脾淋巴细胞即出现大量凋亡,D组凋亡虽然较A、B组明显减少,但仍远高于C、E组.随接种时间推移,C组脾淋巴细胞凋亡逐渐增多,而E组这一趋势不明显,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0.8±9.2和14.4±4.5.DNA ladder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4、35、56和84天,C组和E组均检测出典型阳性结果,其中以C组第35、56和84天凋亡最明显.EMSA检测结果显示,A、B组T细胞NF-KB活性很低,D组显著高于A、B组,C、E组则显著高于A、B和D组.随着接种时间推移,E组NF-KB活性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而C组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第84天,C组和E组的T细胞NF-KB活性分别为14.01±1.04和41.16±5.78.结论 H22-CD80/CD86/CD137L+变异株接种荷瘤鼠后,CD28信号和CD137信号的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强活化T细胞NF-KB活性,这可能是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显著增强宿主CTL杀伤活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史艳侠  张晓实  刘冬耕  管忠震  姜文奇 《癌症》2004,23(Z1):1437-1442
背景及目的:目前认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常伴随免疫抑制,CD8 CD28-Ts(Ts)细胞和CD3 CD56 NKT(NKT)是新鉴定的新型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抑制及免疫逃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在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分布情况及其免疫抑制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B-NHL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及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它们在B-NHL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干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9例治疗前的B-NHL患者、经4~6周期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18例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NKT及Ts细胞的比例。结果:在79例治疗前B-NHL患者的外周血中,Ts细胞比例为(18.19±5.03)%,较正常对照组(11.20±3.49)%明显增高(P<0.01);NKT的比例为(6.08±3.29)%,亦较正常对照组的(3.52±1.56)%明显增高(P<0.01)。Ts在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期为(17.56±4.10)%、Ⅱ期为(18.05±5.64)%、Ⅲ期为(18.14±5.58)%、Ⅳ期为(18.95±4.64)%;在不同恶性程度的患者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度恶性为(17.81±5.24)%、中度恶性为(18.37±4.83)%、高度恶性为(18.31±5.93)%;在治疗前(18.64±4.55)%和CR后(19.42±4.95)%患者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ABC法)检测19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22.1%)患者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肝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相关,42例CD133阳性肝癌中,低分化肝癌(Ⅲ+Ⅳ)为34例(17.9%),高分化肝癌(Ⅰ+Ⅱ)为8例(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CD133蛋白表达程度与肝癌镜下血管侵犯相关,42例CD133阳性肝癌中,存在镜下血管侵犯为33例(17.4%),无镜下血管侵犯为9例(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肝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肉眼血管侵犯、镜下血管侵犯、肝癌TNM分期以及CD133蛋白表达情况与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无瘤生存有关(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D133蛋白表达情况与镜下血管侵犯是预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生存分析表明CD133蛋白表达阳性组术后无瘤生存期明显短于CD133阴性组。结论 肝癌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3 CD56 NKT细胞作为一类新的具有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意义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而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抗肿瘤细胞CD3 CD56 NKT细胞及CD3-CD56 NK细胞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18例恶性肿瘤患者(55例肺癌患者和63例乳腺癌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及CD3 CD56 NKT细胞、CD3-CD56 NK细胞表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组CD3 CD8 T细胞、CD3 CD56 NKT细胞以及CD3-CD56 NK细胞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中以CD3 CD8 T细胞和CD3 CD56 NKT细胞明显增加为主;乳腺癌患者中以CD3 CD56 NKT细胞和CD3-CD56 NK细胞明显增加为主。结论CD3 CD56 NKT细胞在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抗肿瘤效应中占据重要地位,而CD3 CD8 CTL和CD3-CD56 NK细胞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
CD44V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进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大肠癌新鲜组织标本52例(其中包括无转移病例的原发灶29例及有转移的淋巴结23例)、腺瘤性息肉16例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1例。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上述各种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无转移大肠癌癌灶中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51.7%(15/29),转移灶中的CD44V6表达率为87.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