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阴道超声鉴别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方法:测量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并经诊刮,手术病检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了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结论:阴道超声是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58例,准确率87.8%;误诊8例,误诊率12.2%.结论: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64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后,以诊刮病理和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中的准确率。结果64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的准确率分别为34%,56%,67%,20%,经阴道超声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2%、100%、89%、60%。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可为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6例妇女(绝经前50例,绝经后36例)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子宫内膜病理对照。结果内膜活检的病理分类有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增生过长等,其超声表现以内膜增厚为主,多伴内膜回声增强、不均或宫腔内混合回声。经腹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9%及91.8%。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经腹超声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准确诊断和及时发现病变。方法采用海鹰彩色超声仪,阴道探头频率5~12 MHz,观察子宫的轮廓、大小、肌层变化、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及回声情况、宫腔线回声及病灶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结果利用超声检查35例患者中多发息肉19例,单发息肉16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突入宫颈管3例突入宫颈外口1例。绝经后2例。结论随着阴道超声探头逐步应用及广泛开展,对宫腔、子宫内膜的检查更清晰,进而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US)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4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4例,准确率为70.8%,误诊6例,误诊率12.5%,经阴道超声未检出病变8例,漏诊率为16.6%。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较经腹明显提高,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CDE)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其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TV-CDE对2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异位囊肿大小、血流显示率及子宫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3个月异位囊肿缩小35.1%(P<0.01),6个月后缩小60.4%(P<0.01),囊肿的血流显示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78.8%和54.5%,差异显著(P<0.05)。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V-CDE能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检出的子宫内膜息肉51例,误诊7例,漏诊4例,检出率为82.3%。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法 选取6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超声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6例,占43% ,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9例,占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较阴道超声准确性高,阴道超声可用于宫腔息肉的普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检测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超声图像的改变,评估有无内膜病变,并将其与相应的诊断病理结果比较,以判断该方法鉴别内膜病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膀胱肿瘤的两维及三维超声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两维、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27例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观察,分别获取了不同切面膀胱肿瘤的两维及三维图像,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三维图像与术中所见一致,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除能获得与两维超声相似的结构断面外,还能显示两维超声所无法看到的肿瘤整体观,并可确定病变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病变范围,弥补两维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经耻骨上超声观察100例健康成年男性膀胱颈口正常测值,其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x±1.969)得出颈口排尿前及排尿时测值分别为:排尿前,左右径0.774±0.270cm,前后径0.695±0.221cm;排尿时,左右径1.214±0.282cm,前后径1.109±0.362cm,同时动态观察52例膀胱颈部梗阻性病变的异常声像图,认为经耻骨上超声具有实时直观、简单、可重复性,是膀胱颈部梗阻性病变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8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经阴道超声:子宫后位,长7.0cm,宽6.3cm,厚5.0cm,体积增大,轮廓不规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呈粗点状回声,分布不均匀,宫腔内可见约4.3cm×6.0cm×6.2cm包块,形态欠规则,回声不均匀,其内见网格状无-低回声区(图1A)。该包块浸润  相似文献   

14.
15.
正常早孕子宫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68例不同时期早孕妇女子宫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无明显变化,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逐步降低;结合子宫的血供特点加以探讨,认为子宫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RI值)能敏感地反映早孕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精确估价早期妊娠子宫胎盘的血流循环。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三维超声成像评价胎儿面部结构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 像在评价中晚期妊娠胎儿面部结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Voluson 530D三维超声成像仪对30例孕18~40周的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超声重建。结果 23例(76.7%)胎儿能获得满意的面部三维图像。8例二维超声不能判断胎儿下唇正常与否和4例有分娩唇(腭)裂胎儿病史的病例能动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排除了胎儿面部畸形的存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可直观、清晰地识别胎儿的眼、鼻、上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就其诊断价值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进行比较。方法:应用Voluson530D三维容积探头对52例24-40周胎儿唇部进行观察,结果:52例,应用三维或二维超声能看到胎儿唇部有47例,看胎儿唇部结构有5例。47例中4例为胎儿蜃裂(腭裂),用三维及二维超声均能估出诊断,余下政党唇43例,二维显示率为84%(36/43),三维显示率为88%(38/43)。结率: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裂中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补充,二者结合可使胎儿先天畸形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也是产前检查胎儿唇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宫腔超声造影术在内膜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超声造影术对宫腔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TVS)条件下插管并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子宫内膜、宫腔内和肌层病变。结果:21例患者中,黏膜下肌瘤10例、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妊娠残留物1例和子宫不完全纵隔1例等,其中3例误诊,准确率为85.7%。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宫腔内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子宫内膜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219例临床拟诊为子宫内膜病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另对20例正常妇女作对照组。对被检查者子宫均进行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学观察,以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并与病理检查比较。认为,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良性内膜病在子宫血流动力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恶性内膜病与良性内膜病,在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慢性膀胱炎声像图分析及其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超声对慢性膀胱炎诊断的可行性价值,寻找和总结超声诊断规律和特点。方法:对99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手术诊断或临床观察治疗证实的慢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膀胱粘膜图像可分为三类:A、粘膜未见确切异常回声,但尿液有漂移光点;B粘膜弥漫性增厚,回声增强,粗糙不光滑呈细颗粒状、断续状表现;C、粘膜局灶性增厚呈棱形或扁平状;2、膀胱壁回声可正常,弥漫性增厚或局灶性增厚,三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