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荣格释梦     
《医学心理指导》2008,(10):33-33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释过数以万计的梦,对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梦仅仅是为了满足愿望,也不认为梦进行了什么伪装。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自发的和没有扭曲的产物……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修饰的自然的真理”。梦的基本目的不是经过伪装满足欲望,而是恢复心理平衡,荣格称为梦的补偿。  相似文献   

2.
荣格释梦     
《校园心理》2008,6(10)
<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释过数以万计的梦,对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梦仅仅是为了满足愿望,也不认为梦进行了什么伪装。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  相似文献   

3.
本文展示了荣格爱恋死亡倾向的神秘一面。通过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梦,他的言论,真实地让读者看到了他的这种消极生活取向。荣格只迷恋于过去,而非现在和将来,然而,荣格又是一个非凡的创造者。其创造力是如何与他潜在的爱恋死亡的定向相互斗争、冲突,而最终获得内心的平衡?后者又是如何推动其创造力、活动能力追一步发展呢?从情结、集体无意识的探索中,荣格在医治其破坏定向所造成的创伤过程中,解决了这种内心的冲突,获得一种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蔡晨瑞 《校园心理》2006,4(5):19-19
【说梦】我曾经梦见我和一个女生做爱(我也是女生),而且是我主动要求的,她扮演男人的角色。当然我在梦里也知道她是女的,所以也没做成。我记得她好像还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现在记不清了,在梦里时也不是很清楚。我还曾经做过一个古装梦(可能是那时古装片看多了吧)。不过在梦里我是一个男人,一个武功很好的大侠。有一个很爱我,也很美丽的女人,可是还有一个男人追她,并且要和我比武,我没有任何犹豫决定应战。可我的女人不让。  相似文献   

5.
睡眠中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睡眠中的心率变异性杨军俞梦孙苏琳陈蓓北京新兴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发展中心(100037)睡眠医学与研究觉醒和睡眠好像一个钟摆,是生命活动必需的两个互相转化的过程。对睡眠过程的研究无疑对我们了解人体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发现某些疾病的隐患或者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梦的临床意义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梦的诠释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就曾对自己的梦进行诠释。[1]此后有诸如周公解梦之类的诠释。最有影响的,当推弗洛依德。弗氏在两年中每日记录自己的梦,并诠释之,最后成书《释梦》。弗氏对梦的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发现梦并不混乱无章,相反是有逻辑的。梦是欲望的满足。释梦即透过梦的显象以发现隐藏着的潜意识,由此可发现患者被压抑的欲望。所以,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荣格也对梦予以高度重视,他认为通过梦的分析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期。[3]析梦成为精神分析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对梦的实…  相似文献   

7.
不能没有梦     
真的,假如我们没有梦,真的很不幸了。 梦是生理睡眠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特殊的脑电变化。梦的内容可能满足那些不能获得现实满足的欲望,包括一些性的欲望,还有很多很多别的欲望。 有人这样说梦:例如有一种梦,只要我高兴就能将它唤起,好像作实验一样。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角度综述了暴力的成因及其管理、文化与人性、心与身、原型、集体无意识、;治疗技术如积极想象、词语联想、绘画、沙盘游戏、梦的分析等可以用于管理暴力等。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所中学的心理辅导老师。有一天上午,学校教科室的叶老师看到我,有些担心地对我说:"高二的舒某同学,好像心理有问题,老是怀疑有人跟踪她。前段时间,她说同班的一个男同学两次跟踪她,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政教处的老师找她问话,她又说好像是梦。你找她谈谈吧。"我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校园心理》2006,4(8):55-55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也认为梦所用的是象征语言。他说:“所有的梦境都有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是以相同的语言——象征的语言‘写成的”。“生活于纽约或巴黎的人所做的梦,与几千年前住在雅典或耶路撒冷的人的梦是一样的”(和咱们中国人的梦也一样)。  相似文献   

11.
闫煜蕾 《校园心理》2006,4(9):11-11
我今年24岁,目前在韩国.前些日子我做了个梦.至令还很清晰…… 我梦见我的右腿膝盖上突然布满黑色的小孔.好像莲蓬的孔一样,后来这些孔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成了一个大窟窿。我看见我的骨头已经是空心的了,然后我用手从里面拿出了一条紫色的大肉虫子……第二天我就跟男明友分手了.是我提出的……请帮忙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与分析诗的心理治疗作用。方法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结果 诗体现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同于神经症症状表现.从弗蔺克尔的意义疗法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角度分析,诗具有意义治疗中所强调的创造、体验和态度价值。积极想象是荣格心理学中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想象的成份。因而具备一种治愈和自性发展的功能.最后阅读与欣赏诗也具有转化与治愈的功效。结论 诗可以成为一个有帮助的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蔡晨瑞 《校园心理》2006,4(2):39-39
〈说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校浴室太拥挤,这一夜梦到去洗澡,女生浴室里却都是男的,把女生们吓了一跳,因为都没穿衣眼,我也“啊”了一声,慌忙跑了出来,似乎又穿了衣服,一直跑到一间大仓库似的屋子前,老师说这就是浴室。后来怎样就记不清楚了,反正模模糊糊的,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来给我送三明治,热乎乎的。我咬了一口,鸡蛋煎得很嫩,特别好吃。到底是在浴室还是在别的地方也不清楚,这浴室为什么没有门,好像还有花草树木,乱乱的……  相似文献   

14.
邱光明 《校园心理》2005,3(4):41-43
大学是我生命中一个独特的“形态”,就像是梦,迷离、飘渺、神秘而又无限美好。这个梦在我刚刚迈入成人门槛时突然间呈现,让我惶恐不安。我在梦的边缘不知所措,深恐无礼的打扰玷污她神圣的躯体。这在我的生命里是非常严肃的.我严禁自己用粗鲁玷污一切梦中的美好。于是,很小心的.我悄步迈人大学——我心中永远的梦。  相似文献   

15.
蓝色的?高四     
没有词可以形容我现在的心境,孤寂,落寞?好像都有一点儿可又似乎都不够贴切。在迈入高四之前,我曾将它想成是一个梦那般虚渺而短暂,以为快速地就可以过去。天,依旧很蓝,在我的印象中却满是毒辣的太阳。电扇“嗡嗡”地从早到晚辛勤地为我们服务着,可热在继续,汗也一如既往地流…  相似文献   

16.
印度经典里有许多关于一个人在梦里变成另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故事中他们醒来后.发现梦中的事都是确有其事的。《婆喜史多瑜咖》中,有这样一个特异的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心灵之约     
谭雅 《校园心理》2004,2(1):22-23
我本平凡,没有太多的梦想和企盼。在我的心中,只是不想做一个躺在理想上睡觉的人。几年的大学生活平淡之中更多的是学海无涯的苦涩和艰辛,但我从来都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与自己有一份心灵之约。其实,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时我视回忆为洪水猛兽,其中的酸甜苦辣就像以身相许似的,让我不忍细嚼却又不得不品味。许多事情,在别人眼中也许是云淡风轻,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生长在记忆荒园中的不屈野草。当一切归于平静,当我坐在这里书写自己的心情,林林总总的往事更像一个遥远而缥缈的梦……毕业———梦开始的地方七月,我是怀着一种如…  相似文献   

18.
路的随想     
世界只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却有无数条路。那条通往希望的路,是最令人向往的。 遥想远古蛮荒之年,阡陌无形,沃野相连,行行足印留下的只是曾经造访者的痕迹,没有路,也便没有对“路过”一词的描述。那时的路还是一个陌生而不确切的概念,好像脚下遍地全是路,又好像脚下根本没有什么路,路只是一个切近而遥远的梦幻。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说:怀疑一切。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笛卡尔说:永远不接受我不清楚的真理,只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取清楚无疑的,即使那里有权威。佛学里有句话: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经常有人让我给催眠下个定义,迄今为止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给催眠下定义。我喜欢把一种技术跟方法放在一个大的社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外语老师住进了医院,得知这一消息是在课堂上。我的心在那一刻骤然紧缩了一下,感觉到了痛。虽然我和老师未曾有过交流,但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种心灵上的感应。他清秀而瘦小,薄薄的镜片后面躲闪着一双略显羞涩的眼睛,苍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么一点神经质的紧张。就是这样一个人,讲起课来却是从不含糊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