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研究兔肾血流灌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结合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兔肾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12只健康家兔两侧肾进行超声造影,并在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多巴胺(2、5μg·kg-1·min-1)10 min后及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1·min-1)20 min后对兔左.肾进行造影.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对肾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定量参数:开始增强时间、达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结果 两侧肾皮质、髓质超声造影定量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肾皮质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值时间较髓质早(P<0.05),峰值强度(P<0.05)、曲线下面积(P<0.01)大于髓质.输注两种剂量多巴胺后,肾皮质及肾髓质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呈剂量依赖性减小,曲线下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或P<0.01),峰值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后,肾皮质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延长(P<0.05),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均减小(P<0.01),而肾髓质仅开始增强时间延长(P<0.01).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能够反映正常肾血流灌注特征及变化.  相似文献   

2.
超谐波声学造影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超谐波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定量评价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建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5、7、9、11d共6个时间点,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AD技术检查移植肾,测定肾皮质造影后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降支减半时间(H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有关灌注参数,并同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造影后发生急性排异反应的移植。肾皮质灌注不良,出现充盈缺损区。移植。肾术后5~11d,随着急性排异反应的逐渐加重,灌注参数PI、AUC、HT及MTT逐渐下降,50%清除斜率逐渐增加,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谐波声学造影结合AD技术,用于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兔肾VX2肿瘤时间-强度曲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比声学造影与增强CT的时间-强度曲线,初步探讨本科室自制的脂质体超声造影剂的显像机理。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常规超声频率,对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进行观察,造影前显示肿瘤的最大切面,注射超声造影剂后固定探头切面10min,得到声学造影的灰阶时间-强度曲线,在48h内做CT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肾肿瘤和肾实质声学造影和增强CT的时间曲线达峰值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曲线下降斜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和超声造影剂在肾脏内药物代谢动力学不同,通过肾脏后的CT造影剂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由肾脏排泄,而本实验室自制的超声造影剂可在体内多次循环灌注肾脏,是血池显像剂。  相似文献   

4.
新型声学造影方法评价兔肾脏VX2肿瘤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新型声学造影技术在评价肾脏VX2 肿瘤血流灌注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5 只患有VX2肾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射FX530 声学造影剂,用二次谐波和基波显像观察兔肾造影效果,分析使用视觉评分和视频密度定量。结果 新型声学造影方法显著地增强了肾肿瘤的超声影像、实时显示了肿瘤异常血流灌注状态,即呈“充盈缺损”状负性显影。VX2 肿瘤与肾皮质的视频密度灰阶差值从造影前的166 提高到4583( 基波)和8017( 二次谐波) 。结论 新型声学造影技术可以反映肾脏VX2 肿瘤的异常血流灌注,显著提高肿瘤影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5.
声学密度定量评价正常兔肝脏谐波显像声学造影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评价间歇谐波显像在正常肝脏声学造影中的价值。方法:10只正常家兔经外周静脉注射自制的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分别用间歇基波显像,间歇谐波显像观察肝脏,并用声学密度定量(AD)分析造影效果。结果:间歇基波显像及间歇谐波显像AD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造影后均较造影前有明显的增加,而平均渡越时间(MTT),降半时间(HT)造影后均较造影前有明显的降低,造影前后两种显像方式各参数间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声学密度定量可作为评价肝脏声学造影血流灌注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能量多普勒显像 (PDI)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 ml/kg) ,建立 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 PDI、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肾脏造影前后 PDI,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 C)。结果 :正常肾脏与 ARF肾 PDI在造影前表现为 级 ,但造影后前者 PDI均呈 级 ,后者 PDI多表现为 级 ,二者视觉差异显著。正常肾与 ARF肾造影后肾皮质 PI、 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P<0 .0 1) ,但 ARF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却明显低于正常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二者统计学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 ARF时 ,在经静脉声学造影的基础上 ,采用 PDI与 AD技术能够对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增强显像效果。方法:14只接种过VX2肾肿瘤的模型兔,经耳缘静脉团注脂氟显0.02ml/kg;使用二次谐波显像模式观察记录造影过程;用定性视觉评分和灰阶视频定量方法分析造影效果。结果:肿瘤视觉增强从5s开始,持续时间10~15min。视觉评分在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有显著差异。灰阶视频密度定量分析造影后VX2肿瘤灰阶值显著小于正常肾皮质(P<0.05)。结论:脂膜超声造影剂能有效增强兔肾VX2肿瘤显像,对假阳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乳腺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52例乳腺肿块患者(25例良性,27例恶性),采用百胜Technos DU8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获取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幅度、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开始~90 s平均强度.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恶性组的峰值强度、增强幅度、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及开始~90 s平均强度均高于良性组(P<0.01).恶性组的病理微血管密度也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上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开始~90 s曲线下面积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最佳(r=0.89,P<0.001).结论 乳腺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的定量参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活体评估乳腺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经静脉超声造影量化评价肾动脉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量化评价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首先制备能通过肺微循环的超声造影剂,再通过手术的方式为35只新西兰兔建立左肾动脉狭窄模型(狭窄程度30%~100%,由X线肾动脉血管造影确定狭窄程度),在肾动脉狭窄术前、后分别行经静脉肾超声造影,描绘肾皮质时间-强度曲线,测定峰值视频强度(PI)、基础视频强度(BI)、造影剂出现至峰值视频强度时间(BPT)、曲线上升支斜率(BPAS)及峰值基础视频强度差(PBD)。结果。肾动脉狭窄后PBD减少,BPT延长,BPAS减缓(P〈0.05~0.001);以PBD≤6.3dB作为标准,其诊断肾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6%,91.3%)。结论经静脉超声造影结合声学密度测定技术可量化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造影增强效果 ,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正常肾脏造影增强效果明显好于ARF肾 ,二者视觉判断差异显著 ;正常肾和ARF肾造影后肾皮质PI、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但ARF肾皮质造影后PI、AUC却低于正常肾皮质造影后PI、AUC(P<0 .0 1) ,MTT则变化不大。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时 ,由于肾皮质血流灌注减少 ,引起造影后PI、AUC等有关反映血流灌注的参数也随之下降 ,与正常肾脏差异显著。因此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能够对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判断兔VX2肿瘤引流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准确性,及良性增生性病变对淋巴结造影显影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VX2乳腺癌模型30只,筛选32个腋窝区引流淋巴结行超声造影,记录淋巴结造影前后的声学密度值,计算差值;并结合视觉评分将淋巴结造影增强程度分为4级,解剖出淋巴结,光镜观察其有无转移灶,有无滤泡增生、淋巴窦扩张等良性增生性病变及其程度;分析淋巴结显影与肿瘤转移良性增生性病变有无关系.结果 32个淋巴结进行超声造影,病理证实良性增生淋巴结组25个,肿瘤转移淋巴结组7个.两组淋巴结造影前后声学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良性病变在造影Ⅰ级的淋巴结病变较轻微,造影Ⅲ级的淋巴结病变较严重,但具体每一种增生性病变在造影分级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独分析造影前后兔VX2肿瘤引流淋巴结增强程度的变化尚不能准确判断肿瘤引流淋巴结的良恶性,但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结良性增生性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兔肾VX2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肾癌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 5 6只兔肾VX2肿瘤模型 ,检测种植前及种植后不同时期的肾动脉 ,观察癌周和癌灶内部血流分布 ,检测肾动脉、癌周和癌灶内部的最大血流速度 (Vmax)、血流速度积分 (VTI)和阻力指数 (RI) ,分别对种植前及种植后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肿瘤的增大 ,肾动脉的内径逐渐增宽 ,血流量逐渐增多。肾动脉Vmax、RI无明显变化。癌灶内血流分布以短线状和树枝状居多 (87.5 % ) ,癌灶周边以环状居多 (85 .7% )。癌灶内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明显低于周边 ,而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周边。兔肾VX2 瘤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癌灶内部呈低速高阻型 ,周边呈高速低阻型。结论 随着小肾癌癌灶的增大肾脏血供增加 ;癌灶内部和癌灶周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差异。此点有助于小肾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急性排斥血流灌注与生化指标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谐波声学造影(UHCI)和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定量评价异体移植肾急性排斥(AR)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并研究各灌注参数与血肌酐(SCr)、24h内生肌酐清除值(CCr)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斥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5、7、9、11d(T1、T3、T5、T7、T9、T11)共6个时间点,采用UHCI和AD技术检查移植肾,测定肾皮质造影后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降支减半时间(H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有关灌注参数;并同时抽血查SCr、CCr,将化验结果与肾皮质灌注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移植肾皮质造影后各灌注参数(PI、AUC、HT、MTT)与CCr均于T5时间点发生明显变化,与T1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SCr于T7时间点发生明显变化(P<0.05)。从T1~T11,PI、AUC、HT、MTT与SCr成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CCr成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UHCI是评价移植肾AR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的有效方法,结合AD分析所获得的血流灌注参数可提供有关AR存在及严重性的有价值信息,对肾移植术后AR的诊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能CT碘含量分析早期诊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后残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兔肝VX2移植瘤模型,行不完全RFA,于消融治疗后第3(A组)、7(B组)、14(C组)、21天(D组)行双能CT多期增强扫描及碘含量分析,然后处死模型兔,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残癌与及炎症带碘摄取值的差异。结果 RFA术后,C组动脉期、D组动脉期及静脉期残癌的碘浓度和标准碘浓度均明显高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值(P均<0.05。A组、B组残癌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及标准碘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能CT碘含量分析有助于兔肝VX2肿瘤模型RFA治疗后残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兔VX2肝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T灌注成像各灌注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6只VX2肝移植瘤模型兔(种植后2周)行CT灌注扫描,获得各灌注参数值,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VEGF、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D,分析灌注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瘤灶中心及边缘区MVD、VEGF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瘤灶边缘区MVD值随着VEGF表达增强而增高,瘤灶边缘区各灌注参数值:肝总血流灌注量(HBF)、毛细血管表面渗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AI)、肝动脉灌注量(HAP)与MVD、VEGF呈正相关(P<0.01),门静脉灌注量(HPP)与MVD、VEGF呈负相关(P<0.01),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血容积(HBV)与MVD、VEGF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声学造影剂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通过与增强CT对比研究评价本科实验室制作的声学造影剂"脂氟显"对兔肾VX2肿瘤显像的能力.方法 14只左肾种植有VX2肿瘤的家兔,超声造影前和造影后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和能发现的最小肿瘤,在24 h内做CT平扫和增强对照,实验完后处死动物与病理对照.结果 14只兔声学造影后共发现46个肿瘤,增强CT发现的肿瘤数为44个,P值0.336,相关系数r=0.988,病理肿瘤52,与声学造影比较P值0.082,相关系数r=0.978.声学造影能观察到最小肿瘤直径0.32 cm,增强CT发现的最小肿瘤直径0.32 cm,和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脂氟显能有效增强兔肾肿瘤的显像,提高肾脏肿瘤的检出率,与增强CT相当,对肾窦肿瘤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兔肾VX2肿瘤模型建立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肿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30只新西兰兔采用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块包埋法接种VX2肿瘤,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能量多普勒(PDI)及超声造影分析肿瘤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30只新西兰兔均成功接种VX2肿瘤。超声造影后VX2肿瘤表现为充盈缺损的“负显影”,使肿瘤的检出率由造影前的70%(21/30)提高至造影后的100%(30/30)。造影后CDFI、PDI对肿瘤内部微小血流的显示率较造影前明显提高。结论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块包埋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肾脏肿瘤的检出率。二维、CDFI、PDI结合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评价肿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造影多普勒超声检测兔肝VX2肿瘤血流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用肝VX2肿瘤模型兔8只,注射自制声学造影剂后,应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观察肿瘤病灶周边和内部血流信号的变化、分布和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级。结果造影后肿瘤内部血流的显示率明显增加,尤以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变化最为明显;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内膜生长因子(VEGF)弥漫性表达于癌巢中,表达阳性率52%~85%。统计结果表明,造影能量多普勒显像检测的血管阳性反应面积百分率分级与VEGF表达程度显著相关(r=0.764,P<0.05)。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造影显像技术,有助于评估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