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80例混合痔病人分别采用内扎外剥术(简称单纯组)和内扎外剥加注射术(简称混合组)治疗,并对其远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40年,3年以内12例(l5%),3~10年38例(47.5%),10年以上30例(37.5%)。 2 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病人均按常规术前处理,术时侧卧位,1%新洁尔灭棉球常规消毒肛周和肛内。麻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内扎外剥法:将患者内痔分段后用弯血管钳钳夹痔核基底隆起部分的外1/3,在钳夹上端用带针10号线行“回”字缝扎,外痔剥离(以不损伤括约肌为界),结扎出血点。 内扎外剥加内注法:在内扎外剥的基础上,用曙光1号和利多卡因的1∶l、2∶1浓度分别注射于被结扎痔核上方的痔动脉区、黏膜层和未结扎痔核的痔动脉区、黏膜下层,每次注射量为2~4mL左右,视痔核的大小而定,如黏膜很松弛可注入6mL。 注射法的注意点:①行痔动脉区和黏膜下层的注射选用长5号针头,黏膜层的注射选用长4 1/2号针头。②在齿线上痔块根部上方0.5cm处刺入黏膜下层,刺入后针头能向左右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成治疗组(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疼痛、肛缘水肿及尿潴留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肛门狭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予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1)经手术治疗如期出院,出院时痔团完全回缩者56例,外痔团回缩不明显者4例但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达93.3%;(2)随访12个月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具有手术简单有效,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5年来对98例急性嵌顿性混合痔行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20~49岁81例;50~59岁11例;60岁以上6例;平均月岁。嵌顿时间:最短10小时,最长5天,疗程:最短5天、最长15天,平均10天。1.2手术方法:局麻或能麻,患者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后选择3~4个痔点进行手术。先从某一痔点开始,用组织钳将外痔部分夹起,作“V’湖口,潜行剥除痔静脉丛及血栓等组织至齿线上O.3~O.scm,然后用中号或大弯血管钳将剥离的外痔部分与内痔…  相似文献   

5.
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笔者采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疗效较好,并与单用外剥内扎治疗的5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屈膝位,充分暴露肛门,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待肛门松弛,肛管内常规消毒,令患者努挣以充分暴露痔核。选定内痔显著突起的部位或选定母痔区,用扁桃体钳将其夹起固定,注意勿夹持肌层,再用止血钳将其对应处外痔钳夹提起,作“V”型切口,剥离外痔至齿线上0.1cm,两钳合并轻提,在钳下内痔基底部,将10号丝线顶入痔核尽头,绕痔1周,结扎线嵌入外痔剥离口,边松钳,边扎紧,将消痔灵原液注入已…  相似文献   

6.
7.
8.
采用外剥内扎,内注消痔灵,外痔横切剥离纵向缝合,保留齿线区及肛管皮肤桥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161例环状混合痔,临床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6.5天.随访1~3年者121例,复发7例,远期治愈率94.87%,均无肛门狭窄或失禁等后遗症发生,证明本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且无后遗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外剥内扎内注保留齿状线治疗混合痔2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肛门整形原则,采用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混合痔230例,尽量保留肛管皮肤,使切口呈线形,减少瘢痕形成及肛管狭窄,且保留齿状线,达到治愈痔核和肛门整形的目的。结果:疗程12~24天,平均18天,230例全部治愈;术后无出血及伤口感染等。结论:外剥内扎内注保留齿状线治疗混合痔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0.
混合痔在临床上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209例,保留了齿线及肛管皮肤,未发生肛门狭窄、黏膜外翻及肛裂,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董强  莫日根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35-136
<正>痔(hemorrhoi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环状混合痔是指肿物在肛缘呈环状或接近环状突起,肛内痔核黏膜亦呈环状或接近环状隆起,痔体间界限消失或基本消失。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合痔,是痔的晚期阶段。环状混合痔是目前肛肠科的治疗难点之一,既能消除病症又能很好保护肛门功能,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术式是该病的研究方向。自2010年5月始我们采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  相似文献   

12.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痔W形切口、内痔分段错位带皮结扎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结果83例病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正常,无痔核残留。结论外痔W形切口、内痔分段错位带皮结扎加硬化注射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宏武  马英 《西部中医药》2010,23(12):51-5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注射治疗环状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80例患者均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对内痔进行消痔灵注射液黏膜下注射。结果:280例病人中269治愈,治愈率为96.0%,11例好转,好转率为4.0%。结论:外剥内扎注射治疗环状痔可起到切开减压,减少术后疼痛与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痔疮术后继发性出血是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痔病手术的0.8%~4%。为减少术后出血,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根据柏连松教授的丰富临床经验,用内扎外剥加注射方法治疗痔病,观察术后出血情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17例全部符合内痔、混合痔Ⅱ~Ⅳ期的诊断,其中男性448例,女性369例;年龄17岁~82岁,病程6个月~42年;单纯内痔148例,混合痔669例,其中环状痔136例;Ⅱ期293例,Ⅲ期468例,Ⅳ期66例;临床症状均以出血、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常采用外剥内扎术或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痔,痔核不能一次性切除,常造成肛缘水肿、皮赘残留等,我们采用外剥内扎搭桥术治疗环状痔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环状痔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8~71岁,平均49.5岁;病程7~35年。其中伴内痔脱出嵌顿8例,肛缘水肿5例,血栓外痔7例,重度贫血和中度贫血各1例。  相似文献   

16.
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我们对位于肛内齿线3、7、11点母痔行内痔结扎外痔剥离切除术,并对小的痔核松弛部位行1:1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显示97例治愈,治愈率97%;好转3例,好转率3%,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采用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对组织损伤小,疗效好,术后无后遗症,术中不需切开肛门括约肌,可防止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17.
外剥内扎注射木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痔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在肛肠外科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杜光 《四川中医》2001,19(8):59-60
采用外剥内扎,内注消痔灵,外痔横切剥离纵向缝合,保留齿线区及肛管皮肤桥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161例环状混合痔,临床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6.5天,随访1-3挑战者是121例,复发7例,远期治愈94.875,均无肛门狭窄或失禁后遗症发生,证明枯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且无后遗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术式,但术后肛门创面大、疼痛时间长,容易出现肛门狭窄和肛门控便能力下降等并发症,使很多患者畏惧手术。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法、内痔外切内扎法治疗痔疮,1次可同时结扎3~4个痔核,没有1例出血,很少复发,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方法: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肛门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