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71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持续性钝痛6个月,疼痛加重1周。一般情况良好。超声检查:脾动脉起始部显示长度3.2cm,于其末端见4.7cm×3.9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该无回声区一破口与脾动脉相通,内径为0.5cm。于无回声区内见旋转状红蓝血流信号,表现为一半为红色而另一半为蓝色。破口处可见五彩镶嵌的血流束,血流束宽0.5cm(图1)。于囊壁上可见0.5cm的破口与脾动脉相通(图2),  相似文献   

2.
彩超诊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股静脉受压栓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2岁。因刀刺伤左大腿5h入院,入院后左大腿及小腿逐渐增粗肿胀,查体:左腿较对侧明显增粗,内侧可见刀口,大腿后内侧可触及一5.0cm×5.0cm的包块,质软,有弹性,压痛明显,可闻及血管杂音。入院3d后行彩超检查:于左侧股浅动脉下段后方可见一大小约3.5cm×2.6cm的类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未见明显层状管壁回声,其内可见均匀密集点状低回声,呈“云雾”状,包块与股动脉相通,开口内径约1.1cm,CDFI示开口处有红蓝相间高速血流信号出入无回声区,频谱呈负正双向,最大流速约1.0m/s,无回声区内可见漩涡状血流信号(图1),左侧股静脉下段近包块处明…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54岁,于1个月前发现左侧小腿肿胀,无明显活动障碍,但肿胀持续加剧,行走后症状更为明显,遂来我院检查。体格检查:于左侧腘窝及左小腿后侧均扪及一巨大包块,质软。局部超声检查:左侧腘窝内探及一9.0 cm×2.2 cm低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欠均质。左侧胫后侧皮下探及一13.6cm×3.5 cm类似回声,该两个异常回声间见一3.8cm×0.6 cm管状低回声相连,呈不对称"哑铃"状(图1)。CDFI:异常回声内均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腘窝及胫后不均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静脉畸形(AVM)与静脉畸形(V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AVM、85例VM患者超声资料。结果两者均为囊实相间混合回声、回声不均、内见数个管腔样无回声区,呈网格状或蜂窝状。两者深度、无回声区内径、静脉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AVM组均显著高于VM组。两者形状、边界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VM无钙化,部分VM见钙化(16%)。AVM彩色多普勒(CDFI)示无回声区内充满血流信号,呈五彩镶嵌状。频谱多普勒(PW)示所有病例无回声区内均測及动脉频谱,多呈高速均为低阻型,其中大部分仅測及动脉频谱,少部分除了測及动脉频谱外,还可測及静脉频谱,且以动脉频谱为主;VM CDFI示无回声区内见血流信号,挤压后血流信号增多,出现闪动现象,挤压试验阳性。PW示无回声区内测及静脉频谱,呈低速。结论 AVM与VM在超声图像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在CDFI及PW上有显著差异,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3年,加重15天”就诊。无高血压、胰腺炎及外伤史。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异常肿块。超声检查:左上腹脾门区探及大小约10.0 cm×9.6 cm的中等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质,内见范围约6.1 cm×6.0 cm的囊性回声,透声不清晰(图1A),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囊性回声内可探及漩涡状血流信号(图1B),PW测得动脉血流频谱,CDFI显示血流与脾侧脾动脉关系紧密(图1C)。超声诊断:左上腹脾门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splenic artery pseudoaneurysm,SAPA)。增强CT:脾胃间隙见一团状高低混杂密度影,增强动脉期低密度区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CT诊断:脾胃间隙混杂密度占位,考虑血肿伴活动性出血。DSA:脾动脉远端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渗入囊腔(图1D),诊断为SAPA。该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超声复查示瘤腔闭塞、动脉破口无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10余天”来院就诊.专科检查:左眼鼻侧脉络膜、视网膜高度隆起,突人玻璃体腔,下方视网膜脱离,颞侧视网膜平复.超声:双侧眼球形态、轮廓正常,晶状体回声无异常;左眼玻璃体透声欠佳,球后壁鼻侧见约12 mm×11 mm类圆形高回声,边界清,突向玻璃体内,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未见明显衰减;其颞侧可见线状高回声,呈“V”形,转动眼球时其运动较低,无明显后运动.CDFI:病灶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图1),供血来源于睫状后动脉,PS 30 cm/s,RI 0.73(图2);上述线状高回声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信号相延续.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0岁。9月前被重物撞伤后左小腿即感疼痛,后肿胀明显,行走时间稍长即感局部胀痛不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体格检查:左小腿中下段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2cm×5cm椭圆形包块。采用HP4500彩超仪,探头频率12MHz,于左小腿中下段外侧见一范围约11cm×5cm稍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呈肌肉纤维组织,外侧边界呈强回声带包饶,可见一长约5cm连续回声中断,探头加压此团块明显缩小,嘱患者做屈伸动作,同时观察此包块,可见团块随之膨大与缩小。CDFI:此团块周边及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小腿中下段外侧实性团块(肌疝)。手术所见:…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性 ,12岁。发现右眼向前下方突出 2年 ,近感突出明显 ,活动受限 ,来院就诊。偶有上眼睑发红 ,无眼痛、头痛 ,怕光、流泪、视力下降 ,低头时右眼突出度无明显增加 ,上转受限。超声所见 :右眼眶见大小为 3.3cm× 2 .6 cm的实性光团 ,边界清楚 ,边缘圆滑 ,内部回声欠均匀 ,呈网格状 ,见多个中、强回声光斑其后伴淡声影 ,大小约 0 .2~ 0 .4 cm。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肿块内见多处血流信号 ,PW(脉冲多普勒 )可测及多个波形不同的动、静脉血流频谱 ,最大流速明显差异约 5 .71~ 2 2 .5 3cm/ s,RI(阻力指数 )大于 7.0 ,眼动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0岁,10年前以“右侧大隐静脉曲张“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下肢仍肿胀、疼痛并逐渐加重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下肢皮温较对侧高,右腘窝处可触及震颠,搏动感不明显,听诊可闻及粗糙“隆隆样“连续性血管杂音.彩色多普勒显示:右侧腘动静脉之间可见两个直接交通,瘘口大小分别为3.1 mm、3.4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可见两束红色血流信号自腘动脉射向腘静脉(图1,2),脉冲多普勒超声(PW)测上段瘘口最大分流速度为158 cm/s,自右侧股总动脉至腘动脉瘘口近心端动脉血流速度加快,频谱呈高速低阻型,失去原有的三相波,瘘口远端的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未见异常;腘静脉内径增宽,CDFI显示其内为彩色血流信号,流速增高,频谱为动静脉混合频谱,最大流速110 cm/s;小腿部深浅静脉均迂曲扩张,血流缓慢,可见自发显影.超声诊断:右下肢腘动静脉瘘.外科术后诊断:右下肢腘动静脉瘘.……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8岁。 4年前行肾移植 ,受体髂内动脉与供体肾动脉端 -端吻合。体检发现右下腹搏动性肿块 ,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 :右下腹移植肾内侧测及 8.6cm× 6.5cm无回声区 ,壁较厚 (图 1) ,无回声区内充满彩色血流信号 (图 2 ) ,无回声区外侧边缘见血管连接该无回声区与移植肾 ,在血管与无回声区相通处测及收缩 -舒张期双向血流 (图 3 )。超声诊断 :右髂内动脉来源假性动脉瘤伴血栓。动脉造影 :移植肾吻合口部位见破口 ,较大 ,血管腔外见约6cm× 6cm范围显影剂 ,假性动脉瘤破口距肾动脉分支近。因动脉瘤破口距肾动脉分支近 ,切除动脉瘤、血管…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2岁。发现右膝肿物17年,因外伤后致右膝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膝外侧见约6.0 cm×3.0 cm大小包块,触之柔软,有压缩性,周围无红肿,应用HP 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探头频率为7.5 MHz。彩超图像显示:右膝关节外侧缘见6.4 cm×2.9 cm类梭形囊性回声团,其内回声呈疏松网格状交织,边缘处可见数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无明确边界,无包膜,超声加压试验阳性(图1)。彩色多普勒示丰富血流,呈红蓝点片状彩色血流图像,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3个月前行冠脉造影术加支架术,出院后不久发现右腹股沟处有一核桃大小的包块,随行冷敷,未见肿块有明显变化。因无明显不适,故未再做治疗及检查。现肿块逐渐增大,为明确诊断,来我科检查。超声所见:右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旁探及一6.2cm×6.7cm×4.1cm混合性回声包块(图1),轮廓清晰,肿块中部为不规则低回声区,可见有与股动脉一致的血管搏动。CDFI示此处血流信号呈红、蓝变换的动脉频谱,血流速为54cm/s。在包块的后壁处,紧贴股动脉旁探及宽约0.2cm管道样回声,CDFI示此破口处为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可录得动脉高速血流频谱,收缩期最…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49岁。普查发现左侧盆腔包块来院求治。患者无腰痛,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无腰骶部胀痛等不适。月经正常,量中,无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子宫左后方扪及约8~9cm直径大包块,质硬,边界清楚,结节感明显,向直肠方向突出,无压痛。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内见节育环。子宫左后方见5 .6cm×5 .8cm×7.6cm包块,边界清,可见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密集状回声点,呈漩涡状分布,并可见“栅栏征”,包块后部见明显声衰减。CD FI :包块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PW可检测出动脉频谱:Vmax 4cm/s ,Vmin 2cm/s ,PI 0 …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性 ,70岁。因右大腿枪击伤截肢术后肿痛 5 0余年来诊。查体 :右大腿于上 1/ 3处截肢。右大腿内侧有鸡蛋大小的包块 ,有搏动感。彩超示 :右大腿上 1/ 3内侧见一 15 .3cm×5 .4cm大小的不规则无回声暗区 ,其内见多条分隔及强回声光斑 ,最大的直径 2 .3cm,后伴声影。CDFI:内为红蓝相交的涡状彩色血流 ,测其频谱为动脉血流 ,Vmax2 3.5 cm/ s,彩色多普勒信号周边可见充盈缺损 ,无回声暗区并与股动脉相通 ,其通道内径 1.1cm(图 1) ;探头向上延伸还可见一 11.0 cm× 13.0 cm大C:瘤体 ;箭头为通道 ;RFA:右股动脉图 1 右股动脉假性动脉…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4 1岁。发现下腹部肿块 1周来诊。查体 :下腹部偏左侧可触及一约 10 .0 cm× 8.0 cm大小的类圆形肿块 ,质稍韧 ,活动度差。超声检查 :膀胱呈中等度充盈 ,于其后方与脊柱之间可探及一 10 .6 cm×9.9cm× 8.5 cm大小的类椭圆形中等偏强回声肿块 ,有包膜回声 ,内部回声不均匀 ,以中等偏强回声为主 ,中央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 ;CDFI显示其内星点状血流信号 ,PW示动脉血流 Vmax=0 .37m/ s,Vmin=0 .10 m/ s,RI=0 .6 3(图 1、 2 )。超声提示 :下腹部腹膜后占位。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考虑为神经纤维瘤。后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0岁,因阴茎外伤后异常勃起数天就诊.数天前患者阴茎被脚踢伤,次日阴茎异常勃起、坚挺,夜间稍有减轻.5 d前在外院行阴茎海绵体内抽血、灌洗术,术中于双侧阴茎海绵体根部抽出约60 ml鲜红色血液,随后以肾上腺素稀释液反复冲洗至阴茎萎软.术后好转,次日阴茎再次勃起,但较前坚挺程度稍有减轻,随来我院就诊.超声显示:右侧阴茎海绵体根部(相当于穿刺灌洗处)探及约2.2 cm×1.6 cm×1.2 cm囊实性包块(图1),边界清,包块近阴茎根部侧可见宽约0.3 cm"月牙状"无回声区,内透声好(图2).CDFI:阴茎深动脉血流信号丰富而明亮(图3,4);囊性包块周边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其"月牙状"无回声区内见搏动性"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充盈(动态图1).脉冲多普勒:局部阴茎深动脉Vmax=105.15 cm/s,RI=0.85(图5),"月牙状"无回声区内动脉频谱呈波峰圆钝的单峰频谱,Vmax=6.90 cm/s(图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模型早期无创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通过袖带加压法建立小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健康志愿者模型,随机数字法确定一侧小腿为实验组,袖带依次给予0、20、30、40、50、60、70、80 mmHg (1 mmHg=0.133 kPa)压力,对照组的小腿袖带不加压。实验组每个压力水平持续5 min,期间应用超声测量双侧腘动脉、腘静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频谱及血管结构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5名健康志愿者,双侧小腿围和胫前筋膜室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14、0.678),小腿袖带加压期间心率及血压稳定( P=0.235、0.358)。实验组腘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最小血流速均随袖带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从加压30 mmHg起实验组腘动脉最大血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73±19) cm/s vs (59±14) cm/s, P=0.023)],从加压20 mmHg起实验组腘动脉最小血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28±8) cm/s vs (-22±6) cm/s, P=0.012)]。随着压力的增加,实验组腘动脉舒张期反向血流比增加( P<0.001),加压20 mmHg时即显著大于对照组[(0.42±0.14)cm/s vs (0.30±0.12) cm/s, P=0.009)]。实验组足背动脉正向血流比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P=0.024)。 结论:在健康人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模型中,随着筋膜室压力的增加,近端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舒张期反向血流比例明显增加,远端动脉的收缩期正向血流比例明显减少,提示超声可用于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监测,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8岁.因右腰部钝器伤在外院保守治疗20 d,仍感右腰部疼痛及肉眼血尿而入院.采用西门子中狮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常规进行右肾扫查,见右肾不规则增大,其上极实质回声尚均匀,与集合系统分界尚清,但右肾上盏见分离性液性暗区前后径19 mm,右肾中部及下极实质回声不均匀,与集合系统分界不清,该处见较大范围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小范围欠规则稍强回声或低回声团,范围约115 mm×86 mm,局部包膜欠规整.近肾门处见一大小约36 mm×35 mm类圆形液性包块,其边界尚清,壁稍厚且毛糙,厚约5 mm,呈稍强回声(图1上).CDFI检测见其内为漩涡状红蓝血流信号(图1下),仔细观察见其近肾门侧有一宽约2 mm彩色血流束向囊内喷射,PW检测为高速充填频谱,其最大流速达2.8 m/s.超声诊断:右肾挫裂伤伴血肿形成,右肾叶间动脉假性动脉瘤.经手术证实假性动脉瘤与右肾叶间动脉相通.破口位于2支叶间动脉分叉处,裂口长约3 mm.并见假性动脉瘤壁少量附壁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2岁,因右膝关节疼痛4年余,活动受限2年余入院.查体见右膝关节外侧及腘窝稍肿胀,可触及实性肿块,大小约5 cm×3 cm×3 cm,皮肤不红,质韧,边界不清,腘窝有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屈曲约100°,右腿麻木,肢端血运良好.彩超检查见:右侧腘窝皮肤及肌层深面可见一偏低回声包块(图1),范围约4.4 cm×3.2 cm×2.3 cm,距皮表约1.5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CDFI显示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动脉频谱17.2 cm/s.超声诊断:右侧腘窝实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女 ,30岁。因左前臂包块伴疼痛 1.5 a,反复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 :左前臂桡侧可扪及一 8cm× 4 cm× 4 cm的包块 ,质硬 ,皮肤颜色稍变深 ,压之疼痛 ,其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无明显波动感。超声检查 :HP Image Point Hx探头频率 10 MHz。于左前臂皮下探及范围约 10 cm× 5 .0 cm× 4 .5 cm梭形增强回声团 ,边界不清 ,肌肉正常结构消失 ,有条索状强回声分布于包块内 ,间或有片状低回声嵌入其中。CDFI:包块内可见星点状红蓝血流信号 ,血流速度呈低速静脉频谱。超声诊断 :左前臂感染性包块。手术所见 :左前臂中段深筋膜下见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