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脑膜炎中的病原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脑膜炎多重PCR检测系统,以在一次扩增中快速、特异地同时检出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用于脑膜炎病原体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根据新型隐球菌URA保守序列、脑膜炎双球菌基因组中特定的H.8外膜蛋白基因序列、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的IS986插入基因序列片段,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检出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果 应用多重PCR反应体系,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我重PCR扩增的预期结果为:单一菌感染出现一条特异性扩增区带;混合感染应出现2条或3条特异性扩增区带,经实验达到预期的扩增结果;对15份已明确诊断的脑脊液标本,分法均能扩增出预期的目的片段。符合率达100%,对20例临床脑脊液标本的PCR扩增结果分别为:新型隐球菌15%(3/20)、结核肝菌20%(5/20)、脑膜炎双球菌10%(2/20)。结论 多重PCR有效地为临床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以及原因不明的脑膜炎患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手段。有效地减少了脑膜炎的误诊和漏诊,更提高了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查找新型隐球菌,结果: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镜检到新型隐球菌,而对照组未镜检出1例阳性,结论: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实验室几乎均未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不能及时确定而被误诊,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而日常开展。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抗原对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测的阳性率,首次使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法,对12例患者进行了检测,阳性率为100%。该方法快速、敏感和可靠,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和头颅CT或MRI特点.结果 隐脑颅内压(360.0±51.7)mmH20,脑脊液葡萄糖含量(1.3±0.9)mmol/L,PCR-TB阳性率0%,抗结核抗体阳性率15.3%,与结脑颅内压(259.5±91.6)mmH20,脑脊液葡萄糖含量(2.1±0.9)mmol/L,PCR-TB阳性率56.6%,抗结核抗体阳性率5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在临床症状、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氯化物和头颅CT或MRI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与结核性脑膜炎不易鉴别,容易误诊.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并行多项指标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均符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一般采用内科治疗,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英堂  莫凡 《广东医学》1998,19(8):587-588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颅脑与CT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3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与颅脑CT扫描的比较分析。结果:本病颅脑CT的阴性率较高,达55.6%,CT表现与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病程愈长,阳性率愈高;其CT改变无特异性,不同部位可呈多样化影像学改变,而不规则的低密度多见(31.6%)。结论: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一致,CT的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例于2017年3—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CM患者脑脊液的实验室和mNGS检测病原体的数据。结果 7例患者脑脊液检测中,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5例(71.4%),墨汁染色阳性3例(42.9%),培养阳性2例(28.6%),mNGS阳性3例(42.9%)。结论 mNGS可快速检测病原体,可作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传统的细菌及真菌培养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gM,IgG抗体和脑脊髓液中病原体。结果:823例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患者中有126例(15.3%)单纯疱疹病毒IgM和/或IgG阳性,其中10岁以下年龄为高峰。10(1.2%)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阳性;8(0.97%)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阳性;7(0.85%)例为结核性脑膜炎;6(0.72%)例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1(0.12%)例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结论:病毒,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结核杆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脑脊液及影象学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及颅脑CT资料。结果:TBM多以急性起病(71.2%)为主,发热在38.5℃以上,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而氯化物降低。CNM则亚急性起病,进展性头痛,发热在38.5℃以下,视乳头水肿伴有出血,脑脊液压力高而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两种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颅脑CT表现有一定的差别。结论:根据起病形式,临床特征,结合脑脊液及颅脑CT检查可以初步对两种脑膜炎进行鉴别,确诊有待于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大成第二医院魏殿军隐球菌性脑膜炎系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此病罕见,脑脊液一般检查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其它脑膜炎而耽误治疗。本例即一例由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致治疗失败死亡病例。临床资料患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最长引流时间达4周),同时给予两性霉索-B静脉、鞘内注射及5-氟胞嘧啶口服等常规治疗方案,以隐球菌计数、墨汁染色阴性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的患者经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后症状即刻减轻,所有患者精神状态短期内明显好转;1例视力障碍的患者经引流处理2天后视力基本正常,仅有1例遗留有轻度视力障碍。经联合治疗最后痊愈4例,好转3例。治愈的4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能有效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为抗真菌治疗赢取时间。  相似文献   

13.
Fang M  Lv TM  Yan Y  Liu ST  Gao WH  Liu XJ  Yin J  Wang L  Wang YY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929-1931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椎管内持续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对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了AMB椎管内持续给药疗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脑脊液(CSF)中AMB的药物浓度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AMB椎管内持续给药后脑脊液中AMB的药物浓度大于AMB对新型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时曲线显示在开始进行AMB椎管内持续给药当天以及每次药物加量当天的AMB在CSF中的药物浓度出现较大波动,第2天处于稳定水平,AMB在CSF中的药物浓度维持在0.61~1.21μg/ml。结论椎管内持续给药能显著提高脑脊液中AMB浓度,而且能维持稳定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詹学  朱朝敏  李奇志 《重庆医学》2005,34(2):179-181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14例院外误诊;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以发热和颅内高压为主要特点,发病年龄有小龄化趋势,误诊率极高,反复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表现、脑脊液(CSF) 及影像学改变的差异,探讨2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要点方法对25例CNM和67 例TBM患者的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CNM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中、低度发热,神经损售的表现出现较晚,视乳头水肿及脑疝多见:TBM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高热多见,神经损害的表现出现较早,腱反射减弱TBM CSF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较CNM高,氯化物较CNM低,葡萄糖较CNM高,CNM颅内压多明显升高,细胞分类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影像学改变也有不同的特点,TBM 脑膜收变较CNM明显,脑积水多见且较重;CNM患者MRI可见血管周围腔隙扩大结论CNM和TBM 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特点是CNM和TBM鉴别诊断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PCR)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快速诊断的临床标准。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0例临床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同时用直接涂片墨汁复杂、真菌培养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在50例患者临床脑脊液标本中,PCR检测阳性11例;直接涂片墨汁复染阳性7例阳性;真菌培养阳性9例。结论 用PCR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从脑脊液标本中直接检测新型隐球菌,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对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采用涂片、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1例脑脊液标本中,脑脊液涂片检测阳性率为2.21%(4/181),PCR检测阳性率为12.15%(22/181);脑脊液涂片、PCR法检测51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5.88%(3/51)和25.49%(13/51);检测80例临床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25%(1/80)和11.25%(9/80),2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4,P<0.05)。5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涂片及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结核病检测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life threatening meningoencephalit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Diagnosis is based on tests for cryptoccocal antigen in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on culture of the organism. We present a case of AIDS-related cryptococcal meningoencephalitis unresponsive to antifungal combination therapy, despite of evidence of fungal susceptibility in vitro.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cryptococcal antigen titers in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did not correlate with progress in disease and fat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脑膜炎奈瑟菌检测方法。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疑似病例脑脊液和血液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及各群的特异性DNA片段。结果 6例流脑疑似病人的脑脊液标本中检出5份Nm CRGA基因阳性,5份含有Nm C群SIAD(C)基因片段;血液标本中检出1份Nm CRGA基因阳性,1份含有Nm C群SIAD(C)基因片段。结论所建立方法可用于Nm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