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不适。约5%~18%的病人术后会出现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不成形甚或呈水样,而进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则会加重腹泻。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发生与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传统开腹手术切除与腹腔镜切除)无关。造成术后腹泻的原因可能有:  相似文献   

3.
陈羽 《现代保健》2008,(36):20-21
目的评估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小切口胆囊切除三种手术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71min,术后住院平均14d,切口长10—14cm。术后胆瘘、感染、出血、残石等并发症7例,死亡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上述数据明显低于剖腹胆囊切除术。结论提示三种方法均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微创手术是今后外科发展的方向,但任何术式不能替代剖腹胆囊切除术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红艳 《现代保健》2010,(17):126-1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反应的护理.方法 将100例30~70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术前患者合理评估、心理护理及术后预防性用药等一系列的护理.对照组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2%,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加强术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中、术后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肝胆外科手术病人中60岁以上者中有一半以上存在中到重度营养不良。选择25例肝胆外科术后老年患者,对比分析行肠外营养支持和常规补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生化改变。对象和方法选择肝胆外科术后老年病人25例,随机分组。其中行胆囊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加部分肝组织切除术1例,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11例,胆肠吻合术5例,胆囊切除、小肠部分切除加肠吻合术1例,脾切除加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肝叶切除术1例。实验组13例,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4岁。对照组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4.9岁。实验组于术后第1日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2007年6月子宫切除病例52例,其中22例LAVH作为观察组,3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TAn)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LAVH较TAH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较TAH明显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低于TAH组((P〈0.05))。结论:LAVH具有创伤小、肠道干扰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Ⅱ期胆囊切除术中用腹腔镜治疗成功完成33例。结果手术时间1~3h,未见明显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4d出院。结论手术难度较大,病例数量不多,Ⅱ期胆囊病理改变的影响使胆囊切除变得复杂效果;目前处于探索开展阶段,适应证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治和预防,以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方法通过对39例残余胆囊的诊治,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1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残余胆囊,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余38例均开腹行残余胆囊切除术。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3年,无一例出现类似术前症状。结论切除残余胆囊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清楚解剖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经阴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胆囊切除术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和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院的24例经阴内镜切除和腹腔镜切除胆囊的患者进行术后的一些参数比较,探讨2种方式的优越性.结果 24例经阴道镜切除的患者腹壁切口小,治疗花费低等.结论 经阴道内镜切除术治疗胆囊可行,安全,且与腹腔镜比较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种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疗效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别,为胆囊手术方式开展寻求一个更适合患者的方法。方法 200例需要胆囊手术的患者,分成2个组,腹腔镜组112例,开腹组88例,分别进行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住院费用稍高于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愈合快、病人痛苦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而住院费用稍高于开腹手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8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分别进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较开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减少,术后的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短,并且疼痛评分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对于急性胆囊炎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身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患者的疼痛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术中止血满意,1例术后二次进腹止血。20例痊愈出院。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术者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可降低术中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王经祥  李招 《现代保健》2012,(23):4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 年2 月-2010 年2 月采取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148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而言,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术中出血量少,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作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 ,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同时行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 2 8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同时对胆囊结石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 2 1例 ,胆囊大部切除 2例 ,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 1例 ,此 2 4例均治愈。 4例未行胆囊切除仍有结石存在 ,术后 6个月及术后 12个月各有 2例出现发作性胆囊炎胆绞痛 ,其中 3例急诊胆囊切除术治愈 ;1例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应手术治疗胆囊结石 ,可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大部切除术或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后护理过程。结果:8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天。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6.
任惠梅 《药物与人》2014,(7):207-208
目的: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干预体会及效果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8例,均实施规范护理程序干预,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78例患者均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治愈出院,无产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挑战沿袭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对其术后患者进行精心规范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以此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近几年该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2组手术方式中的切除方法、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无术后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等后遗症,术后胆漏1例,未见其他与此手术有关的并发症.3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出血、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困难胆囊手术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不但可简化手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起到胆囊造瘘与标准胆囊切除相结合的疗效,相对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但是仅仅针对患者病况较复杂的情况,不作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建同 《药物与人》2014,(9):108-109
目的:探讨研究开服胆囊切除术术中意外损伤紧急处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发生意外损伤的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结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差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对发生意外损伤的患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病例均止血成功,胆道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亦顺利修复,修补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胆囊切除术中意外损伤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恢复效果,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明确。对有症状的和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应及时行胆囊切除。但胆囊切除术中术后,诊断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可导致病情加剧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开腹胆囊切除术24095例,540例发生并发症,发病率为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小切口组明显减少(P <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各观察指标均好于小切口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胆囊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