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细胞癌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ax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5例HCC标本切片后进行Bcl-2和Bax蛋白染色,根据阳性率高低分析其表达与临床机理的关系。结果:HCC中Bcl02和Bax阳性细胞均为胞浆染色,35例HCC中Bcl-2和Bax蛋白各7例和13例阳性,Bcl-2和Bax蛋白在小肝癌更多见,全部7例Bcl-2蛋白阳性HCC中6例为组织分组II级,Bax蛋白在组织学分级I级的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Ⅲ级,Bcl-2蛋白表达有随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的趋势。Bcl-2,Bax蛋白联合表达仅见于4例HCC。结论: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HCC的组织学分级在关。Bcl-2和Bax蛋白在预后相对较好的HCC中较高表达,提示Bcl-2和Bax可能具有评估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Bcl-2在壶腹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0例壶腹癌组织进行Survivin和Bcl-2的检测,并对8例正常壶腹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Survivin和Bcl-2在壶腹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壶腹组织(82.5%,72.5% vs 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壶腹癌组织中Survivin和Bcl-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Bcl-2表达均与十二指肠浸润、胰腺浸润、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Survivin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0.647,P<0.05).结论 Survivin和Bcl-2的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壶腹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Survivin和Bcl-2可能有助于判断壶腹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 4 9例肝外胆管癌和 10例正常胆管Bcl 2和Bax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cl 2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 (48.98% )显著高于正常胆管 (10 .0 0 % ) (P <0 .0 5 ) ;高、中分化胆管癌Bcl 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 ;胆管癌Bax阳性表达 (5 3.0 6 % )与正常胆管 (80 .0 0 %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胆管Bax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cl 2阳性表达 (P<0 .0 1) ,而胆管癌中Bcl 2与Bax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cl 2过度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 ;胆管癌中Bcl 2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DPC4蛋白在不同部位胆道恶性肿瘤中的缺失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PC4蛋白的缺失表达与胆道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关系.
方法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71例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中DPC4蛋白的表达,其中包括38例胆总管癌,18例胆囊癌,15例肝门部胆管癌.另外,胆总管癌按是否伴远处转移分为转移组(27例)和非转移组(11例).
结果 DPC4蛋白的缺失表达率在胆总管癌中为47.3%,在胆囊癌中为11%,在肝门部胆管癌中为13%.胆总管癌中的DPC4蛋白的缺失表达率与胆囊癌中的和肝门部胆管癌中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胆总管癌转移组中DPC4蛋白的缺失表达率为48.1%,在非转移组为45.4%(P>0.05).
结论 DPC4基因的失活与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且其在不同部位的胆道恶性肿瘤中失活率差异较大,但与胆总管癌的远处转移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Bcl-2及p53基因可以调控细胞凋亡。我们应用Bcl-2及p53基因产物单克隆抗体.标记53例甲状腺腺癌及41例甲状腺癌。结果发现,甲状腺癌和部分甲状腺腺瘤有Bcl-2及p53基因产物表达。阳性产物分别定位于肿瘤细胞浆和细胞核。在甲状腺癌,二种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在恶性度较高的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或临床TNM分期Ⅲ、Ⅳ期的病例增高显著。提示Bcl-2及突变型p53基因产物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丙泊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五组:阿霉素(ADR)损伤组(A组),25μmol/L丙泊酚(PR) ADR组(B组),50μmol/L PR ADR组(C组),100μmol/L PR ADR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每组10个样本。通过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Bcl-2蛋白表达水平A、B、C、D组高于E组(P<0.05或P<0.01);B、C、D组亦明显高于A组(P<0.05或P<0.01),Bax蛋白的表达A、B、C、D组明显高于E组(P<0.05或P<0.01),B、C、D组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从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可以看到丙泊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Bcl—2/bax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肾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采用抗bcl-2单克隆抗体和抗bax多克隆抗体分别对42例肾癌和20例远离癌的正常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0例正常肾组织有11例bcl-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55.0%,表达部位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42例肾癌组织有37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88.1%,且染色强度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EZH2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ZH2蛋白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63例结直肠癌标本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ZH2在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在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存在等级相关关系,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EZH2的表达增强,存在线性关系。结直肠癌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不相关,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并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进程参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收治的80例胃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显色原位杂交(CISH) 方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中,HER2蛋白表达(-)51例,(+)12例,(++)12例,(+++)5例,阳性表达率为21.3%(17/80);HER2基因扩增 4例,临界扩增3例,基因扩增率为8.8%(7/80).IHC和CISH检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两者的符合率为85.0%(68 /80).HER2表达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率,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阐明羟自由基(OH),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在大鼠肝脏不同保存时相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 以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为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OH与水杨酸的生成物二羟苯甲酸(DHBA)含量,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延长,OH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性升高,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Bcl-2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葛根素对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选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每组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E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fos、Bcl-2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及心肌组织形态改变。结果:c-fos、Bcl-2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I/R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UE组c-fos表达与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Bcl-2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及I/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组与PUE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显示I:/R组心肌细胞部分横纹不清楚,有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出血,心肌嗜酸性增强及肌纤维肿胀,心肌水肿;PUE组心肌组织水肿明显减轻。肝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显示I,/R组炎性细胞在肝组织中大量散在分布,肝细胞明显肿胀,有的呈空泡状变性,肝脏结构紊乱;PUE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心肌组织的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fos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起到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Bcl-2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葛根素对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选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1h组(I/R1h)、缺血30min再灌注2h组(I/R2h)、30min再灌注4h组(I/R4h)及葛根素预处理组(PUE+I/R4h组),每组8只。观缺血察各组肝、脑HE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c-fos、Bcl-2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脑细胞凋亡。结果:I/R2h组、I/R4h组肝组织中散在分布大量炎症细胞,肝细胞明显肿胀,有的呈空泡状变性,肝脏结构紊乱;PUE+I/R4h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I/R2h、I/R4h组脑组织水肿明显,PUE+I/R4h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脑组织c-fos表达均增高﹙P〈0.01),I/R4h组水平最高,PUE+I/R4h组较I/R1h组、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脑组织Bcl-2表达增高(P〈0.01),I/R4h组与I/R2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E+I/R4h组较对照组、组表达增多(P〈0.01),较I/R1h组、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I组、I/R组细胞I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增加。PUE+I/R4h组较I/R2h组、I/R4h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及脑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中c-fos表达增高,脑细胞凋亡与c-fos的表达有关。Bcl-2在缺血期发挥了抑凋亡的作用,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减弱,脑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发挥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与Bax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瘤消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和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分别为31.3%、81.3%、37.5%,消退期分别为72.2%、38.9%、77.8%,而在正常皮肤均不表达,其中,Bcl-2在增生期中表达高于消退期,差异有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及Bax在消退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Bcl-2与Bax参与了血管瘤由增殖期转变为消退期的病理发生过程,Caspase-3的活化及Bcl-2与Bax的平衡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l-2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5例胃肠道间质瘤(良性28例,潜在恶性16例,恶性41例)中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GIST中Bcl-2和survivin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良性组、潜在恶性组、恶性组中依次递减,阳性表达水平逐渐增高。3组两两比较,各组的平均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41个恶性病例中,有浸润或转移的亚组的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浸润转移亚组的表达水平(P0.05)。GIST中Bcl-2和survivin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43)。结论 Bcl-2和survivin高表达能够协同促进GIST的恶变和向外浸润转移,检测这两个指标也许有助于判断GIST的良恶性以及预测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cl-2和Bax在皮肤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Bcl-2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Bcl-2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Bax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5).结论 Bcl-2和Bax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Bcl-2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Bax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治疗艾滋病病人感染创面的Bax和Bcl-2蛋白变化。方法〓40例艾滋病人分为VAC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感染创面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方法,VAC治疗组感染创面采用VAC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创面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检测感染创面细胞的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VAC治疗的病人创面愈合效果优于普通换药的病人,其中显效17例,有效2例,1例无效;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4例,3例无效,两组有效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Bcl-2蛋白阳性的细胞数接近(P>0.05),其干预治疗后第3、7、14天为6±1.5/HP、10±2.3/HP、14±2.7/HP、15±3.2/HP,高于对照组的5±1.2/HP,6±2.1/HP,6±1.8/HP,7±0.9/HP。同样,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第3、7、14天,VAC治疗组感染创面Bax蛋白阳性的细胞数分别14±3.2/HP,13±3.5/HP,10±3.1/HP,5±1.2/H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的13±2.8/HP、12±3.2/HP、11±3.1/HP、10±2.5/HP(P<0.05)。结论〓VAC能够促进艾滋病感染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和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探讨4例正常肾上腺(NA)、33例有功能性肾上腺肿瘤(FAT)和23例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NFAT)的Bcl-2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cl-2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数在NA、FAT、NFAT分别为(3.8±1.1)%、(6.3±1.2)%、(13.1±1.8)%,其中FAT与NFAT、NA与NFA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AT与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凋亡的阳性细胞率FAT(1.14±0.30)%高于NFAT的(0.48±0.25)%和NA(0.18±0.05)%,其中FAT与NFAT、FAT与NA、NFAT与N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AI)呈显著负相关(rs=-0.560,P<0.02;rs=-0.530,P<0.03)。结论Bcl-2表达与细胞凋亡抑制关系密切;Bcl-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检测对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和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一定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Ki-67、Bcl-2和EMA在膀胱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ISAB法)检测Ki-67、Bcl-2和EMA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Ki-67标记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率有关(除Ⅲ级肿瘤),P<0.01。在Ⅲ级肿瘤中用Ki-67标记率代表肿瘤的增殖活性不可靠。各种肿瘤参数中只有年龄因素与Bcl-2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P<0.05。EMA的表达率随着膀胱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1,P<005)。在复发和多发肿瘤中EMA的表达率亦较低(P<0.01)。结论三种抗原均可从某些方面反映出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但只有EMA与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作为判定膀胱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愈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