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手术治疗颈髓损伤99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8例,抢救成功16例,死亡2例。现将该18例颈髓损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9例,男69例,女30例,年龄20~59岁。前路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术6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22例,并发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在脊髓损伤中,颈髓损伤较为常见,占全部脊髓损伤的1/5~1/4。近年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手术治疗是脊髓损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有效地椎管减压,解除骨折或脱位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颈髓的病理变化是进行性不可逆性变化,压迫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后期即使去除致压物,脊髓已变性,也无法使脊髓恢复生理功能。尽早手术去除压迫物,早期减压,能使肿胀的脊髓很快消肿。急性呼吸衰竭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做好术后观察和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颈髓损伤高位截瘫伤情严重而复杂,早期死亡率高。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颈髓损伤病人早期护理的问题,成了护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我科1989年出来收治58例,我们对其早期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损伤是脊椎损伤中较为严重的创伤之一,任何一种屈曲或过伸暴力均可造成颈椎骨折脱位,其中,约20~30%伴有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死亡率占脊髓损伤的60%,因此只有加强病情观察,注重临床护理,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室治疗的颈髓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应用ASV模式机械通气1h后转为SIMV模式。应用每种模式,均待患者呼吸平稳30Min后开始每10min记录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连续记录3次.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并询问记录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结果:2种通气模式下,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模式与SIMV模式机械通气比较,前者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较高[(2.4±1.2)分比(6.6±2.0)分,P〈0.01]。结论:ASV模式较SIMV模式机械通气更适合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医学综述》2017,(19)
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是指因外伤暴力作用于颈椎,通过X线片、CT、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有或无骨折、脱位的一类颈髓损伤。TCSCI患者因运动、感觉功能的缺失,往往会伴发心血管系统、体温调节系统、呼吸系统的病理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泌尿系统、消化系统。TCSCI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神经源性休克、心动过缓、低血压、异位性心搏、体温调节异常、自主神经反射障碍等。其中,自主神经反射障碍是指损伤平面以下的一种自发的交感神经反应,临床症状轻微的有皮疹、头痛,严重的有高血压、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呼吸系统功能紊乱在TCSCI患者中较为常见,也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TCSCI急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颈髓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骨折或脱位可导致颈椎损伤,引起高位截瘫。呼吸道梗阻和感染是高位截瘫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类患者的排痰问题尤为重要,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容易发生窒息。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是减少肺部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暴力伤可致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或神经根的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2002年3月-2007年12月,我院对16例创伤性颈椎损伤的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首位原因。正确的呼吸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可预防或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降低患者早期死亡率,利于患者的早期临床治疗和早期康复。现将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气管导管治疗中央气管狭窄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16例不同原因造成中央气管狭窄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通过胸部 X 线片、胸部 CT 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了解中央气管狭窄的部位和范围后,选用合适的硅胶吸引管剪裁制成导管,再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导管通过狭窄部位,建立人工气管。结果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动脉血氧分压从(39±12)mm Hg=0.133 kPa)增至(72±10)mm Hg,血氧饱和度从(75±13)%增至(95±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则从(102±21)mm Hg 下降到(62±13)mm Hg,有效率达100%。除2例气管小量出血外,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存活,1例由于并发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使用改良气管导管治疗中央气管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可以短时间内缓解急性呼吸困难,对狭窄的中央气管进行扩张成型,为后续治疗节省了气管球囊扩张术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颈髓损伤后脊髓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颈髓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 咬除兔 C6,7 椎板,显露硬膜囊,致伤组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造成 C6,7 段脊髓挫伤,对照组不致伤。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hexokinase,HK)、磷酸果糖激酶( phosphofructokinase, PFK)、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变化。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DH、HK、PFK及 PK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但1 h的时候和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在32 h的时候LDH的活性略有下降。结论 颈髓组织受伤后,颈髓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了改变,由有氧氧化为主改为以糖酵解为主。及时治疗颈髓损伤可改善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减轻脊髓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交通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颈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交通事故造成颈髓损伤比例在增加.颈髓损伤往往伴随呼吸功能的损伤.除现场死亡外约有55%的患者发生全瘫或者不全瘫,丧失了自主呼吸或丧失部分呼吸,须要长期的卧床.给家庭带来了护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因此为了提高颈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对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关于颈髓损伤呼吸并发症的治疗科研课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脊髓损伤中,颈髓损伤较为常见[1],占全部脊髓损伤的20%~25%,而呼吸衰竭是颈髓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2002~2005年,我院ICU科共收治颈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34例,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以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症状 ,是内科危重症之一。此病预后不良 ,病死率高 ,如早期积极治疗 ,细心护理 ,能使病人转危为安。我院自 1 995年 1月~ 1 997年 1 2月收治老年慢性呼吸衰竭 1 8例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1例 ,女 7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术后呼吸困难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10例颈髓损伤手术后患者呼吸困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0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18例,发生率为16%。经过治疗及护理,呼吸困难改善14例,死亡4例。结论 针对呼吸困难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的观察、积极的防治及护理能提高颈髓损伤手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正>笔者所在医院自1998年1月~2009年1月对20例颈髓损伤并高位截痪患者做了气管切开术,由于术后加强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全介绍如下。1体位的特殊护理一般采取颈部中立位或10°~15°屈曲位,防止颈部过仰。术后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头部,防止颈部左右转动,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保持套管在自然正中位,以防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每2 h翻身1次,翻身时保持颈、肩、背纵轴一致,轴形翻身,防止脊柱扭曲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价值。方法:将8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针对病因药物治疗;NPPV组:45例在标准治疗的同时加用NPPV。通气模式采用S/T模式。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结果:NPPV组治疗后2~24h较前明显改善(P<0.05),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NPPV组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早NPPV能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