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绪麟李慧璇王丽华刘新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16):2311-2315
目的研究苦参碱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联合培养体系诱导DC细胞,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α(IL-1α)等细胞因子诱导CIK细胞,并将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将成功诱导DC-CIK细胞联合苦参碱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将MCF-7细胞分为4组:Control组(正常培养)、Matrine组(1.0 mg·mL^(-1)苦参碱)、DC-CIK组(DC-CIK细胞处理)、Combine组(1.0 mg·mL^(-1)苦参碱+DC-CIK细胞处理)。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不同效靶比的DC-CIK细胞联合苦参碱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ontrol组、Matrine组、DC-CIK组、Combine组MCF-7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3、0.68±0.07、0.63±0.04、0.33±0.0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3、0.51±0.10、0.62±0.08、0.84±0.07;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8、0.72±0.05、0.67±0.02、0.45±0.03;磷酸化JAK2(p-JAK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8、0.83±0.07、0.65±0.04、0.50±0.05;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04、0.79±0.05、0.72±0.04、0.39±0.05。以上指标,Matrine组、DC-CIK组、Combine组与Control组比较,Combine组与Matrine组、DC-CI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C-CIK细胞可增强苦参碱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除了利用LFA-1/ICAM-1 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通过Fas/FasL 途径、NKG2D 途经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通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发挥直接杀瘤作用的同时,亦可通过非MHC-\r\nⅠ、非MHC- Ⅱ两种途径来间接杀伤肿瘤细胞。DC 与CIK 共培育形成的DC-CIK 细胞结合了二者的抗肿瘤机制并相互促进,使得杀瘤活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的脱氧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 ODN)联合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和预防黑色素瘤的作用。首先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并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来源的全抗原与DC共孵育,采用全硫代修饰的CpG ODN作DC免疫刺激剂,制备DC疫苗。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B16的杀伤作用来评价该疫苗的体外免疫活性。将疫苗经小鼠腹腔注射,观察其治疗和预防小鼠黑色素瘤的效果。所有动物实验均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IACUC)的指导和标准下进行。结果显示, CpG ODN和肿瘤抗原联用致敏的DC疫苗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提高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B16的杀伤活性。体内实验表明,无论是治疗实验还是预防实验, DC疫苗组的平均瘤重和瘤体积均低于PBS对照组。实验结果证明基于CpG ODN和黑色素瘤肿瘤抗原制备的DC疫苗对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腹腔积液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对SW620结肠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分离15例结肠癌患者的腹腔积液培养获得成熟DC,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培养获得CIK细胞,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MTT法检测各组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恶性腹腔积液中存在DC前体细胞,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可获得成熟的DC细胞,高表达HLA—DR、CD80、CD83、CD86分子。DC与CIK共培养对SW620结肠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独CIK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积液中存在DC前体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可获得功能正常的成熟DC细胞,与CIK共培养后可增强其体外杀伤毒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干预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化疗+DC-CIK细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检出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DC与CIK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的效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是由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 相似文献
10.
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成熟的DC可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限制性杀瘤的特点[2].DC、CIK相互作用,可使CIK细胞杀瘤活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更具特异性,.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转移与复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该疗法中,DC-CIK细胞制备和回输的护理过程尤为重要.我科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给予36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DC-CIK 细胞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Beata Grygier Beatriz Arteta Marta Kubera Agnieszka Basta-Kaim Bogusława Budziszewska Monika Leśkiewicz Katarzyna Curzytek Weronika Duda Władysław Lasoń Michael Maes 《Pharmacological reports : PR》2013,65(3):672-681
BackgroundAntidepressant drugs, like fluoxetine, a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desipramine, a nonselective 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and mirtazapine, an antagonist of noradrenaline α2 auto- and heteroreceptors, are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Since these antidepressants have different activities targeting the immune system, they might also modulate tumor growth in cancer patients.Methods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dministr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fluoxetine, desipramine and mirtazapine on B16F10 melanoma tumor growth. These drugs were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ip) for 17 days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B16F10 melanoma cells to male C57BL/6J mice.ResultsFluoxet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melanoma solid tumor growth and desipramine tended to decrease this parameter whereas mirtazapine had no effect.Conclusion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oxetine on melanoma growth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mitogen-induced T cell proliferation which may at least partly participate in the mechanism of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this antidepressant. It appears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oxetine on tumor growth is not related with changes in cytokine levels except for IL-10. 相似文献
12.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3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5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84例,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19.1%、57.1%),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其HBV-DNA转阴率(48%)、HBeAg转阴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24%、32%、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黑色素小体明显增多;黑色素含量增加。结论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甙元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大豆甙元在10~40μg·ml~(-1)浓度范围内,能够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受药物作用4d的B16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体内成瘤能力明显降低,大豆甙元在抑制B16细胞增殖的同时,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且对B16细胞形态具有明显的影响,低浓度时促使细胞平行排列,当浓度增加时,形成网状结构,黑色素颗粒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对鼠黑素瘤细胞侵袭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B16-MB细胞系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CLA预防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用CLA0、25、100、200μmol/L处理小鼠黑色素瘤B16-MB细胞系,观察CLA对人工合成基底膜的侵袭能力,对小鼠肿瘤细胞分泌明胶酶(Ⅳ胶原酶)的能力及肿瘤细胞表面钙粘蛋白(E-cadherin,E-CD)表达的影响。结果 CLA50、100、200μmol/L明显降低B16-MB细胞系向基底膜的侵袭能力;CLA100、200μmol/L可抑制肿瘤细胞明胶瘤的分泌,促进肿瘤细胞E-CD的表达。结论 CLA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明胶酶分泌和E-CD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华蟾素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的表型变化及其对肝癌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培养,收集非贴壁细胞并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培养CIKC,将华蟾素加入CIK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CIKC杀伤BEL7402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CIKC经华蟾素加入培养后,CIKC细胞群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C更高。结论华蟾素有助于CIKC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弓形虫溶解抗原(TLA)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2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从小鼠荷瘤的第7天开始,每隔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注射TLA 0.1 ml,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荷瘤21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LA显著抑制了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实验组肿瘤体积与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49.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VD值分别为(44.4000±4.7888)、(31.9000±2.601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A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其抗瘤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3-羟基桦木酸对B_(16)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 2 3 羟基桦木酸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瘤率 ,并以B16细胞形态、黑色素含量、细胞周期变化及体内致瘤能力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用 10~ 2 0 μg/ml的2 3 羟基桦木酸作用肿瘤细胞 ,见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 (P <0 .0 0 1)。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加 ,细胞生长缓慢。可使B16细胞阻断在G1期 ,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2 3 羟基桦木酸低剂量 (10~ 2 0 μg/ml)对B16细胞有明显的分化诱导作用 ,而对体内外黑色素瘤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自体DC-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单纯化疗(对照组)和化疗联合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组)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生活质量、KPS评分。结果对照组20例治疗后CR 0例,PR 1例,MR 2例,SD 7例;PD 10例,缓解率为15%,DCR为50%。联合组治疗后CR 1例,PR 2例,MR 4例,SD 10例,PD 3例,缓解率35%,DCR为85%。两组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P<0.05)。生存质量指标癌性疼痛、精神、睡眠、疲乏无力联合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计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DCR比单纯化疗者高,并且能够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但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差异。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