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优于酶联免疫法的可靠性以及在方法学上前者是否更具优势。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并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结果报告范围等方面的比较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值为0.982),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室内质控品,电化学发光检测批内CV:2.82%、1.54%、1.81%,批间CV:2.24%、2.08%、1.52%,酶联免疫法批内CV:3.71%、2.43%、2.37%,批间CV:3.56%、3.35%、4.27%。电化学发光检测报告的范围明显比酶联免疫法宽。结论电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报告范围等方面均优于酶联免疫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试剂的方法学评价。方法检测本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线性实验。比较本方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评估此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在检测范围内,该方法的线性良好,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05%和1.83%,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63%和2.68%,与酶联免疫法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呈良好相关性(R2=0.996 6)。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己糖激酶法与酶电极法测葡萄糖的可靠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用己糖激酶法与在Nova CCX血气分析仪用酶电极法进行精密度实验、线性范围实验及方法比较实验。结果 1精密度实验:己糖激酶法:4.5 mmol/L浓度的质控品,批内CV=0.92%,批间CV2.33%;15.80mmol/L浓度的质控品,批内CV=1.03%,批间CV=2.40%。酶电极法:4.5mmol/L浓度的质控品,批内CV=0.95%,批间CV2.53%;15.80mmol/L浓度的质控品,批内CV=1.26%,批间CV=2.88%。2线性范围实验:己糖激酶法线性范围为1~50mmol/L,酶电极法线性范围为1~40mmol/L。3方法比较实验:回归方程Y=0.4530+0.8940X,r=0.9946,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结论己糖激酶法具有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系统误差小等优点,而酶电极法精密度和线性范围与己糖激酶法相比稍差,但两种方法相关性好,已能满足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手工法+酶标仪酶免检测系统和FAME24/20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使用相同试剂检测同一项目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并对手工法+酶标仪酶免检测系统进行使用前性能确认。方法:手工法+酶标仪酶免检测系统为X系统,FAME24/20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为Y系统;使用X、Y系统及相同的HBsAg、抗-HCV、抗-HIV及TP四种试剂盒,每天检测四种试剂盒的内部质控品和同一外部质控品,并且连续20天重复实验,分别在同一块微板内进行同一批次检测20孔质控品和50例血液标本,计算批间CV值,进行X2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X和Y系统检测结果批间CV值均15%,符合率为100%(K=1),X和Y系统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酶免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X系统完全可以配合Y系统同时应用于血液标本的免疫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AFP(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采集的50例血清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这两种检测方法均可以准确反映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比较,相关系数关系0.99,与高度关系密切;在95%可信强度下,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其检测结果差异较小。结论在检测检测AFP肿瘤标志物时,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CLSI-EP9-A2文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比对实验,研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40例临床血清标本,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4),但两组结果的预期偏差大于预设的允许误差,检测结果不一致.结论:两种方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重复性及相关良好,但检测结果不一致,需按照回归方程对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后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陈桂兰  陆燕 《重庆医学》2012,41(25):2652-2654
目的比较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LIC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金法测定低浓度HBsAg,并评价LICA测定HBsAg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检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经ECLIA筛选的HBsAg标本吸光度与仪器所给临界值(Cut-off)的比值(COI)为1~50(低浓度)的临床标本80例(观察组),HBsAg COI<1的临床标本30例(对照组),分别使用LICA、ECLIA、ELISA及金标法测定。结果 LICA测定HBsAg的灵敏度为0.25ng/mL,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为8.6%;ECLIA法测定HBsAg的灵敏度为0.12ng/mL,CV为7.8%;ELISA法测HBsAg灵敏度为0.50ng/mL,CV为11.9%,胶体金法灵敏度1ng/mL。观察组标本中LICA检出阳性为79例,ELISA检出阳性为75例,胶体金法检出阳性为20例。结论 LICA检测HBsAg与ECLIA有很高的符合率,在低浓度的HBsAg检测中,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且该法可进行自动化定量检测,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定性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②方法 取低、高值患者新鲜血清分别进行批内20次重复性测定.另取低、高两个浓度水平控制品连续20天进行批间重复性测定.取临界值+20%浓度样本、临界值-20%浓度样本分别重复测定20次,用于临界值验证.选取31人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和20人份阴性血清标本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EQA)的回报结果 分别统计阴、阳性符合率.③结果 HBsAg批内重复性(低值、高值)变异系数(CV)分别为7.3% 、0.6%,批间重复性(水平1、水平2)CV分别为9.6%、4.9%,均满足要求;HBsAg 临界值+20%浓度的标本检测结果 阳性率100%,临界值-20%浓度标本检测结果 阴性率100%;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 阴、阳性符合率全部为100%.④结论 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厂家说明书给定的参数及质量目标,能够满足检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EB病毒衣壳抗原IgM(EBV-VCA IgM)的结果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诊断EB病毒(EBV)急性感染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42例,对受试者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CLIA、ELFA和ELISA检测EBV-VCA IgM,比较3种方法诊断EBV急性感染的价值;并对CLIA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CLIA低、中和高值(分别为25.8、81.8、184.4 U/ml)血清标本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5.7%、3.9%和2.6%,批间CV分别为11.4%、5.4%和4.2%。理论值与实测值间的回归方程为Y=0.090 4+1.005 2X,相关系数r=0.998(P<0.001),回收率为95.3%~104.8%;当标本中血红蛋白水平达8 g/L,三酰甘油达30 000 mg/L时,均不干扰CLIA。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1.1%,Youden′s指数为0.853;ELF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88.9%,Youden′s指数为0.716,;ELIS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91.1%,Youden′s指数为0.719。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SE=0.021,95%CI(0.920,1.004)〕;ELF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AUC为0.960〔SE=0.015,95%CI(0.911,0.990)〕;ELIS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AUC为0.882〔SE=0.031,95%CI(0.823,0.942)〕。ROC曲线显示,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1 U/ml,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9.7%,Youden′s指数为0.959。结论 CLIA是目前测定EBV-VCA IgM较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优于ELFA和ELISA,适用于临床EB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酶联免疫法(ELE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人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肿瘤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AFP含量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人血清血清中AFP的含量,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均值分析发现,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在检测AFP中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AFP肿瘤标志物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71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乳腺良性疾病组),健康查体者52例(正常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样本,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ECLIA)检测其血清CA153、CA125、CEA的含量。结果: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含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乳腺癌组中CA153、CA125、CEA的阳性率分别为57.7%、29.6%、23.9%,联检时阳性率为69.0%。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53、CA125、CEA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筛选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将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YFRA 21-1进行电化学免疫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YFRA 21-1两种指标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CEA指标为(17.15±6.28)μg/L、CYFRA 21-1指标为(14.07±8.64)μg/L;对照组CEA指标为(3.51±1.17)μg/L、CYFRA 21-1指标为(2.61±2.184)μg/L。CYFRA 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较高,而CEA对该病的特异性较高,两种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其中关于敏感度的检测,CEA检测为10例(28.57%),CYFRA 21-1检测为24例(68.57%),两者联合检测为29例(82.86%);关于特异性的检测,CEA检测为34例(97.14%),CYFRA 21-1检测为27例(77.14%),两者联合检测为21例(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EA和CYFRA 21-1联合检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 19片段 (CYFRA2 1- 1)和癌胚抗原 (CEA )在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 方法 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 IA)技术测定 39例肺癌、36例肺炎和 70例健康人血清 CYFRA 2 1- 1和 CEA水平。 结果 血清 CYFRA2 1- 1和 CEA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79.5 %和 5 3.9% ,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 84.6 %。 结论 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CYFRA2 1- 1优于 CEA;CYFRA 2 1- 1和 CEA联合检测 ,能提高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适用于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54例肺癌患者和8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结果:肺癌组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1),其中血清CEA对肺癌的诊断能力最大.这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联合检测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和约登指数(YI)可显著提高.结论: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个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癌胚抗原(CEA)mRNA在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胃周围淋巴结为检测标本,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CEA mRNA,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查癌细胞。结果:胃癌组胃周围淋巴结38.8?A mRNA阳性,病理学检测17.9%癌细胞阳性;良性胃病组胃周围淋巴结均阴性。RT-NP-PCR检测CEA mRNA与病理学检查癌细胞的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EA mRNA指标诊断胃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病理学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时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64层螺旋CT检查的胃癌患者中测定血浆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SF)水平的临床应用。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了187例64层螺旋CT胃癌患者血浆CA199、CA125、CEA和SF水平并与6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 135例胃癌患者血浆CA199、CA125、CEA和SF水平较60例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并随胃癌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P〈0.01)。阳性率亦然。在特异度均超过90%的情况下,CA199、CA125和SF的阳性率、灵敏度和正确率均较之CEA明显降低。结论在胃癌患者诊断中,CEA较之CA199、CA125和SF是最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83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CEA、NSE、CYFRA21—1和TPS的含量。结果肺癌组TPS、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PS、CEA、NSE、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4.34%、51.81%、43.37%、66.26%,特异性分别为81.93%、79.52%、77.11%、80.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13%、68.67%、69.88%、79.95%;TPS、CEA、NSE、CY—FRA21—1四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7%、93.97%和95.18%。结论TPS、CEA、NSE、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血清端粒酶与CEA活性检测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血清端粒酶与CEA活性,探讨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 TRAP-PCR-ELIA法检测癌症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活性.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EA含量.测定例数为:正常对照组20人;良性病变组32人,癌症组肺癌56人.结果:癌症患者56例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76.8%;CEA阳性率62.5%;对照组的端粒酶和CE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6%和7.7%.同时检查两项指标任一项阳性者,则阳性率91.1%,假阳性率13.5%,若需两项指标均阳性,阳性率57.1%.假阳性率3.8%.结论:检测血清端粒酶和CE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综合诊断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李燕梅  史伟峰  刘检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590-1592,159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肺癌患者(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组(42例)的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组血清4种标志物阳性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肺腺癌中CEA和CA125阳性率均为55.6%,小细胞肺癌NSE阳性率为87.5%,肺鳞癌CYFRA21-1阳性率为80.0%;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单个项目比较,敏感度和准确度都有显著提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NSE和CYFRA21-1可提高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且可鉴别肺癌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循环中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初治、无免疫系统疾病、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病例,随机选取69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8例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和37例健康体检者。所有病例治疗前检测血清CEA(ECLIA)、IgG、IgA、IgM(免疫透视比浊法定量测定)、抗-CEA抗体(间接-ELISA法),免疫组化(LSAB)检测肿瘤组织CEA。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含量升高者(≥5ng/ml)为37.7%(26/69),抗-CEA (IgG or IgM)抗体阳性者为63.8%(44/6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升至84.1%(58/69)。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CEA升高者为0, 血清抗-CEA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0.7% (3/28)、10.8%(4/37)。血清抗-CEA抗体与血清CEA、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P<.05)。抗-CEA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中存在抗-CEA抗体,是一种比CEA更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它作为肿瘤标记物和预后因素有待在进一步的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证实。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癌胚抗原(CEA);抗-CEA抗体;临床生物学特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