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凝血酶治疗肺癌术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对肺癌术后胸腔内渗血的疗效。方法 15例肺癌术后出现进行性出血,胸引管引流量增多,临床观察有保守治疗余地,选择性使用凝血酶局部灌洗,并保持引流通畅。结果 15例患经使用凝血酶溶液后胸引管引注液量较快出现减少乃至停止,显效11例,有效4例。结论 凝血酶稀释液胸腔灌洗应用,具有减少肺癌术后创面渗血,降低患失血量,消除因创面渗血的再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手术后出凝血功能异常,并由此引起的术后大出血,是临床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1].体外循环手术中,血液与异物接触,低温血气界面,机械性损伤,均可引起血小板损伤、功能障碍及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溶解活酶释放.纤维蛋白溶解增多,凝血机制紊乱,导致术中、术后大量的出血、渗血[2].对于防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渗血过多,抑肽酶(aprotinin)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大剂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渗血,消除因心脏外科手术后渗血而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在超声刀配合下经颈部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各1例,无术后出血、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刀行经颈部切口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胸术中分离广泛胸膜粘连合并胼胝体样粘连而出现胸腔广泛渗血的应对策略。方法本院胸外一科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普胸手术中,对30例术中胸腔广泛渗血常规止血难以控制的病例采用封闭式纱布填塞渗血区胸腔局部压迫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有效地控制了出血,无一例术后胸腔大出血而二次开胸,3例术后出现围术期感染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封闭式纱布填塞法可减少胸腔大出血避免二次开胸的手术风险,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是一种有效应对普胸术中胸腔广泛渗血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严重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的11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的18例(18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玻璃体出血中49%出现于术后第1天,出血原因包括纤维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渗血、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裂孔、前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等;出血并发症包括继发性青光眼、增殖膜形成等。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出血量大,难于吸收及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积极治疗可改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6.
胸骨后甲状腺肿2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20例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6例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滤泡性腺瘤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2例,术后出血1例,经再次手术止血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可以完成大部分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经胸手术入路对可疑癌变和巨大肿瘤患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次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者22例,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血压控制、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认识,积极有效预防,减少术后再出血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开胸术后,由于胸膜腔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压迫肺,使肺萎缩,又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胸内有渗血、渗液、积气,因此手术后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以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调整胸内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后肺膨胀,从而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因车祸致头、胸部疼痛流血,伴有胸闷、肢体乏力,于2013年5月24日15∶21急诊送入我院心胸外科。患者感呼吸急促、CT 检查示:“心包积液”。查体:血压60/44mm Hg,脉搏130次/min,呼吸35次/min。前胸壁皮肤擦伤,胸骨中、下端压痛明显。呼吸35次/min,呼吸音增粗,心率不齐,心音低沉,心率130次/min。四肢多处皮肤擦伤,少量渗血。左面部可见一处4cm伤口。入院诊断:创伤性休克,闭合性胸外伤:心脏破裂出血、心包积血、心包压塞、心肌挫伤、肺挫伤胸骨骨折、闭合性腹外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入科后积极抗休克提升血压。急诊行心脏破裂修补、心包内积血清楚、心包切开引流、胸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发现心包腔内积血约350ml,血凝块约30g,左心耳根部破裂约0.3cm ×0.3cm,有血液喷出,立即行心耳钳钳闭,修补及双10号丝线进行心耳结扎止血,胸骨第5肋处骨折,从骨折处横断,撑开检查心脏探见右心房右心耳根部破裂0.8cm ×0.3cm,活动出血、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部分心肌挫伤淤血,双10号丝线结扎右语、短句、长句、交谈等转变,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3]。
  心耳,修补破裂处止血,冲洗心包腔,仔细观查检查未见活动出血,心脏搏动可,血压回升逐步稳定在(96~110)/50mm Hg,多巴胺减少用量。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并康复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无不适。  相似文献   

10.
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是开放性心脏最常用的手术路径,该术式虽然具有手术部位暴露充分、手术容易操作的优点,但是术后并发症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一直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又称纵膈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死亡.关于心脏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病死率,各文献报道不一,最低有10%[1-2],最高可达52%[3].对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原因,有些文献已进行了相关研究[4-6],但是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且多从临床医师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病例,从护士的角度对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42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运动功能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经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A组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6.0±3.7)周,B组平均(13.0±3.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B组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90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治疗上的一些体会,探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后入住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多项指标监测,常规血管活性药物辅助,维持血压在术前水平,控制心室率80~100次/分。结果二次开胸止血患者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例,肺部感染患者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例。术后早期存活患者共85例(存活率94.44%),死亡5例(5/90,5.5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特别是重症患者,提高手术技能、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严密术后治疗的各种环节,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技术心包开窗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经验.方法 对12例进行胸腔镜下心包开窗和心包切除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出现术中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全部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和心包切除治疗心包积液效果满意且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腹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_一2011年12月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79例,均行经腹切口手术。结果79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吻合器切除圈完整,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平均住院时间为11d。41例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8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气囊扩张术后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予以胸腔穿刺抽液后康复。l例患者术后5d发生应激性溃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抑酸等治疗后康复。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后顺利康复。79例患者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转移72例,其中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68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30例。结论经腹手术比经胸手术优点多。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根治更彻底,并发症更好,适应证更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下套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单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E)治疗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结果 46例急诊止血成功43例,静脉曲张总体消失26例,1年内再出血15例,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的胸骨后烧灼样不适及吞咽困难,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纯套扎治疗曲张静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能有效控制活动性食管静脉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0例心脏破裂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伤的诊治要点,提高诊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心脏破裂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0例,其中包括迟发型心脏破裂1例,抢救成功9例,1例术后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8天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解除心包压塞和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对于极度危重,尤其是濒死或心脏已停跳的患者,主张心脏按压进手术室,紧急建立股动脉插管,同时行紧急开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临床急救,总结救治经验。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2例患者开胸手术前心脏停搏,2例患者于术中或术后出血量过多而死亡,2例术中心脏停搏,其中1例心脏按压无效死亡,其余25例均治愈,治愈率为83.33%,且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是成功救治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的前提条件,紧急开胸修补心脏伤口是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心脏手术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分析术后出血的用药相关性,探索药学服务切入点。方法: 回顾性筛选2021年11月1日至30日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行先心手术、术后24 h内出血较多需要异体输血的病例。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及常用的指南收录数据库,筛选心脏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相关指南,运用AGREE Ⅱ工具评价指南质量,查询药物使用指导意见,逐个分析筛选病例术后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 筛选出先心术后出血病例25例。纳入5篇涉及心脏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指南,经AGREE Ⅱ工具评价,A级推荐指南1篇,B级推荐指南4篇。分析术后出血原因,发现9例术前贫血未得到纠正;22例术中未使用抗纤溶剂;23例术中使用肝素剂量>400 U·kg-1;22例术中鱼精蛋白与肝素的剂量比>1∶1。结论: 外科医师和麻醉师对先心患儿围术期的血液管理策略与指南建议不太一致,药师应进一步提高医师对指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ICU监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前期)与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同期(后期)间重度OSAHS患者共87例,手术单纯采用H-UPPP59例,鼻部手术+H-UPPP28例。后期术后转入ICU治疗35例,前期直接返回病房监护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术后送ICU患者中,1例出现咽腔少许渗血,无1例因烦躁血压升高而出血,无1例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返回病房者,3例出现咽腔少许渗血,对症冷敷、止血药物应用后自行消失;3例出现烦躁,血压升高而出血;3例因拔管时烦躁,增加缺氧出现大汗淋漓,紧急面罩给氧、镇静药物应用后缓解;2例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结论重度OSAHS患者术后ICU监护,可明显增加术后安全性,减少出血及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Emergency cardiac surgery has been performed on 18 cases of acute cardiac tamponade whose etiologies were as follows: 11 cases of metastatic carcinoma, four cases of idiopathic pericarditis and three with other causes. In most cases, the chief complaint was dyspnea. In many cases, the cardiac silhouette of frontal chest X-ray films showed the shape of a water-filled ice-bag placed on a table. The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a low voltage and a flat T-wave in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patients. In cases of an echo-free space 1 cm or larger on the M-mode echocardiogram, the average amount of pericardial fluid drained was 850 ml and in those in which the space was less than 1 cm, the average drained was 557 ml. The CT values were 9-40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and 20-22 for cases of idiopathic pericarditis. In general, pericard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in almost all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tamponade, but if the drainage was inadequate, the subxiphoid pericardial window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Surgical invasion in this technique was minimal and the operative results proved effective. For the operation, we resected a 2 X 2 cm pericardial segment. Since two of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developed postoperative reaccumulation, resection of a 4 X 4 cm segment in the future has been contemp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